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六百四十二章 互泼脏水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六百四十二章 互泼脏水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阿史那杜尔、执失思力、契苾何力三番将,愿自刎殉葬昭陵,皇帝严令不准。

突厥有人殉的惯例,但这三位自请殉葬,多少是有高人指点的。

真情必然是有的,但具体有几分真不太好说。

毕竟这风险实在太大了,万一新帝感怀忠诚情谊,准你殉葬了,上哪儿哭去?

你要说他们不忐忑,范铮是不大信的。

为国而战死的忠诚,与为君王殉葬的忠诚,还真有差别。

鄜州刺史李元景除司徒,荆王爵不变;

安州都督李恪除司空,兼梁州刺史,吴王爵不变。

调李恪倒是在范铮意料之中,毕竟李恪也只有遗老遗少们兴起时提起几句,什么文人、名士的吹捧大约能当马耳东风。

曹植当年的文名,比曹丕强多了,最后不是只能服软写“何太极”……啊,何太急,用以乞活?

亲王为都督、刺史,不扰民就是好亲王了,有点想法都会践踏农田什么的。

至于说亲王施政如此优异……长史之类的难道不做事?

原则上,亲王就藩,牧守一方,具体做事是由长史负责的。

否则,你一介亲王,军政俱佳,贤明如斯,意欲何为?

就藩比遥领,实权大不到哪里去,倒是更自在了。

倒是李元景被抹了鄜州刺史职司,让范铮惊讶了许久。

这一手,将定星的李元景逼到了天元位上。

对弈,讲究金角银边草包肚皮,李元景无疑被逼到了极度的劣势。

没有鄜州的自在,没有兵权……

不,准确的说,是没有实权。

按范铮的预计,至少到明年皇帝才会徙荆王的,不意皇帝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李元景放弃实权。

李恪好歹还兼着梁州刺史,虽为遥领,好歹可以说几句废话,比李元景强些。

莫看着长孙无忌当过司徒,就以为三公权力大到没边了。

本朝的三公,实可无所不统,虚可无所统,就是那么灵活、有弹性,跟底线一样。

李元景非要争辩的话,太尉长孙无忌可以告诉他,具体事务太尉代劳了。

按着范铮所想,李元景在鄜州应该誓死不从,趁着薛万彻被大赦回长安,努力挣扎一把,好歹也死个轰轰烈烈。

结果,李元景竟然老老实实屈从了!

要不是他阿耶为高祖太武皇帝,范铮都想操一口剑南道腔,骂一声“龟儿子”。

前面拼命搞事,现在倒怂了。

李元景入长安城,一举一动都置于明处,再没有在鄜州的肆无忌惮。

一个强力的朝廷,真想对付下面的乱相,那叫轻而易举,关键看想不想。

朝堂上暂时进入了宁静期,连御史台那边都偃旗息鼓,几乎不弹劾大臣,仿佛大虫披上缁衣、戴上僧伽帽,改行吃斋念佛了。

并非大家都瞬间变谦谦君子了,而是新君即位,这一年需要稳定、再稳定。

非火烧眉毛,矛盾尽可以拖到明年再说,就是送人轮回也不急于一时。

又不是说黄泉路上车马零落、奈何桥上只余残雪,非赶那时间呢?这一年里,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范铮没想到,就是个空壳子的司徒,都敢冲自己龇牙。

“臣李元景以为,雍州之前两年判处人犯,显然重于《贞观律》,雍州法曹难辞其咎。”

来呀,抓本王的人啊!

你范铮所为,从来不是无懈可击。

皇帝微微挑眉:“哦?竟有此事?范卿可说说。”

倒不是皇帝对范铮有何恶意,只是一个循规蹈矩至今的年轻人,对范铮不守规矩的羡慕。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守着沉重的规矩啊!

范铮出班,面无表情:“想来司徒是指当街击毙略人的拐子一事。”

“雍州法曹能力不足,竟不能生擒拐子,只能当街击毙,下官业已重罚。”

罚得很重,让他们吃油腻腻的大肥肉,吃到他们想吐。

雍州郑重警告,下次再犯,肉加倍!

程咬金努力掐着大腿,抑制控制着想笑的冲动。

元日之前,再多笑容也得憋着!

李元景冷哼:“为何本官听闻,是雍州拿了人材当街打死的?”

细说下来,捉拿时打死多少都在律令允许的范围,与拿下不判而杖死,真的是两回事。

范铮淡淡地扫了李元景一眼,仿佛司法俯瞰人犯。

“本官也奇怪,司徒其时为鄜州刺史,不关心鄜州庶民有无流离失所,倒来关心雍州略人的拐子。”

“拐子,不会与司徒有何瓜葛吧?”

李元景一盆“不遵律令”的脏水泼过去,范铮一盆“与拐子有关”的脏水回敬过去。

来呀!

欢度哀牢古国泼水节啊!

你也湿身,我也湿身,哟哟!

范铮的处置,或有失当之处,却是当时太宗默许的,你就是再撕开旧痂,人家表皮都愈合了好吗?

这也是范铮不屑于回答的底气。

天大的问题,先帝都认了,你算老几?

倒是范铮这一盆脏水,李元景辩都辩不过来。

略人与你无关的话,为何你会知道拐子之事,且为他们打抱不平?

你说无关,拿得出证据么?

理论上,这种证据应该是质疑者举证的,可都泼水玩了,谁在乎证据?

偏偏范铮半真半假的态度,还不是明明白白的弹劾,你要说他诬告,谈不上,范铮大可说是戏言。

可满朝大臣,有一半的目光落在李元景身上,充斥了深深的疑虑。

不错,拐子是一滩谁都不愿沾上的稀糊糊,荆王为何使劲往身上揽?

难道,他想改行当庄户了?

别说官宦人家就不受拐子之害了,庄嘉的前车之鉴摆着呢。

当时固然有孙九之流刻意引导,但拐子也确实不会放过官员之后。

道理在那儿摆着,略一官员之后,比略百名庶人子挣钱多了,性价比高啊!

“与本官无关!本官说了,这只是听说!”

李元景体验了一把“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是,范铮的话不能成为证据,亦不能让李元景背负罪责,可在群臣眼中,李元景与拐子的关系真的说不清道不楚了。

黄泥巴落在犊鼻裈里,你也得有人相信这不是糊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