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第308章 新的篇章

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308章 新的篇章

作者:喂狗的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1:35 来源:笔趣阁

丘志清看着众人投向自己的目光。

有复杂,有期待,有躲闪,还有莫名的兴奋。

然而,丘志清却是让他们所有人都失望了……

“继续吧,伯皆兄操持一下,该如何操作,便如何操作,对了,表文顺带被我也写一份,伯皆兄的文采,我还是信得过的。”

说罢,便自顾自往偏厅而去。

只留下在场之人面面相觑。

其中心中难定的,无疑是徐荣了。

之前,他和丘志清合作的一直非常愉快,他也很是喜欢雁门郡的氛围,这才会介绍不少墨家门徒过来。

而今,随着刘宏的薨逝。

他和丘志清的蜜月期,已经过去。

而今,可能需要改变一下,双方的相处方式了。

否则,对大家都不好。

“尔等先做预算和方案,我去找太守商议一番。”

说是商议一番,其实他还没有想好,该怎么面对丘志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以及关系的快速转变。

“徐兄来了……”

当徐荣来到丘志清所在的偏厅之时。

丘志清貌似已经在专门等着他来一般。

早已沏好茶,在那里等着他。

其实,丘志清不是在等他,他还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只是知道,在今天这个消息的冲击之下,定然会有人过来找自己聊天。

而且定然不止一人。

却没想到,第一个来的是徐荣。

自己难道就这么让他不安吗?

“冲和兄知道我要来?”

“说不上知道,只是貌似多年没有和徐兄一起这么闲聊了,徐兄是有什么疑惑,或者有什么话想对在下说吗?”

丘志清此言一出,偏厅之中,反倒是陷入了一丝沉默。

丘志清不急,他有的是时间,和徐荣慢慢聊。

虽然这些年,徐荣看似对雁门的发展尽心尽力。

不过在丘志清看来,却是有所保留的,至少对他的信任便是如此。

既然今日他第一个找上自己,那便把话说开,以免以后有什么误会,这可不是丘志清想要的结果。

“帝薨,不知冲和兄作何感想?又有何打算?”

“打算,如若我说,我只想安民,徐兄信吗?”

徐荣定定的看着丘志清,丘志清眼神清澈,与之对视。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徐荣这才认真的颔首,表示同意。

“冲和兄如此说,我信!”

“那徐兄,可愿意与贫道携手,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竭尽自己所能,保境安民,或者平定乱世,或遇明主,辅左之?”

徐荣一愣,他猜到了开头,却没有料到结尾。

保境安民,平定乱世,自然是无上功德。

可真正愿意为了保境安民,而放下自己平定乱世的诱惑。

想着投奔明主,辅左之的,却是在整个天下……

不!应该说是,在他所知的历史中都不常见。

毕竟谁没事,会把自己的基业,拱手让与他人?

两人聊了很久,丘志清和徐荣说出了自己的设想,便是用墨家机关术,以及太平道的符文之道,看能不能两者相合。

弄出一种更加高效的播种,或者收割工具。

不需要如同后世一般高效。

可怎么说,也是有仙,有神的世界。

总不能过着原始的古代生活吧?

对于丘志清的想法,徐荣很是赞同,便表示,愿意让更多的弟子,加入这项研究之中去,争取实现自己的价值。

让墨家再次发扬光大。

丘志清摇头,表示墨家的规矩,实在是太过苛刻。

可以适当放低,或者广撒网,争取收到几个真传。

因为墨家的规矩,比丘志清之前在重阳宫之时,严苛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徐荣点头,表示同意。

毕竟别的不说,就说光脚这一条,他自己都有些无法接受,虽然到了他这个修为,穿不穿鞋都无所谓。

不过种感觉怪怪的,且新入门的弟子也会很不习惯。

这就是墨家的风格,他觉得没必要的东西,便无需多带。

像鞋子,可能他们觉得,既然只要修炼,鞋子穿不穿都无所谓,干嘛还要穿?

