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第112章 道可道?

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112章 道可道?

作者:喂狗的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1:35 来源:笔趣阁

吴潜作为永兴军路制置使,加工部尚书衔,知京兆府!

是个大忙人,自然不会无缘无故来重阳宫。

不然有拜码头的嫌疑,之前蒙古把整个关中的税务,承包给了全真教。

俗称“包税”,虽然现在全真教慢慢的变成了全真道,可关中的税务依旧由全真道承包,这点当时官家也没说什么,大概率是忘了,或者没留意。

吴潜也是秋收之后,想要征发徭役,整修城防,官道,疏通河道,这个时候吴潜才发现,整个关中都非常抗拒徭役。

原因是他们以前也抵制金国,以及蒙古的徭役,而带头的,还基本都是重阳宫,持身阁外门弟子。

其实丘志清很想告诉他,那些人已经毕业了,他们和重阳宫关系并不大,可大家都不是好忽悠的,吴潜此处来也定然不会单单是想解决徭役的问题。

最终还是想要把这些村寨的治权拿回去,笼络那些所谓的氏族,这位新任的永兴军路制置使,可不是什么毫无背景的朝廷大员。

其本身出自经学大家,什么是经学大家?就是每一代,都有当官之人,而且官位都不低,自己是进士,老爹是大儒,本人学的是理学……

所以他的政治倾向是很明显的,而之前全真道,或者说那些全真道的持身阁弟子是怎么做的呢?其实不外乎就是结社自保那一套。

结社自保的意思就是,不给地主交租,只给全真教交税!因为在那些外门弟子看来,既然蒙古占了关中,又把税务包给了全真教。

那么就说明地是人家蒙古送给全真教的,他们向全真教交了税,人家全真教都没问他们要地租,你们算老几?也敢来问我们要地租?

于是大部分只要有重阳宫持身阁弟子的村庄,都这么玩,你要不服气,你可以去告官啊!可那些地主哪敢啊,去告官?那不是送货上门么?

于是丘志清他们商量的决定是,多收一成的税收,其中九分分给那些地主,一分留给全真教当义仓,也就是交三成。

这些年也就这么过来了,不过应该是宋朝收复关中,让那些人又有了新想法,这才有这么一遭。

知道了他的来意之后,丘志清让崔志方与吴潜详谈,包税权他们全真道其实并不是很在乎,只是当初蒙古来势太勐。

把关中劫掠一番后,把广大农村求给全真教包税,自己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一堆金国投降的官员治理。

他们也不指望那些金国的投降官员能够给他们治理的多好,有一点,那就是他们出征抢劫去的时候,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粮草。

那些金国投降官员也不怎么敢得罪全真道,因为那时候全真有一个杀官如麻的丘处机。

那时候,丘志清的这位丘师叔,可不像现在一般,静心修道!

他是真的哪哪的官员都敢杀,据丘志清所知,他不但杀过宋朝的官,还杀过金国的,乃至蒙古委派的官员他都杀过,还都不是一两个……

所以说,现在全真在江湖上的威名,大多都是好杀贪官的丘处机,和好打抱不平王处一打出来的。

不过丘志清继位之后,便一改打抱不平,在江湖扬名的做法,而是有意把全真在江湖上澹化,保持武力的同时,风格向修道转变。

这个包税的事情一直从金国灭亡前夕,执行到现在,都快十多年了,丘志清差不多都把这件事给忘了。

这些年这些事物都是由崔志方,或者陈志益负责,说真的,这个包税对全真来说,确实是一个负担,虽然它本来就是一块肥肉!

而今有人愿意要回去,崔志方开心还来不及,怎么会反对,不过该为自家人争取的利益,崔志方是不会放弃的,道士也是有“人心”的!

半个时辰之后,丘志清喝了一肚子茶,崔志方也终于和吴潜,经过几轮的极限拉扯之后,最终谈妥。

根据吴潜的承诺,过去全真道制定的规则不变,不过不包括那些村寨新开垦的荒地,且重阳宫方圆十里之内,都属于重阳宫所有。

本来在这种事情,不应该由他这个永兴军路的制置使亲自出马,奈何,全真道的势力在关中实在太大,举个例子。

关中一大半以上的村寨都由全真道持身阁出身的弟子负责,要是全真道登高一呼,瞬间就能拉起好几万人。

战斗力怎么样先不说,闹出这么大的事情,他这个制置使也是罪责难逃,且去年官家巡视关中之时,还专门往全真一趟……

送走了吴潜,全真道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就是持身阁弟子中,南方口音的弟子多了不少,崔志方询问诸人是否控制一下。

对此,丘志清不想说话,示意他们商量着来就行,反正之前的日子也是这么过来的,要不是他们几个都没人想做这个掌教,他早就把位置让出去了。

因为他发现,其实他并不需要做什么,这和他师父在位的时候不同,什么事情都是他师父一个人处理,而现在。

他们七人基本都不出力,拿个主意就成,丘志清的副手是他们六人,他们六人又有各自的两个副手……

这就导致他们越来越喜欢往藏经阁里边钻了,其中也被他们弄出来不少新东西,比如那个把罡步融入金雁功的操作!

