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异界军火帝国 > 1017不在一个位面了

异界军火帝国 1017不在一个位面了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16:18 来源:笔趣阁

这些年来,大唐帝国一直都在更换自己的武器装备,尤其是那些已经开始给自己的后勤添乱的武器装备。

首先被重点淘汰的就是豹式坦克,这种坦克一般情况下有连个销路,一个是卖给楚国,另一个就是销售给杨木帝国。

随着大唐帝国自己淘汰了大多数的豹式坦克,这型坦克的生产线,也在一年多前卖给了杨木帝国。

如今杨木帝国才是豹式坦克装备数量最多的国家,他们也很满意这种坦克的战斗表现。唯一不足的就是这型坦克的后勤保养问题,复杂的豹式坦克确实给杨木帝国的后勤部队制造了大量的麻烦。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豹式坦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什么都要,什么都追求完美的“特色武器”。

它的装甲防护相当高,机动性能也很不错,载弹量很好,火力强悍而且观瞄系统先进——如此完美的武器,真的合理吗?

当然不合理。

豹式坦克只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堆砌到生产和保养维护环节罢了,它在战场上表现的究竟有多完美,在生产制造和后勤保养方面就有多垃圾。

还是那句话,豹式坦克对后勤强悍制造能力一流的大唐帝国来说可能是一个好选择,可对于杨木帝国来说,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武器装备,永远都是有侧重点的,全能的武器基本不可能存在,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以军车举例,士兵们都希望汽车可以平稳舒适,这就要求车辆拥有良好的减震系统。

与此同时,一款好的军车还应该有合格的防护能力,包括防地雷能力和防流弹与子弹直射的能力。

可防地雷就需要车辆底盘距离地面有足够的空隙,这样就必然导致车辆重心抬高,重心抬高又会增加车辆晃动反过来影响前面说的车辆舒适平稳。

而厚重的装甲防护又会反过来给减震系统增加压力,影响避震系统的工作状态。

即便是使用最好的减震装置,硬着头皮安装更厚的装甲,车辆的发动机能不能为增加的重量提供足够的动力,让车辆保持足够的速度又会成为问题。

再安装一个大功率的,马力强劲的发动机?选择更可靠的配套离合器……那新的问题又来了,车辆的油料不够,行程又短了。

没有强劲的动力车辆就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义,马力不足越野能力下降,士兵们无法短时间通过危险区域,反过来又会影响士兵车辆的生存率。

油耗太大又反过来制约了车辆的使用环境,让车辆无法满足士兵们的使用需要。

为了更厚的装甲、更强悍的马力,再安装一个更大的油箱?为了保护这个油箱,为了携带更多的燃油,那汽车的马力是不是又要浪费更多在运输自身油料上?

自重大,外壳厚,沉闷通风差,这样的车辆故障率又增加了,厚重的装甲成了维修车辆巨大的阻碍,一个能扛住7.62毫米口径子弹的发动机舱盖没有液压助力根本掀不起来……

为了不让这么沉的车陷入泥土里,就要减小压强,增加轮子的接地面积——增加轮胎宽度,或者干脆使用叠加的双层轮胎。

嗯,协调完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之后,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一通骚操作之后,你只是勉强解决了车辆自身的各种问题。

要知道这辆汽车每100公里油耗多增加一升,那么装备了30万辆这种汽车的军队,每前进100公里就要多消耗30万升燃料。一般情况下军车的油耗都很夸张,多个两升三升都有可能。

这可不是整个部队向前推进了100公里,还要计算运输这些油料的往返消耗,加上这些车辆报废的机油,磨损的轮胎……

是不是已经头大了?别着急,为了运输新增的油料等等物资挤占掉的运力,原本可是要分配到运输军火弹药和粮食补给上的。现在这些东西,是不是又要额外安排车辆运输?

