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极乐大宋 > 第十九章 朝堂之上

极乐大宋 第十九章 朝堂之上

作者:爱做梦的机器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2:53:57 来源:笔趣阁

下午申时整,第一届大宋蹴鞠联赛准时开始了。

赵祯的车驾也是提前了一刻钟,到达了北郊的蹴鞠场。

官家的到来,引得全场震动,没想到真的如传闻一般,皇上会来看这场蹴鞠比赛。

“皇上万福!”

“皇上万安!”

……

全场都是祝安的声音。

赵祯点了示意,然后平静地坐到了贵宾席上,同时两边的殿前诸班直警惕地看着四周。

今日官家来到这么复杂的地方,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这个蹴鞠场在东京城的官员百姓看来,是非常大的“奇观”了。从底下到上面,层层石头垒叠,如古罗马的斗兽场一般,能容纳差不多一万人来观看。

在大宋是前所未有。

也花掉了那些商贾不菲的钱财。

不过在来自后世的赵祯眼里,这也就马马虎虎。

另外,今天现在全场也就入座了三分之一人,看衣服装饰,大多数人估计还都是那些商贾的自家伙计。

纯纯的拉人头来凑数的。

这样门票是没几个收入了。

“这些广告,卖得如何?”赵祯环视着整个蹴鞠场,然后向一边的马季良询问道。

“回禀官家……已经卖了三分之一。”讲到这里,马季良脸色有些尴尬。

官家给出了一条发财之路,可是自己却不能达到官家的要求。

实在惭愧。

“第一次,很正常!”赵祯看着全场三三两两的广告,很多张贴广告的木板都是空的,看得出来没有人愿意出钱。

他知道这种赚钱路子才刚开始,还难以为东京城的商贾接受。

马季良能做到这些,他也就满足了。

“后面你等慢慢摸索,能赚上钱,这事就顺起来了。”

“遵命!”

赵祯也不再询问马季良,端坐在上,安静地看起蹴鞠来。

两队已经踢起来了!

相比以前的蹴鞠方式,这一次蹴鞠比赛,赵祯也按照后世的足球规则,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包括球门的大小、位置。

包括蹴鞠的一些规则禁忌。

……

不管如何,这些都是天下最大的官家定的,他们这些草民,还能说些什么。

只要官家开心就好。

看惯了世界杯和欧冠的赵祯,第一次看古人的这种蹴鞠,就有点乏味了。

没有了一点点激情。

但他也不会说什么,全程还会频频喝彩。

随着官家几次站起来加油,更是让全场气氛热烈起来。

前面坐着的东京城商贾们,看到赵祯如此“激动”,也不免有了些小心思。

他们这些商人,都是听闻自己的一些同行,花重金举办了这个蹴鞠大赛,甚至可能搭上了宫中的路子,所以今天特意花钱来看个门道的。

没想到在这里真的看见了官家,官家对着蹴鞠居然这么有兴趣。

若是自己能借此靠近官家,那岂不是能飞黄腾达……

而且,看着这蹴鞠比赛还能卖门票,卖所谓的“广告”,如此巧妙的经营手段,还真是有些意思。

对于这些,也的确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让他们的心思也活泛起来了。

嘿!今天还真学到了一手。

一个时辰后,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蹴鞠比赛也宣告结束,开封汴河队和开封龙津桥队打了个10比11。

赵祯看着这夸张的比分,看着两队惨不忍睹的后防,又想着刚才两队的互捅,只觉得蹴鞠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

但还好,这第一步走了出去。

“给两队的队员,都赐赏!”赵祯一直很大方。

“谢官家!”马季良替着两队谢恩。

“回宫!”

他看得有些困了。

在殿前诸班直的保护下,赵祯直接出了蹴鞠场,车驾摆起,朝着皇宫而去。

不过心里又在琢磨着,明日如何在朝堂上跟那些谏官撕扯。

今日他跑到蹴鞠场的事,明日必会被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拿出来做文章。

可惜,他这大宋皇帝还拿这些人没什么办法。

第二日。

果真。

一上朝,御史中丞庞籍立即就怼上了赵祯。

“官家,臣惊闻昨日北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蹴鞠比赛,陛下也冒险前往其中,伏望陛下注意龙体,此等之地,恐有不法之徒……”

庞籍很是“诚恳”地关心着赵祯的龙体安康。

“爱卿大可不必担心!”赵祯摇了摇头,“朕也只是听闻北郊有此等趣事,一时欣喜罢了。”

“再说,朕的大内禁卫,也不是任何宵小之辈能敌。”

“官家,此事已经引起了东京城内外的议论,陛下之举,恐有损皇家威严。”一边的包拯也怼了过来。

作为权知开封府事,他在蹴鞠比赛前就打听到了赵祯要来。

但是他也没拦着赵祯,而是在北郊布下了众多衙役。

赵祯对蹴鞠比赛之事一直挂着心上,他包拯也不是瞎子聋子,又怎敢拦着官家。

还得认真地保护赵祯的出行。

不过,事后他还得说一说,不能就这样让官家这样过关了。

“皇室威严?”

“朕也是借此体察民情,与百姓共乐,又何来有损皇室尊严。”赵祯心里还有话没说,有你们这些士大夫,哪里还有什么皇室威严。

隔三差五能跟自己作对,自己还拿这群家伙没办法!

“好了,今日休再提起这蹴鞠之事。”赵祯看着后面跃跃欲试的谏官,及时打断了所有人的话。

“今日跟大家再说说这西北之事。”

“陛下,臣还未说完。”赵祯想直接跳过蹴鞠一事,但是谏官们总有要刚到底的。

“西北战事刚刚结束,民饥兵困,国之大事,在之西北!”赵祯瞪目而视。

“其他之事,暂不必提。”

“爱卿,对西北之事,可是有话要说?”

“官家,西北之事,臣未有良言。”

“那就先退下吧!”

这是给脸不要脸了吧。

“官家,元昊此次入寇,仅一月,就被我天兵击溃,损兵折将,我大宋天威大振!”首相张士逊及时出来解围,缓解了一点尴尬。

他这个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有时候就是来缓和一下朝堂的气氛。

那些谏官,有时候他也要提醒一下。

什么事情都不能做过了。

官家毕竟是官家,真要将你流放到岭南吃荔枝的时候,别抱怨水土不服容易上火了!

“的确,西北这一战,我军将士有勇有谋,元昊小儿只得望墙兴叹!”知枢密院事的王德用,也是一直注意着西北之事。

如今,西北重挫元昊,他这个总管天下兵事的,也是非常荣耀。

“其中安塞堡大捷,更是重挫了元昊的兵锋,打出了我大宋天兵的气概。”刚刚从并州回来的兵部侍郎、知并州事的杜衍也笑道。

“哈哈!朕初闻安塞堡一战时,也是乐不能寐。如今元昊完全败退,更是增了朕的脸面。”

“如此叛逆之徒,定要让其授首悬于宫门之上!”

“官家,如此,是否要对众将领予以封赏?”这时同知枢密院事的张观站了出来。

说向了另一个话题。

他是知枢密院事王德用的副手,也就比王德用多了一个“同”字。

“哦!封赏?”

赵祯将目光投向了底下的众臣。

朝堂之下,听到此言,立即安静了起来,仿佛遇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就连刚才吵吵嚷嚷的谏官,也不敢发一语。

朝堂继续安静。

“怎么不说话了啊!”赵祯平静地扫视着众臣。

几个大臣瞥了瞥张观,似乎在问他为何如此多嘴。

“官家,西北之事,复杂多变,这元昊恐是会复犯。封赏一事,影响甚多,还须从长计议!”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章得象站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