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第329章 总有差距

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329章 总有差距

作者:喂狗的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1:35 来源:笔趣阁

只能说,王允的导演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上次之所以会失败,主要还是高估了吕布的能力。

低估了李傕等人求生的毅力,以及反戈一击的决心。

不对,理论上来说,王允并没有低估他们仨,毕竟他们三人,当初都想和董越以及牛辅一般,直接丢弃部下逃跑。

这可以说,也没有超出王允的剧本。

可王允没想到的是,不在他赦免名单中的。

竟然还有贾诩这种人,于是才有了被李傕等人,反推到宫城下的那一幕。

也才有了后来被丘志清敲竹杠的事情。

他不知道的是,若非丘志清来的及时,他恐怕要在宫城城楼上,玩一把自由落体,因此,他应该感谢丘志清才是。

而今王允再次出手,没有了明白人的搅局。

这才他导演的非常成功。

马腾和韩遂,以及樊稠等三人,在王允的一顿操作下。

都没用上第二套,和第三套方案,便在主动打了起来。

他们打是打了起来,却并未相信王允等人的节操,而是一人留守城中,两人外出作战,可这也在王允等人的计划之内。

这可正中王允,和丘志清的下怀。

不说他们仨中的任何一个,能不能挡住黄忠和李肃的进攻。

就算他们挡住了,不是还有外面的马腾等人吗。

马腾可不会自己愣头青一般的,上前和李傕等人拼命,而是联合了长安周边的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谏议大夫种劭、中郎将杜禀等人。

一起合兵进攻李傕郭汜等人。

不过人看起来虽多,可兵马加起来也不到五千,主力还是马腾韩遂带来的兵马。

其中刘范,其实就是益州牧刘焉的长子。

马腾便是通过他,与朝廷取得联系,进军长安。

因为刘范的二弟,是刘协的治书御史,刘诞,因此利于他沟通内外。

其实刘范并不想和马腾合作,只不过自家幼弟,自从入蜀之后,便杳无音讯,想必是被自家老爹留在蜀地。

而今天下纷乱,局势已算是比较明朗。

加之,之前刘表曾经上书,弹劾自家老爹的僭越行为。

种种迹象,都可以表明,他们哥俩,十有**,是被自家老爹给卖了。

问题是,现在汉中又被张鲁截断。

他们哪怕想跑,都没地方跑,而今之际,只有向皇帝表忠心,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皇帝的视野。

如此一来,哪怕有一天,他们老爹真的……

皇帝也会看在如今,他们为皇帝拼命的份上。

能放过他们家人,留下子嗣传承。

他们自己是不用想了,只要不祸及家人即可。

这也是他们哥俩出来拼命的原因,否则,如同刘虞他们父子一般,在长安之中隐居,又有何不可,不仅双方都不会动他们,还要养着他们。

所以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五月初,本不该在这个时间段出现的炎炎夏日。

不顾人们的反对,炙烤着这战火纷飞的关中大地。

一点点消磨着水位的同时,悄悄的,点燃人们的心火。

长安城,霸桥之外,两军列阵。

无形的军气,如狼烟一般,吓跑了本就不多的云朵,让双方彻底暴露在烈日之下,本就沸腾的怒火,在烈日的关照下,更加炙热了几分。

双方快马奔腾,骑兵往来,令旗飞舞,号角联营。

腾空而起的尘土,让双方更多了几分焦躁。

按照惯例,双方开打之前,先相互认了一番亲戚。

而后再相互问候了一番,准备的差不多了,这才开打。

一时间,锣鼓喧天,令旗招展,巨大的号角声,响彻云霄,就连二十里开外的长安城中,都能隐隐听到这金戈铁马之音。

此时,位于渭河以北的丘志清自然也可以听得清晰。

“这是第几场了?”

