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港岛旧事 > 381 宁波熟,一碗粥

港岛旧事 381 宁波熟,一碗粥

作者:萌俊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07 00:26:23 来源:笔趣阁

一个月后,楚伟南主动辞去潮汕商会会长一职,商会理事全票同意,由副会长何定贤当选新任会长,商会理事郑裕同当选新任副会长,楚伟南获潮汕商会永远会长一职。

等同于终身荣誉会长。

毕竟,荣誉会长也是有期限的。

实际上,楚伟南依旧处理着商会内大部分的公文,以及日常公务,唯有涉及到大型会议,商会发展的决策,才会交给何定贤亲自处理。

何定贤经手的第一件商会事务,则是关于商会理事补缺竞选事宜,之前商会内就有一个理事缺额,现在随着郑裕同上位副会长,理事席位缺额两人。

瑞和堂。

阁楼。

茶座。

郑裕同穿着褐色长衫,模样要比两年前丰腴不少,看得出来跟随国际金价上涨,周大福金铺收入不菲,董事长的位置是越做越稳,而且在商会鼓励往地产行业发展后,个人成立了一间新世界建筑公司,竞标到跑马地蓝塘一片地块,正在兴建别墅,认购的客人不少,销量极佳。

何定贤身穿西装,坐在主人位,慢条斯理泡着茶,手边摆着一份文件夹。

看文件潦草的样子,显然已经被翻看过。

王老吉、楚伟南、马应彪等人也坐在一旁。

何定贤用木夹把一杯杯茶,不疾不徐的摆到大佬们手边,说完一切后笑着说道:“怎么样,对参选的新人有什么看法?”

“参选的新人不少,但有能力,有名声的人不多。”马应彪端起茶杯,饮了口茶,现在是港岛经济的一个窗口期没错,做出适当的商业布局,未来将收获丰厚的果实。

许多大佬都是此时起家的。

但现在也是港岛商界的一个恢复期,大多数老板都是靠二战前的生意起家,或者是在二战中捞到利益兴家,上一辈的大佬们正值壮年,下一辈的年轻人还没起来。

何定贤通过一个个小机会,一步步爬起来是异类,这种人在什么时候都能起家,大多数人还是要乘时代的东风。

除非是继承家业的太子哥。

“何添先生吧。”

王老吉道:“何先生是恒生银号的创始人之一,任职总经理,六年前加入商会一直忙于工作,今年有志竞选商会理事肯定要支持。”

“是该给何先生留一个位。”

楚伟南点头道。

何定贤见状早有预料,笑着道:“何先生虽然在恒生银号没有股份,但是在银行业声名远播,不开口则罢,开口是该给一个位置。”

河添是广州番禺人与恒生大老板何善衡为同乡,当年一起来港岛创立恒生钱庄,但由于只是一个杂粮铺小老板妾生的儿子,手中资本不足,在银号创建之初没有投钱,为五大创始人中排名最尾的一个。在创建之初就负责钱庄内部账目,担任大掌柜的职务,现在为银号总经理,职务还是一样,但随着银号越做越大,收入地位,水涨船高。

番禺人大多会加入广府商会,但番禺人居住着许多潮汕人,河添便是其中之一,更认同潮汕乡会,自然就会加入潮汕商会。

况且,除了宁波、山东等文化、语言相差太远的商会常互相排斥外,广省内部的商会并不拒绝其它市县的加入,随着潮汕商会的壮大,越来越多五邑、广府、东莞、佛山人加入潮汕商会。

虽然各地都有商会,但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谁都喜欢加一个强的商会作靠山。

何定贤在身为副会长的时候,便让人多优待外市会员,经常敲打爱排外的潮汕佬,导致商会里的气氛改善很多。这可能也是河添有意竞选理事,为商会做事的原因。

“好。”

“就这样定了,剩下一个理事的位置呢?”

王老吉品了口茶,出声问道。

“我觉得潮福酒楼的老板陈启年先生不错。”郑裕同提议道:“商会理事多为工厂主、商行、做贸易的老板,适当吸纳一些酒楼主,餐厅老板也能壮大实力。”

“毕竟,随着港岛发展餐饮业肯定也会发展。”

马应彪当即摇头:“就算把全港酒楼加在一起,赚的钱也没有一间贸易行多,酒楼体量还是太小,而且太受市场影响,将来在酒楼、餐饮上工的人多了,或许可以给一两个位置,但不是现在。”

“干脆让胜德工业的老板张先生上好了。”

