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六百九十八章 遣唐使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六百九十八章 遣唐使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范某懒散地靠在椅背上,浑身软得仿佛没骨头。

每个月总有那么二十七天不想做事啊!

仗着公廨钱充裕,小食不断,石傲饼都快玩出花了。

饼中掺羊肉、猪肉、鸡肉,什么口味都试过来了,范铮才发现,自己果然是个俗人,居然是猪肉口味最对胃口。

山猪吃不来细糠哟!

倒是衙中的食手省事了,照常人的饮食侍候就是,堂尊的口味与一般人相差无几。

出使新罗册封金春秋的活,丢给了一名从八品下典客丞。

吃泡菜的好事,范铮无福消受。

反正不可能出任何意外,范铮也懒得花心思去管。

至于金春秋可能送的新罗婢,范铮表示不眼馋。

新罗小娘子除了听话,正经姿色……你猜猜后世新罗为什么擅长动刀?

“堂尊,倭国遣唐使吉士长丹、副使吉士驹朝贡。”

咦,居然又来了。

因为送第一批遣唐使,发生了高表仁争礼事件,大唐与倭国的关系是很冷淡的。

不肯受我册封、行臣子跪拜之礼,光想着捞好处,美的你。

哦,当日的倭国留学僧惠云,还是少数死于范铮手下的倒霉蛋。

故而,范铮也不想理会遣唐使:“典客署自行处置便罢。”

什么档次,也想劳动堂堂鸿胪卿?

穆古支支吾吾地掏出几张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的纸。

这是遣唐使团随行人员名单。

留学僧有道严、道通、道光、惠施、觉胜、弁正、惠照、忍、知聪、道昭等;

留学生有巨势药、冰连老人、坂合部石积、高黄金等。

总计要留大唐一百二十人。

冰连老人并不老,他的名字就是“老人”。

虽然与倭国关系很差,但没有合适的理由,还真没法拒绝这些留学僧与留学生。

万邦来朝,天下中心嘛,气度得有,得容许别人打秋风。

范铮腹诽,这叫要风度不要温度。

虽然在贞观朝驱逐倭僧了,但永徽朝,你还不能无故拒绝了遣唐使。

简单地说,倭僧事件尚升不到长期影响邦交的地步,还不如高表仁争礼呢。

再怎么懒散,范铮也得给倭国敲一敲警钟。

范铮高坐,要朝朱陪同,却主打一个陪伴。

原因无他,大唐对倭国的了解太少,也就一个高表仁正式出使过倭国。

包括《旧唐书》里,内容都不太准确,“其王姓阿每氏,居无城郭”,是明显的错误。

倭王一系自称为天照大神之后,故无姓氏。

城郭问题,除了藤原京,还有难波津也是大城。

但是,藤原京的正式建造晚于高表仁赴倭时期。

“倭国孝德大王遣外臣吉士长丹、吉士驹,向大唐献上极品北海道珍珠十颗、银马一匹,祝天可汗圣安。”

吉士长丹的姿态放得很低。

老实说,他对高表仁争礼一事也是一肚子意见,区区一个跪拜礼而已,当时的舒明大王非要死倔着不从,导致损失了多少利益!“你们国都是在飞鸟还是搬了?”

范铮漫不经心地问道。

吉士长丹瞬间警觉,鸿胪卿为何对倭国动向如此了解!

“禀鸿胪卿,我孝德大王自登基起,便移国都到难波城。”

孝德大王登基即移国度至难波长柄丰埼宫,年号大化,永徽元年改年号为白雉。

曾经炙手可热的苏我入鹿,因从弟苏我石川麻吕的背叛而灭亡,苏我石川麻吕又因从弟苏我日向诬告而无奈自尽。

这,大概就是报应吧。

所以,苏我氏没落,倭国的权力渐渐集中于朝廷之手。

迁都于难波(大阪),最大的好处在于,难波是一个巨大的海湾,商业繁荣。

孝德大王废除了连、国造、伴造之类的官职,以模仿大唐的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等官职替代,土地收归国有,收租庸调,改丧葬制度。

倒不是说孝德大王就如何厉害了,他不过是照着大唐的作业抄答案罢了。

注意,在《旧唐书》里,倭国与日本是两码事!

《旧唐书》里的日本,为倭国之别种,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实对,故中国疑焉,且于武则天时期有大臣朝臣真人贡方物。

银马是真以白银铸造的马匹,倭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它自身最大的优势,应该是白银的储量。

大唐最缺乏的就是银子,所以无法以铜钱体系进化为金银体系。

大唐的银子,主要成为饰品,承担不起货币的重责。

故而范铮望洋兴叹,怎么就不能把石见银山搬回来呢?

要远程弄下银山,大唐的楼船不太给力,短板实在太明显。

平底船,啧,终究稳定性不足啊!

“重新介绍一下,本官鸿胪卿、云麾将军、华容开国县侯范铮,曾斩刺探军情的倭僧惠云。”

“不管朝廷如何安置比丘、学生,但有居心叵测、刺探隐秘者,杀无赦!”

范铮杀气腾腾地开口。

年轻的吉士驹眼现一丝怒气,欲发声抗辩,吉士长丹立即伏身请罪:“是倭国御下不严,干犯大唐国法,鸿胪卿诛杀,是理所当然之事。”

“倭国是真心仰慕大唐佛法、文化,孝德大王希望上邦准我比丘、学生学习大唐文明,以造福总是面临火山、海啸、飓风的贫瘠倭国。”

主打一个逆来顺受、唾面自干,让范铮无刺可挑。

若不是范铮对倭国了解极深,还真被这做派蒙混过关了。

倭国人行小礼而无大义,貌谦卑而心如豺狼,礼貌越足,肚子里越是坏水荡漾。

范铮懒洋洋一靠:“说完正事,来说说高表仁争礼一事。我大唐好心好意册封倭王,奈何倭国不受啊!”

“既然不受大唐册封,不为大唐臣邦,大唐凭什么让你们学习呢?嗯?”

吉士长丹再伏:“此事是舒明大王之过,然其已归侍天照大神,倭国愿再献银马,以为赔罪!”

识相!

只是,亲眼目睹银马时,范铮差点气笑了:“这是马?这是驴吧?”

吉士长丹一脸认真:“回鸿胪卿,这是马。”

这一点,吉士长丹真没说谎。

倭国此时的人种普遍矮小,马同样矮小,打仗就是矮人骑矮马冲锋。

要不然,后来也不会跑宋朝沿海借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