丘志清在一处高地上,跳目远望。

“在我们到来之前,双方已经战了两场,互有胜负。”

回答丘志清问题的,正是段煨。

他比丘志清先到长安,算是侦察敌情吧,顺带联系一番,自己在长安之中的旧部,别看他为人比较低调。

可在军中的威望还是有些的。

好歹他们家,也出了一位名将,一位太尉不是。

其中,主要还是联系潼关守卫。

武关那边,本就在张济手中,自然不用多考虑,他们只需要打通潼关,放吴献进来便可以了,想必此时,长安城中诸位。

定然已经收到吴献西进的消息了吧。

丘志清想的不错,此刻宫城之中。

王允等人,已然收到消息,驻军洛阳的吴献,已率军占领弘农,正往潼关而来。

至于是怎么发现的,弘农郡望是杨家!

此时,王允等人一面勒令潼关守将杨定,守住潼关,不可放一个并州军西进,同时给皇甫嵩下诏,让他严密监视洛水对岸并州军。

如有异动,可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

同时,他们这边,也要赶紧下手。

弄死李傕郭汜等人,收编这些西凉兵。

也好腾出手来,全力应付再次西进的并州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霸桥之外,李傕郭汜和马腾等人,都得难舍难分,而城中,樊稠亦是看的焦急不已,不由的放开了对宫中的防备。

然而就在此时,平时大多紧闭的宫门,缓缓打开。

大批禁卫军,悄然出城,往各个城门而去。

毫不意外的,樊稠既要随时准备出城支援。

又要防备宫城之中的禁军。

想要两头皆顾,却是两头都顾不上。

此时临近中午,残破的长安城中,稀疏的炊烟鸟鸟升空,真想要享受这份乱世中,平静午餐的长安城中军民。

被这突如其来的喊杀声,彻底惊醒。

就连那鸟鸟的炊烟,都被扑灭了几缕。

平和了数年之久的长安城,再次被兵灾祸及……

段煨见丘志清望着长安城方向,望着那原本还算和谐的场面被打破,无奈的道:“乱世便是如此,谁都不知道,下一顿,还能不能吃到……”

沉默片刻,丘志清不想接这个话题。

“都安排妥当了吗?”

“使君放心,余命皇甫坚寿率兵进入长安平叛,出发前,他写给皇甫老将军的书信,已然送出。

命胡来截断马腾等人的后路,他们此次插翅难飞,只需要稍后,等他们激斗正酣之时,张杨将军率军冲阵即可……”

丘志清点头,表示段煨的安排,他非常认可。

这是真正的,按照他的要求,完善部署。

“对了,那个率军冲阵之人,你可认识?”

丘志清此刻指着的,正是率军绕过李傕郭汜的本阵,自军阵间隙中,穿过左军,以及中军,马不停蹄的向右军侧后插入的一支人马。

领头之人,手持一根铁鞭,倒也勇勐。

隔着十多里地,段煨也有些看不清楚。

不过那飘扬的大写的“刘”大旗,还是比较显眼的。

段煨凝视片刻,不确定道:“如若末将没猜错,那应该是左中郎将,刘范的人马……”

“左中郎将刘范?……”

丘志清低声呢喃一番,并未继续发问,这个人他知道,是刘焉的长子,典型的,宗室子弟,文武双全的代表。

不过只是有所习练,并不精通就是了。

当然了,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是文不成武不就。

因为他都略懂,可又并不是那么精通。

其实,这才是正常人的水平。

毕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

又有几个,可以达到巅峰呢?

像刘范这般,从小习文练武,到了也是中人水平的,才是正常。

“主……使君,可是对刘范有什么想法?”

丘志清有些想翻白眼,什么叫他对刘范有什么想法,他怀疑郭嘉这厮,在开车,难怪他会和曹操关系那么好……

“使君,为何你的眼神……如此无良?”

“没有,只是想到一些奇怪的事情……”

郭嘉:“……”

“张杨!”

不理会无语的郭嘉,丘志清直接下令。

“末将在!”

“瞅准时机,等对面胜负将要见分晓之时,果断出击,将其双方击溃,如何?你不是经常说吴献是你手下败将吗?可有把握?”

