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异界军火帝国 > 808更多的钢铁

异界军火帝国 808更多的钢铁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0:16:20 来源:笔趣阁

全世界都在总结这场战争,也有许多人的说法看起来很有道理。尤其是东大陆上的各个国家,他们的海军在这一次战争中普遍表现的不好,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

因为没有预料到鱼雷的出现,这些国家的海军都不敢轻易的接近龙岛,也就没有能够发挥出兵力优势。

所以大家都在思考,思考如何让自己花费重金构建的海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作用。

就在大家思考如何强化自己的海军的时候,有一个东大陆的工程师宣布自己发明了一种结构,可以帮助船只有效的抵御来自水下的爆炸。

整个结构非常的复杂,但经过实验证实也非常的有效,这一套设计很快就被各国海军采用,开始用来改造自己的战列舰。

战列舰在改造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固了水下部分的装甲,一方面开始使用类似的防御结构,来增加战舰对鱼雷水雷的防御力。

随后,世界各国又聚在一起,拉上了唐国,签订了一个《无尽之海海洋公约》。这个公约的其中一条内容,就是规定缔约国不能使用水雷封锁港口。

后来经过大家的讨论,直接就宣布废除了水雷这种武器。因为它实在是太影响航行安全了,在战争结束之后也不方便排除。

唐国也签署了这个条约,因为唐国的海军越来越不屑于使用水雷这种武器作战了。

在经历了上一场战争的被动之后,拥有更多秘密武器的唐国海军,实际上完全不需要依仗水雷这种武器来防御或者封锁。

潜艇这个大杀器别人还没什么太好的针对手段呢,更别说已经开始形成战斗力的航空母舰了。

只要这些武器开始发挥作用,唐国的海军就是天下无敌的状态。不使用水雷并不是唐国海军的损失,而是其他国家的遗憾。

他们将失去一个能够威胁潜艇与航母的手段,失去一种保护自己港口的方式。

战争已经结束,唐陌正在想办法改进自己手里的各种武器装备,以求让它们在下一场战争到来的时候发挥更大的作用。

原本的改进型潜艇已经准备开工建造,这种新式的潜艇拥有更合理的外形设计,能够在水下更快的行驶。

流线型的设计让这种潜艇从“会潜水的船”,真正进化成了“潜在水下的船”。这其中的意义难以估量,潜艇的真正威力也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另一个拥有了更多发展时间的海军武器是舰载机,之前唐国没有时间制造专用的海军舰载机,所以只能拿斯图卡勉强凑合使用。

现在战争结束了,海军有更多的时间来打磨自己的舰载机了。所以唐陌取消了屠夫战斗机上舰的计划,转而使用F4U海盗战斗机作为海军的舰载机型号了。

这种战斗机的性能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唯一的缺陷是机头太长导致的起降视野不足。

可屠夫战斗机也有类似的缺陷,大哥别笑二哥,唐陌也不愿意用性能略差的F6F战斗机,所以就只能用F4U战斗机将就一下了。

至于说舰载攻击机,唐陌决定还是沿用斯图卡这种多用途攻击机:它能挂鱼雷也能挂炸弹,算是一种比较合格的选择了。

唐陌倒是有许多选择,比如说美国海军二战时候装备的SBD无畏俯冲轰炸机和TBD破坏者鱼雷攻击机。

这种双机配置在二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是美国海军战胜日本联合舰队的功臣,可以说是战绩彪炳。

但是唐陌觉得装备两种型号的攻击机真的是有些麻烦,所以有些偏执的决定应该用一种多用途的攻击机来完成鱼雷攻击和俯冲轰炸两种任务。

当然了,二战时代能够完成这样多用途任务的舰载机还是有许多的,比如说大名鼎鼎的日本97式舰载攻击机,还有另外一种后续改进型,堪称二战时期最好的多用途舰载攻击机:流星改。

这两种飞机坦白的说性能方面是无可挑剔的,绝对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可奈何唐陌对日本的玩意儿一生黑,所以他本能的就把这俩玩意儿排除在选择之外了。

剩下的舰载机里就没多少好选择了,英国二战时候的舰载机性能真的不怎么样,数来数去也就用摆在眼前的斯图卡最省时省力。

不用开新的飞机生产线,大多数的零件还通用,虽然性能方面确实不怎么样,但是胜在成熟可靠。

所以这种相当魔幻的舰载机搭配就被敲定了下来:海军舰载战斗机F4U海盗,舰载攻击机JU-87斯图卡。

在唐国这边敲定了两种舰载机的几乎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开始着手翻新自己的战列舰。

