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六百七十八章 洒脱老汉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六百七十八章 洒脱老汉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从朱雀门出来,朱雀大街上,万年县的第三坊名叫安仁坊。

有倚皇城之便,安仁坊多居达官贵人。

范铮下马,缰绳丢给雷七,手提四色点心,叩莒国公府邸。

虽然国公府邸远比侯府大了许多,但范铮入府,仍不时见唐俭儿孙辈行走。

唐同人他们这一辈,就有兄弟七人。

按唐朝“父祖在,不别籍”的律令,自是祖孙数十口居其中。

再算上在府中做事的防閤、庶仆、奴婢,怎么也得过百了。

唐俭依旧好客、好饮、好博弈,在堂屋里逮着五子、兵部库部郎中唐善识博弈。

唐善识身后,侍立的中男是他与亡故的豫章公主之子唐见日。

在一则烹着茶汤的唐同人苦笑:“坐吧。几年不见,我还得尊你一声上官了。”

范铮倒可以在唐同人面前随意,却不能在唐俭面前放肆,当下规规矩矩向唐俭行礼。

论年纪,七十三岁的老汉,德行无亏;

论功绩,太原元从,以身为饵入突厥大帐,导致颉利可汗放松警惕,为李靖所破——虽然唐俭当时是蒙鼓人;

论心胸,唐俭为民部尚书时,虽民部内被甄邦查得鸡飞狗跳,其后甄邦入民部时,他也没有丝毫打压。

认真论起来,唐俭本人还是官五代。

唐俭为官时,看似不理公事,因而小罪去官。

然而,略略思索,你就会发现,唐俭一人致仕,膝下有七子,子子俱实职。

唐俭离开民部,未必不是给世交的太宗一个台阶下。

太熟了,皇帝怼起来都不给颜面的,还是早早离开,以为两全。

“搞那虚的!赶紧与三郎吃茶吧!要不,你就与我手谈一局!”

特进唐俭根本不带虚的。

唐俭年少时,本就不是多守规矩的人。

博弈就免了吧,范铮压根不懂围棋。

何况,围棋虽是在唐朝定的纵横十九路,细节上却与后世并不完全相同,什么先手、后手、让子、贴子、收官、计目多少是有点差异的。

与唐善识见礼之后,范铮落座,却见唐同人分茶,予范铮、自身、唐善识、唐见日一碗,却不予唐俭。

“阿耶无酒不欢,即便从杏花村改为老头春了,他依旧欢喜得紧。”

唐同人不以为意地笑笑。

面对这种饮酒到老的人,就别跟人说什么戒酒身体好。

有一些老人,就是戒酒一段时间,噶了,谁又敢说与生活习惯的骤然改变一定没有关系呢?

唐俭饮了一口老头春,将坛子放下,姿态随意:“老夫这把年纪了,随时能入土见伱们阿娘,还不赶紧多喝几口?”

莒国夫人元氏,贞观年间已卒。

小了唐俭整整二十岁的太宗,已经躺在九嵕山昭陵了。

所以,唐俭还有什么顾忌的?

范铮吃了口茶汤,微微惊讶。

区区茶汤,同样平平无奇的材料,唐同人就能烹制得五味层次分明,不像贺钩雄他们那一言难尽的风格。

在皇城里,范铮是没机会让唐同人烹茶的,即便他位列九卿也不行。

只有在莒国公府,唐同人与他分列主客,才能享此口福。

范铮吃完头道茶,也不讲虚的:“昔日与唐兄共事,甚是爽快。”

“门下弟子甄邦,忝居户部金部员外郎,知慕少艾,对令嫒念念不忘。”

“故而,我这身为长辈的,不得出面作伐吗?”

“虽知唐府世代富贵,我家后辈底蕴不足,却仍冒昧相求,勿怪。”

唐同人哑然失笑,没说话。门户之见、门第之差,那是天然存在的,甄邦的家境,唐同人还是有所耳闻。

虽说樊胜新晋了将军,但这一家在唐府面前仍旧不够看。

“底蕴”二字值千金。

唐俭冷不防下了一子:“绝杀!收官。三郎,你家唐素问,是准备孤老终生么?”

柳暗花明。

唐俭年轻时,曾落拓一时,且性子洒脱,故对门第并不是太看重。

落拓,亦书为落托,有不羁与潦倒、寂寞之意,唐俭当年恰恰都并存过。

官宦子弟的妹娃子,倒没那么早出嫁,非得赶着十五岁就嫁人。

可唐素问自幼喜爱医术,精心钻研针术,也过了双十年华。

不知道是不是晕针之故,门第相当的子弟听到唐素问之名,情不自禁地打哆嗦。

故而,难嫁已成为事实,还挑剔什么呢?

“甄邦这娃儿,就是当年将老夫……户部搅得鸡犬不宁的,后在老夫任上入……户部的。”

唐俭略略回想起。

避讳这事,书面还无妨,说话时却是真的讨厌。

“人挺机灵的一个,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长俗了。”

唐俭嘀咕了几句,转头看向唐同人:“三郎啊,这世上有几个延绵千年的世家?我唐氏,五代人之前,也不过是庶民。”

他家五代人以前是不是庶民不好说,主打无法考证。

但道理是正确的,譬如弘农杨氏,要不是当年杨喜在乌江畔抢了项羽一条腿,他杨氏未必能扬名。

就算你祖宗是黄帝,黄帝的前几辈,也不是什么出名人物。

再说了,你家祖宗出名,关你什么事?

唐俭老汉这想法,隐约超脱了时代。

想法归想法,他的七子,婚配多半还是讲究门第的。

比方说四子唐河上,先后娶了洋州刺史元务整之女与工部尚书阎立德之女(续弦);

比方说五子唐善识,是驸马都尉。

想法与做法,许多时候总不能完美的统一。

但孙女的婚事么,老汉未必不能叨叨两句。

“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三郎,门第与孙女的终身大事,哪一个重要?”

唐同人不满地嘀咕:“你这阿耶,尽拆台!搞得我想多纳采都不行!”

气氛一下融洽起来,带着几分浓浓的暖意。

唐俭啐了一口:“咋,你还想学许敬宗那个不要脸的?”

一旁的唐善识忍不住拍腿大笑。

许敬宗嫁女,多要钱财,已经成了达官贵人的笑柄。

堂堂三品大员,靠鬻(yù,卖)女为生,丢人丢到家了。

范铮笑道:“甄氏还是薄有身家的。便是略有不便,凭他从小叫我舅父,也总要帮衬一下的。”

这一句,才真让唐同人动心。

甄邦的背景与家世,在唐同人看来泯然众人,唯有范铮明确地表明关系,才显得有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