“末将愿立军令状!”

“军令状就不必了,我等在长安城中,静候佳音!”

丘志清说罢,带着自己两千亲卫,以及随行人员,往长安而去。

而长安之中,此刻各方,正处于混战之中,未料到,皇甫坚寿这厮,直接率兵,自长安西南,章城门处攻入未央宫。

章城门紧挨着未央宫,一般都有禁军把手。

而今禁军反攻长安城,战斗主要集中在城北区域。

西南方向自然防御松懈。

二十来丈的城墙,在早有准备的并州军面前,在守卫稀疏的情况之下,失去了他原有的防御力,被皇甫坚寿一举拿下。

未央宫北门城楼之上,一面红边金字的,“汉”字龙纹大纛缓缓竖起。

随之竖起的,是一面青底黑边的“丘”字云纹帅旗。

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迷幻的一幕,让厮杀的禁军以及西凉军双方,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要是他们有点文化,高低得来一句:我等尚在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

“汉兴平元年,癸酉年,戊午月,庚辰日(五月初九),大皇帝,协,诏曰:自中平五年以来,朝廷动荡,以至……”

未央宫中,大殿之上。

宦官抑扬顿挫的念着皇帝的诏书。

而今已是长安之战的两天后,当日李傕郭汜,和马腾等人的军队,被张杨一举击溃,被事先埋伏的胡来,捡了个漏。

马腾等人,包括刘范等人,被胡来一举成擒,逃回长安城中的李傕郭汜。

亦是被张杨,皇甫坚寿等人围攻,再加上武关过来的张绣,贾诩。

以及第二天,从潼关方向过来的吴献,皇甫嵩等人。

丘志清十万大军在手,一举奠定大局。

王允,以及李傕等人,自然是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

而今这份诏书,就非王允等人草拟。

而是丘志清请出了在长安,继续干大宗正的刘虞手书。

其中细数了自刘宏驾崩之后,大汉朝廷发生的一系列暴乱,最终给这些暴乱定性,最终定为,兵为私有之过。

决定重组朝廷,废除丞相,鉴于皇帝年幼。

由政事堂代行丞相事宜,全权处理全国朝政。

政事堂成员为单数,由皇甫嵩,黄琬,刘虞,丘志清,徐荣五人组成。

这点大家都没意见,就算有意见的,看在丘志清十万把环首刀的面子上,也会多多少少收敛一些,以免被手滑。

其中王允被丘志清联合几人,一起丢到了新建立的礼部去了。

之所以政事堂中,原朝廷官员比并州官员多,也是为了下边的方便。

六部之中,王允就任礼部,可下边全是丘志清从并州调过来的班底。

其他的部门,丘志清也就抓住了兵部,户部,其他的全部丢了出去。

之前说过,大家虽然都是世家,可内部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此时,丘志清一下子抛出去那么多官职,自然没人愿意和丘志清这位,直接打破了旧有规则,建立新秩序的家伙顶牛。

相对于董卓,王允之流的一言堂。

动辄杀人全家,抄家搬到自己家的行为。

至少丘志清看起来,比他们讲理多了。

至于恢复民生,建立学院,重建太学等等,他们都一概答应,毕竟在他们看来,丘志清都让步这么大了,他们也应该识时务不是。

再说了,这些损害的,其实只是那些大世家的利益。

对于一些不怎么上台面的寒门,以及豪族来说。

这何尝不是他们更上一层楼的台阶呢?

丘志清通过这些年的执政,也慢慢的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从之前的,想着彻底推翻世家,豪强这两座大山。

变成了给底层一条出路。

如此改变,一来是自己时间不足。

二来,也是发现,并州之中,已经开始形成新的阶层了。

需要引进其他活水,进行平衡。

如若他有个百年时间,他相信自己,大致可以做到,可是自己的时间,大概率是不够的,且早日结束这乱世,又何尝不是一种功德。

至于天下大同……他冲和能力有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