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港岛旧事 > 271 华侨旗帜

港岛旧事 271 华侨旗帜

作者:萌俊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07 00:26:23 来源:笔趣阁

集美先生本名甲庚,出生于厦门集美社,17岁即渡洋前往南洋,经营父亲留下的米粮店,后开设罐头厂,创办黄梨园,加入熟米业务(即去谷皮的粳米。)

早年米粮店都是带谷米,与目前商铺买到的粳米不同,后来熟米才成为主流。

36岁时已经在南洋声名鹊起,是著名的实业大王,受人推荐担任新加坡华商总会协理,及道南学堂总理。同年加入同萌会,向闽侨募资五万元建校舍。

这一年开始,陈先生便与助学振兴结下不解之缘,一生都在为华人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先后创建集美学校、集美师范学校、厦门大学、南洋华侨中学、集美航运学校。

他的名并非取自家乡,而是家乡以他为荣,华侨们对他的尊称!

这一世,陈先生最辉煌的地方,并非是在教育、实业上的成就,而是永远都站在正确的一方,不受政治利益左右,谁的组织有抱负,他即号召南洋华侨支持谁!

一开始支持国父、后来支持北方,全都是在形势转变之前,最危难的时候给予帮忙。如果说,一次赌中,可以说是在博,但次次都赌,不食红利,是为什么?

只能说是理想的光辉在闪耀。

战乱时期,陈先生还支持闽省财政,累计捐献超五十万大洋,为各方爱国组织募集的资金不下百万。

1923年夏,闽、省两地军阀在集美、高崎两岛对峙,互相开枪射击,造成集美学校学生李文华在乘船途中中弹身亡,正在南洋筹措爱国资金的陈先生,立即与另一位爱国华侨,后任全国赈灾委员会主任的林义舜先生,联名通电,要求确保集美学校安宁。

南北各路军阀纷纷同意订立集美和平学村公约,特别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由此而来。

集美社的学校也统一合并为一所大学。

战争期间,知名的起义行动、载有的地方灾荒、都可以找到陈先生组织筹款,号召南洋华侨募捐的消息。

初代南洋华侨是为国出过大力的!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一直欢迎华侨的原因,甚至第一批回国投资的人都是南洋华侨,陈先生则高尚到让人一提起华桥,便联想到闽省人,不是华侨只有闽省人,而是闽省出了个陈先生。

何定贤知道陈先生除了是个商人、爱国华侨,更是位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

在南洋时期便是同萌会员,第一代的社团大佬,通过不断的兴华义举,在南洋华侨中具有“教父”般的影响力。要是能让陈先生致电给南洋总督,南洋总督确实要慎重考虑放人。

因为,陈先生现在已经回归家乡养老,真正的落叶归根,享受人生,并且是站城门楼上观礼的人物,身上头衔都是国字号。他一句话南洋都得抖三抖。

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可是有人送给过他一面旗帜,上书“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八个大字。

何定贤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必须相信陈先生是个高尚的人。南洋本地的政治人物,为什么会与陈先生有所矛盾?陈先生混哪里的,小瘪三又是混哪里的?

摆明是眼界不一样。

“我要想联系陈先生,只能通过霍老板牵线搭桥了。”何定贤心中掂量一番,出声道:“既然只是通个气的事情,我没理由拒绝,成不成都不关我事。”

“至于游行示威的活动,干!”

何定贤考虑到眼下形势,为南洋的华侨声援,其实便是港岛华人出声。虽然看起来是两线作战,在警务处长都没彻底搞定的情况下,白白为南洋华侨吸引火力。

但搞政治格局要大,港岛、南洋同为英属殖民地,华人本身就是一体的。南洋闹的越凶,港府越忌惮,港岛喊的越大,南洋总督要考虑的越多。

声援南洋华侨,其实就是帮助自己,相比于南洋打打杀杀,血溅街头,港岛干点加油呐喊的活,他都嫌不过瘾!

“你让南洋的劳工主席等消息,港岛华人会在适时的机会,举起旗帜声援南洋。”要不是政治环境摆在那,何定贤都想在港岛复刻南洋的活动,可惜港岛地缘跟南洋天差地别,顶多跟濠江走一样的路线。

“好。”

蒋天生则是倍感意外,激动的点头。

他预料中大老板会答应愿意联系陈先生,但会拒绝声援南洋的事,却没想到,大老板竟然一口答应下来。

这样义群海外分社在南洋的地位将会大大提高,而义群通过为劳工阵线拼命,不仅参与进军火、面粉生意,还拿到经营马栏、赌档以及走私香烟的机会。

虽然,这些生意没有面粉赚钱,但胜在能开档口,扩大兵马。

何定贤把冻柠茶喝完,打算起身走人,随口问道:“还有没有什么事?”

