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长生从狗官开始 > 第172章 心魔的正确方向!楼有知的挫败感!

“你……”

李向学的身体以及语气都开始颤抖,“你是,许…许叔叔?”

“是我。”

许崇点了点头。

得到确认,饶是李向学已经经历了太多太多,仍旧在第一时间糊了双眼。

“真好,您还活着,哈哈哈,您还活着……”

李向学又哭又笑,语无伦次。

“是的,我还活着。”

许崇再次点头,“只有我还活着了。”

“只有……”

李向学喃喃,剧烈的惊喜缓缓减退。

是啊,只有许叔叔还活着了。

一张张面孔,一幕幕场景,在李向学的脑海中快速闪过。

父母、赵叔一家、沧泷的乡亲们……

良久,李向学擦了擦眼睛,认真的说道:“爹爹他们,肯定不想看到您变成这个样子。”

他面前的许崇,与记忆中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略显花白的鬓角,略带褶皱的面庞,略有耷拉的眼皮,无不都在证明着,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

“他们又何尝想看你变成这个样子?”

许崇摇了摇头。

当初,他以身外化身分出三具身体。

白袍进诏狱,彩袍在詹事府,黑袍来了春秋冢。

在当时,三具身体都是同样的年纪。

后来,春秋冢这边,先后在不同强度的斗转星移规则之下,经历了大概三十四年左右的岁月。

此时的这个他,已经接近六十了。

而李向学又何尝不是?

如果按照原本的轨迹走下去,此时的李向学,应该只有六七岁,仍旧在跟着夫子念书……说不定,已经成了一名小童生。

“许叔叔,您说楼有知并不是我的仇人?”

不愧是从修罗场里爬出来的人,李向学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开口问道。

“这件事说来话长……”

许崇走到一旁坐下,细细道来。

从子母血光鉴封城夺命,到设计杀死傅元龙和卫无邪,再到加入血衣卫,结识江之鸿,再到就职陪都钦天监,亲眼看着夫子死在面前,最后到雍州蝗灾。

全程,许崇都在以阳神关注着李向学的状态。

当他说到楼有知去雍州真的就是赈灾,而不是屠杀的时候,李向学颅内的黑雾飞速减弱。

然而,大概只消减了一半的程度,这个趋势突然中止。

剩下的黑雾,猛地混乱起来。

如果不是有绿网束缚,此时恐怕已经冲向了全身。

“不是楼有知……”

李向学喃喃开口,眼神时而愤恨时而茫然,“那雍州的人是谁杀的?谁要杀雍州的人?”

许崇暗自一叹。

果然。

心魔不是这么凭空就能消除掉的。

虽然自己还活着,但赵六、李母,还有其他很多很多人,都是死在了天灾之中。

这个仇不报,李向学的心魔就无法根除。

许崇不再迟疑,继续道:“天灾的出现,是可以预知的……”

关于天灾的推论,被缓缓道出。

当永泰帝这三个字出现,并且占据了主要责任的瞬间,李向学的心魔稳定下来,重新开始壮大。

“从首辅,变成了皇帝?”

李向学觉得荒诞无比。

他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在县学之时,学到的那套东西。

心向大庆者,皆为大庆子民?

凡大庆子民,有功当,有过则罚?

凡大庆子民,有不平当鸣,有不公当争?

说句实话,在这之前,哪怕李向学将楼有知当做了毕生仇敌,也仍旧向往着太祖大诰里所说的世界,仍旧对大庆朝廷抱有好感。

他觉得,像楼有知这样的官员,肯定是少数。

有太祖大诰在,更多的官员,应该是江之鸿那样的。

沧泷县的人也好,围在风鼓县的其他难民也好,只是运气比较差,刚好碰到了这么一个刽子手。

可现在……

杀人者,居然是大庆的皇帝?

真可笑啊。

李向学刚刚面露讥讽,又猛地想起许崇说的另外一句话。

‘如果伱的仇人不仅不是楼有知,相反,却是你认为你有亏欠的那个师尊呢’。

不对啊,永泰帝,跟师尊?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李向学询问的看向许崇。

“你所听到的林狂这个名字,是太平道的上代道主,二十多年前……”

许崇继续讲述。

他知道,真相可能会让李向学的心魔膨胀到比之前更强的程度。

但他只有这个选择。

继续隐瞒,李向学会成为永泰帝的刀,刺向楼有知。

只帮楼有知开罪,不仅无法消除李向学的心魔,相反还会让李向学神智凌乱。

而只说永泰帝,不提姬庆之的话,又没有理由阻止李向学回去找姬庆之。

一旦让李向学再次跟姬庆之见面,很可能就是当场暴露,而后被姬庆之就地处决。

算来算去,李向学的心魔始终无法消除。

既然无法消除,那干脆就让心魔回归到正确的方向上。

“所以,你的师尊,太平道道主姬庆之,其实就是永泰帝,那个利用天灾残害万民的永泰帝。”

