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长生从狗官开始 > 第180章 方书越中招!朝会再起风波!

“方族长,别说本道主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淡漠的话语从姬庆之被遮挡的面部传出,“六大家族,加太平乡,再加两京三十省的所有道众,也不可能攻破大庆的京城,更别说京城之中的皇城……杀死永泰帝?有些痴人说梦了。”

“没错,我们的确无法杀死在皇城中的永泰帝。”

方书越笑着颔首,接着话锋一转:“但倘若他出来了呢?出了皇城,甚至,出了京城呢?”

“哦?”

姬庆之的语气带上些许新奇,问道:“方族长有办法让永泰帝离京?”

“不是我有办法,而是他已经离京了。”

方书越意味深长道。

“……”

姬庆之沉默了一瞬,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我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很正常。”

方书越继续道,“堂堂大庆帝王,一举一动都有八方关注,如果擅自离京,撇开那一帮子文武大臣,只怕瞒不住几日就会传出消息……可如果,还有另外一个永泰帝呢?”

“……什么意思?”

姬庆之的语气再次淡漠了一些。

“你并非出身自三大古族,有很多东西都没听说过。”

方书越勾起嘴角,“比如,神通。”

“……我确实没听说过。”

姬庆之回应道。

“神通,伴随着天地初开而诞生,是一种可以被人掌握的奇妙手段。”

方书越开口解释,语气中有微不可查的优越感,“这种手段与天地规则是同等的层次,一旦练成,便可无视一切规则施展。”

“比如大庆的诏狱,号称禁天绝地,但同样也无法阻止神通的施展。”

“只不过,神通的传授,是需要付出寿元为代价的。”

“所以到今天,神通的传承便几乎断绝。”

“而上古之时,有神通名道心种魔,可一言操控百万生灵,有神通千变万化,可入云化龙,下海化蛟,穷尽万事万物。”

“还有一种,可将本我一分为多。”

说到这里,方书越顿了顿,道:“上一任道主林狂就掌握了这种神通——身外化身!”

这次,姬庆之的沉默更加明显了。

没等到回应,让方书越心中微沉。

他这次来太平乡,目的只有一个,让姬庆之相信自己的说辞,进入春秋冢。

现在看来,果然没那么简单。

方书越深吸一口气,开始解释。

“本来,以我们方家跟林家的交情,已经让林狂点头,将神通传授给方家了。”

“可谁知……”

“那林狂突然孤身前往大庆京城,刺杀无道昏君文昌帝。”

“至于结果,自然是失败……林狂太自大了,如果真有这么容易,哪里轮得到他?”

“总之,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别说我方家,连林家都没来得及获得神通。”

“一直到前不久,林狂突然出现在方家的楼船上,想要借方家的联络渠道,回归林家。”

“以三大古族之间的交情,借道楼船只是小事罢了。”

“但我斟酌再三,觉得这里面大有问题。”

“要知道,以他道主的身份,毫无疑问是被关押在诏狱之内的。”

“迄今为止,全天下都没出过从诏狱里逃出来的例子。”

“更别说,他被关了足足二十年以上……如果有办法逃出来,为什么要等这么久?”

“若任由他回了林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便邀请他进了春秋冢做客……至少,方家能提防一二。”

方书越的一番话,说的冠冕堂皇,大义凛然。

整件事情的经过,从方家贪图神通,变成了主动为林家着想。

此时,姬庆之终于开口,不过语气有些奇怪:“你觉得这个林狂,会有什么问题?”

“投靠朝廷,或者说投靠永泰帝。”

方书越回答道,“永泰帝想通过林狂,以林家旁支的身份,逐步混入嫡脉,继而向所有太平道一方施加影响,以图彻底瓦解……不过,这只是我最开始的想法。”

“最开始?后来呢?”

姬庆之再问。

“后来,我为了试探他,要求林狂兑现当初诺言,将神通传授于方家。”

方书越继续道,“如果他要隐瞒背叛太平道的事情,肯定会一口答应,来安我方家之心……然而,他在口头上答应不久后,突然死了。”

“死了?”

姬庆之的声音有些愕然。

“是诈死。”

方书越呵呵一笑,“林狂大概觉得能瞒过我们,可惜……他毕竟只是林家旁支,不清楚三大古族的嫡脉有多深厚的底蕴,轻而易举就能分辨这种诈死。”

“在发现林狂的死是诈死之后,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

“那就是,林狂并非林狂,而是永泰帝假扮的!”

