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第087章 传承交接

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087章 传承交接

作者:喂狗的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7-07 00:26:27 来源:笔趣阁

回想下山这三年来,自己走访了全真七脉的其他六脉,阔别多年,诸位师兄弟对本门功法,以及内练要义的研究都有了不少的进步。

可惜就是没见着自家丘师叔,庆幸的是李志常师兄把长春观打理的很不错。

忧虑的是李志常师兄的来信,此次参与蒙古诸王大会的宗教确实有些多,像什么拜火教,萨满,月神教等等一些听过的没听过的教派都出来了。

其中有一位西域胡人,据说很是厉害,自家这位李师兄被他看了一眼,差点道心失守。

要不是他也是入了道的,怕是有些难以招教,不过也就这样了,真正动起手来,他却完全不是李志常的对手。

他们和符箓一脉不同的是,他们没有观想法,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观想己身!不过丘志清更愿意称之为“养神”,中心思想其实是一个水满则溢……

开始习练全真《基础心法》之后,每次打坐搬运内力,便是开始了初步的观想。入了道境,可以内观之后,便开始了进一步观想。

之后的一切便都顺理成章了起来,这种效率的话和存神的修炼是没法比的,比如五味子道长,要论打斗丘志清能打他十个!

可论存神,或者说单纯的道境,五味子能甩他八条街,当然,这其实和能不能打之间的关系,有,却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

犹记得丘志清第一次在临安宫中,看那些道士施展法术,着实把他惊呆了,雷法之类的就像个电火花,就这他还是他们门中练得最好的一人了!

个中原因他也不是很明白,不过在丘志清的死缠烂打,以及诱惑之下,他倒是把怎么用教给自己,怎么他没说,丘志清也不问。

用只是术,这个只要不是心术不正之人,传了也关系不太大,可练法,那就是法,非亲传不传,这点他还是清楚这个底线的……

看着阔别已久的终南山,丘志清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去整理自己这些年的所得了!

一路上很是顺利,便没有人跳出来拦路嘲讽,也没人无故跳出来挑衅。

沿途山路风景依旧,时不时亦能遇到几个香客,再漫长迷人的山路,也有走完的那一刻,当丘志清来到重阳宫门前时,却见门前石阶下已经站了六人……

“见过师兄/师弟,我等恭迎首座回山!”

在门口迎接的,真是房志起等人,丘志清有些不明所以,他们全真什么时候也讲排场了?抬头看了看,太阳依旧东升西落。

“诸位师兄弟,这是何意?”不懂就问,一直是丘志清的优良品德。

尹志平笑道:“师弟还不知道吧,前些日子郝师叔来信,言你在华山,不日将归。

年前几位师叔伯亦来信有言,师弟已有了一丝‘真人’之蕴,掌教师伯已决定年底把掌教之位传与师弟……”

房志起补充了一句:“信件都已经送往各脉了!”

丘志清一边随着大家一起前往重阳大殿,一边笑问道:“那诸位师兄弟认为什么样的才是‘真人’呢?”

“真人者,出本心、修道心、体天心,以道心平衡天人二心,而又万物不萦于心,行止皆发乎于本……”这是道录阁的陈志益的回答。

这里陈志益所说的“天心”并非上苍的那种“天心”,而是指人摒弃所有外界是非观念影响之本心,有的人天生“第六感”很强,这就是“天心”的作用。

反之,“人心”便是了解世俗之后,被自己的认知改变的“天心”,而所谓“道心”就是介于天人之间的一种求真之心。

一面照见本性,一面守德操,知荣辱。借用王阳明的一句话就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说的“心之体”便是对应陈志益所说的“天心”,“意之动”则是“人心”,“格物”便是对应着“道心”。

事情没有绝对,这个解释必然不会全对就是了,且各家有各家的称呼,不说佛门,就道门之中都有不同的称呼……

回到重阳宫的丘志清,又过上了日复一日的平澹修道生涯,偶尔给内门入门较晚的师弟们教学,讲学,和诸位师兄弟论道等。

不知不觉间,他发现以前自己一些不理解,或者以为已经理解的东西,随着自己的教学与讨论,又有了新的理解与释义。

心也愈发的静了下来,偶尔还能听出落在自己身上小鸟的话语,都很有意思,比如有的小鸟认为这块“石头”有点软,差点没站住。

有的小鸟认为这块“石头”很像那些两脚勐兽,竟然还有松鼠认为他这个“木桩”不适合筑巢,等等,这些在丘志清听来,皆有如稚孩呓语,充满童真!

