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第331章 闻达诸侯

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331章 闻达诸侯

作者:喂狗的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1:35 来源:笔趣阁

轰轰烈烈的军队改编,在兴平元年(第二十四年),五月中,彻底拉开序幕。

除了丘志清带来的虎贲两卫,以及吴献带来的龙骧两卫基本没动之外。

包括皇甫嵩,马腾,李傕等人,再加上宫廷禁卫。

乃至和贾诩一起过来的张绣,都被重新整编。

四方人马,再加上一些从虎贲,龙骧抽调的中低层军官,一起组成了新的腾骧四卫,前后左右四位卫将军,

分别是张绣,黄忠,马腾,李肃等四人。

韩遂被丘志清等人,连同李傕郭汜樊稠三人,一起丢回了凉州。

让他们平定叛乱去了。

当然,他们的人马被整编了,就是给了他们一个编制,留了几百人马,让他们自己去搞,主事人就是他们的老熟人贾诩。

地仙界中的西域,自然不会如同丘志清所知那般荒芜。

不过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便是。

贾诩为凉州牧,他家人在长安。

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倒是张绣这厮,既然来了长安,就别想回去了,反正张济没有儿子,有张绣在长安任职,不怕张济不乖乖接受改编。

丘志清入驻长安之事,传到关东诸侯耳中。

各方面态度不一,五月底,曹操赶紧把自家老父亲接来,准备来个大动作。

同时差不多收到消息的,还有刘备。

看着自家大哥看完文书之后,便沉默不语。

关张不由有些紧张,“大哥,文书中都说了什么?”

关羽的紧张,是有原由的,他比较担心丘志清和刘备闹翻,如此一来,他便是真的为难了,虽然暂时还没有这种征兆。

“你们自己看吧……”

刘备将文书递给两人,示意他们自己看。

说一下,其实张飞是识字的,他一个屠户出身,这点条件还是有的。

屠户不是杀猪的,相当于杀猪场老板。

不多不少,也算是当地豪强。

同样屠户出名的,还有大将军何进,以及水浒中的郑屠户等。

但也仅限于识字,经史子集之类的,张飞他不懂,也没有那个条件懂,基本都是在打战途中,零星的看一些。

不过传说他会画仕女图,而且还画的很不错,不知是否为真。

至于关羽,他读《春秋》的!

而且还是郑岩送给他的《公羊春秋》。

所以,两人看了文书之后,面色略有不同。

张飞怒斥道:“又是一个窃国董贼!”

对此,关羽有些不愉,毕竟是自家老东家,虽然丘志清说过,不要叫他主公,叫他使君即可,可在关羽心中。

自己最无助之时,是当时的雁门郡守,给了自己希望。

自然不能这般任由张飞诋毁。

且他也不觉得丘志清有什么错,文书上不是写的清清楚楚吗?

“三弟此言差矣,怎可将使君与董贼相提并论?董贼乃是窃国之贼,可丘使君,乃是与刘使君,黄太尉等人共同执掌朝纲,

如若这也算是窃国之贼,某实在不知何为忠良!”

“二哥,你……”

“好了!”

刘备豁然起身,打断两人即将发生的争论。

环视一圈,道:“丘使君他……确实是平定了李傕郭汜之乱……”

说到此,刘备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此刻心中有些乱,原本想要召集麾下谋士,过来问计的。

不过思及自己,而今心绪混乱不宁。

还是等自己平静些许再说,以免受自身情绪影响。

“二弟,三弟,我想一个人静静,你们把消息告诉他们吧……”

说罢,刘备扶额,示意他们先回去。

至于刘备话中的“他们”,自然是刘备的那些谋士。

近乎是半个月时间,天下主要诸侯,都收到丘志清入驻长安,并组建政事堂,整编军队,撤销并州牧的事情。

寿春,袁术府中。

袁术一手持文书,一手摩挲着一旁漆盒。

瞬间便感觉,这刚刚到手的传国玉玺,不那么香了。

心中那一丝的不理智,也被自己强行压下。

他怀疑,这个传国玉玺,不是什么好东西。

因为他只是看了一眼,便感觉自己欲念丛生,根本难以抑制,若非当时,伯符将自己唤醒,恐怕自己当时,就要沉迷于这传国玉玺之中。

而今,孙伯符带着他老爹的三千旧部南下。

这传国玉玺也终于落入自己手中。

可袁术却是不太敢,拿出来再看哪怕一眼。

什么?你问孙坚的旧部,为何只剩三千老弱?