“我猜,永泰帝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逼着林狂传授了神通。”

“在成功修成神通后,永泰帝杀死了林狂,又用无相衣将分身伪装成了林狂的样子。”

说到这里,方书越淡然一笑,“现在,他正伪装成方家的子弟,享用着方家的资源,并不知道我们已经察觉了他的底细。”

“你的意思是……”

姬庆之沉吟片刻,问道:“让太平乡这边,跟你们方家一起,对付这个有可能是永泰帝分身的方家子弟?”

“没错。”

方书越点了点头,“只要能擒住他,神通也好,皇室隐秘也好,都将唾手可得……毕竟是庆帝,过往的记忆会让他比一般人更害怕威胁。”

“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不是很理解。”

姬庆之敲了敲宝座的扶手,“在我看来,方家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与人分享的必要……更别说是跟我分享了。”

果然没这么容易上当。

方书越暗骂一句,继续道:“你说的没错,方家最合理的做法,是隐瞒这件事,独吞所有好处,可问题是,那是庆帝。”

“虽然他是孤身一人,但只要有一丁点可能是大庆的帝王,就绝不能以单纯的数量去限制强弱的判断。”

“在漫长的岁月中,更多时候,大庆帝王是喜欢四处走动的。”

“我太平道众曾有无数次针对庆帝的刺杀,然而无一例外,皆以失败告终。”

“最惨烈的一次,是一名金身巅峰,一名法相巅峰,再加十余种道,围杀庆帝一人。”

“结局是庆帝好好的活着回了京城,而我方无一人存活。”

“是了……”

方书越突然顿了顿,道:“这件事发生在太平道建立之后,你这边应该也有记载。”

“唔,好像是有……”

姬庆之想了想,“那个最喜微服私访、游山玩水的万康帝?”

“对,就是这个。”

方书越给出肯定,而后继续道:“至于为什么找你合作,而不是找同为古族的林、郑二家……三大古族同气连枝这么多年,不是真的一条心,而是因为没有机会干掉彼此。”

“你怕林郑两家对方家不利……不,不对。”

姬庆之说到一半,语气突然有些玩味:“你是想方家得到神通坐大,干掉林郑二家。”

“不愧是道主。”

方书越笑了笑,没有否认。

“不过,另外还有一点。”

姬庆之又道,“你打算如何让我相信,事后方家是与我共享神通,而不是过河拆桥,转而对我出手呢?”

“我愿意以道种起誓。”

方书越面色一肃,“古族族长的道种起誓,应该值得你信任。”

为了家族大计,他已经豁出去了。

道种蒙尘又如何?

哪怕道种崩塌,也比家破人亡要好。

然而。

姬庆之轻笑一声,“道种起誓就不必了,我信你就是。”

“?”

方书越一脸懵逼。

真的假的。

这就信了?

“你不用怀疑。”

姬庆之摆了摆手,“可记得太平道的立道之言?”

立道之言?

方书越扯了扯嘴角,心想这个又是被初代道主影响的家伙。

于是也不含糊,开口道:“当然记得,太平有道,天地无苦……”

当‘太平有道,天地无苦’这八个字被完整说出口的瞬间,方书越面上的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呆滞了起来。

“真是愚蠢啊。”

姬庆之轻蔑的摇了摇头,道:“跪下。”

——噗通!

堂堂古族的族长,方家辈分和地位最高者,就这么直挺挺的跪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一问一答。

姬庆之问,方书越答。

“你来太平乡,所谓何事?”

“诱姬庆之入春秋冢。”

“果然是这样……你对付姬庆之,目的何在?”

“夺取百草园,替换衰亡在即的春秋冢。”

“你如何得知林狂掌握了神通?”

“林狂找上方家楼船,而后……”

随着方书越的解释,姬庆之渐渐重视了起来。

他本以为,什么林狂,什么永泰帝分身,一切都只是方书越仗着方家对神通的记载所编造出来的,为了诓骗自己而已。

万万没想到,林狂是真的现身了。

“将整件事细细说来。”

姬庆之下令。

“林狂被关押在山腰凉亭,有方乐中操控的雷网封锁……”

方书越开始事无巨细的陈述。

良久之后。

姬庆之对外喊了一句:“庆五。”

一名黑衣中年飘身而入,在阶下拜伏:“属下在。”

“稍后你跟他一起回春秋冢,将魔种散播出去,散播到每一个方家人身上。”

姬庆之吩咐道,“然后……伺机引动!”

