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六百七十二章 永徽二年正月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六百七十二章 永徽二年正月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永徽二年,正月十六,耗磨日。

万年县宣阳坊,县衙斜对的琅琊郡公府,白幡飞扬,哀声恸天。

大唐名将牛进达,薨。

其日,天子诏“其遭虫水处有贫乏者,得以正、义仓赈贷。雍、同二州,各遣郎中一人充使存问”,并为牛进达罢朝三日。

唐初三日一朝,罢朝三日,也就是免了一次朝会。

但诸司的运转依旧,紧要政事、国事仍通过政事堂与两仪殿处理。

准动用正仓赈济、借贷,这是极少出现的事,实在是损失略大才让永徽天子下了决心。

好歹,永徽天子不像太宗那貔貅性子,赈济方面是比较痛快的。

没辙,自改元以来,不是这里水、就是那里旱,某些人还觊觎着宝座,若不能尽快稳定下来,保不齐横生枝节。

朝廷不给灾民钱粮,他们是没法尽快恢复的,总不能捂着他们的嘴,不许他们哭吧?

永徽天子心头在嘀咕,是不是永徽这个名头太大了,导致承受不起?

正月十九日。

黄门侍郎、平昌县公宇文节加银青光禄大夫,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

守中书侍郎柳奭为中书侍郎,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

“守”字在官方术语里,指以低品秩官身任高职事。

中书侍郎正四品上,柳奭原职兵部侍郎为正四品下,用“守”字恰如其分。

这一次是正式把柳奭品秩提起来了。

鸿胪寺中,少卿要朝朱、寺丞田达真、典客令穆古有几分不忿。

中书省、门下省的侍郎,都可以同中书门下三品,视为宰相,为什么自家堂官倒不行!

摘下尉,捧着贺钩雄的茶汤,不咸不淡地吃了一口,范铮笑道:“你们还真是闲的!”

加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对范铮而言真没那么重要。

一个书不怎么读、武几乎半残废的小坊正,能混到九卿之一,祖坟都快喷火山了好吗?

非要争那个宰相之名做什么,又不多拿一文钱俸禄。

虽说堂厨确实不错,可官厨也差不到哪里去,同样是指定场所种植、养殖的产物啊!

比如说官厨里吃的鸭子,断不是东市、西市里嗉囊强行塞满砂石、糠秕的鸭子,而是司农寺钩盾署供应的活鸭,嗉囊半空,生命力顽强着呢。

譬如今日,食手一刀封喉,倒提鸭脚、鸭翅根放血,直到鸭子再不挣扎了,才将鸭脖子别于翅膀下,扔于木盆,沸水烫之拔毛。

孰知那鸭子被水一激,竟跳出木盆,仓惶着满衙乱跑,杂役们手忙脚乱地追了一里余,才算将鸭子正法了。

心头惶恐的食手,伏地向范铮乞罪——因为,鸭血淋了半个鸿胪卿。

若是讲究一些,再据此占卜个吉凶,食手虽死亦难辞其咎。

那些玄乎的事,未必有人尽信,但想收拾你时,他们一定信!

“既然知道有过,把鸭肉做得香一些,让本官口齿给它定罪。”

范铮一本正经地开口。

食手兀自筛糠,田达真一脚踢到他屁股上:“还不赶紧把鸭肉做好,请堂尊给它治罪!”

傻的,听不到堂官说是“过”而不是“罪”么?

食手大喜,爬起来叉手,转身奔官厨而去。

要朝朱大奇:“堂尊仁慈,下官是佩服的。只是,身于与礼部一脉相承的鸿胪寺,凶仪之事也在执掌中,堂尊就没一点忌讳?”

范铮笑道:“就是忌讳,才要将它超度了啊。”

哄堂大笑。

能在鸿胪寺里厮混的,怎么也得有点文化,不能开蒙了就混入官员体系不是?

所以,范铮的“超度”,几乎都秒懂。鸿胪寺此时在衙中的数十号人,心头都松了许多。

堂官不罪食手,其人好处得多,想来不至吹毛求疵。

在这么一个堂官手下做事,想来都能多活几年。

官厨做好膳食,那只鸭子果然被绑成了葫芦状,送到范铮案上。

范铮轻咳一声:“本官说两句:愿鸭子为本官超度后,来生可以自由飞翔。开吃!”

说两句,那就是两句,范某没有来回讲正确废话的陋习。

正常状况下,任何一个官员,不逞官威、不说废话的状况下,能说一刻钟的干货就很了不起咯。

现实往往是,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暗暗骂娘,洋洋洒洒数万言,总结下来无一物。

范铮不是陆飞甲,也不是陆甲生,不能一人横扫整只葫芦鸭,只能拳拳盛意地邀请要朝朱、田达真、穆古一并下箸,倒让寺中官吏觉得堂官亲近僚属。

穆古岁数偏大,这种耙烂的葫芦鸭最对他胃口。

有些人会因病忌口,倒是穆古身体贼棒,连逻些城他都去回来了,嘛事没有。

当然,与使节界的安兴贵、唐俭、王玄策相比,穆古的功绩是没法拿出手。

没法,大唐的使节太不讲武德了。

烈日当空,星星的光芒怎能看到?

“堂尊,典客署中,随右武卫将军鲜于匡济,至吐蕃逻些城吊祭的两名掌客已归。”

穆古置箸。

典客署正九品上掌客共有十五人,常有随行出使而功劳不显的。

没辙,安兴贵、唐俭、王玄策不常有,能正常履行职司的官吏,已经殊为不易了。

要知道,世间还有多少官吏,纯粹在混日子。

范铮声音沉稳:“让他们明日到我公房来,禀报所见所闻,寺丞记得详细记录。”

田达真忍住笑意:“堂尊,明天可是休沐日啊!”

范铮失笑一声,倒是忘了此节。

“后天早上吧,记得将他们功劳写清楚了,考课报上中。”

不要说范铮偏心,上中之评在大唐几乎到顶了,但出使吐蕃的难度穆古是知晓的。

路途、山坡且不说,关键是那种喘息不止、昏沉恶心的感觉格外难受。

范铮倒不关心松赞干布葬于何处,他想知道文成公主的近况、吐蕃权力层的改变、以及是否有异动。

没法,这只居高临下的雪豹,实力不弱,还占据了地利,范铮得关心他们有没有东进之心。

毕竟,大唐这只强壮的大虫,四面群狼环视,若全力对付高句丽这个宿敌的话,可能会让吐蕃再度坐大。

两面兼顾的话,坦白说,做不到。

范铮突然想到了永徽元年的失误,默许吐谷浑趁吐蕃国丧还击了吐蕃一手,却失了大义,日后吐蕃要灭吐谷浑时,大唐真不便插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