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五十章 媚强,不寒碜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五十章 媚强,不寒碜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幽州,治所蓟县。

南郊之地,六军齐聚,

军鼓三通,共计九百九十槌。

六军肃立,聆听刚刚从营州赶回的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誓众军令。

“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告尔六军将吏士伍等:圣人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不庭兼弱攻昧,取乱侮亡。”

“今戎夷不庭式,干王命,皇帝授我斧钺,肃将天威,有进死之荣,无退生之辱,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军无二令,将无二言,勉尔,乃诚,以从王事,无干典刑。”

漏军事者,斩;

背军走者,斩;

不战而降敌者,斩;

共计二十一斩,规矩森严。

有些军令,似乎不那么合理,但人在军中,只有服从的份。

失主将者,斩——万一主将那个铁憨憨非要往敌军中间钻呢?

哭呗,副将除了抡着横刀追上去厮杀,然后死在此地,有选择么?

普通的军士倒没事。

最狠的是这条:失旌旗节钺者,连队斩。

任何一个时代,对旌旗都分外看重,所以,执旌旗节钺的翊卫府兵,死也不能丢了吃饭的家伙。

新罗上大等毗昙在侧,为天可汗李世民载歌载舞,唱的是《秦王破阵乐》,跳的是《七德》,亦名《破阵乐舞图》,极尽谄媚之事。

嗯,白居易还为纪念李世民功绩,作了一首叙事诗《七德舞》。

媚强,不寒碜,新罗传统了。

毗昙此人,与廉宗齐名,二人名字合并可为少林寺一武僧名:昙宗。

谄媚是因为,新罗两面挨揍,扛不住了。

三家之间相互有仇,可维持平衡局面,可新罗背信弃义占了汉江平原之后,挡住了百济与高句丽之间的武力交流,当然只能两面挨刀子了。

总算新罗有个花郎制度,在挨揍之余,偶尔能还一下手。

宿将阏川、大将金庾信,能在局部占优势,但对于总体的势态还是杯水车薪。

大唐出兵,委实是救新罗于水火之中。

李世民得意地看了侍立在旁的范铮,意思很明显,朕都让你当忠武将军了,你不意思两句,让朕爽一爽?

范铮撇嘴,声音略低:“新罗一隅小国,居弹丸之地,为自保,即便是让国主来载歌载舞都是常事,有啥好炫耀的?倒是要防着新罗两面三刀。”

总有那么些人,记吃不记打,被这些弹丸小国哄两句,就忘了人家的可恨之处,继续割肉喂狼呢。

李世民的老脸都黑了。

不就是把你抓来辽东,你至于这么损朕,一点颜面不给么?

要不是看铁小壮面上,信不信今晚让你吊板屋?

毗昙旁边,是薛延陀沙钵罗泥敦策斤,面色有些苍白。

李世民抚着心爱的大弓,漫不经心地开口:“带话给真珠毗伽可汗乙失夷男,我父子俱东征,想寇边尽可出手。”

沙钵罗泥敦策斤奄土叉灰,战战兢兢:“下邦不敢!”

更旁边,昂然挺立的是高句丽太大使者钱净土。

钱净土为什么是不上不下的太大使者,而不是太大兄、耨萨等高官,原因就一个:需要么?

只要钱盖苏文握紧权柄,哪怕他钱净土是庶人,也没哪个高句丽人敢轻视。

“奉我王与莫离支之命,外臣向大唐递交国书。自大唐立国以来,高句丽时时约束部属,且助大唐收回前朝将士骨骼,自问未曾忤逆上邦,缘何征讨?”

李世民不屑答话。

朕,就是因为前朝恩怨来了又如何?

隋炀帝杨广,朕好歹可以称一声岳父,女婿为岳父报仇出气,不是理所当然吗?

工具人范某只能暂充歪嘴喉舌:“武德七年,我朝高祖太武皇帝遣刑部尚书沈叔安往平壤,册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并讲《老子》。”

“我朝的辽东郡王为逆臣所弑,朝廷为其复仇,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

钱净土默然。

这个理由很敷衍,一看就是把自己当娃儿糊弄,偏偏理论上是说得过去的。

但是,林邑国主范镇龙为臣子摩诃漫多伽独所杀,你大唐也没见动静啊!

(注:此事载于《旧唐书》,记录时间为贞观十九年。)

高句丽要想堵了大唐的嘴也容易,把五刀将洗白白,来个龟甲缚,送到大唐阵前,我看你还打?

李世民可能要脸,范铮不会,大不了打一场澡豆之战呗。

再说,钱盖苏文是钱净土的倚仗,不谈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做到此事,只要脑壳里不装豆渣就不会应承。

高句丽虽直承战斗力不如大唐,辽东之地也颇多山脉,诸城多筑于山上,虽然对发展壮大什么的很不利,但易守难攻,杨广当年也没少吃这个苦头。

如果大唐出百万大军就好了!

指挥兵马,特别是所属各异的人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韩信就牛皮哄哄地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评刘邦能将十万兵。

公正地说,确实很有道理,多数时候,将领能指挥的兵马是有一个限度的,十万几乎是多数将领的极限。

可惜啊!

大唐只出了六军,李世勣与李世民分领,则每人只领三军,无论如何,一路都不超十万人,不会轻易玩脱。

这一天,上千游侠儿跪于营外,请求准私装(尾)从军,被皇帝拒绝了。

别逗,游侠儿中能征善战之士,早被招募军中了,剩下的多半达不到募兵要求。

尾随大军,事先不打招呼的话,极可能为大军视为敌人。

零散的游侠儿,素来无法无天,难约束着呢。

李世民与李世勣,率长孙无忌、牛进达、李思摩、契苾何力、薛万备、张士贵、范铮、杨师道、褚遂良、许敬宗、杨弘礼等人,领大军出幽州、过平州、达营州,尘埃如龙,旌旗飞扬。

熟知历史地理的人,必然要问,蓟州呢?被吃了?

蓟州此时还没有出世,开元十八年,李隆基分幽州渔阳县、三河县(开元四年初置)、玉田县(汉无终县)置蓟州。

嘿,幽州治所在蓟县,蓟州倒反没有蓟县。

稍稍意外的是,岑文本在幽州暴病而亡。

说到张士贵呢,就不免提到薛仁贵,此时的小兵薛仁贵刚刚入他帐下。

张士贵心胸宽广,绝不是后人演义抹黑的模样,甚至他还是薛仁贵的伯乐。

薛万备是薛万彻的幼弟,兄弟四人俱为名将。

(两唐书都是四兄弟,墓碑却多出了一个薛万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