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长生从狗官开始 > 第133章 江之鸿的神来之笔!

长生从狗官开始 第133章 江之鸿的神来之笔!

作者:吾心如故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9:29 来源:笔趣阁

“五十万石……”

城头上,许崇看着江之鸿,眼神有些惊异。

他本以为顶多就能弄来个几万石,谁知居然有足足五十万石。

“呵,有什么好惊奇的。”

江之鸿笑了笑,“若我还在那个位子上,一百万石也能弄来。”

“好吧……”

许崇点了点头,“有了这五十万石粟米,哪怕不换成麸糠,不掺沙土,也够风鼓县的这些人活命了。”

“不,不够。”

江之鸿摇了摇头,“我挑了一些人,让他们去雍州各地散布消息,说风鼓县有足够的粮食。”

“……”

许崇眉头一皱,“如此一来,幸存者必将蜂拥而至,而现如今,整个雍州至少还有八百万人……五十万石粟米?”

风鼓县的地势在这,水源充足不说,四面除了平地,也都是一些矮坡,容下八百万人不是问题,更何况路上还要折损许多。

可问题是,只有五十万石粟米,哪怕全部换成麸糠,再往里掺沙土,也远远不够这么多人活命。

毕竟,掺沙土的最高比例就那么多,再多不仅无法救命,反而还是在变相的害命。

“我知道,五十万石远远不够。”

江之鸿望着城下,眸中倒映出点点灯火,“事实上,别说五十万石,再翻一倍都不够。”

“因为,这些人每多活上一日,朝廷的赈灾便会继续拖上一日。”

“除非像楼有知当年那样,有足足近两百万石粮食,才有可能拖到下一季稻谷成熟,平稳度过灾情。”

两百万石……

确实,雍州地处南方,气候温暖,可以支撑冬稻的生长。

可哪怕现在立即组织耕种,等收成的时候也要来年开春了。

足足六个月的时间,没有两百万石粟米用来换糠掺沙,根本撑不住那么久。

许崇更加疑惑了,“那为什么你还要让整个雍州的人都赶过来?”

“为什么?”

江之鸿呵呵一笑,“为了让他们活下来。”

“不怕告诉你。”

“这五十万石粮,我都没准备换什么掺什么。”

江之鸿把手伸到城墙之外,缓缓握住:“我要用我江之鸿的办法,让这些人……统统活下来!”

“你的办法……”

许崇绞尽脑汁,始终想不明白。

区区五十万石粮,如何让这么多人活命?

“这件事伱就别掺和了。”

江之鸿转过身,深深的看了许崇一眼,“你还年轻,将来比我这个老头子更加有用。”

许崇面色猛地一变,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而此时,江之鸿已经转身下了城墙。

“阴神!”

许崇想都没想,当即阴神离体,去看江之鸿。

果然!

江之鸿体表所流转的光晕,已经转为鲜红一片!

这代表了,江之鸿要不了多久,就会大祸临头!

“怎么会这样!”

许崇惊骇欲绝。

这阵子,他用阴神看过很多人。

比如城外的这些人,大部分体表都是红色。

城内的,除了沧泷人之外也是如此。

而江之鸿,从头到尾都是白色微微泛灰,昭示着寿元无多。

一直到几天前离去之时,都是如此。

怎么突然就变了?!

哪怕江之鸿崩溃了道种,现在也还是洗身九重。

整个雍州,除了自己,谁能杀得了他?

许崇阴神归体,面色铁青。

“我倒要看看,有我在这,雍州境内,谁能杀得了你……”

……

……

有了食物,原本汹涌的民情很快平复下来。

仅仅一天,便恢复了许崇刚刚抵达的秩序。

而从第二天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人流汇入。

一波又一波。

风鼓县周边的开阔地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填入、充实。

不得不说,典史楚威是个极有才干的人。

早在大批量流民抵达之前,就制定好了计划,从原有的城外难民中,筛选出了大量民壮充入衙役队伍,以此来维护人数变多之后的秩序。

与此同时,江之鸿出城救治的次数,从一天两次,增加到了一天六次。

饶是如此,仍旧有些跟不上难民汇入的速度。

见此情形,许崇主动的承担起了剩下的部分。

当江之鸿的劲力未来得及恢复之时,他便会负责去城外救治。

渐渐的也多了一个‘小神医’的名头。

就这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第五天。

城外来了一伙奇怪的人。

虽然穿着同样的粗布麻衣,但却是干净整洁无比,发髻也打理的一丝不苟,与周遭人群显得格格不入。

这伙人也不领吃喝,就那么混迹在人群里远远的看着,注视着风鼓县所发生的一切。

第七天,这伙人坐不住了。

“走吧,没什么可看的了。”

一人摇了摇头,低声道。

“原以为是朝廷赈灾物资到了……”

另一人叹了口气,“我还奇怪,为什么会绕过三司,送到区区一个县城来……毕竟,江老并没有被任命为赈抚使。”

“现在看来,这根本就不是朝廷赈灾,是江老动用了自己的关系,生拼硬凑了这么一点粮食过来。”

又一人失望开口。

“想凭一己之力赈灾,若他还是左都御史尚有可能办到,现在嘛……”

“话说,江老当真把楼相得罪的这么狠?这可是近千万条人命啊,就为了出口气?”