为了应对更多的海上威胁,各国海军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改进起了自己的战列舰,并且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建造新式的战列舰。

也不知道是谁先开了个头,在战舰两侧加装了一些长长的支撑杆,然后在支撑杆末端挂上铁网,作为防鱼雷装置。

说实话这种装置确实可以有效的抵御鱼雷的攻击,唯一的缺点就是会影响航速。

不过病急乱投医的各国海军也不在乎什么航速了,立即就开始在各种战列舰的侧面,安装这种装置。

之前的那种新式结构也在被击伤的战列舰上首先使用,这些经过改装的战列舰的水下部分开始变得臃肿,并且加装了更厚的护甲。

各国全新的战列舰从一开始建造就安装了更厚的水下装甲,舰体内设置了更多的防水闸门,也设计了更多的防水舱室。

在战列舰的两侧,装备了更多的高射炮,这些火炮不仅仅可以为战列舰提供更好的防空保护,理论上也可以用来攻击两侧来袭的鱼雷。

全新的战列舰普遍使用380毫米以上口径的主炮,这些主炮的设计图纸都是唐国出售的,有些国家采购的是406毫米口径,有些则是410毫米口径。

当然了,也有一些国家私下里准备给自己的超级战列舰装备更大口径的主炮,为下一场战争做着准备。

不管这些国家的目的如何。他们都投入了更多的钢铁,试图堆砌出一支更加现代化,威力更大的海军。

两艘战列舰被击沉,可以说是损失最大的来恩斯帝国,一口气开工建造了4艘布纳斯级战列舰,同时又追加了两艘新式战列舰补充自己的海军。

这些国家并非只在自己的海军建设中投入更多的钢铁,他们也在制造更多的坦克和火炮。

豹式坦克带来的冲击影响着几乎全世界,在见识了长身管火炮之后,各国的陆军都深感忧虑。

现有的坦克是无法战胜这样的强敌的,为了对抗只能加厚本国坦克的装甲。所以各国坦克全都在这一时段重新设计,大幅度的提升了坦克正面的装甲厚度。

在此之前,各国坦克的前装甲普遍在20毫米到30毫米之间,也就只能抵挡机枪和步枪子弹而已。

可很快,各国坦克的主装甲厚度就增加到了50毫米到80毫米,似乎希望尽可能的抵御唐军坦克炮的远距离攻击。

之所以没有进一步提升装甲厚度,是因为各国的发动机技术还不足以支撑更厚的装甲设计,推着几十吨重的坦克向前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钢盔和工兵铲等武器装备开始成为各国士兵标准配置,大炮与汽车也在疯狂的提升装备数量。

在战争结束后的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各国对钢铁的需求量激增,国际钢铁价格涨幅甚至超过了石油。

因为不仅仅军事领域在耗费大量的钢铁,民用领域也开始使用钢铁来提升建设速度。

以往的建筑物里是不需要太多的钢铁的,可是唐国发明了钢筋混凝土搭配的建筑方式,提升了建筑物的稳固度与建造速度。

经过搅拌的混凝土搭配上作为骨架支撑的钢筋,强度前所未有的高,建造速度也要比传统的垒砌石块的建造方式更快一些。

所以唐国民用建筑市场在大量的耗费钢铁,因为需要建设的城市太多,这种消耗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全世界的钢铁产能都在经受考验,所有的铁矿都忙得不亦乐乎。每一个矿场都在疯狂的加大产能,大唐集团的矿山机械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一时间,涨价的东西太多,唐国赚了大钱也花了大钱,大家竟然分不清究竟谁是得利的那个最后赢家。

被战争耽误的经济开始飞速的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找到了赚钱的路子,没有人再去关心什么别的事情。

只要找一条船,把唐国的商品运到布纳斯去,就可以赚取一倍的利润。再把这笔钱换成铁矿运回临水,利润还可以再翻一番!

可惜的是,在大家都发现这么一个发财的办法之后,再想从东大陆买到一船铁矿石就不那么容易了。

毕竟,更多的钢铁,同样是东大陆这些帝国的需求。

---------

今天真的没有状态,只写出一章,另一章明天一起奉上吧,我找找思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