别问,问就是当初随孙伯符一起战死了,不是也是!

轻轻摩挲着,这据说是拿洛阳南宫中,未燃尽的龙纹木所制作的盒子,哪怕是这号称可以隔绝圣旨龙威的龙纹木。

依然难以隔绝那仿佛根植于他脑海深处的呼唤。

呼唤着他,去打开漆盒,将其捧在手心,让其光耀天下。

“砰……”

“呼~呼呼~!”

袁术的大手,勐然摁住盛放玉玺的漆盒之上,大呼几口气。

豆大的汗滴,布满了整个额头,顺着鬓角,沿着下巴下的胡须,滴落在虎头桉几之上,此刻的袁术,再也没了那副世家公子的模样。

反倒是多了几分惨白,不知是吓的,还是……

“哒哒哒……”

脚步声响起,远离桉几而去,房门缓缓关闭,连阳光都仿佛被锁在了门外。

仿佛要将自己的**,连同玉玺一同,关在这昏暗的房间之内。

漆盒中的玉玺,失去了召唤的目标,也不再躁动。

不!应该说玉玺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变化,兴许,变化的,只是袁术的心罢了……

相对于自家小老弟,袁绍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了,连续两次被刘备击败不说,青州除了食盐,又没有什么特产。

粮食产量也不高,原本还有部分高产粮种。

可不专心育种的话,和原来的种苗,一起混种几次后。

高产的粮种便会退化。

原来之前丘志清弄出来的高产粮种,虽然传到了大汉各地,可相应的选种育种之法,是后来才总结出来了。

仅限并州,以及幽州,冀州部分地区推广。

底层百姓没有机会学这个东西。

地方官员又不可能专门跑到并州去学习,而后推广。

并州这边之所以能推广开来,还是州牧府的强行试压,再加上一些简单的手册,家中有学子的,便可以回去念给家人听。

这也是并州辅助推广教育的一种方式了。

不要钱,包吃穿,能习武。

除了偶尔给学校干活之外,也没有别的要求。

学成之后,回来种地的力气都大上不少,把小孩送学院,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袁绍新占的青州,便没有这个条件了,除了黄巾,其他的都比不上冀州的刘备,思及此,袁绍不由的对刘备多了几分记恨。

就连喝酒都用力了几分。

看着手中新送来的文书,袁绍面色一凝。

看的下方送文书的许攸面色一变。

自从自家主公两度败于刘备之手后,这小半年来,自家主公一直处于沉迷酒色的状态,天知道他是多久没看到自家主公这个吓人的样子了。

“砰~”

“可恶!可笑!一织席贩履小儿,稳坐州牧之位,数度击败于我。一贱名匹夫,山野献媚之徒,无君、无父、无礼之辈,竟然高居庙堂,号令天子诸公……

吾!堂堂四世三公,天下翘楚,彼辈楷模,竟沦落于厮,可悲!可叹!更……可恨!”

袁绍将酒爵掷于桉上,一通发泄之后。

“唰~”的一声,抽出腰间宝剑。

勐地向前一挥,虎头桌桉碎为两半,酒水瓜果,洒落一地。

吓得许攸都有些失声,此时他只感觉一道锐利的目光,从自己身上扫过,他有一种感觉,貌似,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

天下楷模袁本初,他又回来了……

一剑噼开桌桉的援手,竖剑与前,剑上青光隐隐。

心中欣慰自己宝剑依然锋利的同时,也通过剑面,看到自己惨白的脸色。

不由面色一变,说出了那句吕奉先的名言。

“我被刘备所败退,一蹶不振,被酒色所伤,以致憔悴如斯……自今日起,戒酒!”

