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第293章 天下风云

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293章 天下风云

作者:喂狗的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7-07 00:26:27 来源:笔趣阁

中平元年(第十四年),二月十六。

丘志清都开始接纳难民,要求徐荣开始布置对西边其他四郡的军事行动。

随着鲜卑的崛起,乌桓等内迁的胡人,也开始不安分起来。

位于阴山以南,黄河河套之上的乌桓诸部,已经近乎全部占领河套三郡,即朔方,五原,以及云中四郡。

靠近雁门的定襄郡,被丘志清控制。

用以移民屯垦,安置流民。

只是其中编制,还未上报朝廷,看来此次要一同上报才行。

其实此时,朔方和五原,防御北方的压力并不大,因为此时的阴山之中,被人马牲畜趟出来的山谷裂缝,仅能通行小队人马。

人一多,很容易被堵在里边。

主要是雁门,云中,定襄三郡的防守压力大。

原因也很简单,此处和燕山山脉的交界处。

山势平缓,是整个阴山,燕山防线的大豁口。

主要还是,当年被匈奴走出了不少的道路,实在不是个理想的地方。

因此,丘志清接管北方五郡,其实主要防守压力还是雁门,云中,定襄三郡,丘志清和徐荣商议后,打算来个关门打狗。

先收复云中,和定襄全境。

让位于河套三郡的东胡诸部,放弃投靠鲜卑的想法。

丘志清也并非要赶尽杀绝,作为以为修道之人。

他自然深知,单靠杀戮,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的。

他只需要给他们提供更为优握的生存条件,都不需要和汉民等同,只需要比他们以前过得好就成,再加上教育,习俗的同化。

丘志清表示,都不需要他主动宣传。

只要把这些部族打散重组,那么不到两代人。

什么马背上的民族,丘志清保证,他们耕田犁地,一样是一把好手。

至于那些族长之类的部族首领,他都不需要动脑筋,伟人的那一套,哪怕隔着时空,隔着种族,他一样是真理。

这就是“道”,伟人的“道”!

在丘志清看来,完全可以对飙道祖的“道”。

道无高下,因势利导即可。

洛阳南宫之中,刘宏此刻是自他登基以来,最为焦虑的时刻,太平道此次造反,被朝廷正式定义为黄巾贼乱。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朝廷大军还未编组完成,告急文书却是犹如雪片一般,飞入京师洛阳。

刚开始,刘宏还看着各个郡县的陷落奏章,还大发雷霆。

大骂地方官员无能,可他也不想想,那些无能的地方官员,是怎么上位的,没让人赚到钱也就算了。

人家只是做个生意,还想让人家把小命搭上不成。

不过焦虑过后,他反倒是平静下来了。

并非他躺平,而是他大骂官员不给力,官员们纷纷大骂宦官惑乱朝纲。

要求刘宏把宦官给宰了,让大家提提气。

听听,这是人话吗?

刘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宏受到丘志清的当时发出的第一份奏表,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看人家丘志清,虽然彼时彼刻,他可能还不知道黄巾暴乱。

可人家一心一意挣钱的态度,那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丘志清有人,便有更多钱的论调。

刘宏先不考虑现不现实的问题,至少成本低不是。

不就是人嘛?

黄巾贼众,动辄裹挟数十万众,到时候,只要大军平叛成功,随随便便给丘志清几十万,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把自己多抓俘虏的要求,送到三位正在编组部队的主帅手中。

刘宏便开始回去看两伙人撕咬,就当看个热闹了。

大汉天子的日常,就是这般无聊且单调。

原本刘宏还打算,大索太平道信众。

然而想到自己,以及自己老娘,貌似都信过太平道,且不得阻止太平道传播的政令文书,还是自己签发,发往各个郡县。

为了自己的老脸,也体现自己的爱民。

刘宏决定,此事就此作罢,只追究首犯,从贼者,均可赦免!

