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极乐大宋 > 第三章 官家,东京冷

极乐大宋 第三章 官家,东京冷

作者:爱做梦的机器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2:53:57 来源:笔趣阁

及至下午申时,赵祯才带着众臣,离开军营,向着大宋的首都——东京城进发。

他们要在天黑之前,赶回城内。

东京,也就是开封,这座十一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繁华在汴水之上。

这是一座有百万人口的不夜城,也是雅宋的精华所在。

“官家回来啦!”

南薰门外,赵祯庞大的车队缓缓地停了下来。

南薰门是东京城的外城南门。

“直接回宫!”

大概是累了,赵祯没有多搭理在门内外等候的大内官员,直接命令车队入城。

过南薰门,也就进入了东京城的外城。沿着御街,过龙津桥,再穿过朱雀门,后面就是内城了。

彩灯初起,内外璀璨,外城龙津桥到内城州桥这一片,有着东京城最繁闹的夜市。

龙津桥下,卖须脑子肉的铺子前人流拥挤,看得出来,这家店铺吃食很受欢迎。

一路往上,盘兔、现烤现卖的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猪脏,各式简易铺子鳞次栉比。

行至朱雀门附近,还有现煎现卖的羊白肠、腌制的鱼和肉、熸冻鱼头、姜豉、抹脏、红丝、批切羊头、辣脚子、姜辣萝卜。

若是夏天,这里还会有麻饮细粉、砂糖冰雪冷丸子、水晶皂儿、生腌水木瓜、药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梅子姜、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金丝党梅、香橙丸子出售。

过朱雀门,入内城,前面就是架在汴河之上的州桥。

行在州桥下,左右相顾。

大街东侧的王家铺子前有卖獾肉、野狐肉、风干的鸡肉。

西侧的梅家、鹿家铺子出售的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一份不过十五文铜钱。

东京城并没有宵禁,街市从白天一直延续到三更才散,这也是东京汴梁不同于以前任何城市之处。

即使辉煌的大唐长安,半夜也不能随便出来溜达。

与大辽几十年的和平,更增加了士庶的安全感。

这里的百姓,恐怕是现在整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一批人了。

赵祯的车队在御街之上快速通行着,前面的清道马队已经将御道暂时清空。

两侧的百姓,在殿前禁卫的阻拦下,还是左顾右盼地张望着,试图能见上一面他们的赵官家。

不过赵官家暂时没心情在御街停留。

以前有空的时候,他总要来上一碗砂糖冰雪冷丸子或者滴酥水晶鲙。

赵祯过宣德门,入宫城。

自九月份离宫,已有三月,长途的奔波,让这位赵宋天子,有些疲惫了。

昨天本想着在延乐宫多休息几天,精神饱满之后再回宫中处理政事,跟朝堂里的士大夫撕撕嘴皮子。

但是西北的事情,又让他必须不能再停留了。

离开东京大内已经颇久。

今年夏,位于扬州城的上清宫落成。

修建上清宫,这是前年,赵祯给兵部侍郎、知扬州事的欧阳修的口谕。

今夏,欧阳修来奏,在滕宗谅,也就是滕子京的协助下,宫成。

于是,赵祯在初秋,决定南巡拜谒上清宫。

这消息一出,一时间,大臣间又是鸡飞狗跳,垂拱殿的气氛都紧张起来了。

张士逊,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昭文馆大学士带头反对。

“天子垂拱于堂,系万民于一身,不可轻离紫宸!”这位中书门下的首相,带头反对。

扬州太远了,天子怎能巡阅于此。

赵祯座上无言。

中书门下是大宋的宰相办事机构。

其中的参知政事是为副宰相,范仲淹就是其中一位,而平章事是为正宰相。

作为平章事的正宰相,若是兼领昭文馆大学士,则为正宰相中的首相。

众相之首。

地位仅次于皇帝赵祯之下。

自己这个皇帝去扬州不管是赏花还是喝酒,作为首相的张士逊将掌权东京中枢。

这等好事,为何反对?

非要跟我这个赵大官家过不去!

“官家,南巡耗费难计,还需从长计议。”礼部侍郎、权知开封府的包拯站了出来。

语气中,不带一点感情,似乎在简单陈述着一个事实。

这位被赵祯一手提拔起来,面色微黑的包大人,也不愿赵祯南巡。

这就让赵祯很难受,你这管开封府的,我去扬州有你什么事情?