他的语气在这一刻突然大变,充满了残忍、暴虐、疯狂。

可以说,比许崇洗身九重被心魔缠身之时,还要混乱无数倍。

“属下领命。”

黑衣中年颔首,也不等姬庆之再开口,自顾自又飘身而去。

姬庆之看向方书越,“站起来。”

方书越听话的起身。

“太平有道,天地无苦。”

这次是姬庆之说的。

八个字刚刚落下,方书越的神情骤然改变,恢复成了被控制之前的模样。

而刚刚的一段记忆,仿佛从他脑海中被完全剔除。

“既然你答应了,便立即召集人手,随我前往春秋冢吧。”

方书越很自然的说道。

“答应是答应,但没说现在。”

姬庆之淡淡道,“我会安排信得过的人跟你回去。”

“信得过……”

方书越的眉头紧紧皱起,冷声道:“这未免太儿戏了,你若没有诚意,此事就此作罢便是。”

在他看来,身为古族的族长,该有的姿态还是得有的。

太过低声下气,反而会引起怀疑。

“怎么,我连道种起誓都免了,你却在这里计较?”

姬庆之意味深长道,“莫非,你算计的是我,而不是什么永泰帝?”

“可问题是,你的一个手下,能起到什么作用?”

方书越臭着脸,几乎就要甩袖而走了。

“当然不是靠一个手下了。”

姬庆之摇了摇头,“我让他去,是替换李向学,继续之前的交易,将剩下的百倍岁月用掉罢了,而李向学回来,自然而然会跟我说清楚春秋冢的情况……在我看来,这比道种起誓更有用。”

“……这其中一来一回,白白浪费月余?”

方书越仍旧有些不满。

“那个永泰帝的分身,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这可是你说的。”

姬庆之呵呵一笑,“区区月余光景,我相信方家还是能维持的。”

“这样么……”

方书越想起方满霞跟他说过的话。

‘林狂死前的怒吼,极有可能已经被那个李向学听见……’

最开始说这个话的时候,方乐中还未禀报‘永泰帝’之事。

他跟方满霞的考量,都是拖延李向学离开春秋冢的时间,以免林狂的事情泄露出去。

但现在。

好像刚好可以用来让姬庆之安心了?

想到这里,方书越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会让旁支那边派人过来,等你决定前往春秋冢的时候,可以让他通知我。”

“如果你想趁此机会,联合郑林二家的话……”

“相信我,哪怕他们相信了你的说辞,首先考虑的合作对象,也仍旧会是方家,而不是你。”

方书越深深的看了姬庆之一眼,转身往外走去。

事已至此,能做的他都做了。

虽然姬庆之的态度始终有些模棱两可,但既然想办法印证自己所说的东西,那就代表了的确是有兴趣。

可能不是对永泰帝有兴趣,而是对神通有兴趣。

希望能上钩吧。

方书越如此想着,带着黑衣庆五离开了太平乡。

而殿中的姬庆之,正在自言自语。

“私放重犯。”

“窦天渊,你好大的胆子啊……”

……

……

京城。

又是大朝会。

楼有知纵容太子的后果,在这一天终于爆发了出来。

“有事具本,无事退朝。”

不夹杂任何情绪的声音,从天极殿扩散而出。

随着这句话,所有人的心神为之一松。

然而……

“微臣,吏科给事中侯让!有本上奏!!”

一个瘦瘦高高,留着山羊胡的中年出列,高声呐喊。

“呈奏御前。”

楼有知淡淡道。

侯让双手高举奏本,一边走一边开口:

“臣侯让,谨奏!”

“永泰八年,滨州海沸……”

一开口,众官员面色猛地大变,纷纷看了过去。

事实上,经过太子姜星河的暗中操控,现在官员也好,京中百姓也好,差不多都‘想起’或者‘得知’了天灾这档子事。

但人嘛,不可能个个都是杜千川。

既头铁,又怀着亡妻的愤恨,同时还兼具楼有知给的任务。

以至于过去这么久,一直到现在没人真正站出来。

胆怯者不敢。

漠然者不屑。

隐而不发者暗自计较谋划。

但今天,侯让站出来了。

“直至永泰十九年,我大庆在雍州的官员缺额数目、时长,为三十省之最!”

“而后四月,漫天飞蝗……”

“……正丰十九年,我大庆有储粮八百八十万石,雷州人口一千九百万。”

“正丰二十年,雷州天火。”

“二十年末,雷州人口剩一千二百万,我大庆储粮……还有六百万石!”