“楼相……各府粮仓失火,一夜之间毁于一旦,不会就是楼相让人干的吧?”

“你不要命了,连这个都敢瞎猜?!”

“呃……口不择言,口不择言。”

“这些大人物之间的恩怨,不是我们几个区区一高官官就能掺和的,还是回司里躲着好。”

“希望别牵连到我们才好……”

“现在整个行省的难民都在往这里赶,责任就全在江老一人头上,理论上,我们顶多是渎职黜革。”

“希望吧……”

这伙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走了。

无论是许崇,还是江之鸿,都未曾察觉,一省的军正法三司首脑,曾齐聚至此。

第八天,从各地奔赴至风鼓的难民数量,开始骤然下降。

第九天,一整天时间,不过只赶到了三万余人。

这场规模浩大的迁徙,终于进入了尾声。

江之鸿知道,自己等待的时机到了。

这天晚上,他脱下了乌纱帽,脱下了官袍,换上那身致仕返乡时所穿的青衫,上了城头。

夜风徐徐,吹动青衫列列。

江之鸿就这么静静的站着,看着四面八方密密麻麻的灯火。

许崇的阴神也静静的站着,看着江之鸿。

时间一点一点度过。

天色将明,许崇不得不阴神归体,改用贪光,守护在了江之鸿身边。

卯时。

天光刺入大地。

数万道来自粥棚的炊烟袅袅升起。

就在此时,一个宏大无比,且孤傲绝世的声音随之一同升起。

“老夫江之鸿。”

“衮州来济人士。”

“老夫三岁识字,五岁读书……”

巨大的声音阵阵传开,顿时引起了一阵喧哗。

毕竟,他们从来没想象过,有人居然能说话这么大声的。

但很快,随着江之鸿的讲述,数以百万计的难民不由自主的沉浸了进去,跟着江之鸿的话语,幻想出来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

江之鸿自顾自的说着,声音以劲力千百倍扩大。

从幼年寒窗苦读,到青年科举,被点为状元迈入官场。

从志得意满,显赫一时,到连连遭贬,跌入低谷,再到奋起直上,成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直到这时,才有人反应过来。

“我想起来了!**天!原来他就是**天!”

“怪不得,怪不得风鼓和别的地方都不一样……”

“……”

人群开始哄闹。

不过这次不一样,兴奋、庆幸、荣幸的情绪占了绝大多的部分。

“——然!”

江之鸿仰天长啸,“老夫自诩一生为大庆,为天下,却独独没有为过民!”

“没有民,何来天下,又何来大庆?”

“老夫实乃沽名钓誉之辈也!”

一直保持着警惕,准备应对危机的许崇,忍不住扭头看了江之鸿一眼。

“今日,老夫便为你们,为这雍州的百姓,上这一课!”

江之鸿的脸上露出笑意,“尔等可知,何为武道?”

此话一出,许崇心神巨震。

他终于明白过来,江之鸿要干什么了!

武道!

他要向这数百万的难民,公开武道的存在!

不……

不是公开!

江之鸿要传授给他们武道!

“怪不得……怪不得他那么笃定,自己可以救这些人……”

许崇惊骇的看着江之鸿。

只有武道,才可以让那五十万石的粮食,发挥出一百万石,两百万石,甚至更多的效果!

因为劲力!

守护身躯、增强力量、祛除疾病、加速养伤……

劲力的妙用有太多太多。

而最基本最基础的一个能力,便是代替食物的消耗!

劲力诞生的本质,其实并不是食物能量。

而是食物能量保证了身体状态,身体状态良好,体内最基本的窍穴单位,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诞生出劲力,且极为夸张。

比如许崇现在,完全可以做到吃一顿顶五个月。

说到底,还是人体自身的潜能太过庞大。

如果将武道传授给这些难民,五十万石粮食,说不定真的能让这些人挺过灾情!

至于学不学的会……

这一点许崇根本不怀疑。

哪怕武道资质差到了极点,到不了开窍一重,开几个窍穴总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能开一个窍穴,对粮食的硬性需求就会减少一部分。

开的越多,这个硬性需求就越少。

更何况,如此庞大的基数,肯定能涌现出一批隐藏在平民之中的资质上佳,乃至资质绝佳之辈。

这些率先冒头的人,完全可以使用自身的劲力,去帮助他人减少对食物的需求。

如此循环往复,越到后面,消耗的粮食就越少!

而知见障的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江之鸿是打算每天天明之后,就对这些人讲一遍武道,以此来抵消知见障的遮蔽。

等到灾情过后,没有人再提醒,他们就会忘记武道的存在,哪怕数百万武者,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总得来讲,堪称神来之笔。

唯一的问题……

许崇心头怆然。

江之鸿此举,无疑是将数百万人变成武奴。

朝廷焉能容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