胜德工业是一间五金制造厂,在港岛五金行业里占据有一定份额,虽然没有到龙头企业的地步,但算是潮汕商会在五金业里最能拿出手的人物,加入商会也有七八年,方方面面都很合适,但方方面面都不突出。

何定贤不得不感叹搞服务业的地位低啊,连带着老板都被看不起,但没办法,这年头连锁餐饮搞不起来,没有一个地区性的巨头出现,餐饮业一盘散沙自然给人看不起。

商会里酒楼老板倒是不少,但地位极低,常被人笑骂是端盘子的。

何定贤感慨过后,忽然笑着问道:“怎么没人提长江工业的李老板,据说他为了一个理事的位置,东奔西跑,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底下的会员也有很多支持他。”

郑裕同笑道:“阿贤,底下的会员不知道长江工业代表什么,我们手中拿着票的要再不知道,早晚被人卖给鬼佬还替他数钱。”

马应彪也道:“长江工业在宵琪湾的工厂被烧不到一个月,便全线恢复开工,据说汇丰银行专门托关系替李家城在欧洲进口了最新的生产线,还批了五百万港币的贷款帮长江工业回血。”

“这种待遇跟亲儿子比也差不了多少,我们不能打死他,也得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想在潮汕商会出头是不可能的。”

王老吉喝着凉茶,不置可否,他一辈子大风大浪见得多,对李家城这种人没有多大兴趣。

楚伟南则是深悉女婿的性格,面色疑惑的问道:“阿贤,你怎么想的?”

“让他上位。”何定贤揣摩着茶杯,笑脸吟吟:“他总想借商会的皮保护自己,我们赶不走他,但也不能让他白嫖,就让他担任商会理事,起码他在做什么,怎么做,能给兄弟们看见。”

“你的意思是”楚伟南思索道:“把他架到火上烤?”

何定贤点点头:“对。”

在李家城敢在工厂升起大英国旗之后,便不能再对其抱有幻想。如李家城这种人对他越好,他越会得寸进尺,只要有利益的事,不管冒多大风险,多昧良心都敢干。

这人的经商风格远没后世自传中夸耀的那么保守,命里偏爱火中取栗,只不过,善于英逢鬼佬而已。他以前是看过李老板的自传,接触过李老板之后,发现自传里的人,更像是李老板想象中的自己,十分的理想化。

何定贤思来想去,想要合情合理干掉李家城的最好办法,便是一层层撕去其伪装,让他彻底丧失华人那层皮的保护,让人白心给露出来,自然就能拿下。

“这样也好。”

楚伟南微微颔首,他也发现李家城有点手段,为免把李家城养成心腹大患,最好的办法就是早早干掉。

“那就这样定了。”

郑裕同也表示同意。

说到底只是一个商会理事的位置而已,对有乡情的而言,价值千金,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没什么价值。李家城要在商会里扑腾出几个水花,真的很难

同一天。

夜晚。

宁波会馆。

邵毅夫在会馆中堂摆了一张圆桌,请商会副会长董郝云、李惠利、以及名誉会长邵醉翁、理事邵邨人、王传霖、陈廷华、曹光标一起食夜宵。只见圆桌中间摆着一碗虾米粥,还有一圈各色宁波菜。

邵毅夫在回到港岛之后,小有起色之后,便迅速接手了宁波商会会长的位置,让兄长邵醉翁坐冷板凳去了。

邵醉翁连邵氏电影公司都交给出去了,再交一个商会会长的位置算什么?宁波商帮虽然历来名气不小,是华人海外商帮中较为有名的一个,但是与潮汕商帮、八闽商帮、客家商帮还是差了些。作为二战前即在上沪电影界称雄的邵毅夫,要接管商会其实很容易,上上下下也没人不服气。

这时邵毅夫站起身用汤勺盛出一碗碗粥,一一交给参会者,当舀完坐下后,尝了一口,笑道:“宁波有句老话叫作‘宁波熟,一碗粥’,古意是讲宁波的土地贫瘠,熟一季分到每人头上,每天也就只够喝一碗粥。”

“我们宁波人不得不被迫走四海,闯天下。”

“现在呢,也指出门在外的宁波人,坐在一起喝一碗粥就熟了。我先前一直在南洋发展,回港岛之后才发现,我们宁波人快要被潮汕人打的抬不起头了。”

董郝云、李惠利、王传霖、陈廷华等一干宁波商人,脸色骤变,在场都是港岛宁波帮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特别是船王董生、钟表大王李生。

这一句话是在骂他们没照顾同乡?

“邵先生。”

“你什么意思?”董郝云辈分、人脉不如邵老六,但产业之庞大,可一点都不怵会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