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五百四十二章 态度问题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五百四十二章 态度问题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两个娃儿早被卫无忌带去安歇了,堂屋内只余范家四个大人。

“够笨的。”

范老石有椅子不坐,依旧蹲地上,看范铮的眼神犹如看瓜皮。

与范老石这种老江湖相比,范铮自是幼稚得可笑。

“元来”一入侯府,范老石便看出了他的伪装。

当然了,更深层次的东西,范老石懒得去想。

御赐的人,藏着这样那样的**,偏偏范老石根本不在乎。

“你好生看看,中官与常人相比,缺失了物件,走路姿势是不同的。瓜娃子!”

范老石嫌弃地看了范铮一眼,便自去安歇了。

杜笙霞无奈地笑了:“想也没用,放宽心吧。”

“再说,姐姐也蛮可怜的,帮帮吧。”

杜笙霞与濮王妃阎婉是世交,还是不顾忌身份差异的那种,故而对李泰一家子颇为同情。

以前是没有能力相帮,可现在不是机会来了么?

就是这风险来得太大了啊!

侯府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一个巨浪过来就得沉没。

偏偏,范铮还无力扭转扁舟的方向。

元鸾起身,眉眼中透着一丝智慧:“不过是区区风险,能比得上当年死中求活么?”

“心莫乱,又不是没有活路。府中只当不知他的身份,走一步是一步。”

“至少,那位不能看着他最宠爱的孙儿……”

也只能如此了。

陆甲生在前、陆乙生在后,迈步踏入侯府。

兄弟二人面貌相近,气度却迥异。

陆甲生威严了许多,即便是着一身布衣,手一负、肚一腆、鼻孔里冷哼一声,素不相识的庶民也知道是个官人。

简而言之:官气逼人。

当然,还可以再简的。

陆乙生壮实,身上略带凶悍气息,应该是管纸坊养出的气势。

毕竟,纸坊里基本是敦化坊民,若无事可跟你东拉西扯一天,就是偷奸耍滑,不凶一点压不住。

偷奸耍滑这弊病,跟贫富贵贱一点关系没有,纯看人品。

陆飞甲跟在后头,笑嘻嘻地提着一篮饼子进来:“范百里、范鸣谦,吃太后饼呀!”

娃儿们在一旁吃着小食,不住地叽叽喳喳,陆飞甲笑着说被蒋乾先生打了手板心;

陆甲生兄弟与范铮饮着滚烫的茶汤,舒去身上的寒意。

“一眨眼,我当这坊正也好几年了。”陆甲生感慨道。“坊中大小事务,可是越来越多,渐渐跑不过来咯。”

“一来是敦化坊需要增加坊丁,县衙那里你说话应该更容易些;二来,我是想辞了这坊正,让我家二郎试试。”

好嘛,一个坊正的位置,给陆甲生弄得仿佛家族式传承。

然而帮亲不帮理,范铮于此举双手赞成。

陆乙生上任,对敦化坊的事务熟悉,不用上手磨合,有着天然的便利。

且陆乙生为范铮当了多年的庶仆,相互间的秉性都了解得透澈,有足够的信任度。

“你这肚腩,搞得跟怀胎八月似的,当然是跑不动了。二郎接手,我自是放心,万年县那里,本官自会招呼。”

不得不嘲笑一句,哪怕累成狗,陆甲生的肚腩还是越来越鼓,哪怕是忍饥也瘦不下去。

“坊丁就麻烦了,衙门能认的只有二人,坊中可以自雇虾蟆更夫,不能省租庸调,只得出钱了。”

好在敦化坊家底厚,即便是以更夫名义雇佣人手也无所谓。

反正只能是知根知底的敦化坊民应召。

“酒坊这头,我会十万分小心,谁想搞事,从本官尸体上踏过去!”

陆甲生拍着胸膛,豪迈地夸口。

范铮摆手:“不兴说这些胡话。真遇事,命要紧,有仇以后再报。”

陆甲生絮絮叨叨地向范铮展示了他的成就。

酒坊的器皿,除了锅灶之类没法移动、拆卸的,陆甲生全部换成了可以快速拆解、彻底摧毁的家当,能在外人强闯之前彻底掩盖痕迹。

纸坊的一些关键位置,陆乙生照猫画大虫,也用上了这种技艺。

范铮听得挑眉:“宣德郎牛皮!这样一来,作坊的技艺不怕人抄袭了。”

陆甲生得意地笑了,然后再提商州商洛县竹林关的竹子问题。

因为是长途运输,商贾不可能一筒筒竹子运来,占地方嘛。

先将青竹剖成竹板,一车就能多拉倍余的份量。

然而这也有一点问题,竹板运送的几天时间,会略微脱水,导致试制纸时多调了不少配方。

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是影响成败的关键。

要说成本,多少还是较从司竹监取竹子高了那么一点,倒也还能承受。

真到了无利可图,范铮自然就会关闭纸坊。

香坊是孙九管事,据说倒是没敢动手动脚,就是时不时会说几句让寡妇心头乱跳的话,然后被卫无忌一手拧耳、一手砖头给镇压了。

范铮忍不住大笑,板砖师太威名依旧,孙九这浪荡货终于套上了笼头。

要不然,敦化坊第一骚可是让范铮拜服的。

香坊二掌柜是铁小壮的舅子,虽中男却威信足够,管得立政坊一帮婆娘、中男女服服帖帖。

一句话,他姐夫是五品左郎将、姐姐是县君,就问你服不服!

香坊、兽炭作坊其实没啥技术含量,就是胜在渠道与原料的便利,谁爱争只管争。

老实说,不是为了安置多余的劳力,兽炭作坊范铮都不太乐意开下去。

相对而言,水泥作坊挣的可比这两个作坊多多了。

得益于范铮任雍州别驾,京畿县衙门或与衙门有瓜葛的商贾,多多少少都撇了几单石板,换成了水泥板。

采买多少是能力问题,采买与否是态度问题。

范铮知道了,也只能苦笑。

说不上奉承,这只是下属给上官的一点颜面,在合理的范围内,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方法,双方都有实惠,任你御史台怎地弹劾也弹不动。

若说受损,大约也就石板商贾少了一丁点买卖,也无所谓了。

难道区区商贾,还敢与官人争执?

范铮若是再说几句“不必如此”,估计京畿县还得再追加几单。

有些话,它就得反着听。

这风气,不是范铮一人能扭转的,范铮能做的,只是尽量不推波助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