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反省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四百一十四章 反省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苏定方明显是被刻意闲置了。

从贞观四年之后,苏定方就没打过像样的仗,几乎都是在操练翊卫,隐隐有大虫未出柙的势头。

即便他较程咬金之流的老将要稍微年轻一些,可岁数也真不小了。

苏定方的娃儿苏庆节,比范铮小不了几岁,都快要出国子监了。

这样一名大将,李世民是留给下一任皇帝使用的。

这种“留给下任”的做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对于被闲置者却恶意满满。

要是一个运气不好,本朝就病亡了,向谁喊冤去?

或者,久不受重用,意志消沉下去,又当如何?

至于薛仁贵,征辽东回来便从白身晋为从五品下游击将军、正六品上云泉折冲府果毅都尉,后又迁右领军卫郎将,拔擢得太快不说,自身也需要沉淀。

一般而言,中郎将、左右郎将俱存,单提“郎将”二字,往往说的是中郎将。

亲府、勋府、翊府并存时,往往默认为翊府。

也就是说,火线提拔的薛仁贵已经是正四品下翊府中郎将,与苏定方平起平坐。

老实说,苏定方气量狭隘一点的话,指不定能给薛仁贵下个绊子。

这事,门下省给事中刘仁轨后来可真玩过。

“太子记住了,苏定方可大用,薛仁贵还稚嫩了点,需要磨砺一下。朕简拔他为右领军卫郎将,固然是爱才,却有揠苗助长之嫌。”

李世民在两仪殿中提点李治。

“朕施政十九年,大唐由弱转强,继而雄踞天下中心,武功自不用多说。”

“文治方面,还是略有不足。西南只是羁縻而不能转化为经制州,固然与大唐重心西移、全力争夺西域有关,却也与西南山峻水险、民风彪悍有关,更与吏治有关。”

“为君者,当心中有数,臣子的劝谏,合用则取,不合则弃。量刑俱可使,唯生死事大,朕每思及卢祖尚、张蕴古,犹觉当时意气用事了。”

刘洎在九泉之下哽咽,他竟然没提我啊!

当然,冤杀之事,李世民只是说说而已,当真你就年轻了。

反省归反省,该提刀的时候,李世民可不会有丝毫手软。

“结发夫妻最为难得,你与太子妃当携手白头,莫宠妾灭妻。”

李世民重重敲打了一番李治。

屁大个太子内宫,开始闹宫斗了,朕的后宫,寝取了多少仇人女,也不曾鸡飞狗跳。

太子妃王氏的地位不稳,在于她无所出。

貌美多姿的萧良娣,不甘屈居于下,时不时在李治身边邀宠,顺带说两句太子妃的闲话。

偏偏李治本身与太子妃的感情并不是太深厚,自然也懒得维护王氏的威严,越发导致萧良娣觉得胜券在握,下一步就是极乐。

李治与王氏的姻缘,本就是联姻,与皇室、太原王氏有关,与他本人的关系并不密切。

但是,又有几个皇子不是如此呢?

真以为想娶谁就娶谁?

日久生情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

太子与太子妃,保持了一个相敬如宾的姿态,在皇帝与王公大臣眼中,是绝妙的良配。

可是,履合不合穿,只有自己的脚知道。

对李治而言,太子妃不过是维系与太原王氏关系的纽带,与自己的关系,说是夫妻,不如说是两个势力的长期融合。

乖娃儿往往是个表象,待迸发时,往往能山崩地裂。

裤腿一高一低,草履尽附黄土,范铮在玄武门外京苑总监的地头再度巡视。

很好,部田转常田,其上的草木灰肥田了,旧秸秆也付之一炬,没傻乎乎的弄土里。

汤仪典与荀苍乌已经划定了界限,互不干扰。

这在意料之中,两人合作的模式,如果对了眼,倒是没问题,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还不如各自操持。

同等的田地,同等的难度,同等的劳力,偏偏荀苍乌这一头看起来就赏心悦目,诸般事务处理得行云流水,汤仪典几乎累得吐舌头了才勉强赶上他的进度。

这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差异。

好在,荀苍乌的性子虽冷,却耐不住汤仪典软磨硬泡,好歹授了一些小技巧,让汤仪典轻松了少许。

这氛围就挺好,荀苍乌的性格问题,竟然被汤仪典这狗皮膏药弥补了,也是奇事一桩。

看到范铮的身影,汤仪典更加卖力干活了,荀苍乌却依旧不紧不慢地指挥着掌固,安排官奴、蕃户轮番劳作。

汤仪典的身上,范铮看到了后世在上司面前假辛劳的马屁精样。

坦白说,范铮如果不是他的上官,大约能飞起一脚,踹他个狗啃泥。

可角度不同,看到汤仪典假模假样的卖力,范铮表示赏心悦目。

这就是权力的魅力啊!

再说,汤仪典平时也足够辛勤了,范铮没必要再强求。

“今年的耕种,有难处没?”

范铮随口问道。

荀苍乌默不作声,汤仪典嘿嘿笑了:“荀监丞预计,今年的霜会更厉害。上官,石炭呐!”

总算汤仪典心头有数,知道不能贪功,道出了荀苍乌的功劳。

姓汤的不贪了,嘿嘿。

范铮颔首:“很好。算出所需石炭数量,本官自会找钩盾署要。”

钩盾署还偏偏就是司农寺的下属,除了养猪鸡鸭,还得负责薪炭,范铮开口再合适不过,量他阚苫也没胆量克扣。

麦苗未必怕雪,却怕持久的霜,石炭驱霜也是方法之一。

荀苍乌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明年麦熟,应有持久暴雨,会导致麦子伏株、发芽。”

麦子发芽,便无法储存了啊!

范铮蹙眉:“准吗?”

荀苍乌讷讷:“八成。”

他只是略通气象,没法做到完全准确。

再说,即便是后世的气象,不也还有一个词叫“局部地区”嘛。

八成的概率,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高了。

荀苍乌之所以犹豫,是因为见识过一些上官,你说准了他据为己功,稍有偏差,责任全在你身上。

范铮开口:“明年四月起,京苑总监的收割事务由你负责,安排提前抢收,汤仪典全力辅佐。”

汤仪典嘀咕:“上官,提前收割,灌浆不饱满,不能为种子。”

范铮挑眉:“那就去太仓署换种子!功成,荀苍乌考课,本官保上中;事败,是本官调度无方。”

荀苍乌那早已古井不波的心绪,突然波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