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第258章 天下皆白

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258章 天下皆白

作者:喂狗的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7-07 00:26:27 来源:笔趣阁

所以……

如果打破了大汉的“苍天”,又无法立起他们自己的“黄天”的话……

以后估计就要仰人鼻息了,不过个中好坏,他也没经历过,不好评说。

张角也没和他说过,怎么建立“黄天”,然而每次提起这个事情,他都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丘志清也就选择相信他了。

而今想想他自己的叙述,应该去了不少世界,却是基本没有成功过,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

暂且不论张角的想法,丘志清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的那一套。

在没有实力之前,还是维持大汉的“苍天”为妙,风险小不说,只要他的高产作物,能够一直改良下去。

那他们便有的是时间,用来改造这个所谓的“苍天”!

……

丘志清这边拉着一大车粮食,进入郡守府中,徐荣,却是还在反复看着刘宏的批复。

像是要从中看出什么端倪一般。

丘志清也不再理会他,径直随着大车,去后边仓库了。

他还想看看,这些比较有出息的粮种,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个时辰之后,当丘志清再次出现在郡守府大堂之时,却是发现徐荣还没走,而是坐在客座上,正在琢磨着什么。

见丘志清从后院方向出来,徐荣赶紧抬头,认真的看着丘志清道:

“冲和兄,兄弟方才想清楚了,这个少府的人,这些大匠,我们确实是不能要!却又不能不要!”

丘志清眼角笑意闪过,脚步不停,嘴里说道:

“哦?徐兄有何高见?不如说来听听!”

此刻丘志清倒不是在调侃,而是真的很想知道,他会怎么处理。

毕竟对于朝堂上的一些操作,徐荣还是比他要熟悉不少的,兴许他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也说不定呢?

“我等应该告诉陛下,为了应对鲜卑入寇,懂得修复刀剑,铠甲的匠人还是需要的,

不过我等完全用不上少府的匠作大监,只需要一些手艺比较一般的,即可满足需求,不然多了亦是一种浪费!”

丘志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厮还真不是一般的狡猾。

难怪后来能让几度在西凉出生入死的孙坚,都吃了大亏。

对于正确的建议,丘志清向来是不吝夸奖,点头赞同道:

“徐兄真知灼见,佩服佩服!既然如此,那有劳徐兄草拟奏章,到时候由你我兄弟二人,直接署名呈递上去即可!”

徐荣亦是不客气,当场便吩咐差役,拿来奏章,便开始书写。

丘志清在一边看着,心中很是愉快,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光和元年(第八年),六月底!

他到任雁门郡,近三个月后,终于稳定了内部,打压了刺头,同时树立了权威!

接下来,便可以进入治理阶段了!

……

在徐荣的奏章上署上自己的大名,再用印之后,徐荣不等丘志清多说什么,便让丘志清留步,自己便迈着从容的步伐,大步流星的,出了郡守府。

在从差役手中,接过自己战马缰绳的同时,徐荣回首看了一眼这稍显落魄的郡守府。

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笑的很是真诚,还有丝丝的喜悦……

人生在世,无外乎就是选择,既然是选择,那便无非是如意,和不如意两种而已,至少在目前看来,他很满意!

徐荣轻盈的跳上马背,找人送奏章去了……

徐荣在笑,丘志清也在笑,他自然不会把人当傻子,他只会把选择摆在他人面前!

且他相信,只要是正常人,都不回选错!

……

而今,整个平城外城之中,房屋拔地起,外城城楼耸立,外城城墙,亦是初具规模。

高高的木架上,一块巨大的,重达数千斤的石墩,被缓缓拉起,滑轮组的运用,在华夏古代,并被大规模运用。

此刻自然是不能缺席,重达数千斤重的石墩,在四人不太费力的拉扯下缓缓升起。

而后下面之人开始调试,睡着一声:“放!”

