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异界军火帝国 > 844主战坦克

异界军火帝国 844主战坦克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0:16:20 来源:笔趣阁

坦白点儿说,豹式坦克并不是最好的二战坦克,它有许多缺点,又并不比它的同行们名气大。

论起名气来,虎式坦克明显是更胜一筹,论起综合性能来,它其实比起谢尔曼还有T-34坦克来也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从纸面数据上来看,它的性能比谢尔曼与T-34坦克稍微好一些,但是好的这一些又完全被它在工艺上的复杂与价格上的昂贵给拖累了。

实际上它被选为唐国的主战坦克,完全是因为它均衡的性能与相比较而言强悍的装甲防护性能。

唐陌很重视唐国装甲部队人员的安全性,所以宁愿把问题推给坦克生产厂与后勤维修部队,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王牌车组们去前线白白送命。

所以豹式坦克才会被选为唐国的主战坦克,在外部矛盾非常尖锐的时刻,成为了唐国装甲部队手中的利刃。

可是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唐国方面有更多的时间去完善自己的武器了,所以豹式坦克的许多缺点,也都被单拿了出来,列入到了改进条目之中。

其中最为士兵们诟病的,就是豹式坦克复杂的行走机构了。这玩意儿在前线坏了很不好修理,严重影响到了装甲部队投入兵力的效率。

从这个反馈上就能清楚的了解到,一款武器的缺陷究竟是怎么传达到领导耳中的:如果单单只是士兵们骂街,其实问题是很难得到解决的。

只有当中层指挥官们认为,这种武器影响到作战效率了,问题才会被整改——这种事情放在哪个国家,似乎都是一模一样的解决办法。

双排行走机构的故障率更高,与此同时车体内的发动机联动轴也让豹式坦克的车体病态的高,这些都让研发部门开始下决心弄出一种全新的坦克底盘,来彻底解决掉所有的麻烦。

尽管大部分的豹式坦克都使用了柴油发动机,但这也只是临时的改进,新的唐国坦克底盘,在一开始就必须确定使用柴油发动机。

与此同时,豹式坦克的炮塔也开始出现许多问题,渐渐的开始不适应新的作战环境需求了。

问题集中在坦克炮塔正面的防盾上,这个巨大的防盾严重影响了火炮的上下调节速度,这一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变得越来越致命。

尽管整体炮盾让炮塔正面的防护力得到了保障,可炮盾越来越厚显然让火炮的俯仰机构越发的力不从心。

带着一整块炮塔正面装甲上下摆动,这对俯仰机构来说太难了,同时俯仰机构的强度也开始制约坦克正面装甲的厚度。

想要使用更厚的装甲,显然是不能再用整体型炮盾这种过时的设计了,为了增加炮塔正面的防护,这是必须舍弃的一部分。

另一个舍弃沉重炮盾的理由,就是更新的火炮瞄准技术的诞生:大唐集团一直都在测试他们的火炮稳定系统,这套机械稳定装置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坦克火炮的瞄准效率。

这玩意儿就是一个火炮双向稳定器的雏形,可以显著的减少瞄准时间,甚至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行进间开火。

有了这种东西,加上夜视仪和弹道计算机,坦克技术才会真正形成代差,彻底将其他帝国的坦克甩在身后。

为了实现这些新的技术,所以整个炮塔也必须要重新设计。唐国的豹式坦克,在对大华帝国的战争中大放异彩之后,就不得不面临被全线淘汰的命运。

谁能想到,其他国家可望不可求的先进坦克,大唐帝国已经在开始考虑全面淘汰这种事情了呢?

取而代之的新坦克采用的是一种划时代的设计:半球形的炮塔,五对负重轮……唐陌最熟悉,也最传奇的一代名车。

没错,下山了的59,服役了半个世纪依旧坚挺的59,让人亲切又让人怀念的……59!