蒋天生长叹口气:“义群在南洋有个军火仓库被查了,天养想让大老板再调一批货过去,希望能增加一批重火力。”

何定贤蹙眉道:“损失一批军火是小钱,不过重火力是多重。”

他拍拍腰间枪袋,纳闷道:“我一个戴左轮的,去哪给你搞飞机大炮,真是痴线。”

蒋天生露出一抹强笑,连忙道:“没敢要飞机大炮,能弄点重机枪,军用手雷就不错了,最好有防弹衣。”

何定贤瞪他一眼:“我倒是希望给你们飞机大炮,那还搞什么社团活动,游行示威啊。直接躲乡下训练武装队伍,直接把鬼佬赶下好多好,对了,顺便来港岛帮忙我打打鬼佬,我也不用干警察了。”

“转行当港督。”

蒋天生给骂了一个头血淋头,拿起桌角的帽子,咧着嘴笑道:“唔好意思老板,我送伱出去。”

“走了。”

何定贤走出茶餐厅,站在门口,稍等一下便有轿车驶来。

当晚。

霍官泰正在家里打扑克,接到电话,出声问道:“做乜?”

“泰哥。”

“求你帮忙联系一下陈集美先生。”何定贤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弹弹烟灰。

霍官泰招招手,让兄弟们放下牌,凝声问道:“你找陈先生干嘛?”

“哇靠,港岛华侨就不是华侨了!”何定贤震惊道:“我堂堂一个华侨商人,要揾陈先生聊聊天不行啊?陈先生可是华侨委员会主任,多多少少要给我几分薄面吧?”

“啧。”

霍官泰直接笑出声来,摸起旁边的烟,点起来道:“你何定贤算哪根葱?同我装大象就算了,还同陈先生装大象啊!”

“祖上出国有三十年吗?就TM出来充华侨,真是给你面子。”

何定贤耸耸肩膀,无赖道:“帮我约人。”

霍官泰叹出口气:“你找陈先生做什么咯,现在陈先生住在集美的校舍里,每天种菜养鸡,除了必要场合以及视察学校是不会出席的。”

“找他捐钱啊!”

“得唔得!”

何定贤大声吼道。

霍官泰笑了:“贤哥,打算捐多少啊?”

“五十万。”

何定贤报了一个小数字,霍官泰却点头:“可以,我帮你联系陈先生,记得你在港岛也有一所学校吧?”

“嗯。”

何定贤道:“九龙塘,牛津道的一所中学。”

霍官泰轻笑一声:“那事情就简单了。”

五十万港币,于港岛商界大老板而言,是一个随手可以掏出来的数字。但港币目前与英镑挂钩,算是外汇,在国内购买力惊人,支持一所大学建设绰绰有余。

让陈先生见他一面,聊几句天,还是简单的。

愿意花钱办事,确实方便。

隔天。

下午。

半岛酒店。

何定贤开始为购买重型军火的事情奔波,南洋同胞提出来的要求,尽量满足嘛

不管能不能成。

总得问问。

飞机大炮搞不来,机枪搞几把不过分吧?搞来的火力可都是会打出去,关键时刻,能救同胞的命,一点都不浪费。

军火庄家施平听完他的诉求,却陷入沉吟,出声问道:“何sir,要多少货?”

“轻重机枪加起来起码要五十挺,子弹要十万发,手雷之类的十几箱,防弹衣能搞多少,搞多少。”何定贤坐在对面,端着杯咖啡,轻笑道:“毕竟,我都没有一件防弹衣。”

施平则是充满警惕,望着他,重申道:“何sir,照规矩,这些家伙不能出现在港岛!”

“我明白。”

何定贤点点头,摊开双手:“我也是麦sir的合伙人,起码在这件事上同他利益一致,怎么会犯麦sir的规矩?除非将来都不想赚钱了。”

施平轻轻颔首,刚开始他以为何sir要组建非法武装呢,现在看起来何sir没有疯。

“放心,我不会拿你们的武器造反。”何定贤轻笑一声,阴阳怪气的道:“真打算造反,还缺人送武器吗?”

“呵呵。”施平发现小心思给人看破,倒也不尴尬,和煦的笑笑,解释道:“步枪、手枪,警队可以出货,但涉及到重火力武器和手雷,警队仓库是没有的。”

“防弹衣有,但不在销售行列。”

何定贤轻啧一声,站起身道:“算了。”

“这份钱你们没本事赚,要知道,南洋一件防弹衣都炒上一万港币,大有的赚。市场估计也就这一两年,不赚,我找其它供应商,小摊贩做生意就是这样,畏畏缩缩,一辈子赚不了大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