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二十六章 监丞命苦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二十六章 监丞命苦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三天之后。

唐同人满面堆笑地进入京苑总监公房:“总监好手段!泾水一侧,酂国公的碾硙已经拆除,另觅地段安置。”

就知道是这样。

碾硙对各家来说,几乎是一劳永逸的财路,且几乎不费人力,只靠水力驱动,循环往复,全拆是不可能的,换个不堵到水渠入口的地方,谁也不能多嘴。

把碾硙砸成碎石的酷烈手段,实则是一种资源浪费。

碾硙应用得好,可以节省无数人力、畜力,诸多麦子进去,一次脱壳,两次成粉,能成规模应用,也能为大唐省很多事。

“无非是待人以诚罢了。”范铮轻笑。

涉及窦奉节稳私之事,不能往外泄露半点风声,否则是给自己招对头。

窦奉节这个官二代,还是能交的。

如果上推到西魏,窦奉节是官五代。

如果按汉人避难入胡地的说法,他家还能倒推至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窦融身上。

“北入鲜卑”这一说法,一直都是有争议的。

范铮个人认为,纥豆陵氏与东汉窦氏,攀附的可能性更大。

监丞汤仪典快忙疯了,七月的天气,日头下皮肤似火烧,他也带着一群蕃户,驱着牛、拉着曲辕犁来回松土。

也不是无用功,至少虫卵什么的被翻出来,能让鸟雀饱餐一顿,土壤也能敲得更碎,免得板结在一块。

并不是说古代土地就不会板结了,没有过量使用化肥的土地,也会板结,不过是程度的轻重而已。

不管是秸秆的桩子也好、野草的根也罢,都露在炽热的空气里,水分迅速流失,继而成为枯草。

自有蕃户持耙子之类的工具,慢慢将枯草聚拢,晒到焦干之后,再付之一炬,高温导致的氤氲扭曲视线,灰烬让人掩鼻。

或许有人说,哎呀,为什么不粉碎了还田,烧起来这灰烬满天飞的。

何不食肉糜。

粉碎的秸秆、野草,要多长时间才能被土地消化,其间会不会产生霉菌,生命力旺盛的野草会不会重生?

最重要的是,因此产生了损失,谁负责?

拍脑门定主意,拍胸膛保证没事,收拾不了残局拍屁股走人么?

焚烧,是最有效率转化为肥料的方式,沿用了几千年,是个别脑壳进水的官吏能阻止的么?

范铮负手,在灰蒙蒙的树荫下,看着汤仪典卖力地吆喝着,渐渐熟悉了农事,心头松了下来。

不懂不要紧,认真学就是了。

不需要汤仪典学得如凤矗一般精深,至少能应付日常耕作吧。

在后世,各行业细分的时代,或许不容易做到,在知识划分比较粗疏的大唐并不是太难。

看汤仪典那样子,要不是身板单薄了,恨不得把牛踹一边,自己拉着曲辕犁开垦。

范铮掩口,干咳了两声,汤仪典立刻一路小跑过来,以袖拭汗:“上官辛苦。”

范铮本能地接口:“监丞命苦。”

两人相视一笑。

这种逗闷子的话,汤仪典当主簿时也常听说,习惯了。

“大热天的,你顶着骄阳出来劳作,且得保重身体,当心痧气。”

痧分热痧、冷痧、绞肠痧,这个时节一般说的是热痧,也就是中暑。

汤仪典咧嘴:“说来也怪,往年这个时节,下官多少会中一次痧,偏偏今年顺畅得很。”

也可能是因为往年缺乏锻炼?

范铮摇头:“不可大意。郭景,采买斗笠发放,以菘蓝煮水,任蕃户饮用解暑。正午日头炽烈之时,安排所有人休息一个时辰。”

菘蓝,也就是药用的板蓝根。

为什么不说板蓝根?

因为板蓝根这个名称,同时是几个物种的别名,容易搞混淆了,要把染色与炼油的当药物,乐子就大咯。

山豆根也有这功效,问题这名称首见于宋朝医书《开宝重定本草》,简称《开宝本草》,显然不合时宜。

“顺便联系一下太医署,让他们安排一名医正,巡视京苑总监地界,指点避暑、解暑,最好是总监、四面监各留一名医学生备用,额外给靡费。”

范铮安排道。

娘哩,今年的天气真个热得出奇,七月了尚且不见凉风,脚下隔着麻履都觉得发烫。

乌皮履是穿不住的,即便是麻履,上太极殿时依旧是豆豉味四逸。

“上官,秋后可能有点麻烦,龙首东渠的水位都降了一半,灌溉不易啊!”

汤仪典嘟囔着。

倒是郭景失笑一声,却很快掩口。

范铮微哂:“有话就说,本官又没拦着你。”

要是跟凤矗学那藏着掖着的臭毛病,你的前途也就那样了。

郭景收敛了笑容,斟酌着开口:“下官就说一眼眼浅见,大旱之后有大涝,大涝之后有大旱,阴阳之道,互为补之。”

这年轻人竟然还时不时抛出道家的理念,有意思,这底蕴强过范铮数倍。

汤仪典听懂了郭景的意思:“所以,主簿以为,京苑总监的土地,要做的不是防旱,而是防涝?”

听上去有些难以置信啊!

范铮沉吟了许久:“按郭景的建言去做,总监的地淹了,唯伱是问!”

郭景的话,当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理,但可能性高达七成。

范铮听取郭景的话,乾纲独断,也是要冒风险的。

郭景心头一暖,一种类似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油然而生。

上官不因自己年轻、资历浅而忽略,依旧重视自己的意见,甚至愿意承担因此产生的责任!

被重视的感觉,对于初入仕途的年轻人来说,甚至比升官发财更能提气。

期期艾艾地,郭景小声提醒:“上官,这只是我的浅见,不一定准确。”

范铮摆手:“没事。说不说在你,采纳与否在我,上官若连这点胸襟都没有,不如回家奶娃儿。”

旁边的女录事通菲烟掩口而笑。

通这个姓氏,源流众多,通菲烟的先祖据说是汉初彻侯,指爵为姓,到汉武帝时避讳改成了通。

京苑总监的职司里,录事只是流外官,不是入品职官。

听到范铮这话,原本稍为犹豫的汤仪典立刻表态:“下官立刻抽调人手,全面防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