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零七章 为他人作嫁衣裳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零七章 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自贞观元年至今,仓部司亏空粮食五万一千四百三十二石。请品级内官员去台狱品茗。”

火力全开,三天时间清理完账务相对简单的仓部司。

范铮嘴角一勾,很遗憾,方方正正的脸,做不出歪嘴龙王的动作,幅度都小到可以忽略。

台狱的茶,想来民部仓部官员是不愿意品的。

没拿吏员、流外官,倒不是范铮慈悲心肠,想公门立金身,而是不能因官员入狱就导致仓部司停止职能了,该干的事还得干呐!

算盘拨得越快,越像是催命符贴到脑门上。

一名金部司从九品上主事,额头上渐渐渗出黄色的汗珠,一只手无力地抚着左胸,身子隐隐颤抖,仿佛后世被电麻了的人,继而软软地倒下了。

民部门外,踏入太医署医监姜茯苓等三人,搭脉确诊之后,姜茯苓开口:“开席吧,没得救,活活吓得心脏破裂,神仙都救不了。”

唐俭觉得老脸无光。

就是贪了,无非是追赃、徒或流而已,能做出勾当,自然要承当相应的职责。

你说失仪什么的,唐俭还能勉强理解一下,吓死算怎么回事?

大唐当年不利时,老夫在突厥的千军万马面前,照样敢指着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痛骂,骂他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决定胜负的铁山一夜,老夫照样为使,毅然驻入突厥军营。

唐俭绝口不提,李靖夜袭那一手,让他足足跳脚骂了三天。

范铮微微点头,与姜茯苓要了联系方式。

毕竟,相里干已经调离敦化坊武候铺,回到左候卫,任从六品上长史,脱离了左候卫翊府,一步跨了好几个台阶。

范铮当初就觉得相里干不应该是普通武候,果然没猜错。

想来,当时应该是某人警惕自家阿耶发难。

“金部司不愧是常年玩钱的,手段果然了得。一万匹紫熟绵绫,换成了一万匹生绵,好家伙,五倍半的价差,倒手就有二万一千六百贯的价差,比去抢强多了。”

“度支司虚报开支,也是近万贯的收益,真够肥的。本官就不明白,你们的中衣袖子,都几乎洗破了,贪这些钱图什么?”

有熬不住收拾的民部官员招供了,并带着御史台的书令史,到了他家所在的庄子,将池塘放干了水,庄户从淤泥中取出蜡封的木箱,里面的开元通宝完好无损。

开眼了,这样的藏钱手法,还是很有创意的。

更有创意的是金部司郎中,他家的钱、绵绫,全部藏在宅子的夹壁里。

民部侍郎孙伏伽,已经上表请求回大理寺,为少卿也好,为大理正也罢,反正是要脱了民部这个烂摊子。

专业不对口,贼难受!

今日有所赐的诸位,我在大理寺等你们,有本事伱们一辈子别落到大理寺,别落到孙某手中。

太极殿上,对孙伏伽的上表,群臣议论纷纷。

“岂有此理,民部出了那么大娄子,身为侍郎,孙伏伽还想临阵脱逃?”

“本来孙伏伽就是司法这一头的人,偏偏要他干管钱粮的民部侍郎,这不是为难人吗?”

“本官听说,惹此祸端,就是民部三司挤兑孙伏伽,蓄意用错账刁难,导致他不得不去找范铮帮忙。偏偏民部那帮没品的蠢货,还对范铮带的学生恫吓,导致御史台彻底翻脸,李乾祐直接立案了。”

“废话,换你你也得翻脸,不然人心就散了。”

“本官倒是对监察御史范铮的学生感兴趣,若不是年纪实在太小,本官当建议司农卿破格拔擢为从九品上录事。”中书舍人、清河郡公杨弘礼的见解与众不同。

杨弘礼是隋朝名臣杨素的侄儿,李渊因杨素对隋朝有功,却断了苗裔,破格封他清河郡公。

杨弘礼自身能力也强,在中书舍人位置上如鱼得水。

司农卿嘿嘿笑了两声,没有贸然接话。

要说不心动是假的,可这年龄……

要开先河,需要一定的魄力。

戴三梁冠、着紫色朝服,司空、赵国公、领赵州刺史长孙无忌干咳了一声,殿内清静了许多。

“陛下,臣以为,孙伏伽既然有了去意,不如成全他。让他在大理寺,或许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长孙无忌举象牙笏。

长孙无忌比谁都了解自家妹婿,他最讲究效用。

着衮冕的李世民微微颔首:“赵国公之言甚善。只是,民部侍郎的位置,当由谁来接手?”

长孙无忌道:“臣长孙无忌,举贤不避亲,推举礼部祠部郎中、驸马都尉高履行,接掌民部侍郎一职。”

殿中上奏,“臣”之后加姓名的,就是非常正式奏报。

“称臣不名”,就是有资格不加姓名,则是一项很重的礼遇,曹阿瞒当年就享受过这待遇。

下面的官员刚刚看到一线希望,结果长孙无忌飞起一脚把门关上了。

高履行是皇帝的女婿、皇后的表弟、尚书右仆射高俭之子、司空长孙无忌之表弟!

谁能从他们早就分好的羹中抢夺过来?

所以,高履行是应该称呼李世民岳父大人呢,还是表姐夫?

大人这个词虽说一般指耶娘,安在岳丈、岳母身上也不突兀。

高俭走流程地推脱两句“犬子才疏学浅”,半推半就地过了,然后李世民一拍板,成了!

有官员暗暗在骂娘,费了偌大的劲,搭上那么多下层官员,好不容易将孙伏伽挤兑走,结果为他人作嫁衣裳,便宜了高履行!

李世民给长孙无忌抛了个眼色,长孙无忌立刻启奏:“臣长孙无忌,弹劾民部尚书唐俭,怠于公事,常常与宾客饮宴为乐,当坐免。”

民部出了这摊子事,说唐俭懈怠是没毛病,加个饮宴总感觉不对味。

治书侍御史韦悰举角笏:“臣治书侍御史韦悰附议。”

陆陆续续有文官附议,程咬金之流的武将,可根本不理会这种事。

别以为唐俭当年被李靖坑了一下,结果李靖回来立马被人弹劾纵兵劫掠,似乎他的朋党就多了。

不是的,文官们之所以弹劾李靖,是因为谁也不想那么不明不白地被坑死,哪怕要为国捐躯,你好歹也事先让我知道啊!

此风不可长!

唐俭连面对李世民都不肯稍让,本身也不是多好的脾气,得罪的同僚多了。

此刻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

李世民叹息:“莒国公于朝廷是有大功的。这样罢,迁其为光禄大夫。”

唐朝初年,设左右光禄大夫,贞观年只有光禄大夫,从二品文散官,唐俭的迁官,似升实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