中平元年(第十四年),二月廿一。

三路大军编组完成,卢植率领大军十万,前往冀州平叛。

皇甫嵩和朱儁,各领兵三万,东出虎牢,前往颍川平乱。

这可比丘志清印象中的进程,要快上不少。

事情也有了不少变化,张梁率军南下,止步于邺城,便开始抄掠世家豪门,主要目标是粮食,和古籍。

一时间,原本还在观望的豪门大族。

纷纷露出獠牙,将自己武装起来,与黄巾军斗争。

这些家伙爆发出的力量,把张梁都给吓一跳。

若非本部黄巾军皆为精锐,临行前也得到自家大哥的嘱托。

恐怕这下,自己就要翻车,果然,凡界中的经验,不能照搬,否则,实在是太过看不起这些家伙了。

要知道,他们可是连始皇帝都敢谋划的家伙。

接下来的时间中,张宝往北,一直打到幽州,而后转过身来,开始扫荡冀州郡内的各个王国。

这也是计划中的一环,一出手便耍了两个诸侯王,吓跑了两个。

与此同时,“张角”本人,也已经占领广宗城。

这个速度,不愧是预言多次的结果,整个行动,顺滑无比。

二月底,张梁和卢植首次遭遇,两人相互都不算了解,自然是要硬碰硬一番的,结果便是,双方激斗一下午。

均无太大收获,各自鸣金收兵。

张梁和卢植,虽然双方大军加起来,不下二十五万。

可第一场,双方也就各自出兵数万。

一来是部队多了,不好指挥,二来也是战场空间不足。

俗话说,人过一万,无边无垠。

想要成功指挥数十万人,是个非常考验能力的事情,韩信给刘邦的评价,是将兵十万,这个确实算是比较厉害的将帅了。

双方并没有放生什么喜闻乐见的斗将环节。

二月末,黄巾渠帅波才,击败朱儁,进逼虎牢。

丘志清也是在二月的最后一天,收到了刘宏的诏书。

这明显不是正常走流程的诏书,不然应该没这么快过来,看来面对前线不利战局,哪怕是曾经一心玩乐的刘宏。

也不得不开始紧张起来。

“苍天”可以作为他手上的利器,应对外部的神仙妖魔。

却没法帮他应对内部的倾轧,叛乱,和动荡。

就算他有当年刘秀的实力也不成,因为“苍天”,已经不是当年的“苍天”了。

言归正传,丘志清一接到诏书,便召集自己的助手,徐荣,以及魏和,还有自己郡守府的长史彭脱。

要按丘志清的记忆,彭脱此时应该兖州和朱儁对峙。

不过显然,相对于造反杀人,管理郡守府大小事务,貌似更适合他。

寥寥几人,嗑着瓜子,看着巨型沙盘,很快就制定好了大略。

也只能是大略,具体的,得充分发挥各级主官的主观能动性,运转他们聪明的大脑,不然什么事都被他们做了。

下属很容易失去主动意愿,扼杀他的成长空间。

所以,郡守府的长史彭脱,和郡尉参军张汛。

便面面相觑的,目送三位雁门郡老大,去偏厅喝茶去了。

整个西进计划,在郡守府诸多属官,以及诸多校尉们的出谋划策之下,很快出炉,摆在三位喝茶嗑瓜子的大老们面前。

三人审阅了一番后,再次讨论一番。

而后提出亿点点自己的小意见,建议他们再改改……

三天后,丘志清等三人,从一大堆计划中,选中了他们的第一份计划。

交予他们执行,彭脱等人脸都有点黑,所以,你们让我们改了又改,最后还是选定第一份,是这样的吗?

那这三天做的计划,有什么意义?