浪费资源,节约一点,用来做其他的,不好吗?

接下来的时间里,丘志清便把自己当初的外门,内门制度,说给徐荣听,简单来说,便是外门学外门技术。

内门学内门精神,外加内门技术。

徐荣听得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点头。

而后又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直至傍晚,这才离去。

当他拉开门的那一刻,便看到,本该在讨论计划的众人,都在门外听着他们讨论,徐荣微微一笑,便拉着众人回去继续。

连留给他们求见丘志清的机会都不给。

他们在外面的事情,他和丘志清自然知道。

不过两人也懒得避讳,正好趁这个机会,在交谈之时,和大家说明白。

在交流之时,徐荣替他们问出他们心中的疑惑,丘志清接着解答的时机,抛出自己的观点,夹带着自家的私货。

给外面这些官员,灌输自己的三观。

两人便在这一问一答之间。

既安了自己的心,也安了他们的心。

看着一群人,踏雪离去的身影,丘志清嘴角露出一丝释然,用某位大老的话来说,他这就是在统一思想。

同时他也明白了,刘备的异动是为何……

丘志清这边让大家安了心。

可洛阳那边,就没几个人安心的了。

大家的心,都变得相当的浮躁。

皇帝死了,没有留下指定的继承人,何太后的儿子,在皇后,大将军的支持下,顺利登基,说是毫无波澜也不为过。

可惜,他们的诏书上面,少了一样东西。

刘宏心心念念的传国玉玺,直到他驾崩的那一刻,都没有找到。

原本想着,换太子的想法,也一直没法实施。

因为刘辨虽然人不够聪明,可他娘亲是皇后,舅舅是大将军,另一个舅舅是车骑将军,加在一起,要名义有名义,要拳头有拳头。

而刘协有什么?他只有一个无权无势的董太后支持。

中平五年(第十八年),正月里,刘宏薨逝。

四月,四世三公的袁家,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先是被刘宏召回京城的丁原,被何进以外臣不得进京,且诏书无有传国玉玺大印为由,让丁原屯驻河内(大致相当于焦作市)。

他也不想想,刘辨的继位诏书上,有没有传国玉玺。

事情就是这么魔幻,按理来说,何进是何太后的哥哥。

十常侍是何太后的家奴,两边应该是同一阵营才是。

可问题就出在,刘宏临死前,有意立刘协为太子,却又顾虑何进的势力,于是便召见蹇硕,一起商议。

此时蹇硕已是西园八校的最高领导,皇帝的话,他不敢不听。

于是蹇硕打算先弄死何进,可惜,何进没弄死,刘宏便走了。

他想要继续进行计划,弄死何进,扶立刘协。

还没开始,便被告密,没了然后……

何进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家伙,知道蹇硕打算弄死自己,自然不会放过,加上有心人的怂恿。

像刘备,还有卢植拉一把,还有刘虞指点其中关窍,加之自己亦是善于思考,很快便能从中世家子弟设置的陷阱之中挣脱出来。

可何进就不同了,从进京开始。

便被那些人包围,蛊惑。

帐下幕僚,属官,哪个不是世家子弟。

就算他们会因为自家利益,内部有所分歧,可他们想让何进,和自己一方站在一起的利益,是一致的。

在他们的长期灌输之下,本该和十常侍联手的何进。

便顺理成章的站在了正人君子这一边。

那些阉人,岂有正人君子来的高洁,可信。

于是在他们的怂恿之下,加之之前蹇硕想要弄死他,忍一时越想越气,何进下定决心,诛杀十常侍。

奈何,自家妹子护着他们,他总不能连自家妹子一起拿下吧?

