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九十五章 花马国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九十五章 花马国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花马国在史书上少有记载,但彪悍是真的彪悍。

能从后来的吐蕃嘴里抢下聿赍城,甚至还夺了部分马儿敢的乡村,他们是唯一的一家。

最关键是,他们还能保持自我,不被吐蕃同化。

缺点就是人数太少。

连李世民都难以置信:“梁建方降服昆弥国,也没提到花马国,朕竟不知有如此彪悍族群。”

右候卫将军梁建方,今年初夏南下讨蛮,得十万余户。

从滇池的西爨到洱海,至少名义上是大唐之地,此地百姓有一部分声称是战国庄蹻的后人,目前还是归心的。

至于后人会不会因为压榨过甚,而导致各部族的不满,那就不得而知了。

大唐没有注目花马国,是因为花马国的地势太险峻了,山地、坝子、河谷并存,山区、半山区占九成半,海拔落差四千多米,十里不同天,有玉龙山为屏。

花马国境内,有金沙江存在,时称泸水、丽水、马湖江、神川。

后世的丽江之名,亦是从丽水所化,此时叫桑川、三赕(丽江坝)。

鸡豆凉粉、米灌肠再好吃,也不划算耗费大力气去征服。

按照大唐一贯的尿性,当然是羁縻之,由姚州都督府统管。

范铮笑道:“由聿赍城下云南必经的铁桥城,就是由花马国掌控啊!”

说云南一词,当然不是穿回后世领福报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首设云南郡,治所云南县,即后世云南祥云县云南驿镇,云南县含后世祥云与弥渡。

云南郡的名称,沿用到隋文帝开皇三年。

所以,说云南虽然不符合当前的区划,大家还是能明白的。

“那就让梁建方去谈,花马国若是愿意夺聿赍城,震慑马儿敢的话,从高句丽缴获的兵甲可送一部分给他们。”

李治平静地开口。

长孙无忌第一次正视自己的小外甥。

妹子,看到了吧,连雉奴都不是省油的灯,你在天之灵可以放心了。

没有好处,你让花马国夺吐蕃之地是不可能的,皇帝不差饿兵。

从高句丽缴获的兵甲,对大唐而言是个鸡肋,要转化为大唐的制式,还得回炉锻造,倒不如舍出去蛊惑一下花马国。

不是说花马国自己就没有锻造技艺,人家的铎销就很有名,后世被改称大理刀。

花马国主叶古年致力于发展,对三赕觊觎已久,拿下三赕之后再夺聿赍城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聿赍城的地界里,也生活了不少麽些人。

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地利啊!

只要叶古年占了聿赍城,从侧面钳制马儿敢,吐蕃就不能肆无忌惮地东出高原。

李世民微微颔首,对太子的意见还是满意的。

现在的他,身体还是欠佳,能偶尔指点一下李治就不错了,多数时候是让李治放手施为。

毕竟,是真没时间为大唐培养另外的储君呀!

“类己”的话,并不是真想易储,而是给太子施加一点压力,不可高枕无忧。

至于被拿出来的人会是什么结局……

能大得过李氏祖传的养蛊**么?

松州以西,细封氏、费听氏、拓跋氏等党项八姓,雪山党项、黑党项、白狗国,真不是吐蕃之敌,贞观十二年就已经验证过了,即便是拓跋赤辞也没斗得过,拓跋细豆负伤。

没辙,这些国度,大的数州之地,小的一县之地,如何与吐蕃抗衡?

拓跋氏也就一两万骑,东女国也才胜兵万人啊!

说到东女国,它的社会结构与苏毗类似,也有大小女王,但小女王是类似太子的存在,不会篡位,女王有男夫。

贵人死,剥皮,埋骨于瓶中,掺以金屑掩埋,很奇怪的风俗。

意外的是东女国的楼宇,女王可以九层,国人六层,说明当时居住的高层建筑也不差。

民风够彪悍的,即便千年后依旧如此,但总人口就是个短板,两大之间难为小,大唐与吐蕃它们总得选一头站。

大唐得到各小国加入,无非是锦上添花;

吐蕃能压迫各小国加入,则如大虫添翼。

真正的胜负手,还得是吐谷浑,大唐只能在陇右增兵,随时准备增援命悬一线的吐谷浑。

太早,没有必要。

鄯州刺史杜凤举禀报,即便是吐谷浑受重创这些年,赤岭附近的冲突从来没停过,无非是规模不如慕容伏允时期罢了,鄯州绥戎城依旧不时受到吐谷浑牛心堆方向的袭击。

所以,国与国之间,有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吗?

当然,杜凤举也没惯着吐谷浑,更没学后来的某些朝代割地求安、责民苟安,而是纵兵还击。

痛击了几次后,边境略安。

吐谷浑的实力受损,对大唐而言,也是喜闻乐见的。

至于大羊同,只能对日土·次几说一声抱歉,大唐已经尽力了。

总不能指望府兵冲上高原,赤膊上阵吧?

至少名义上,吐蕃还是大唐的婿国,吐谷浑这个婿国与他有旧仇,两女婿对撕,大唐这个老泰山只能喊“别打了”。

至于劝架时手偏一偏,那也正常。

再说,贸然上高原,非战斗减员过高,抚恤谁出?

日土·次几泪眼婆娑,在四方馆内听通事舍人孙行转达朝廷回复,已知母邦难过生死关了。

“上官容禀,外臣已将妻儿携至长安城,请大唐允外臣妻儿在长安定居入籍。”

日土·次几抹干净眼泪,毅然决然道。

孙行听出了弦外之音:“怎么?你还要回大羊同?”

日土·次几惨笑:“任何一个王朝的覆灭,总有那么一两个殉葬的臣子,大羊同也不例外。”

好有道理。

安排家小入籍长安,是为家族留一点血脉。

与大羊同共存亡,是为臣之道。

李世民听了也只是默然,即便前隋墙倒众人推了,阴世师、骨仪、尧君素不依旧为之殉葬?

忠义之士,在哪里都受人敬重。

贞观十二年,以隋朝鹰扬郎将尧君素忠于本朝,赠蒲州刺史,录用其子孙。

阴世师与骨仪没有被大唐赞颂,原因很简单,谁让他们刨老李家祖坟、杀李渊五子李智云呢?

仇结大了,即便李世民睡服了阴世师的女儿,也不可能给他正名。

除非,日头从西边出来,或者齐郡王李祐神奇地登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