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里透着红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里透着红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范铮携两名监察史、两名庶仆,李义府也携相同人员,在一队翊卫的护送下,西出武功县,入岐州地界。

穿郿县,过虢城。

原本的虢县,贞观八年废入岐山县。

然后,过陈仓县,也就是后来的宝鸡,出岐州。

很好,岐州治所雍县在北面,不顺路,也免得范铮跟萧瑀相看两厌。

沿陇州边缘入秦州,过渭州、兰州,穿琵琶山,到凉州治所姑臧县。

整个凉州,相对陇右道而言,算是相当繁华的,治下姑臧、昌松、番禾三县,户八千二百三十一,口三万三千三十,平均每县过万人。

这年头的一些县,可就几百户,人口一二千。

凉州都督府长史引着两名监察御史前行,却让录事引监察史、庶仆去寮房歇脚。

转过公堂、二堂,穿过天井,经过亭亭如盖的槐树下,范铮与李义府先后踏入三堂。

进了三堂,范铮与李义府倒吸了一口凉气。

堂中摆了一副棺椁,棺前一个香案,案上一块神主。

神主,俗称牌位,原是王侯所用的名称,渐渐世俗化。

神主竖列上书“大唐凉州番禾县丞刘武之灵”朱漆金字,左侧小字上书“李袭誉奉祀”。

有功名、官爵的,通常是朱漆金字;平民百姓,粉底墨字。

棺椁前方,一身素衣的凉州都督李袭誉,静静地站立着,身后两名面色尴尬的典狱持着枷锁,进退失据。

李袭誉为官,性格严整,威慑官吏。

哪个下属都不喜欢这样的上官,哪怕他再清正廉明。

“某与刘武因番禾县政务起了争执,一怒之下,喝令问事杖责,岂知问事失手,打死了刘武。”

“某自知罪责难逃,奏报朝廷,诸事暂付别驾,静候问罪。”

范铮与李义府面面相觑,想不到会是这样一个大坑。

从三品都督啊!

这是他们区区监察御史有能力动的?

何况,范铮与李义府都心知肚明,按律法,李袭誉得处死,可韦悰派他们出来,难道是只是为了送李袭誉上槛车、入长安东市问绞吗?

虽然还没达到上官几句屁话、下属全部背诵的谄媚程度,可韦悰的意思,范铮他们不得不考虑。

韦悰的意思,仅仅是他的意思,还是三省的意思,或是皇帝的意思?

李袭誉本人确实有罪,奈何他还有个兄长李袭志,任桂州都督,安定岭南局面,已经长达十五年!

这,是天子与宰辅需要考虑的问题。

李袭志镇守桂州,劳苦功高,需要安抚人心。

所以,李袭誉可以有罪,却绝不能是死罪!

……

暂离都督府,因为范铮与李义府根本没想好要怎么处置。

驿舍中,就着烤羊肉,下着荞麦做的黑面皮子,李义府时不时叹气。

真难!

连李袭誉自己都认罪了,还怎么帮他减罪?

“韦悰这厮,不讲究!”

恨恨地通过苇管吸了一口小坛装、酸甜交织的咂酒,李义府连上官都不喊了,直接称名道姓。

就因为韦悰,他们可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处境。

至于说昧良心,呵呵,官无私德。

不要用后世标准要求范铮,这里是唐朝,朝廷的利益高于一切。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各种色彩交织,白里透着红啊,红里透着黑,黑不溜秋,绿了叭叽,蓝哇哇的,紫不溜湫的。

范铮咂了一口酒,悠悠开口:“你就不觉得奇怪,按常理,朝廷应该遣下一任都督来接手了么?”

李义府闷闷不乐:“我眼睛好着呢,别考我。护卫我们的翊卫,出自左骁卫,队正叫郭待诏,他身后那名甲不离身的壮汉,是左骁卫将军郭孝恪。”

李义府之所以一眼认出郭孝恪,倒不是对他本人熟悉,而是那金边装饰的马鞍、马蹬,就是那么戳眼睛。

整个大唐,会这么装饰器具的烧包就郭孝恪一个。

郭孝恪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但他生性奢侈,器物多以金饰,这毛病也是独一无二的。

用脚丫子想都知道,郭孝恪就是来接替李袭誉,只不过是遵命给了范铮他们缓冲的时间。

范铮摆手:“就那么坐困愁城是不行的,用过膳之后,你我换一身百姓装束,集市里走走。”

市井之地,消息集散,说不定能捞到什么有用的呢。

姑臧虽然算陇右富庶之地,城却真没多大,集市里除了本地商贾,粟特人、西域人、波斯人不时现出身影,买水、买荞麦、买盐、买草料,马匹与骆驼的身影不时地出现。

凉州的富庶,不仅仅是依靠本地的农牧,更依仗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的便利。

为什么会选择凉州路线,而不是更南面的鄯州,除了地理条件,更是当年吐谷浑劫掠留下的后遗症,所以界域稍小的鄯州,户仅一千八百七十五,口仅九千五百八十二。

贞观四年之后,凉州对上北面的突厥,强弱易势,大致可保无虞。

直到贞观九年,李靖率兵横扫吐谷浑,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允自缢而亡,吐谷浑的实力一落千丈,鄯州才算安定下来。

看着麻袋里一粒粒比针鼻大不了多少的沙米,范铮一撂后摆,蹲了下去:“这就是沙米吗?”

摊主是个年轻人,很健谈:“这是沙米,那边骆驼嚼的针状野草也是沙米,或者叫沙蓬。这种子,就是从沙蓬上头采取的。”

沙蓬是一种沙生植被,多生沙丘背风面,骆驼格外喜欢吃,牛马差一些,羊只吃嫩叶,种子沙米人畜可食,还有健胃、降血糖的功效。

“你是姑臧本地人?”

范铮让陆乙生买下一石沙米,摊主更热情一些了。

二百余文的买卖,说不上大,至少也是中等了。

“凉州嘛,原先是李轨所据,境内最大的水源地是猪野泽,姑臧为中心,东昌松,西番禾,都督上任以来,倒是很维护百姓。”

摊主左右打量了一眼,压低了声音:“就是,都督对官吏不太好。听我二姑妈的表弟的侄儿说,都督写了百来字的训导,要让整个凉州的官吏,每人写上二千字的那啥……”

范铮补充:“心得。”

这套路,后世被人用得恶心了。

摊主一笑:“对,就这东西。伱说那些官、书吏,写这东西肯定没问题,可你一介问事、白直,大字不识几个,怎么写?”

“看到买羊肉那个穿羊皮衣的汉子没?乐都阿达,都督府的问事,拎着铜钱都没找到人替他写这玩意儿,结果被都督杖责了。”

感谢嘉忆往昔打赏,祝日子有滋有味,事业红红火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