嗯,一整套繁复的计算和统筹工作全部做完,大概测算出还需要新增多少车辆,整个事情这才只能算是看到了结束的希望。

整个过程一开始只是准备给一种军用汽车增加一点儿防护钢板罢了——最后一个国家要为这些防护多储备超过1万吨的汽油。

平时管理这些储备,找储备的地方,让这些汽油保持在能用的状态……新一轮的计算又开始了。

问题是付出这样的代价究竟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优势:战争可不是斗兽棋,你的卡车比别人的卡车更坚固更安全,究竟有没有实际意义。

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提升战场上每一个武器,每一个士兵的生存能力是技术人员为之奋斗的目标,他们希望减轻伤亡,增加每一个单位的战斗力。

可在真实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战场上遇到的情况是复杂而且不可预测的。如果你的步兵遇到了敌人的坦克,难道就不作战,直接投降了吗?

其实不是的,多数情况下,哪怕没有任何反坦克能力的步兵遇到敌人的坦克,也会力所能及的迟滞敌人的进攻,阻挡敌人前进的。

说的扎心一些,你就是只有一把匕首一块砖头,也要上去和敌人的坦克试一试,这是一个军人的责任!

所以许多时候,技术人员的努力都得不到回报。他们绞尽脑汁弄出来的东西,在战场上不能说是毫无用处吧,也只能说聊胜于无。

你看,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技术人员终于把坦克正面的装甲增强到了等效一米以上的匀质钢,可突然间发现攻顶弹药满大街都是了。

装甲厚重的坦克面对的不再是该死的敌人坦克打出来的穿甲弹,它们要经受的是无人机和单兵巡飞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挑战。

费尽心机堆砌了装甲的车辆遭遇的也不一定是敌人的突击步枪和轻机枪扫射,很有可能是一门放平了扫射的40毫米口径防空机炮。

在综合考虑之下,相关决策者一般情况下就会进行取舍,最终得出一个比较折中的选择方案。

事实上在二战和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都并没有在运输车辆上增加装甲的打算。

只不过后来灯塔国开始在世界各地充当起了警察的角色,部队越来越强调轻量化,士兵经常需要乘坐运输车辆机动,这才开始重视起运输车辆防护来。

说白了基本上就是在拿运输汽车当装甲车用,而因为对手的重火力严重不足,装甲车又被用来代替坦克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斯特瑞克旅的由来:欺负幼儿园小朋友们连像样的反坦克导弹都没有,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用薄皮大馅的装甲车来欺负人。

可惜随着近年来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因为军火贸易变得越来越凶狠,灯塔国自己也不得不开始放弃轻装部队,重新捡回之前看不起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唐军是不需要走这条弯路的,因为唐军一直都是按照大陆军的标准在建设自己的主战部队。唐军从未放弃过重型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部署,陆军部队的指挥官也非常重视装甲车的运用。

是的,大唐帝国从未想过用悍马一类的运输车来替代装甲车的作用,在唐国的指挥官眼中,运输车就是运输车,装甲车就是装甲车。

在吸取了德三与毛熊的经验教训之后,结合了兔子的理论,唐国分别发展出了履带式装甲车和轮式装甲车量大车族品类,满足了部队的机动防护需求。

这些武器装备比起往吉普车上焊装甲可好用太多了,同时这也为将来大唐帝国的自行火炮和其他功能车辆提供了足够多的底盘选择。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大唐帝国在生产这些苏系武器装备的时候,采用的是更先进的美式管理标准。

如此一来,提高了武器装备的质量,同时也为后续改进和发展这些武器装备创造了有利条件。

毛熊在生产工序等标准上实在是太过粗犷了,这和毛熊自身的工业发展路线有关。那种后发追赶的模式,和大唐帝国现在领跑全世界的状况是完全不同的。

大唐帝国在用美国的生产方式来生产苏式武器装备,它走的可不是苏联傻大黑粗的那条破路。

所以尽管大唐帝国采用了大量苏式武器装备,可在后勤维护方面采取的是更加精简合理的设计思路。可以这么理解,大唐帝国正在尝试用制造F-16的规范和标准在未来生产歼七。

同样的道理,唐陌正在给他的“兔子系坦克”增加更安全的消防设备,还有更加先进的传感器,采用更精密的制造标准,准备在将来发展成更全面的“超级99主战坦克”。

对于大唐帝国来说,武器的性能其实只是最末端的表象,它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唐陌麾下集团运行的生产制造标准,其实已经和其他国家不是一个位面的东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