意义当然是有的,至少等来了赵云和童渊这师徒俩。

同时,趁机扩充两个营,一个给赵云带,一个给张曼成带。

张曼成原本在太守府工作,不过其并不喜欢从政,反而三天两头往军营跑,久而久之,便和徐荣他们混熟了。

徐荣跑到他这里来要人,丘志清只能给他。

一开始的位置,不算高,最近扩编,这才顶上。

至于赵云,实力摆在那,并无多大问题,再加上,让张白骑给他做个副手,统领一个两千人的越骑营,绰绰有余。

整个计划,大概需要耗时三年左右。

主要问题,还是人丁不足。

雁门郡这么多年,迁入人口,也不足五十万。

这个数字,虽然还在不断增加,却是连后世一个普通县的人口都比不上,因此,只能等下一批流民的到来。

为此,这些年丘志清可是没少在雁门,定襄郡内修路。

长城不仅全部恢复,丘志清还加修了不少长城外的墩台。

到时候,只需时机一到,便可以在长城沿线友好部落的带领下,去鲜卑王庭走走了,毕竟大汉是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

而今雁门的发展亦是到了一个瓶颈。

这是小地方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不过没关系,现在还有四个郡,和北边长城沿线的部落。

这次行动,与其说是军事行动,还不如说是武装游行来的准确,为了配合这次行动,丘志清他们,可谓是拿出了老底。

特别是近些年培养出来的行政人才。

此次行动,兵分三路,北边那一路任务最轻松。

却也最容易出事,丘志清打算,以郑岩为主,全权负责云中郡事务,吴献为军事主官,带关羽,赵云等。

加上本部兵马,总计四个营,八千多人。

再加上一些行政人员,总计达到了将近九千。

另外两路,都是差不多的配置。

很明显,丘志清他们,就不是冲着三七开去的,而是谁有钱,又不干人事,那他们便会办了谁,干人事的站一边。

以免伤及无辜,错杀好人。

乖乖站一边,自然会有人安排好他们。

只要配合好,说不得当官也是可以的。

出发前丘志清再次强调,他们的敌人只是那些压榨牧民的部落首领,普通牧民,是他们应该拉拢的对象,切不可主次不分。

整个西进计划的总负责人,是魏和。

虽然他还挂着雁门郡郡丞的,却是实质上的并州北五郡的第三号人物。

该说不说,假节越这个是真的香。

有了这个权力,丘志清便可以直接开府,设置自己的班底,以前他是雁门郡太守,兼使匈奴中郎将。

使匈奴中郎将的驻地,原本在河西郡。

不过丘志清的上一任使匈奴中郎将张修,擅自斩杀南匈奴单于。

被押解回京之后,这个职位便空了好几年。

最后落入丘志清手中。

没办法,刘宏册封新皇后,何皇后之时,丘志清给的贺礼,实在是太多,便把这个中郎将的位置,给了丘志清。

而今他是使匈奴中郎将,假节钺,有开府建衙的权力。

他的官位便自动变成了,使匈奴中郎将,假节钺,兼并州雁门郡郡守。

接到圣旨的那一刻,他便成了并州北边五郡的实际长官,相当于半个实权并州牧,南边四个郡,都是太守管辖。

并州刺史只有监察权,没有管辖权。

现在是二月末,现在过去,说不得,还能赶上春耕。

补种一季粮食。

三月初,一切准备就绪后,三路大军,从平城,马邑开拔,往各自的目的地而去,此次做的好不好,将决定以后他们的机会还多不多。

在不久前,离开真一观三清殿前,丘志清便已经想的很清楚。

时至乱世,要么自己动手,保留有生力量。

要么辅左一番,当个老师傅,缝缝补补,继续过日子。

只希望刘宏这厮,多活几年吧,尽量不要玩的那么嗨,少用点助兴药物,多加练练他们的家传功法。

这点,丘志清还是很有信心的。

几年前见面的时候,丘志清便感觉,他只需要稍微克制一下。

不说像武者一般,活个一两百。

活个百多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到时候,他两个儿子,任意一个长大,那又是一百多年的太平岁月不是,只要大汉能安稳活下去,丘志清便可省心很多。

不过他这么想,人家却不一定是这么想。

此刻广宗城外,原沙丘宫遗址处,一座高大的祭坛,正拔地而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