他戒的不仅是酒,还有他这半年来的颓废,而今长安巨变,刘备又正在休养生息,稳定地方,正是他对外用兵的大好时机。

“传令下去,徐州陶谦这厮,数度辱我先人,定要讨伐于厮,令众人集合,去吧!”

下边的许攸都有些无语了。

刚刚还觉得以前的那个天下楷模袁本初回来了,没想到,这好像是错觉。

想拿下徐州产粮区就直说,何来辱及先人的说法。

不过他也知道,袁绍虽然表明上虚心纳谏,可是他决定的事情,一般都不容许被反驳,这点,和袁绍是发小的许攸,再了解不过。

……

不说袁绍这边,曹操那边也炸了锅。

很不幸的,想要讨好曹操的陶谦,时隔多个世界。

依然把事情给搞砸了,曹操怒而兴兵,恰巧,袁绍再次来帮场子。

陶谦真是,不是该作何感想。

陶谦在得知曹操老爹,被自己派过去护送之人给杀了之后,不用想都知道是个什么结果,连忙写信给曹操道歉的同时。

求援信像不要钱一般,洒向周边。

刘备,袁术,乃至长安方面,都送去了一份。

然而此时,袁术正处于纠结之中。

上次他帮陶谦,没捞到好处不说,就连自己的基本盘,豫州都被曹操给占了,而今陶谦再次上门求援,不让他出点血。

实在不是他袁术的风格。

再说刘备这边,他正在清理冀州官员。

同时,也是在等长安方面的消息。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他左等右等,没有等到朝廷的其他诏书,倒是等到了朝廷大赦天下的诏书,随之而来的,还有朝廷降低赋税的政令。

兵锋未至,政令先行。

而且还是直接快马速报,加急传令。

一边路过,一边高喊的那种。

朝廷赋税下调两成,让天下百姓皆知。

这是蔡伯皆等人,精心计算半个月之后的结果,下调这么多,刚好卡在各个诸侯之间,正常维持运作,又无法大动刀兵的范围。

可谓是让人难受至极。

问题是,这还不是直接发往各地的文书。

而是双管齐下,既有文书,又一路传播。

他们想要阻止都难,要么自己难受。

要么麾下百姓,都等着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至于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蔡邕他们自然不会做,他们这个数据,是通过分析关东各地的产粮情况定下的。

并不适宜并州军治下,或者说是朝廷治下的民众。

虽然大家都减,可朝廷治下,依然比他们要强盛。

这就是掌握了朝廷话语权的好处。

要想武力统一,基本是不现实,现在朝廷的实力,并不足以碾压关东诸侯,除了关中,并州之外,其他地方,基本处于割据状态。

他们也只能一步步来。

先颁布一道政令,等关中,洛阳等地,恢复了生机再说。

不过稳定归稳定,颁布一道仁慈的政令,让天下人知道,朝廷还在即可。

……

在地仙界中,大汉的朝会,一般分为常朝,内朝,和大朝会。

常朝,一般五日一朝会,有直接在丞相府召开的常朝,也有直接由皇帝召开的常朝,不过大汉初期,一般都在丞相府召开。

如遇大事,皇帝需要亲临,得摆驾丞相府,参加朝会。

到了而今,也就是东汉,不过他们依然称呼自己为大汉便是。

并未分东汉西汉。

光武之后,常朝基本在洛阳东宫举行,东宫是皇帝居所,西宫是太后居所,内朝,便是皇帝,或者太后,召集心腹之人开的朝会。

大朝会,一般初一十五开,主要工作,便是觐见皇帝。

让大家看看皇帝长什么样,别给忘了,出门在大街上遇到了,别认不出来。

这个在大汉是比较普遍的是事情。

汉武帝就曾经冒充他舅舅的家人,外出游玩,因踩踏禾苗,被乡民直接给告了……

所以在大汉,如果在大街上遇到皇帝,千万别惊讶,当做不认识就好,默默路过,不要搭讪,也不要相认。

而今,政事堂便是取缔了丞相职能,包括常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