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四百二十三章 败军之将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四百二十三章 败军之将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大蒐之际,高句丽拒绝来使。

被打痛了的高句丽,莫离支钱盖苏文极为恼怒,却不能抽调兵力反攻。

新罗王金胜曼,硕果仅存的圣骨,做事却透着三分狠气,令金庾信率军,打到了高句丽母城(城名)。

同时,老将阏川奇兵突起,击破百济东部进乃郡,兵锋遥指泗沘城。

高句丽看起来体量最大,可需要驻守的地区也不少,再加上高延寿他们十五万兵马尽败,已经没有能力进攻了。

按正常说,大唐放回了几万人,应该能稍解兵力匮乏之苦。

可是,恰恰是这些被放回来的败兵,军心涣散不说,还把所到之处的士气给拖得低迷,依着钱盖苏文的脾气,真想将他们全部沉大同江里。

可是,不能啊!

钱盖苏文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他们各自遣返原籍,转为民籍,永不征召入军中。

心高气傲的钱盖苏文挨了大唐一通暴揍,再让他朝贡,不要脸的吗?

当然,高句丽有一些比丘僧在长安修行,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些大蒐的盛况。

朝鲜三国的佛门,都有比丘僧在长安修行,但新罗的比丘僧较为出名一些。

倭国的佛法,起初是从百济传过去的,原因当然是海航抗风浪的能力不足,即便东汉时期倭国就有使者入朝讨封,也还是与百济往来更便利一些。

消息传回高句丽时,钱盖苏文沉默了许久。

至少,在他这一辈,是没有希望夺回辽东之地了。

哎,只盼着娃儿钱男生他们能稳住高句丽,待到中原乱起时,说不定能有点希望。

突厥,车鼻部,没得到天可汗承认的乙注车鼻可汗阿史那斛勃,在呼啸的寒风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特勤阿史那沙钵罗带回的消息,大唐兵强马壮,正厉兵秣马,拔刀四顾。

天可汗他对突厥有偏见啊!

为什么之前能封阿史那思摩那个血统不正的家伙为乙弥泥孰侯利苾可汗,就不能顺势册封阿史那斛勃为可汗!

何其不公啊!

阿史那斛勃的长子阿史那羯漫陀眸子里满是忧虑:“父亲,大唐坚持要你入长安才封可汗,可我担心,万一你被扣在长安城,突厥怎么办?”

其实也不能说是突厥,只是突厥的残部。

如执失部就已经以大唐人自居,执失思力也在大唐朝廷中身居高位,绝不会再自认突厥人。

随着昆明池大蒐,大唐的四邻安静了许多,唯有龟兹伊逻卢城内,俟利发诃黎布失毕惴惴不安。

对于西域,阿史那杜尔比侯君集熟悉得多,路上也不曾等候仆从军,前锋已经抵达西州高昌县!

按说,冬天冷了不是?

整个西域,夏炎热、冬干冷,却少霜雪,大唐昆山道若要进攻,并无太大障碍。

焉耆王薛婆阿那支,闻大唐先锋抵达西州,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率二千军西逃,窜入龟兹,请为龟兹东城驻守。

阿史那杜尔兵锋骤转,打下西突厥处月部、处密部。

处密部倒没什么好说的,真正值得细说的是处月部。

处月部因为后期翻译的问题,书写为“朱邪”,又因地处沙陀大碛,亦称沙陀。

唐朝末年,提沙陀兵助朝廷灭黄巢的李克用,及建立后唐的李存勖、建立后晋的石敬瑭、建立后汉的刘知远、北汉刘崇都是沙陀人。

西域大震。

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暗戳戳地给龟兹支援。

东城方寸地,铁勒十三部吆喝围攻,十万兵马,岂是区区二千人能相抗的?

薛婆阿那支极力反抗,却仍旧为药罗葛·婆闰所擒,被阿史那杜尔当场历数罪状,斩立决。

按大唐惯例,擒敌酋首,不是应当送回太庙献俘吗?

道理是没错的,可焉耆俟利发,大唐只认郭孝恪送回长安的龙突骑支,薛婆阿那支的地位大唐从来没认可过,故只能当盗贼处置。

同时,阿史那杜尔寻到龙突骑支同族先那准,立他为焉耆王。

为什么不如西州一般,直接划州县,尽归大唐直接管辖?

两地的基础是不一样的。

高昌故地本就胡汉混杂,有直接置州县的基础;

焉耆之民,胡人为主,直接设置州县他们接受不了,还是得立藩国,大唐再于其地置军。

简而言之就是,大唐允许各藩国的存在,也没兴趣管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但整条丝绸之路,必须控制在大唐箭矢所及!

龟兹震惊,多地守将弃城而逃。

与此同时,龟兹的兵马,加上西突厥援助的兵马,总数已达五万。

阿史那杜尔驻军积石——这个地名重复得真多,遣左骁卫中郎将樊胜、伊州刺史韩威率千骑为前锋,右骁卫将军曹继叔率府兵万人及二万仆从军随后。

飞骑所部,陆续在二部前后,与游奕共为哨探。

多褐城,龟兹王诃黎布失毕、丞相那利、大将羯猎颠率五万人马,浩浩荡荡而行。

“唐将狂妄,区区千骑也敢出战。令,大军全力追击!”

诃黎布失毕心头大喜,挥舞马鞭叫嚣。

全力对抗阿史那杜尔,他肯定是没有把握的,可区区千骑,难道还吃不下?

别说打,压都能压死他!

如果领军的是其他唐将,诃黎布失毕还会顾忌一下,可谁让对面是韩威?

韩威嘢,在松州与吐蕃交手失利的都督嘢!

哈哈,大唐是无人可用了吗?

殊不知,阿史那杜尔遣韩威出战,看中的正是其败绩。

面对败军之将,除开天性谨慎之人,多少都会有些轻敌的。

殊不知,当年的松州之战,韩威之败在于轻视,城池却未有失,兵马也数量不足。

要不然,他还能迁伊州刺史?

“退后一舍!”韩威下令。

一舍,三十里,成语“退避三舍”就是指九十里。

当然,春秋的里与唐朝的里,距离是有差别的。

樊胜略有不甘,想突他一家伙,奈何看到热气球吊篮的旗帜,只能作罢,摆手让人挥动太平旗指引后撤,一时间黄袍翻飞。

凤凰旗、飞黄旗、吉利旗、咒旗、太平旗,为左右骁卫执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