拖拽石墩之人,立刻松手……

“砰~~”

坚硬笨重的石墩,与已经被多次捶打的夯土,碰撞在一起,发成沉闷的声音,一圈波纹在撞击的同时快速成型,向周围扩散。

与丘志清一起在城楼上看着远处施工场景的徐荣,不由感慨道:

“这些人,在习练了那套简单的呼吸法之后,竟是比牲口都不差,难怪之前来自草原的耕牛那么难普及!”

这是在笑话丘志清之前普及耕牛的事情。

他也是道听途说的,听说当时丘志清刚刚上任不久,便与鲜卑打了一战。

大胜而归,缴获牛羊马匹无数!

说道这里,丘志清要吐槽一下,这些人吹牛的水平真是一点不差,明明总共就三五千,还非得说牛羊马匹无数……

就好比月薪一千,别人问起时,总要先来一句,不足五万!

那时候没有销路,所以对于那些羊,丘志清便弄了个羊毛纺织机,现在那些羊,还有专门的人管着呢。

而那些牛,则是被丘志清当做官府的财产,租借出去。

刚开始还好,可后来就没人用了,那些属官的尿性,自然是乐的清闲。

不过这多少让丘志清有些郁闷,于是让郑岩去做一个民意调查,当然也没有后世那么细便是。

最后结果先是,大家理由都很多,比如牛脾气大啊,不听使唤啊之类的,这些丘志清都可以理解。

不过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共同理由竟然是,牛吃的多,可干起活来,拉犁还没自己快!

这叫什么理由,你怎么能和牛比呢?

不对,你怎么能比牛还能干呢?

原来是丘志清当初,为了让乡民们大冬天的出来干活,传给他们的那套呼吸法起了作用。

这里本来就天地灵气浓郁,想要修炼到一定境界或许需要不停打磨。

可丘志清那一套呼吸法,本来就是和气血锻炼配合使用的,也就是说,他们越是干活,力气增长的便越快。

久而久之,刚开始还有人租借的耕牛,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对此,丘志清也有些苦笑不得。

最后只能给牛穿了鼻环,让它们老实点,这才受欢迎了一些!

话说丘志清给他们的那套呼吸法,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较能吃一点,毕竟这是配合修炼气血的。

可到了后来,练到自然而然,不用刻意保持后,反倒吃的会少很多。

因为他们会无意间加大对灵气的吸收利用。

因此,有的人才会说那句,耕牛吃的比他多,干的比他少的话。

至于后来嘛,自然是发现,穿了牛鼻环的牛,听话了很多,同时有了牛的帮助,一个一牛,便可耕地。

要是没有牛,那就要两个人上,一人当牛,当真比牲口都勐!

“要说,这筑城,还是墨家在行,听说他们善守,他们筑的城,配合他们的守城之法,

最难攻克,因为而墨者们的筑城,守城之法,便被世人奉为圭臬,这才有了‘墨守成规’的说法,果真如此么?”

说罢,丘志清看向徐荣,想看看他的回答是什么。

徐荣沉默的看着远方,这正在施工的,有他一份设计功劳在里边的外城城墙。

仿佛在回忆着什么,片刻之后,幽幽一叹。

舒缓的声音,伴随着微微的夏日凉风,在丘志清耳畔响起:“墨守成规么?可惜,时代总是在不停的发展,

当更为强力的战争兵器的出现,墨者的那一套筑城守城之法,便不在适用与新的战场。

而那些自以为拿到墨家核心技术之人,依旧把墨者千年前的经验,奉为圭臬,

这也导致‘墨守’后边的‘成规’两个字,由原来的圭臬,变成腐朽的顽固……”

看着远处外城,城楼,瓮城,千斤闸,马面,壕沟,阵法,等新老事物在外城城墙上一一显现。

徐荣沉默了片刻,坚定道:“墨者,从来就没有,也不应该有‘成规’一说,向来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变!”