如此不说名不正言不顺,以他简单的脑子看来,这也不是什么简单思路,既然不能直接拿下,那便吓唬吓唬她。

于是在袁绍的怂恿之下,何进给彷徨在河东数月之久的董胖子下了军令。

让他带兵进京,目的自然是为了恐吓何太后。

你看看,大家都很讨厌十常侍,妹子,你看要不把他们杀了吧。

要人地方大员,都带兵进京劝谏,到时候你这个太后的位置,不说能不能做的稳,恐怕小皇帝屁股之下的位置也……

袁绍建议何进招董卓进京,其他家之人,自然不愿意。

谁不知道,你们老袁家,是董卓的恩人?

这么玩,是不是有些过分?

于是纷纷劝阻何进,奈何何进如同着了魔一般,对袁绍的建议,那是言听计从,毕竟人家是四世三公家族。

你们在场的,谁敢说家世比他显赫?

还有谁,敢说被袁绍聪明?

顺带说一句,袁术总是说袁绍是庶子。

其实这种说法不太对,因为袁绍准确来说,刚出生不久,就被过继给他伯父袁成,也就是说,他刚开始是庶子。

不到周岁,便转正,成了嫡子。

和袁术的关系,也从亲兄弟,变成了堂兄弟。

言归正传,十常侍听闻何进要杀他们,便找何太后求和,何苗也到何进府上,摆事实,讲道理,这让何进有些动摇。

因为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特别是何苗,这个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一直都比较聪明,相信他看的也比较透彻。

不过何进犹豫了,袁绍,许攸,曹操等一班人,便不敢了,你要是不把这些宦官给扬了,我们怎么好坐收渔利啊?

在他们的名声大振,流芳百世的诱惑中。

何进再次下定了决心,十常侍,必须死!

整整齐齐的那种,少一个都不行……

袁绍他们的计划很成功,十常侍果然暴起发难,弄死了何进,这下子,便给了袁家借口,执掌宫禁的袁术立马率军进攻宫城。

何进的部下吴匡,怀疑何苗与十常侍勾结,暗害何进。

何苗,卒……

……

后面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他们一路,从南宫,打到北宫,从北宫,追到城外,可兴冲冲赶去救驾的袁绍袁术等人。

却是遇到了被自己勒令不得入京的董卓。

还有董卓队伍中的小皇帝,和陈留王刘协。

十常侍中,剩下的几个宦官,也在给刘辨磕了三个头之后,投河自尽了。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用李云龙的话来说,便是他们忙前忙后,彩礼,酒席,请客,全部都办妥了,最后董卓进了洞房,没他们什么事了。

要说这个时候把皇帝抢回来,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不过此时文武大臣,已然陆续赶到,他们失了先手。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吴匡杀了何苗,意识到自己可能中了招,便带着自己的麾下,直接投奔的董卓,这下,力量对比瞬间变得平衡起来。

不受吴匡有多喜欢董卓。

而是他杀了何苗,人家一个车骑将军。

就算你怀疑他暗害自家大将军,也不应该自己动手。

朝廷自会出手解决,他这属于是以下犯上,要是不追随董卓,自己说不得,会被那些家伙秋后算账。

也不知道为何,当初听了袁绍几句话,便去把何苗个杀了。

路走窄了啊……

袁家他们想要等机会,可是机会是越等,越渺茫。

最后,当董卓罢免了皇甫嵩,西凉军大部队进入洛阳之时,已是回天乏术了。

见此情况,袁绍等人,纷纷出走,离开洛阳。

袁家之前是董卓的恩人,现在,董卓想做别的恩人,他发现,当别人的恩人,是真的很爽。

倒是丁原,帐下而今没有吕布这员勐将。

可他还是没能逃出自己应有的命运,被董卓麾下大将,吕布斩于马下……

当丘志清受到这些接连不断的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中平五年(第十八年),的八月份,临近中秋的平城,已经很是凉爽。

在丘志清看来,这就是士人集团的一场谋划。

想要挑起外戚和宦官的争斗,而后出手,一举端掉双方,坐收渔利。

没想到,却是被董卓这个良家子捡了便宜。

大家都以为这只是有一个循环之时,却没发觉,大汉新的篇章,即将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