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零二章 贞观十三年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零二章 贞观十三年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贞观十三年正月,雍州三原县。

太常寺献陵署的陵户们,在献陵令的吆喝下,把每一处石刻都擦了个锃亮。

献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覆斗型,高六丈,平面呈长方形,长宽各三十三丈。

四门各一对石虎,啊,石大虫,硕大威武、健壮有力、栩栩如生,高近七尺;

神道两侧,是体型巨大的石犀;

南门外,立着二丈七尺高的华表,上蹲犼兽,下雕盘龙。

整个石刻群体的风格统一,有兽的威武,又招人喜爱,用后世的话说,萌,或者奶凶。

石刻还吸收了外来物种,两座浮雕是鸵鸟造型,羽毛丰满、腿较短、脖子不粗、翅膀结实,可作为鸵鸟进化过程的一个参照物。

献陵的主墓,是高祖太武皇帝李渊与太穆皇后窦氏冢。

那个死了娃儿李智云的楚国太妃万氏,史载贞观中薨,葬献陵,也不知道是否还活着。

赠荆州总管、谭襄国公丘和等一干老臣子,薨后就陪葬于献陵。

丘和虽然史上着墨不多,儿子却比较出名,比如娘子军将领丘师(也有记为丘师利)、生食人心肝的丘行恭。

日光照耀,献陵铺上金光,给寒冷的初春带来暖意。

李世民率着王公大臣,加上仪仗、翊卫,浩浩荡荡数千人,从长安赶到献陵,路上就费了三天工夫。

队伍中,只着软脚幞头、圆领袍的杜荷,如鸡立鹤群,看上去极为醒目。

当然,不去计较杜荷嘴角那一点淤青的话,这个看上去桀骜不驯的青年,相貌还是不错的。

拜什么玩意?

反正这里也没他阿耶的墓,杜如晦葬在万年县南六十里呢,才不稀罕陪葬皇陵。

献陵令、丞、录事等人,率陵户于南门接驾,四名主辇赶紧抬上了小玉辇。

不知道为什么,当了皇帝之后,李世民格外喜欢乘坐人抬的辇,辂车之类的反倒坐得少,除非路程远。

焚香拜谒的地方,并不是到墓碑前,那是平民百姓的祭法,皇陵都建有专门的祭台。

三炷高香插起,香烟袅袅,李世民声情并茂,讲述起当年耶娘如何宠爱他,尽显孺慕之情,眼角都隐隐湿润了。

不涉及权力争端的话,李渊与窦氏当初还真是宠李世民的,要不然他哪来信心与长兄争锋?

李渊宠李世民,还真是有原因的。

李世民的箭法闻名于世,但你得知道,李渊的箭法也是相当好的。

《旧唐书》记载,李渊求娶窦氏时,窦氏是以门上两孔雀,让众多求婚的青年才俊射孔雀眼睛,中者才愿意嫁,独有李渊射中两眼。

所以,李渊对李世民的欣赏,类似李世民称赞李恪“类己”。

絮絮叨叨地走完了流程,献陵令趋步启奏:“陛下,三原县父老,得知陛下驾临,仰慕天颜,又恐惊了圣驾,遴选了十名百姓,在南门外候着。”

李世民眸子里掠过一丝惊讶。

这可不是他安排的戏码,是三原令曲意奉承,还是真的百姓自发而来?

官场里的一些手段,李世民还是清楚的。

正需要名声让自己更闪闪发光的李世民,出了南门,见到衣着朴素、手上满是茧子的百姓,微微松了口气。

不管是不是刻意安排,真百姓与豪强,效果的差距依旧大到吓人。

虚扶了一下,张阿难立刻开口:“陛下说了,不用跪拜,起身好好说话。问,粮够吃吗?”

农夫犹豫了一下,咧嘴笑了:“可不敢在陛下面前胡说,交完了租庸调,能吃个八成饱,可比前朝强多了。”

这不是在瞎扯,毕竟租庸调的标准,唯一没考虑周到的就是贫富有别。

同一个标准,对于富庶地方来说不是事,对穷地方来说,负担可能就重了。

虽然还有上中下九等户的标准调节税赋,但作用并不是太明显,富者越富是哪个朝代都改变不了的趋势。

百姓要求的真不多,能安稳地活着,大致填饱肚皮,这就够了。

杜荷在后头撇嘴。

百姓饱不饱你不知道?

张阿难继续传话:“官吏可公平?对百姓可讲理?”

农夫想了想:“大体还算公平。讲理嘛,他们有时候会用铁尺讲。”

嗯,这一点请参照范铮当坊正时期的枣木短棍。

公平这东西不好说,能够做到相对公平,就已经是能吏了。

李世民开口:“传朕旨意,免三原县半年调,并曲赦三原县及行从徒至大辟罪。”

杜荷无力地摔倒,沾了一身黄土。

好家伙,图穷匕见,就说拜谒献陵为什么非要带自己呢!

曲赦,指的是赦免一地或部分地方的罪人。

大辟,则是死刑的古称。

行从,是指此次的随行人员。

好嘛,杜荷拼命折腾出来的徒刑,被赦免了!

东宫里,李承乾不咸不淡地哼了一声,对于杜荷这个未来妹夫没多大兴趣。

他阿耶若是活着,价值才真的大。

一个免官徒刑月余、家族却无一人上疏求情的奇葩,鸡肋。

卫君子哭得梨花带雨,早知道赦免来得那么容易,只要随驾去献陵,当初他何苦……

呜呜。

再也回不去了!

……

察院,李义府表情古怪地凑到范铮面前:“贤弟,因你弹劾而徒刑的殿中省尚乘局直长杜荷,免罪,官复原职,并由宗正卿李神符负责六礼事宜,要将皇后次女城阳公主下嫁于他。”

信息量很大。

范铮早就知道,杜荷判罪不过是走个过场,想不到解除得那么快。

曲赦,皇帝的特权么,笼罩一下杜荷还是没问题的。

城阳公主的生年无从考证,但一些资料显示为李治的胞妹,李治生于贞观二年,现在才十二岁,城阳公主也就十岁左右。

真刑啊!

难怪历史上的城阳公主与杜荷没有子嗣,那时候的城阳公主都没有长开,夫妻也只是名义上的啊!

范铮摆手,毫不在意。

能整治了他一次,就能整治两次。

“杜荷不乐意当驸马,这才是任我整治的原因。”

范铮终于揭开了谜底。

李义府的笑容僵硬,用力地在脸上揉了一把才恢复过来。

这话,听着咋那么别扭?

早知道杜荷是这心理,说什么我李义府都得上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