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六百七十四章 不吐不快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六百七十四章 不吐不快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朝堂上,对于吐谷浑的朝贡反应平平。

至于范铮与素和贵所议,根本就没在此提起。

这就是朝会一贯的特色,大会办小事,小会办大事。

倒是对文成公主的冷遇,臣子们多多少少意难平。

我大唐的公主啊!

竟于此受冷遇!

然而谁也改变不了现状,谁让文成公主无嗣呢?

没有子嗣,大唐想吆喝两声,让文成公主进驻红山宫,都师出无名。

至于右武卫将军鲜于匡济的禀报,不能说不详尽,只能说他的侧重点与鸿胪寺不一样,更注重地理、军队、攻守难度等方面。

鲜于匡济的话题更沉重:“相较当年松州之战,吐蕃的战力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相互间配合默契,不再杂乱无章。”

一个纯粹靠悍勇的国度,真不值一哂,但开始往谋略上、战场上注意配合的国度,就得小心、再小心。

中书侍郎柳奭想了想:“不是还有吐谷浑牵制么?听说这次都打下了野马衣林。”

兵部尚书崔敦礼实在听不得这外行话,举笏踱了出来:“臣崔敦礼以为,《司马法》中‘不加丧’一条,并非虚言。”

“吐谷浑虽短暂得利,却守不住野马衣林、野马驿,虽胜,于吐蕃而言不及筋骨,讨伐吐谷浑却师出有名。”

“若至吐谷浑挡不住时,因此条,大唐还不便兴兵拉偏架。”

这一个泡沫,终于被崔敦礼戳破了。

短期利益肯定有,但不能借机覆灭了吐蕃,自然要承受反噬。

尤福贵瞪大了眼睛,想张嘴喝斥崔敦礼,却为永徽天子摆手制止了。

细细思量,果有不妥,终究是年轻了。

不过,有崔敦礼这老成持重的大臣辅佐,想来也能够弥补。

“却是朕年轻了。崔尚书所言甚是,赐丝百绚,诸公当效之。”

按度量衡专业管理机构太府寺的专业名称,绢曰匹,布曰端,绵曰屯,丝曰绚,麻曰綟(lì,多音多义字);金银曰铤,钱曰贯。

天子摆出虚心纳谏的姿态,对大臣来说是好事,但对政事堂可就不一定了。

有许多事情,细分入政事堂,唯有最后出意见了会上禀天子,可经人在朝堂上劝谏,天子不得过问一下么?

然后,这不就润物细无声地夺取了部分权限?

对此,即便是政事堂之人也反感不起来,权柄反正在他一家人手里流转,谁拿不是拿?

范铮举笏:“陛下,臣范铮本不应过问兵部职司,但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诸地关防、舆图当时常调整,以免泄漏消息;州县城门及仓库门,所取中男、残疾,须与外番无亲。”

至于为什么不是门下省城门郎及门仆,原因很简单,城门郎的职司只对应京城、皇城、宫城门。

兵部侍郎韩瑗一声长笑:“鸿胪卿对兵部职方司之责,倒是颇有了解。调整应当,但是这与外番无亲,是否杞人忧天了?”

群臣纷纷颔首,韩瑗的观点,代表了多数人的想法。

没吃过亏的人,就是那么盲目自信。

范铮笑了:“韩侍郎之言,是以父系为主的大唐理念,觉得子嗣只应向父族。”

“但是,仅仅在大唐边缘,就有东女国、西女国、苏毗国三个女子为尊的国度,她们的子嗣会向哪头,谁敢保证?”

靠近葱岭那一头的,就是不起眼的西女国,东西女国并存,到《新唐书》就瞎咧咧成了一个超级狭长的国度。

苏毗为吐蕃吞为孙波如,权力虽归吐蕃,但习俗不是吐蕃能改变的。

群臣的笑容一滞。

若是平时,倒向哪头都无所谓;

若是战时……许多事,经不起推敲,只是之前没人去想罢了。

崔敦礼郑重道:“鸿胪卿所言,果是兵部一大漏洞!若非就此提醒,日后不定出多少祸端!”

后来维州之祸,承担责任的,除了州县,就是兵部职方司、刑部司门司。

说到维州么,此时的维州还是羁縻州,白狗羌之地。

羌人首领董屈占,为县君包娥欣下嫁。

董屈占贞观二年复请白狗羌羁縻,就算当时是翩翩少年郎,如今也是一树梨花压海棠,画面太美不忍看。

(记录出自《旧唐书·地理四》维州。)

维州在羁縻州与经制州之间总共进退两次,最终为经制州。

维州之名,据称因此地是蜀汉姜维、马忠立城。

“白狗羌酋首董屈占上表,言下嫁县君包娥欣一意与吐蕃使者接触,劝阻无效,不得已除之。”

范铮继续开口。

无奈,羁縻州的主管,并非是户部,而是四六不沾的鸿胪寺。

早就说了,摩罗盟那帮祸害是不可能向着大唐的。

董屈占也是个凶人,没给包娥欣作妖的机会,大大出乎衮衮诸公的意料。

无论怎生下嫁,这世间,义成公主只有一个。

若下嫁之主有能力、性格好些,未必不能如弘化公主般琴瑟和鸣。

但是,摩罗盟是什么货色,大家都心头有数,遇上比她们更凶的羁縻部族,一天打三顿都正常。

作妖,惯的你!

果然,太尉长孙无忌连连摆手:“让一个人去知会包丕,过。”

丢人败兴的玩意,能活到现在都是黑白无常怠工了。

两仪殿内,永徽天子盘算了许久:“太仆寺陇右诸牧监不是有数十万牛马么?”

太仆卿萧锐应声:“陛下,是牛马啊!”

其中,牛羊、驴骡又占了大半,小半才是马匹。

诸牧监中,左牧监才是细马,右牧监是粗马。

杂畜另为一监,不与马同。

兀自略带哀伤的程咬金,忽然开口:“若征战,越骑马匹所阙极大。”

这是老行伍才知道的弊端,越骑的比例一直维持在接近三成,是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大唐战力的机动性。

可这对马匹需求量相当大,朝廷一直咬着牙供给,太宗当年的内帑都垫了不少。

太仆少卿张万岁老脸放光:“鸿胪卿要得,能想着补充太仆寺马匹!”

范铮无奈地笑笑:“治标不治本,诸牧监的马匹,品质还在下跌吧?”

张万岁蓦然起身,暴喝:“你怎生知晓?”

太仆寺多年努力,马匹数量是上来了,可品质退化实在是控制不住,只是摆出外强中干的模样吓唬诸番。

范铮虚按,示意张万岁坐下。

被窝太温暖,我不想起床,用了半个小时才坚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