包拯话毕,前面的御史中丞庞籍也跳出来了。

“今夏河北旱灾,灾民遍地,南巡恐耗资弥多……”

“庞籍,旱灾的事情不是处理好了吗?”赵祯眼神一瞥,吓得庞籍纱帽的展角幞头上下一颤。

“官家,河北灾民生活依然艰难,还请圣人怜悯。”

“既然如何,不如按照庞爱卿的意见,各位今年的冬炭钱都捐给河北灾民。”

“官家,东京冷。”

庞籍不敢再多说。

不过,底下还是有跃跃欲试的官员。

大宋朝的士大夫反正就是能喷能杠,但赵祯为了南巡,也是有备而来。

这建上清宫就是突破口。

“前日,朕三次梦遇青帝,不得寝睡,梦中青帝目视南方而未言。”

“昨日就得奏报,上清宫落成。”

“昨晚,朕又夜梦青帝,帝手指南方……”

赵祯按下了朝堂上躁动的气氛,讲起了故事。

听闻赵官家的话,殿中众臣欲再说,又不知如何说。

大宋建国以来,就迷信道教,既然官家梦中遇见天神,此事就得仔细考量!

“官家,这梦中之事,当不得真!”然而,作为右谏议大夫郑戬,并不相信赵祯的说辞。

郑戬发难!

赵祯当即冷眼在朝堂之上。

“朕在说假话?”赵祯质问道。

“官家自当不会戏言,臣只是说梦境之事,大可不必当真!”郑戬擦了擦头。

“退下吧!”赵祯冷眼摆了摆手,示意郑戬别说了。

“官家,这梦中之事,的确还得仔细斟酌。”这时,前面的宰相张士逊老成持重地接道。

“官家……”

见到首相大人前来叫板,底下朝堂也跟着出现了一阵附和之声。

“肃静!”

但见此,赵祯只得暂时作罢。

……

又一日的常朝朝会上,赵祯继续言说梦中之事。

“先帝昔年承天命,拜谒南京太清宫。昨夜先帝托梦于朕,告知不可不去上清宫……先帝言,上清宫乃是天神驻跸之地,乃是福瑞之宫……”

真宗皇帝当年也就在大宋南京亳州,拜谒了太清宫。

并且在东京城多次恭承天神天书,大中祥符的年号就是来自一份天书。

他老爹纯纯的迷信道教。

今日,赵祯想去扬州上清宫,就是承父命、接神意。

底下的张士逊等人,也都沉住了。

官家如此坚持,朝堂众臣也很无奈。

“罢了!”

张士逊微微摇了摇头,不再多说,他不是喜欢和官家怼到底的人。

“很好!”赵祯暗自满意,就是喜欢你这样的首相。

其他大臣,有些也不再多说。

最后,在一片沉闷的气氛中,众人同意了赵祯的南巡。

其实这也不是官家第一次去扬州了。不过这次的理由,还算听得过去!

不似前两次理由竟然都是视察灾情之类。

烟花扬州,哪来的灾情,这眼皮子底下的河北灾地,也没看你官家去看看。

……

十天后,赵祯拜别中枢宰相诸臣,带着一些亲近之臣,沿着官道,深秋时节下扬州。

仪仗车队绵延一里。

虽然赵祯极力精简队伍,甚至只想带个一百人轻装前往,但是这朝中大臣又不答应了。

想走的是你赵官家,不想顾及皇室礼仪的也是你赵官家。

这可万万不行!

礼部侍郎甚至上来就要给赵祯安排个祭天大礼用的大驾卤簿。

不过被赵祯一眼瞪回去了。

最后,赵祯又跟大臣们撕扯了一顿,将出巡的队伍设在了两千人左右。

……

从九月起,到十二月,南巡持续了三个月。

在扬州,赵祯也见到了欧阳修,还有他赵祯亲自打造的一系列特别之事。

扬州,在唐朝时就是繁华的经济重镇。

大运河在此穿过,南来北往的货物在此中转。

南边的长江,从益州而下,穿过荆湖,直抵江南,也是大宋重要的运输通道。

这里也是大宋最重要的经济枢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