当然,这些都是经过丘志清翻译理解过的,它们本身并没有对事物的命名规则,很是混乱。

时间不觉间便已来到九月间,没想到最先回到终南山重阳宫的竟然是丘处机。

原本留守重阳宫的马玉,自从知道丘志清在华山,不日即归之后,便在发出信件之后,去剑阁遇仙派找他的师弟王志桂去了……

马玉名下弟子不少,可真正的亲传,却只有丘志清,和王志桂两人,其他的称之为挂名弟子,或是记名弟子更为合适。

不过马玉会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便是了!

丘处机还带来李志常给他的一封信,这……徒弟指使师父,让他把信送给他师侄,自己这位李师兄真是……人尽其才啊!

只见信封上“丘师弟志清亲启”几个字,字迹虽然一如既往的潇洒写意,转折间却是带着一丝犹疑,看来李志常师兄参加完蒙古的诸王大会之后日子过的不怎么顺心才是。

拆开信封,信笺上写到:“丘师弟,见字如面,癸己一别,匆匆两载……前蒙古南征元帅及将领遇刺一事疑似我道门中人所为,我全真统领北地道门,责无旁贷,还望倾力彻查……兄安,勿念!”

信中除了介绍了一些蒙古的情况外,最重要的是隐晦的提到了蒙古怀疑今年年初那些个蒙古统帅和将领之死和全真有所关联,还有就是蒙古网罗了一帮外域的高手。

这些都不用担心,这些外域高手基本都是为了平衡他们内部的萨满教,平衡北地全真的想法还不太成熟,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在中原建立有效统治。

至于什么“听闻师伯欲将掌教之位传与师弟,专心修道!愚兄在此遥祝师伯道业有成,祝全真传承永续,道气长存……”之类的客套话都是鱼目混珠用的。

之前丘志清在燕京长春观之时便和李志常提过,自己进汴梁皇城放火的经过,李志常自然也能猜到那个杀蒙古南征军将领的人是他。

饶是如此,李志常还把事情说的这么隐蔽,让他倾力彻查之类的,看来李志常那边也并没有他自己所说的那么轻松啊!

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不论大家的日子怎么过,时间总会坚定的往前迈步,不会因因风景而放缓,也不会因堵车而停留。

转眼间,时间便到了端平元年的冬月,诸位师叔陆续回到重阳宫中。因为师叔郝大通在华山,所以几乎每位回重阳宫的师叔都要去他那里坐坐,反倒是最晚回来的。

全真七子时隔多年再聚首,难免有许多事情需要交流,能让他们这些后辈听的,比如论道之类的,便把他们带上。

如若不方便讲给他们听的,他们也只能乖乖的自己去忙活教务去了!

全真七子全都在重阳宫,这可是近十年来的一个大年了,许多原本打算离山云游的同道都被邀请过完年再走。

因为他们全真将要迎来第三任掌教!

时间便在这等忙忙碌碌中,到了端平元年的除夕,今日的早课相当的隆重,平日里内门和外门弟子都是各自做早课。

这些年因为外门增长迅速,已经在重阳宫外,重阳宫和山门之间,新建了一座遇真观,规模比之重阳宫更大,给持身阁教导外门所用。

同时离山脚更近,也便于接待香客!

天刚蒙蒙亮,重阳大殿以及重阳广场之中便站着满满当当的人,身着藏青色道袍的大多都是外门弟子,大约有四百多人左右。

当然,真正人数自然不止这么些,只不过外门弟子只要人品不错便可收录,不问年龄,不问来处,不问去处,随来随走,所以……

内门弟子则是大多身穿青色道袍,此时重阳宫的内外门之分,分的不是武功高低,而是想不想入道,想入道了可以向道录阁申请进入内门修道,通过考核即可!

北风呼呼,一朵朵雪花飘落,又映射着才刚露头的金乌瑞霞,反射在重阳大殿的青色琉璃瓦之上,显得别样的耀眼……

晨光正好,正是叫醒祖师爷的大好时机!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慢慢在重阳大殿内响起,而后向广场上蔓延,很快,渺渺的诵经声便叫醒了沉睡中的终南山。

就连晨曦都似乎迷失在这经文之中,更显柔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