许崇最后一句话缓缓吐出:“他想利用你,杀死阻挠他的楼有知。”

此时,李向学的表情已经彻底僵在了脸上。

而在阳神的视野中,那团盘踞于李向学紫府的黑雾,正在疯狂的壮大着。

从稀薄到浓郁,再到缩小凝聚。

眨眼的功夫,黑雾凝聚成了一个只有黄豆大小的完整人形——身穿黑衣,五官完整,满眼暴虐的李向学。

而且仍旧在继续成长变大。

“这个心魔……”

许崇想起自己第一次进入紫府时,所遇到的心魔。

当时那个心魔,有着和他完全一样的面孔,穿着黑色的长衫,看着就像黑袍阳神。

不过黑袍的样式完全不同,而且心魔许崇,完全不受任何操控。

另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心魔许崇,一直都很淡然。

从头到尾,都没有像眼前李向学的心魔一样,露出过半点儿暴虐之色。

把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很明显,李向学这个才更符合心魔的样子。

“果然,那不仅仅是心魔……”

许崇心中微沉,“恐怕真跟我想的那样,有原身的意念在内。”

这时,李向学的心魔已经停止了生长,稳固在鸽蛋大小。

那层绿网如同一道道锁链,缠绕在了心魔体表。

再看李向学本人,眼神清澈,只有得知真相后的愤怒、仇恨,并没有那种根本掩盖不了的浓郁杀意。

这让许崇松了口气的同时,对那层绿网更加警惕了起来。

“你的心魔更加强大了,但仍旧被那道不知名的力量所束缚。”

许崇面露凝重,“我怀疑这就是道心种魔的神通之力。”

“也就是说,他能随时随地控制我了?”

李向学眼神一闪,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许崇没注意这点,自顾自说道:“不是没有可能……本来,我是有办法可以尝试一下替你解除控制的,但我不敢尝试。”

“若是没有成功,那倒还罢了。”

“万一成功了,且不说姬庆之是否会察觉,单就脱离了束缚的心魔是否会瞬间吞噬你的心智,这一点我无法判断。”

说完,许崇顿了顿,表情认真起来:“所以,你不要再参与任何事情了,等时机到了,我会安排你隐藏起来。”

“隐藏起来?”

李向学蹙起眉头。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许崇摇了摇头,“但永泰帝的强大,出乎了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想象,绝非是那么好对付的。”

“无论你再痛恨他,也决不可鲁莽行事。”

“另外,虽然不知道永泰帝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过我已经有了万全的把握,能阻止雍州蝗灾再次上演。”

“方家这边,因为春秋冢即将崩毁,打算利用你来对付永泰帝,夺取百草园,你暂时需要虚与委蛇,表面上配合一下他们的计划,来保证你自身在春秋冢的安全。”

“其余的事情,交给我就好。”

许崇搭上李向学的肩膀,表情极为严厉,“听我的。”

“……”

李向学迟疑少许,终于露出一个浅笑,点了点头:“好。”

“另外,不要再进春秋堂了。”

许崇说着,往墓穴外走去,“老李家还要靠你光耀门楣,传承香火。”

李向学看着许崇的背影消失,眼神莫名。

光耀门楣,传承香火?

的确,这是每一个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执念。

可问题是,爹爹也好,阿母也好,从来都没有跟我说过这个啊。

他们反复叮嘱我的,是另一件事。

……

……

京城。

楼有知如同往常一般,散值后径直回府,从书房的暗道下到地宫。

而刚一进入地宫的中央大厅,他的脚步猛地顿住,注意力落在了厅内的桌案之上。

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来了一封信笺。

“有人来过!”

楼有知瞬间确定了这一点。

自从修建地宫开始,二十多年来,他没有过一天一刻放松过警惕。

整个楼府,整个地宫,到处都有着极其细微的布置,足以让他第一时间得知,有没有人来过后院,有没有人靠近过书房。

然而,他从回到楼府,到后花园,到书房,再到下地宫来到正厅,整个过程,他没有察觉出有任何异常的迹象。

“没有触碰到我的布置,却将一封信放进了地宫……是窦天渊?”

“不,不是窦天渊,他并不知道这个地宫的存在。”

“而其他知道这里的人,不会这么做……”

楼有知眯起双眼,也没见什么动作,那封信笺就自动飞了过来,漂浮在他眼前。

接着,无数细微的雷霆浮出体表,阻隔了一切。

做完这些,楼有知才操控着信笺缓缓展开。

只一眼,楼有知的瞳孔缩到了极致。

‘以洞天之主同源血脉为引,献祭十倍人族,可延缓洞天衰亡。’

信笺上只有这一句话。

而就是这样一句话,却是楼有知翻遍了所有他能接触到的古籍,都没有找到的东西。

“洞天之主的同源血脉?”

