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八的主意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八的主意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以蠲符抵钱的事,根本就行不通。

除了迫不得已接受蠲符的,就只有柜坊那些黑心的蛆,愿意以半价接收蠲符。

柜坊还振振有词,接收蠲符是要承担风险的,万一官府翻脸不认怎么办?

就这,你还无言以对。

能咋地,前人挖坑后人填呗。

范铮头痛地抚额:“就是本官挨饿,也得想法给医学凑上这数目。”

这钱对范铮个人而言九牛一毛,偏偏雍州就是腾不出来。

上官扶持医学之心坚定,奈何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老八分完茶汤,微微一笑:“诸位上官莫慌,别驾莫愁,区区五百贯而已,让世家们出就是了。”

亓官植没好气地瞪了陈祖昌一眼:“世家连朝廷的账都不一定买,你以为雍州脸大?”

范铮意外地扫了陈祖昌一眼:“雪花盐可是你的技艺。”

这话是说给亓官植与李叔慎听的。

陈祖昌笑道:“既在华州献与别驾,自是别驾之物。华州不珍惜雪花盐,糟塌了这技艺,自当另辟蹊径,使其重见天日。”

老八这话同样是说给两位治中听的,我陈祖昌真不是靠裙带关系入职的,雪花盐就是我的敲门砖。

直白的说就是,既然用不了雪花盐工艺,还不如换几文钱花花。

雍州公开拍卖雪花盐制法的消息不胫而走,五姓七家的掌柜们纷纷表示不感兴趣。

拍卖也不是什么泊来词,唐朝武德九年,道宣法师抨击寺院拍卖圆寂比丘遗物有悖戒律,宋朝时此行为称“唱衣”。

网上还有《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中“拍卖群牛”一词的说法,然查阅了此章,并无相关词语,连偏差一些的都没有。

负责协助陈祖昌拍卖的李景恒慌了:“上官,市井之地纷纷传说,世家不愿来买这制盐之法。”

这就是没有阅历的坏处,很难扛得住风浪。

范铮笑眯眯地回应:“不急,你放风出去,永安坊波斯寺景汉要来参拍。”

以景教一方的势力,当然无法对抗世家,拿这名头来搅局却足够了。

妙的是,当初华州的雪花盐,就是这位不黄人承接的,景四郎连否认都没人信。

十月十五,范铮入东宫朝太子。

州衙公房中,司仓参军李景恒率两名司仓史,正忙得不可开交。

明天拍卖制盐法,借地芙蓉园紫云楼,无牙牌不得入场。

牙牌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就是捡了竹子,寻了个匠人随手一雕,总共也没花十文钱。

但是,黑心肠的范铮,就敢开出二百文钱一块的天价,爱要不要,不退钱。

李景恒原想着未必能挣回那十文钱,哪晓得之前信誓旦旦说不参与的世家,争先恐后地出现了,其中还夹杂了不少庶族、商贾。

“你也来了?”

“你不是说打死不来么?”

“这不是没被打死么?”

喜闻乐见的互怼不时出现,但忙碌的李景恒顾不上看戏。

每一家的人头都要核对,没有一定财力的劝退。

意外的是,粟特人也不甘示弱地掺了进来,与世家针锋相对。

李景恒犹豫了一下,还是一视同仁办理。

本就缺钱了,可顾不得是不是大唐人氏。

安、史、石、曹四姓的粟特人,本身就是部分世家的下游商贾,相互间利益纠葛,也不至于为这点小买卖翻脸。

比如太原王氏祁县房的琉璃,最大的销路就是通过粟特人贩至波斯、大食、拂菻,怎么可能因为区区制盐与粟特人反目?

虽然,太原王氏地头上也有盐业。

固有的利益与未得的利益,哪一头更重要,大家还是拎得清的。

等到范铮回衙,李景恒献宝似的捧着账簿来到二堂,眉毛乱跳。

“嘿嘿,上官,九十七家哟,牙牌就卖了十九贯四百文,扣除本钱,净赚十九贯三百九十文。”

范铮都意外了:“原以为能来五十家就不错了。”

李景恒得意洋洋:“那是上官遗漏了庶族、粟特人这一块啊!仅仅是粟特人,就来了四姓。”

粟特人与大唐的纠葛是深入骨髓的,立国功臣有粟特人,衰败之祸也是因粟特人。

范铮却沉吟了。

或许,可以一鸡两吃?——

初冬的落叶渐渐多了,即便杂役频繁清扫,也扫不尽随风飘零的枯叶。

一脚踏上枯叶,即听得细微的脆响,一片枯叶即碎成无数残屑。

即便暖阳升起,路边草茎上的霜仍未化,微风中带着丝丝寒意,一缕一缕地沁入露出的肌肤中。

芙蓉园,紫云楼外,九十七家的管事俱已到齐,穿着裘衣、皮履,跺着脚暗骂雍州官府黑心肠。

说好辰时三刻开拍,都快巳时了,紫云楼的门还没开!

这不是在晾人玩吗?

关键这天还有了一点寒意,旁边还是蓄了许多水的曲江池!

要不是看在诸多阿堵物的份上,谁愿意呆这里受罪啊!

雍州司仓史一步三摇地将紫云楼大门打开,诸管事蜂拥进楼,借着楼阁避一避寒气。

陈祖昌一身青袍笔挺,连个褶皱都没有,昂然台上,手握惊堂木。

“啪”一声,万籁俱静。

“本官雍州参军事陈祖昌,奉别驾令主持拍卖事宜。”

“本次所说雪花盐的炼制,并不完全准确。”

“准确地说,一百二十余石大盐,析出雪花盐二十石、精盐八十石、腌制盐二十石、废弃物数石。”

“值不值当诸位交这二百文,想来各自心头有数,若无意继续可退席了。”

一个个管事环顾左右,发出意义不明的笑声,等待同行退场。

一石大盐才值一百文钱,析成雪花盐、精盐,这价格就翻了多少倍!

即便其中有损耗,能占几何?

老八肃然,一拍惊堂木:“闲话少说,本方底价五百贯。”

这是要将医学所需一次性挣够了呗。

一片死寂。

司仓参军李景恒心头略慌,这个要价是不是太狠了点?

要是今天冷场了、流拍了,别驾的名声、雍州的声誉会不会受损?

各家在昨日已经会过一次面,初步达成共识:东西得要,价格得压,大不了各家日后共享此技艺。

不是太年轻的话,最后一句可以当耳旁风了。

谁家技艺到手,不想着独霸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