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五百零五章 青皮蚊子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五百零五章 青皮蚊子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朝会时,李治忍不住过问了一下有关范铮府邸的问题,以示对大臣的关爱。

范铮一脸的无奈:“谢殿下关心。只是,阿耶不舍定远将军府,《贞观律》又定了不能别籍,为家庭和睦计,只能暂缓了,反正旧宅也够用。”

李世民忍不住哈哈大笑,一口黏稠的浓痰将出,张阿难及时递上汗巾,接下了这口能当胶使的痰。

痰出,李世民竟觉得身子轻松了许多。

“范卿父子,真实不伪。”

天子一语,几可定论。

范铮不文过饰非,范老石又不舍故府,说起来真能乐一段时间。

李治顿了顿:“泾阳之争,可有定论?”

范铮肃然:“殿下可查泾阳舆图,泾水之南台塬,尽为泾阳屯监之属,占泾阳三成余地。”

“然,泾阳屯监如荼,悄然占泾水北之中张里,为泾阳令酆由俭所斥,犹求西韩庄及秋潢田。”

“非臣妄言,雍州民曹随行,以卷宗示之,如荼无异议。”

“然,臣查泾阳、云阳、咸阳、蓝田四县,诸屯监俱有不同程度侵蚀地方田地之嫌。”

“故你说勿谓言之不预?”李治似笑非笑,让人琢磨不透他的想法。

范铮举笏:“臣为雍州别驾,当图固治下之土。若令疆域丢失,臣,死罪。”

李治肃然:“孤失言了。”

不管是不是伪装,至少李治还是比较听劝谏的。

这不只是司农寺与雍州之争,更是朝廷与地方之争。

或许有人认为,反正肉是烂在锅里,可谁多分了一碗,区别还是很大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没有一个公平合理的说法,就从雍州嘴里抠食,你礼貌吗?

若是朝廷重新下诏分割,摊开了说话,就是将二十县全划归司农寺,范铮也没半点意见。

至于说租庸调那点利益分配,倒在其次了。

李世民出面打圆场:“范卿且耐心等候,此事朕与宰辅共议,再给答复,切勿冒然行事。”

范铮月底那个期限,是必然不可能完成的,总共没几天工夫。

李世民深知范铮的性子,若不加斡旋,指不定哪天诸县与诸屯监就火并了。

莫文武的子嗣,范铮鲠气斩杀了,谁敢保证他不敢向司农寺挥刀?

司农寺自是无理,可韦机那头,不得不维护一下。

良吏,还是要维护的。

范铮提到过的噶尔·钦陵赞卓,大唐已遣人接触,然效果约等于无。

噶尔·钦陵赞卓的态度好得不得了,但没有任何实质的回应。

想让噶尔·钦陵赞卓心甘情愿留在大唐,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还不如诿过于游侠儿来得快捷。

不那,大唐要维持在诸蕃心目中光明的形象,难免自缚手脚。

噶尔·东赞成为大论,位仅次于赞普及“尚”这一系。

论,即为丞相,有大相与小相,也可以泛指家中有人在朝廷为官的家族;

尚,则是指持续与王室联姻的家族。

整个吐蕃历史中,没庐氏、蔡邦氏、纳囊氏和琛氏四个姓氏被称为尚族,属庐氏则不属于尚族。

这也是一种简单的制衡,论、尚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尚族不哼不哈,在噶尔·东赞的光芒前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然而庞大的实力能保证噶尔氏的忠诚。

在噶尔氏大放光彩的时刻,就是仙人也阻止不了噶尔·钦陵赞卓回归吐蕃。

现在能做的,就是少让噶尔·钦陵赞卓接触大唐兵制等知识。

光德坊,州衙,二堂茶室。

贺钩雄笑着呈上一封信件,范铮只看了一眼夹着一小段发丝的封口,就知道是汤仪典的杰作。

这厮,学正经的不咋地,学这些奇奇怪怪的招数贼精明。

不出意料,汤仪典通篇谄媚,大诉欲追随马后的念头。

自己不是岳飞,他汤仪典也不是王横。

遭不住的是,汤仪典还卖弄了点文采。

“青皮蚊子飞,下官欲追随……”

汤仪典的文章真不太行,唯“青皮蚊子”一词让范铮两眼迷糊。

自己好歹也在华州呆了一年多,咋不知道这神奇物种?

问及贺钩雄与陈徐隽,两人俱茫然,不知道这是啥东西。

抽空去万年县衙办事回来的陈祖昌,接过信笺,皱眉想了半天,一拍大腿:“想到了!江南之地,方言称苍蝇为青皮蚊子!”

范铮都绷不住笑了,就这歪诗……

雍州之地,除非将汤仪典安置为京县令才匹配他的品秩。

据范铮对汤仪典的了解,为佐尚可,为正堂官压不住。

真要拉汤仪典回来,吏部自己够不着,民部怕汤仪典“贪一点”。

都水监的都水使者从五品上,太常丞从五品上、献陵令与昭陵令从五品上,勉强适合他。

至于司农寺,想来汤仪典是不愿意重新去受那份罪的。

还是得为汤仪典谋一谋。

汤仪典当初能屁颠屁颠跟随自己去华州,吃苦受累的事没少干,怎么也得给他一个归来的机会。

至于两陵令就算了,一个跑三原县,一个跑醴泉县,跟在华州也没什么区别。

都水使者是都水监堂官,汤仪典那点气势拿捏不住,就只能跟太常卿李道宗拉个近乎,看看能不能谈出一个位置来。

李道宗对范铮的出现倒没有意外,自己啜着酒,吩咐太常史给范铮烹茶汤。

“一来本官不喜茶汤,二来旧伤发作,需要啜两口薄酒压制。”

李道宗在衙门内,是不肯自称本王的。

范铮叹息:“辽东之伤,竟未痊愈,苦了太常。”

李道宗自嘲:“持了半辈子马槊,杀了无数敌将,最后竟成了废人。”

范铮笑道:“说不定是老天垂怜,欲太常颐养天年呢?”

李道宗哑然失笑。

当年不起眼的范铮,隐隐有下一代宰辅之势;

而当年勇冠三军的任城郡王,已成一病夫。

“本官辗转起落,你亦不曾来攀附、道贺,如今前来,应非叙旧吧?”

李道宗带着一丝笑意。

叙个什么玩意,彼此隔了一代,玩都玩不到一起。

“下官至此,为求一丞位。”

这不是范铮自降身份,太常寺为九寺之首,太常卿是九卿里唯一的正三品,范铮一个从三品,自称下官没毛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