楼有知眯起双眼。

下一瞬,信笺突然自燃,顷刻间化为灰烬,而灰烬又被微风吹散,吹向四面八方。

片刻之后。

楼有知出现在了跟地宫相连的某个密室之内。

这里只有一个须发皆白,穿着朴素的老者,和塞得满满当当的十来个书架。

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当着百官的面儿,直接辞官的顾成仁。

看见楼有知进来,顾成仁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你找来的古籍我已经研究了两遍,还是没有洞天衰亡的线索。”

“可能是我们找错了方向。”

楼有知说着,自己走到一个书架旁,抬手取下一本册子。

顾成仁好奇的凑过来看了看,有些疑惑道:“这不是户部记录的抄本么?里面都是数字,我也就没怎么看……这里面有线索?”

原来,在楼有知的安排下,户部、吏部,还有钦天监,三个衙署内与天灾有关的记载,的确被司礼监太监毁去。

然而在毁去之前,早就留下了抄本。

也正是这些抄本,帮助楼有知挽留住了准备返乡的顾成仁。

“永泰七年……”

楼有知翻开一页,片刻后目中精光爆闪:“果然是这样!”

“你把话说明白点儿。”

顾成仁皱起眉头,有些不高兴了。

“有人在中厅,给我留了一封信笺,上面写了延缓洞天衰亡的办法。”

楼有知揉了揉太阳穴。

“什么?!”

顾成仁惊呼。

“顾老且看这个。”

楼有知将册子放上桌面,指向了其中一列。

“永泰七年末,滨州有民六百万有余……”

顾成仁照着念了出来,仍旧不解,“有什么问题么?”

滨州,是整个大庆面积最小的行省,加上又靠着海,其中大半土地都不适宜农作物生长,故而历来都是三十行省中人口最少的。

“再看这儿。”

楼有知翻过一页,“永泰八年末,滨州有民一百八十余万。”

“永泰八年的海沸,杀死了滨州的四百二十万人……”

顾成仁叹了口气,“这个我知道,可你不是说,滨州的天灾跟陛下没什么关系么。”

“的确没关系,但问题是,滨州海沸也确确实实杀死了那么多人!”

楼有知解释道,“以洞天之主的同源血脉为引,献祭十倍人族,可延缓洞天衰亡……这是那封信笺的内容。”

顾成仁悚然而惊。

跟楼有知之前的反应一模一样。

洞天之主的同源血脉……

放到陛下身上,那就是太祖留下来的民间血裔啊!

陛下要杀的,不是难民,而是太祖的血裔?!

“不可能吧?”

顾成仁面色难看。

“我之前也以为不可能,所以我就照着并州旱灾算了一下。”

楼有知幽幽一叹,“并州旱灾死了八百万人,按照半成来算,那就是四十万血裔。”

“从并州旱灾到滨州海沸,是十八年。”

“这么算的话,就是四十万血裔,加上四百万人,能延缓洞天衰亡十八年以上。”

“差不多是两万血裔能延缓一年不到。”

“而滨州海沸死了四百二十万人,血裔大概在二十一万左右……从滨州海沸,到雍州蝗灾,是十一年。”

“同样是两万血裔延缓一年不到。”

“这里面血裔的数目,只是一个大概估算,肯定不够准确,再加上提前延缓的可能……”

楼有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应该是每用两万太祖血裔为引,献祭二十万人族,可延缓一年洞天的衰亡。”

“……”

顾成仁心潮起伏,好半晌后猛地一咬牙,“仅靠两次天灾,并不能证明什么……我继续往前查。”

说着,就回身从书架上报下厚厚的一摞书册。

就这样,二人开始了对历年天灾死亡人数的计算。

一个时辰后。

顾成仁合上书册,看着一旁用来统计,已经写满了小字的纸页,“这对应不上啊,我们都快算到一万血裔延缓两年了……”

的确。

随着二人往更久远时推算过去,‘两万血裔延缓衰亡一年’这个规矩,越来越不适用。

楼有知没有回应顾成仁,而是闭上眼睛,苦苦思索。

半晌后,一道电光花过脑海。

“不!不是对应不上!”

楼有知猛地睁开双眼,“而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关键点?”

顾成仁愣了愣。

“顾老难道没发现吗,这个用血裔延缓衰亡的比例,是在逐渐增大的……”

楼有知缓缓说道,“如果完全对应不上,那为什么这个比例是逐渐增大,而不是忽大忽小呢?”

“这……确实有问题!”