从官员缺额关联天灾降临之地,到灾年储粮变动,关联有灾不赈。

跟杜千川当初上奏之时,一模一样的话语。

除了上奏者的名字之外,没有任何改动,就这样被侯让高声诵念而出。

“以上所有,来自于杜千川弹劾先帝之奏本,微臣有过耳不忘之能,特此复述。”

“另!”

“虽钦天监、吏部、户部,所有相关记载已毁,但微臣已查阅三十省各地的地方志,均与其上所述分毫无差,可为佐证矣!”

“今!微臣侯让,以谋害万民之罪,弹劾文昌、景盛……正丰等列位先帝!”

“恳请陛下……”

侯让站在天极殿门口,如同当初的杜千川一样,昂首挺胸,一步跨了进去:“除其尊谥,革出太庙,以安万万冤死亡魂!!!”

真是这样!!!

还真的是弹劾先帝!!!

那些不知情的官员手脚冰凉,不知所措。

他们知道,这事儿,就像他们被唤醒关于杜千川的记忆一样,一定是有人在暗中主导。

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想要干什么。

难道,真要逼得陛下,将列位先帝革除太庙才行?!

关键是。

上一个杜千川已经死了。

再来一个侯让又如何?

吏科给事中的分量,连杜千川都比不上吧?

一众官员如此想着。

然而很快,他们就知道自己想错了。

因为这一次,不止侯让一个人。

“哈哈哈……计较来计较去,还是直接点儿更痛快。”

礼部郎中大笑出列,抱拳躬身:“臣,附议!”

“让人抢先了啊。”

兵部右侍郎摇着头,颇有些惋惜的站了出来,同样抱拳:“臣附议!”

“臣也附议!”

大理寺左寺丞出列。

“微臣附议!”

通政司左参议出列。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官员陆续出列,高声附议。

侯让双目湿润,目光从这些人脸上一一扫过。

这件事,他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完全就是自发性的行为。

然而就是在这种前提下,仍旧有人跟着自己站了出来。

拢共四十来人。

最低有九品芝麻小官,最高有时峥这个左都御史。

“大庆子民,这才是真正的大庆子民……”

侯让喃喃自语,下一刻,声嘶力竭:“恳请陛下!除其尊谥,革出太庙,以安万万冤死亡魂!!!”

这句话之后,殿内久久无声。

百官在等庆帝的反应,而庆帝……在等楼有知的反应。

楼有知的目光从这些人脸上扫过,将他们一一记下,接着转身对帷幕内拱手:“此事微臣不敢置喙,还请陛下定夺。”

看似推脱的懦弱之语,落在聪明人耳朵里,却是无比的强硬。

要知道,杜千川干这事儿的时候,楼有知至少还让调取证据的。

这次连证据都不提了,直接让陛下定夺?

什么意思?

直接判定证据生效?

众官员眼神闪烁,彼此交流个不停。

“楼有知……”

永泰帝的声音终于从帷幕后传出,“你到底想做什么?”

此话一出,百官心头一凛,暗道果然!

果然,幕后的那个人是楼相!

应该也不止这一次吧?

现在看来,上次的杜千川,也是楼相的手笔。

“陛下误会了。”

楼有知面不改色,“此事,微臣此前并不知晓。”

“是么……”

永泰帝不置可否,道:“既然这样,那就都拉下去,跟杜千川一样,以谋逆之罪斩了吧。”

无比淡漠的语气,让所有人心头发寒。

尤其是楼有知。

他比其他人,更明白这其中的含义。

要知道,这跟上次可不一样。

上次只有杜千川一人,而且论罪也是严芳开的口,永泰帝只是说了个准奏。

虽然意思一样,但意义完全不一样。

这代表,永泰帝对此事已经没有了任何耐心,决定大开杀戒了。

谋逆之罪诛九族,扩散到四十多名官员背后的族人,那就是数万!

“陛下……”

楼有知抱拳,还想再说。

但还没来得及出口就被打断。

“怎么,朕的旨意,已经不管用了吗?”

永泰帝冷冷说道,“龙椅就在你面前,要不你坐上去,朕将皇位禅让于你?”

“……”

楼有知面色变幻不定,片刻后,尚有些弯曲的腰背渐渐挺起。

永泰帝出不了后殿,那他就根本没必要顾忌这么多。

无非就是从暗地里的权臣,变成明面上的权臣罢了。

代价嘛,就是背上一个万世骂名而已。

背就背吧。

楼有知的脸色彻底冷淡下来,“陛下龙体有恙,不宜再理朝政,即日起朝会……”

“父皇!”

一个声音突兀响起,打断了楼有知撕破脸的话语。

大庆太子,姜星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