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七十二章 伏豹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七十二章 伏豹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本想着成功不毁(既成事实不可改变),可谁知道,刁民们下手那么狠!

羊肉没吃着,反惹一身骚!

最头疼的是,正主范铮回来了,自己这个盗贼该怎么办?

要是范铮暴怒,将自己痛打一顿,或者干脆烧了自己的府邸,虽然难堪,却也利落,最多把脸一埋就是了。

偏偏范铮视若无睹,除了上朝、坐衙就是巡视京苑总监、京苑四面监、十六屯监、司竹监,哪怕是见到萧升几也一言不发。

就是这样,才让萧升几更加害怕。

各衙门前的老翁、老妪,不惧生死,更无视奴仆们的恐吓,你敢抽刀他敢拿脖子迎上去。

老都老了,苦日子熬过,齁甜的日子也品尝了,真死了,坊内发过话,包办丧事、包埋。

另外,子孙优先为敦化坊各作坊的管事。

陆甲生是懂这些老人的,十五文钱能够换得他们出工,子孙能换得他们卖命!

说出来有些不良善,可真正做事的人,有几个良善之辈?

一名内给使晃荡着入府邸,大喇喇地坐到萧升几旁边,自开了一坛西市腔酒,尝了一口,龇牙咧嘴。

“胡人这酒,涩。”

至于好赖,内给使职司虽低,还是品尝过不少好酒,公允地说,酒本身不算差,只是这味道难以适应。

“不,这不是胡人的酒了,这是西州人所酿。”萧升几嘀咕道。

高昌变为西州,葡萄酿造的酒自然就是大唐的酒,此节不可弄错。

西州之地,就是后世的吐鲁番,盛产葡萄。

萧升几击掌,府上奴仆奉上菜肴、碗箸,悄然退下。

一块儿掌大小的于阗白玉飞天佩,悄然出现在内给使案上,内给使绽放出会心的笑容,袍袖一摆,玉佩已然无影无踪。

袖里乾坤这项绝技,不光是镇元子大仙精通,官场中人也大多精通。

两袖清风与两袖金风,也只在一念之间。

内给使尝了尝葫芦鸡,笑道:“少监府上庖厨不错。才人问,何至于此?少监是权势不足,还是缺杖头钱(酒钱)?”

“即便是才人吹了枕头风,陛下依旧在沉默。此事,少监难逃责罚,甚至才人都要受牵连。”

萧升几拍案大怒:“何由可耐(不能容忍)!一群田舍奴也敢为难本官!”

内给使嚼意着脯子,翻了一个白眼。

装,使劲装,就不信你贪图敦化纸坊的方子前,未打探过东主何人。

萧升几沉默了一阵:“烦请中官转告才人,感业寺苦寒,自需娘家多送衣物。”

内给使的箸落于桌上,手臂微微抽搐。

这个答案,太狠了,他敢转告萧才人吗?

高祖太武皇帝的嫔妃免了殉葬,有子的随行赴藩为太妃,无子的剃度感业寺,终生为高祖守节。

在那里,她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嫔妃,而是受人节制的比丘尼,昔日的水蛇腰变为水桶腰,再无人服侍,几近自食其力。

即便是偶有家人馈赠物品,也八成为寺主、都维那所没,晚景凄凉。

萧才人的人生,仔细算算,难免感业寺走一趟。

内给使暗叹,谁说天下无不是的耶娘?

若都如此,我挨这一刀怎么说?

萧升几明知道萧才人结局凄凉,依旧将她送入宫,何为?

内宫。

南海之东,望云亭。

跳着飞天舞的萧才人,听完内给使的话,两颗泪珠缓缓从不施粉黛的面颊流下。

同是天涯沦落人,内给使深知萧才人的悲痛。

朝中一片祥和,除了观风使不时送回黜落官吏的文牒,便是安西都护府报捷。

焉耆王龙突骑支将女儿嫁与西突厥大臣屈利啜之弟,觉得腰板又硬了,胜兵二千很牛了,开始阻塞丝绸之路了。

郭孝恪率三千轻骑出银山道突击,夜至焉耆城外,遣人泅水渡护城河,拂晓破城,生擒龙突骑支,并献俘太庙。

总而言之,除了敦化坊的事闹心,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

寒食清明,假四日。

这是范铮检校少卿后,第一次在节假日值班,经郭景提醒才知道,这有个名目叫“伏豹”。

天宝年至贞元年活跃的封演,著有小说《封氏闻见记》,便有此名目的明确记录。

公房内,郭景依旧烹着酸味茶汤,几味小吃食的食盒中盛着,单论这待遇,已经绝杀多数朝代。

公房一角,原本坐在墩子上的裹头布衣汉子叉手而立。

“草民陕州常德玄,参见少卿。”

味道不对嘛。

范铮坐下,尝了一口酸酸的茶汤,精神振奋一点,才开始琢磨。

首先,皇城不是谁都能进来,当左骁卫的人不存在?樊胜的拳头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称范铮为“少卿”,而不是通用的“官人”,对应“草民”这个身份么?

“坐。怎么,我司农寺陕州仓有事?”

范铮的反应很正常,陕州与司农寺最直接的联系就是陕州仓。

陕州仓还是隋朝时的陕州常平仓所改。

就基础这一块而言,大隋跌倒,大唐吃饱。

常德玄干笑一声:“草民不是状告陕州仓,是状告谋反。”

状告的人,是刑部尚书、勋国公张亮。

《旧唐书·张亮传》一直是勋国公,《旧唐书·太宗本纪》最后阶段却记为郑国公,疑误。

想都不用想,张亮是当义父惹的祸。

范铮举茶碗,狠狠吃了一口酸到倒牙的茶汤,表情冷漠:“朝廷自有三法司,可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相告。”

“若是路不熟,本官可遣掌固相送。或者,谁将你送入的,找他。”

本官不掺和这糊糊事!

张亮有五百义子,张亮之妻李氏为巫女,张亮好谶语,每一条都是取死之道。

但是,贞观天子不知道张亮这些勾当么?

张亮就是个志大才疏的人,能搞点鸡鸣狗盗、拉拢各路豪强就是天大的本事了,说造反,多少有点过头。

你就想想,一介草民告国公造反,这里头得有多少事?

当然,范铮这话也欠妥,要到刑部相告,不成了“堂下何人,缘何状告本官”么?

大理寺还低了刑部半级,受刑部节制,明显是不合适的,唯一能受理的只有御史台。

遣掌固至御史台,寻到伏豹的侍御史柳范,常德玄就被范铮甩了过去。

范铮一言不发,只是重重地拍了郭景肩头两下,郭景露出纯朴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