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四十二章 走马换灯笼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四十二章 走马换灯笼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世事总无常,相对话凄凉。

范铮没想到,李纬口中的元日之后转职,来得那么快那么直接,九月还没过完就换去当民部尚书了。

原兵部侍郎杨弘礼迁司农卿,又一个不务正业的。

原民部尚书郭嗣本卒于官(任上),让朝廷一时颇为被动,只能选了李纬来补救。

问题在于,李纬的才能,在司农寺尽可大展拳脚,在两眼一抹黑的民部,除了当吉祥物,啥也不是。

民部侍郎高履行、卢承庆,哪个没点真本事,哪个没有希望顶上去当尚书?

就算高履行的资历浅了点,卢承庆总没有问题吧?

李世民向房玄龄征求意见,问及李纬时,房玄龄的评价唯有“美髭须”三个字。

房玄龄说话算委婉的,这句话,让范铮这鬼才翻译翻译就是:“除了胡子漂亮,啥也不是。”

李纬当然没有那么不堪。

但是,你非得让一介厮杀汉扭扭捏捏地装斯文,本身就是个错。

范铮带了副监与四面监,随郭景到皇城左侧万年县安兴坊,怀仁开国县公府上。

郭嗣本爵为县公,谥号“静”,这个少见的字眼,范铮并不明白算上谥还是中谥。

素幡飘扬,子孙齐恸。

郭景换了一身孝服,指引诸同僚更衣,拜祭灵堂。

这不是不尊重,是因为“凶服不入公门”的规定,诸同僚不可能在衙门内易服。

怀仁夫人长孙四娘,携长子郭绍宗、次子郭齐宗还礼。

“怀仁夫人莫多礼,身为怀仁开国县公旧僚属,当略尽寸心,若需出力,尽管开口。”

范铮还得代僚属们撑个场面。

“你这意思,朕不能安排好怀仁开国县公的后事呗。”

人吓人,吓死人,谁晓得皇帝会在灵堂之内?

即便是皇帝,也着一身细麻布的吊唁服,称为缌衰,谁能注意到啊!

依制,皇帝临臣之葬,一品着锡衰,三品着缌衰,问题都是细麻布制的丧服,不是鸿胪寺司仪署这班专业的殡仪,谁分得清嘛。

李世民亲临,除了君臣情分外,与怀仁夫人长孙四娘有关,谁让她是文德皇后的族人呢?

后世发掘的《大唐故司农卿怀仁公夫人长孙氏墓志铭》,对此明确记录了,可惜网上没有原文。

长孙四娘后来与郭嗣本合葬了。

“回陛下,朝中体恤臣子,是陛下的恩典,臣所言是旧日同僚心意。”范铮一板一眼地回答。

李世民长长地吐了口气:“怀仁开国县公有幸,遇到有情有义的僚属。”

郭嗣本的身后事,还算隆重,毕竟他也不是魏征那号廉得自己难受的官员。

设私斋三日,请太真观主悟真等四十九坤道施黄箓斋,也记为黄录斋,并为一切拔度先祖。

当然了,悟真等人来不来无所谓,凤真道长李明达是一定要来的,哪怕只是露个面呢。

冲着凤真道长的面,诸官设私斋时,偏向太真观请坤道的不少,连范铮都不能免俗,请了太真观九名坤道设自然斋,普为一切祈福,求杜笙霞一个母子平安,倒让凤真道长取笑了两句。

没奈何,范铮就是个俗人,超凡脱俗从来与他无关。

出人意料地,郭嗣本没有陪葬昭陵,而是葬万年县灞桥铜人原。

三品以上官,及五品死于职司上的,司仪署于将葬时祭以少牢(猪羊祭品),司仪令率斋郎执俎豆前往。

注意,俎在这里不是指砧板,是指盛祭品的容器。

因郭嗣本职官正三品,县公为从二品,又赠送一捆五匹的帛为礼,称束帛。

四鬲(lì),不是指炊具,是指四个葬礼用的瓦瓶;

铭旌,即灵柩前的长幡,规格九尺,上书:“官、爵、名之枢”;

轜(ér)车即专门运载灵柩的车辆,油漆涂拭帷幔,红色丝线编织为网,有边饰,两厢画龙,帷幔等各处允许垂六流苏。

画龙似乎僭越了,其实不然,这是逝者的哀荣,允许抬一抬待遇,死后追封为王都是正常待遇。

四引,为出殡时牵引棺椁的白布;

四披,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披麻戴孝,音贲,《礼·檀弓》:孔子之丧设披:《注》披,柩行夹引棺者。

六铎,铎为战国时代的政、军乐器,后弃,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

六翣(shà),翣为棺羽饰,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挽歌六行,共三十六人。

给营墓夫十日,五品二十人,四品四十人,三品六十人,二品八十人,一品百人,按郭嗣本的爵位算就是八百工。

总而言之,极尽哀荣,范铮等几名司农寺官员还送轜车出了启夏门。

铜人原的位置,就在灞桥以东、长安城东南,也葬了不少达官贵人,其中还有张公瑾的后人、比丘一行。

新任司农卿杨弘礼对此不以为意。

送呗,至少司农寺的僚属不是人走茶凉的无情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僚属在多年以后,还能相对饮薄酒、笑谈旧是非?

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徙官,看得人眼花缭乱。

黄门侍郎刘洎右迁侍中;

中书侍郎岑文本、中书侍郎马周并右迁中书令,这是马周正式为宰相了,中书令常设也是二人;

谏议大夫褚遂良,迁黄门侍郎,参预朝政;

莱州舟师改称平壤道军,刑部尚书、勋国公张亮为行军总管,张金树为副总管,左领军将军、武水开国县伯常何为副总管,泸州都督左难当(又名左匡政)为副总管。

看似张亮威风凛凛,一个总管三个副,实际上,他谁也使唤不动。

打仗,从来不是他的强项好吗?

一介旱鸭子跑来海上,你知道每天忍着不吐有多辛苦吗?

兵部尚书、太子詹事、英国公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总管,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为副总管,令兵出营州柳城。

接下来就是兵部,活儿无数,要从各府抽调府兵,要招募人手,忙得刚刚重掌兵部司、职方司的柳奭,舌头都快吐出来了。

别说什么募兵是唐朝中后期才出现的,那不靠谱,是中后期以募兵制为主体。

即便是府兵制为主的时期,同样会通过募兵来补充兵力,且招募还多是神憎鬼厌的——游侠儿。

游侠儿被招募,恰如后世某些人上了岸。

这个群体的存在,多数时候是指望募兵而活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