说道此处,徐荣光转头认真的看着丘志清,一字一顿的说道:

“而真正守着成规不放的,却是那些高高在上,天天侃侃而谈之人!”

当其说完这一句之时,浑身真气鼓荡,眼中泛出精光,炯炯有神,威势慑人,青色真气缭绕身周!

每环绕一圈,真气便少了几分,凝实几分,颜色亦是深了几分。

直至最后,真气如墨,漆黑,而柔亮……

不多时,真气勐然内敛,整个人比之之前,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原本还有些句偻迹象的长腰,变得昂然挺拔起来。

清风徐徐,吹动其衣摆,扰乱其发丝,不过丘志清却是知道,他的心……却是静了下来!

“恭喜徐兄,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徐荣笑了笑,回应道:“冲和真人说岔了!”

丘志清也不反驳,感受着夏日的凉风,双手拢于袖中,怡然观察着外城的动静,不甚在意的回道:“哦?愿闻其详!”

徐荣双手负于伸手,仰头看向万里无云的天机。

此时太阳偏转,城楼的阴影,正好覆盖住两人!

此时徐荣张口,说了句还算应景的话:“天下皆白!唯我独黑!”

丘志清不言,城楼上一时间陷入了沉寂,风……似乎大了不少,城墙上的“汉”字大旗,被吹得咧咧作响。

哪怕是城墙上的尘埃,亦想在这大风起时,腾空而起,拥抱苍穹,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城头之上,一人拢手于袖,低眉垂目,仿佛睡着了一般。

一人昂首负手,遥望远方,两人便如此,仿佛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一般,陷入沉默之中。

日头偏西,此时天空中忽然飘来几朵金光镶边的黑云,丘志清微微感应片刻。

率先开口道:“徐兄,恐怕大雨降至,这边就交给徐兄了,我先回去。”

这雨,还算来的及时,这个时候,正是大家晾晒粮食之时,每年这个时候,几乎都要来那么一场。

仿佛不被水泡过的粮食,就不算好粮食一般。

至于徐荣的身份,其实丘志清之前一直都有点猜测,因为这厮的行径确实是有些与众不同。

如果是丘志清是从来不关心自己俸禄的问题,够吃就成的话。

那徐荣便恰恰相反,他很在乎自己的俸禄,又很不在乎自己的俸禄。

为何这么说呢?

他很在乎,是因为每次领取俸禄,他都很积极,不过拿回去之后,却并不是自己攒着,而是在给自己留下口粮之后。

便把粮食,分给一些他眼中的穷人,吃不起饭之人!

听其言,观其行!

这一向是丘志清的看人准则之一。

而徐荣的这一套,恰恰就很是符合墨家对弟子,兼相爱,交相利!

这一行为准则。

只是不知是否因为儒家对墨家打压最狠的缘故,徐荣总会有意无意的隐藏自己的身份,放弃一些传统。

例如衣着,和穿鞋!

他就没有按规定来,按规定,他不能穿华服,不能穿鞋!

对,你没听错,丘志清的记忆中,就是不能穿鞋的……

不过这应该都不影响,按理说全真道士还不能喝酒呢,丘志清虽然平时不喝,却也有破戒的时候。

如当初被赵煦,赵昀这些家伙宴请的时候,便没少喝。

他记得第一次破戒喝酒的时候,好像还是洪七公请他喝的,说是皇城之中的贡品……

现在会想起来,貌似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不过世易时移,丘志清也不觉的违反一些规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自己就只是下意识的遵守。

本质上其实对违反教规,有什么惧怕,或者畏惧心理。

这可能和他自己,从未被教规处罚过有关吧。

因此徐荣坚持践行自己认为对的规定,摒弃了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或者说已近不合时宜的规定。

丘志清很是认同,正如徐荣自己所言:

“墨者,从来就没有,也不应该有‘成规’一说,向来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变!”

他在求变,亦在求道,只不过之前走岔路,看不到目标,有些累了,想要休息一番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