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四百三十九章 两司斗法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四百三十九章 两司斗法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耗磨日。

范铮忙于批纸尾,唐同人忙于检查诸仓,各有各的事情。

完全脱离了京苑总监日常事务的范铮,突然发现自己更忙了。

武功屯监请示,武功县龙门屯内,庄户请修苏武墓、重建苏武像,屯监不敢擅作主张。

龟儿子!

范铮学着李义府骂了一声。

武功屯监不安好心啊,这种事,你自己决定不就好了?

都是善财难舍。

你怕背骂名,本官就不怕?

苏武牧羊,忠义之名万世传,范铮要敢否决修缮苏武墓,只怕这名声迅速臭遍天下。

牢骚归牢骚,苏武墓、像还是要司农寺出钱的,只是规格要降一些。

比如说,石板换成水泥板,铜像换成铜皮泥胎,占地规模得小一些。

同时,司农寺修缮苏武墓一事,司农寺要在朝廷里大书特书,最好是让皇帝赠官于苏武,才是范铮日后资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贞观朝自然还是比较务实的,可谁知道李治登基之后,会不会喜爱务虚?

当然,能哄得礼部出钱,那就完美无瑕了。

可惜礼部尚书李道宗太精明,估摸着不好哄。

圆滚滚的司农丞尤朔楚跳过门槛,借着余势弹了两下,活脱脱一个蹴鞠精。

在当官还看颜值的大唐,尤朔楚这副形象,还真是独树一帜。

尤朔楚小眼睛滴溜溜直转,面上现出一丝愧色:“下官无功而返,愧对上官了。”

范铮哑然失笑。

区区副监,上有京苑西面监掌控,下有监丞、录事,能有多少空间兴风作浪?

如果有,颛孙省我怕是早就出问题了。

“无妨,你也不要强加罪名,底线得要的。”范铮摆手,对尤朔楚擅自出手也没说啥。

尤朔楚这一手虽然有谄媚之嫌,却在他的职司之内,没有罗织罪名,已经很有节操了。

真不讲理,“叫你不戴帽子”同样可以在大唐上演。

就包丕这小胳膊小腿的,犯不上用这套针对。

尤朔楚小眼中现出怒气:“可是,京苑总监奏请调动职司的文牒,卡在了吏部司。”

范铮笑得如春风拂面:“没事,那是吏部的职司,司农寺无所谓的。”

尤朔楚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

上官一笑,阎老驾到。

阎老,指阎王爷,王梵志有诗:阎老忽嗔迟,即棒伺命使。

刚刚从太仓署回来的唐同人,鼻孔里重重哼了一声:“看来,吏部对九年陈粟很感兴趣啊!”

尤朔楚面色一整:“下官打听得来龙去脉,还是与包丕有关。”

范铮与唐同人讶然。

就包丕那怂样,手还能伸到吏部去?

尤朔楚小眉毛得意地挑动:“包丕的妹娃子,就是刚从大理狱出去的包娥欣,她与好几位官员之女早先就缔结了联盟,才如此肆无忌惮。”

“摩罗盟”的名称,听上去很有禅意不是?

确实有禅意,摩罗与魔罗同为梵语中恶魔的汉译,夺命、障碍、扰乱、破坏,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

单独一个包娥欣不足为患,可摩罗盟集中了相当部分官员之女,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很凑巧,吏部郎中的爱女也是摩罗盟之人。

所以,司农寺文牒,理所当然地被吏部司退了回来,批纸尾简单粗暴,“错了”!

至于是哪里错,按照刀笔吏的德性,是不会告诉你的,哪怕只有一个字不合规矩,人家也要磋磨你至少一个月。

唐同人让司农史召来太仓令禇缘,声色俱厉地警告,从今往后,太仓署发放吏部的禄料,必须是九年陈的粟,但凡少一年,官吏全部调屯监,往死里干农活!

太仓署的活虽即不少,却比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屯监强多了,禇缘才不想去为黄土高原修理毛孔!

纵然吏部还有考功司,掌控着司农寺的考课,又怎比得自己的上官重要?

坊间还有一句俗语:县官不如现管。

这就是与同僚处好的回报,唐同人愿意为整个司农寺出气,当然是因为同僚关系不错的缘故。

两个衙门斗气这种事,当然不会载于史册,却是隔上几年就会出现的景象。

你能拿捏我,当我不能拿捏你?

要说胜负,真分不出来,反正是一地鸡毛。

二月初一。

太仓署分发俸料,吏部之内诅咒声一片。

“该死的!是谁得罪了司农寺?”

骂声一片,仅存的吏部侍郎刘祥道嘴角抽搐,大约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

九年陈的粟,离糠酸仅一步之遥,喂狗狗都嫌,不是激怒了司农寺,太仓署断然不会那么狠。

正常情况下,禄料只可能是一至二年的粟、麦。

唐临右迁为黄门侍郎,脱离了吏部。

中书令马周领吏部尚书,多数时间在中书省,吏部庶务由刘祥道扛起。

刘祥道召来吏部郎中李景阙,一通斥责。

然而,斥责归斥责,区区吏部侍郎,对于李景阙之流的宗室并没有太大的威慑力。

当今天子的从兄——陇西王李博乂,正是李景阙的阿耶,虽骄侈无能,架不住人家地位尊崇啊!

所以,真卡了司农寺的文牒,那又如何?

即便闹到不可开交了,李景阙大不了拍屁股走人,换一个衙门为官,倒霉是无辜受苦的吏部官吏。

“司农寺敢太岁头上动土,嘿嘿,真不怕磨勘?”李景阙冷笑。

磨勘,大致等同于考课。

问题就一个,负责考课的是考功司,不是他李景阙掌管的吏部司。

刘祥道拍案而起,须发横张:“李景阙!你真拿自己当吏部尚书了?”

李景阙昂然转身,走出侍郎公房。

九年陈粟而已,算个什么玩意儿?

大不了喂自家食邑上的鸡鸭!

至于吏部其他官吏受无妄之灾,李景阙表示,在他眼里,其他人都不是人。

什么玩意儿,敢得罪我家李娇娥?

我家妹娃子,没理也是有理,贱民们只有跪拜的份,胆敢忤逆,反了他们!

也就是李博乂健在,李景阙还未嗣郡王,不然李娇娥高低得封一个县主。

吏部怨声载道,领吏部尚书的马周终于还是得闻了,却只能无奈摇头。

两司之间的争斗,不是事态扩大的话,主职司为中书令的他不好下场的,容易为人诟病,即便没拉偏架也一身污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