这天,闲来无事,他们七人便盘坐在后山的一个水潭处,他们什么都没做,也不论道,也不走动,就分坐在那里。

说的好听点叫聆听万物,说的不好听那就是发呆。

看着小溪跳跃的激流,丘志清越看越是入迷,其中那跳起的朵朵水花,留下的圈圈涟漪,无一不在吸引着他。

小溪的激荡,小鸟的欢鸣,落木分别前的那一声脆响,各种声音在风中交杂,却不让人感到焦虑,仿佛这天地就该如此。

天地便就该发出此等声音,而他冲和,就该坐在此地聆听,这应该就是“天籁之音”吧!

慢慢的,水花在变慢,落木也停下了自己投入大地的步伐,小鸟儿没有声音,这一切,仿佛在顷刻间停止。

这一瞬间,仿佛他就是水,他就是落木,他就是……风……

不知过了多久,兴许是千百年,大概也就一瞬间!

秋风一动黄叶起,一瞬间,水动了,叶落了,鸟儿更欢快了,各种思绪纷至沓来,而后一一平复……

这是自从当初被雪崩埋了之后,他第二次进入这种状态,应该可以称之为:顿悟,或者说是:天人合一!

丘志清微微一笑,手往小水塘里边一捞,却是什么都没捞上来,滴水不沾,他笑得更开心了,手再次一捞,这次他成功了,捞上来一滴水。

那滴水,就在食指的指肚上停着,斜阳一照,竟如同照耀着一个大千世界一般,斑斓,绚烂!

手指一倾,这个小小的“大千世界”落入了更大的世界之中,消失在水潭里……

这一幕,却是瞬间让诸位师兄弟眼神一亮,纷纷问丘志清,是怎么做到的,入水不湿,他们也能做到,不过手上会留下水汽。

像丘志清这种捞了一下,捞出一滴水,不多不少,又被他倾倒下去的行为,他们是有些好奇的。

丘志清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他难道说,我想,然后我就动手了,完了我就做到了,怎么说,怎么都感觉像是在敷衍他们……

这时候,他不由想起了师父马玉的一段话:“道可道,非恒道。那么‘道’是‘可道’,还是‘不可道’呢?自是‘可道’!然他人闻你之道,却非你道之‘道’,当其得道,乃知你之‘道’!”

翠虚子师叔又言:“所有不可道者,皆因未得道!”

他们两说的其实都是同一个事情,一个是站在解释的角度,一个是站在倾听理解的角度!

好比你要跟一个没吃过辣的人,说明什么是辣,要和一个没吃过糖的人解释什么是甜……

无奈,丘志清只好应用了一句《庄子·齐物论》里的这句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沉思了片刻之后,丘志清又补充了一句:“人心无定,天心不易,道心均阴阳,人心死,天心活……”

丘志清的意思他们听懂了,就是用自己的“道心”,要把“人心”也就是自己后天的对万物的认识,压制到最低,而后释放自己的“天心”。

用自己的“天心”去感应和接触外界,感应和接触万物。

懂了是懂了,可一众师兄弟,却是一个个面面相觑起来,问题来了,该具体该怎么操作?丘志清也很头大,因为这个根本没法解释。

思考片刻,丘志清又尝试道:“就是用强大的感知,去契合万物的律动!”

完了,这么一说,他们反倒是更加不明白了,之前“天心”、“道心”、“人心”这种说法他们还能勉强听懂。

因为有祖师当年的活死人墓为例,他们能够猜测,这应该是同一种东西,或者说是同一个道理,不过什么叫“律动”?

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啊!

只好像当年自己师父和翠虚子师叔一样,脑袋一晃,来了一句:“道可道,非恒道也!”

“哎~道理我都懂一点,可师哥我真心做不到啊,志清,怎么说我们也是同一个火炕蹲出来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呐!”

众人一阵哄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