顾成仁略一思索,表情凝重了起来,“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的计算,是按照不杀人,洞天就会立即崩毁来算的。”

楼有知眸光闪动,“但如果,这个洞天本身就仍旧留有足够的寿命呢?”

“你的意思是……”

顾成仁的表情难看起来,“早在很多年前,甚至洞天的衰亡都根本不紧迫的时候,我大庆的帝王,就已经开始在替洞天延寿?”

“没错!”

楼有知一指那页稿纸,“我们先从雷州开始算。”

“正丰二十年,雷州天火,杀死了七百万人,其中血裔大概在三十五万。”

“按照我们之前推导出来的结论,能延缓洞天衰亡十七年有余。”

“但下一次天灾,距离正丰二十年相隔了整整六十年!”

“也就是说,这六十年里,有四十三年,是洞天本就还拥有的寿命!”

“我们再往下看……”

随着楼有知的重新计算,片刻后,二人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两万血裔为引,献祭二十万人族,的确是可以延长洞天一年的衰亡。

先前只是被洞天本就拥有的寿命所误导,现在刨除掉洞天本就拥有的寿命,一切都对应让了。

然而,这个结论,一时之间让两人都有些无法接受。

“呵呵呵……”

顾成仁一阵神经质的嘲笑,“也就是说,早在正丰二十年,洞天的寿命明明还有好几百年的时候,正丰帝已经开始行凶了……延缓?不!这分明就是喂养!”

“准确的说,我们算出来的,是两百七十年。”

相比起来,楼有知要平静且深沉的多,“另外,这已经不重要了,它彻底没了自己的寿命……”

到了文昌帝时期,发生的所有天灾,都十分吻合‘两万换一年’的规律。

换句话说,洞天是正儿八经到了衰亡临界点。

如果下一次天灾没死人,这个洞天将会彻底崩毁。

“是啊,不重要了。”

顾成仁长叹一声,目光落向最后一本,还没有用到的册子,“重要的,是以后。”

那本册子,同样是户部卷宗的抄本。

之所以刚刚没有用到,则是因为其中所记载的,是雍州蝗灾,在刚刚的计算中用不上。

“雍州……”

楼有知面露怅然,因为他记得雍州大概有多少人。

雍州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哪怕在三十行省中,雍州的人口数目连中等都排不上,但毕竟是死绝了的。

不,还不止。

除了雍州的百姓之外,甚至还搭进去了大几十万的赈灾队伍。

哪怕只算他一千八百万,也有将近九十万的太祖血裔了。

换算下来,能延缓洞天的衰亡四十五年。

四十五年的时间,自己恐怕早就老死了吧?

到时候,还有谁会记得这些?

念及至此,楼有知突然有种感觉。

自己的动作,真的瞒住了永泰帝?

杜千川、严芳、顾成仁……

这些倒向自己,或者因自己而死,或者帮助自己的人或者事,永泰帝是真的毫不知情吗?

还是说,永泰帝知道,但不在乎?

楼有知神色怔怔,突然之间有些无力,又有些挫败。

“你怎么了?”

顾成仁奇怪的看了一眼楼有知,“我感觉你好像突然没了精神。”

“……没什么。”

楼有知摇了摇头,伸手将最后的那本册子塞入了怀里。

这个动作看的顾成仁莫名其妙。

“顾老,这些日子感谢凝的襄助。”

楼有知起身,对顾成仁郑重一礼,“过几日,我会安排您返乡,颐养天年。”

“你……”

顾成仁很快反应了过来,眉头深深皱起:“雍州的人口……我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不愧是顾老。”

楼有知摇了摇头,自嘲一笑:“我应该也活不到吧。”

“……”

顾成仁的脸色僵硬起来,多日来的郁气突然凌乱,既无法消散,又无处安放。

良久之后,顾成仁幽幽开口,“既然这样,让时峥来接替你吧。”

“时峥是江之鸿最喜爱的学生。”

楼有知想要拒绝。

“正因如此,他才敢冒着大不韪,给之鸿提供粮食。”

顾成仁神色肃然,“也正因如此,只要你告诉他之鸿真正的死因,他就一定会为此事肝脑涂地。”

“……可那是他的衣钵传人。”

楼有知仍旧迟疑。

“呵呵。”

顾成仁不在意淡笑,“衣钵传人,之鸿会在乎这个吗?”

“不说之鸿,你会在乎这个吗?”

“这么多年下来,楼府空空如也,除了下人还是下人。”

“你又可曾想过留下衣钵,留下传承?”

顾成仁摇了摇头,“我是之鸿的老师,亲眼看着你跟他从知己到决裂,再到明明不相往来,却终究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你们不仅仅是同窗、同乡,更是同道,我想,你应该比我更懂他。”

同道?

这个词真好。

楼有知突然笑了起来。

方才的无力也好,挫败也罢,就这么一扫而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