华夏一共生产了超过1万辆以上的59式主战坦克,它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一代名车。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59型主战坦克都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在那个时代,它几乎把坦克的各种性能指标完美的平衡在了一起,堪称一件艺术品。

它的原型是前苏联制造的T54中型坦克,这种坦克的设计思路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反复验证过的,正确性毋庸置疑,是当时苏维埃钢铁洪流的中坚力量。

不过唐陌也没打算直接把59拿出来使用,因为它也有自己的弱点和缺点。

相比较豹式坦克来说,T-54在人体工程学设计方面确实非常糟糕,它低矮的车体也不像豹式坦克那么舒服。

几乎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的行走机舒适性几乎没有任何的考量,这种坦克完全就是被设计出来用于消耗的。

但是唐陌知道的,或者说他能找到图纸的西方坦克在这个技术层面上非常的不堪:50年代前后,西方国家的坦克那设计基本上就是放飞自我了,能拿得出手的几乎没有。

相比较而言,59式主战坦克就显得优秀的多,只是它被苏联工业影响,做工粗糙对成员而言没那么舒适罢了。

所以,唐陌对这种坦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首先就是拿出了技术更高,威力更强的主炮,直接让唐国的新型主战坦克使用上了105毫米这个口径。

另外,唐陌在这门主炮上安装了气压抽烟系统,这显著的改善了坦克车体内成员的战斗舒适性。

新的坦克略微增加了一点点车体的高度,以此来增加了坦克的舒适性,改善了内部空间,让成员可以更长时间的在坦克内战斗。

同时,这样的改进也增加了坦克的重量,所以坦克的履带也加宽了一点点。

全新设计的坦克车体增加了车重,不过38吨左右的重量并没有严重影响坦克的主要作战性能。

全新的坦克车体正前方的装甲厚度依旧保持了正面120毫米的逆天标准,同样在坦克车体两侧也有80毫米重度的装甲防护。

炮塔正面的装甲更加夸张,足足有200毫米,这样的防护已经足以与虎式坦克比肩。

继承了59系列坦克夸张的可靠性,全新的坦克故障率要比豹式坦克更低,维修起来也相对来说更加简单。

低矮的车体让59式坦克在全面加强了防护之后,依旧比豹式坦克更加轻盈。所以哪怕柴油发动机的马力只有520,但它的速度依旧和豹式坦克不相上下。

柴油机的优势是大扭矩,所以理论上来讲新的坦克在机动性上并不比豹式坦克差。59式坦克在外挂油箱之后可以拥有接近500公里的最大行程,是豹式坦克的二倍还多。

不过新的坦克有高低向稳定器,有测距仪,同时可以安装红外线夜视仪,能够进行夜间行进作战。

还有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是:因为无线电系统的逐渐成熟,唐军正式决定取消坦克上专门设立的机电员,将坦克组成员人数削减到4人。

这样的削减可以缩减装甲部队的人员数量,可以用更少的人组建更多的装甲师。裁撤出来的无线电操作员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大部分还有实战经验,可以立即组建新的装甲部队。

因为取消了机电员,所以也就取消了航向机枪——这进一步提升了车体正面装甲的防护力,也算是提升了一部分防护水平。

尽管看起来提升不大,但是59坦克在防护水平上的提升能够进一步保护唐国的坦克成员。而全新的坦克设计,也让后期加入新的设备成为了可能。

这些看不见的设计思路上的转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唐国的坦克正在渐渐摆脱二战时代的影响,向着冷战时期的坦克设计思路靠拢。

很快,更加先进的弹道计算机、横风传感器、激光测距仪……都会加入到坦克内,让唐国的坦克真正甩开对手,树立起绝对的技术壁垒。

更让人欣慰的是,唐国的坦克化繁为简,回归到了能够大规模量产的路子上来:尽管豹式坦克很优秀,可59式坦克显然对后勤更加友好。

在开始试着制造59式主战坦克的底盘之后,铜城的坦克制造厂立即就爱上了这种全新的坦克底盘。

比起豹式坦克的双排负重轮设计,59式坦克的5对负重轮实在是太清爽了。每一次看到新式坦克那为了减重而故意设计成镂空模样的负重轮,坦克厂的工人们就觉得舒坦。

少数见到了新坦克的后勤部队也松了一口气,豹式坦克的噩梦终于过去,他们手里的工作又少了一部分:除了高呼吾皇万岁之外,他们也想不出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了。

全新的坦克如今还没有大规模的装备部队,依旧处于实验测试阶段。不过豹式坦克却已经在疯狂的减产了,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唐帝国的装甲部队,今后的主战坦克,差不多已经敲定了型号,基本上就是让大唐皇帝陛下魂牵梦绕的……59式主战坦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