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大能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徐州会战

民国大能 第三百九十九章 徐州会战

作者:闻人毒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3:41 来源:笔趣阁

一九三八年的一月份,当南京的战火刚刚停止,世界各国在苏联人有意引导下,掀起了一阵阵声讨日本军人屠杀南京百姓的行动。

而做为李铁在美国的大本营,美国民众对于李铁的祖国受到了日本的侵略自然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

尤其自认为与李铁关系匪浅的美国人民,发现第一个声援中国的盟友竟然是他们的死对头苏联时。

美国人民脆弱的小心肝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

自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博爱,最自由最有自尊心的美国人民,最更加觉得自己有必要在支援中国的行动上向全世界人民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所以在苏联第一个声讨了日本之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都先后发表了声明,严正声讨日本残杀南京手无寸铁百姓的行为。

其中美国人民最为热情,大家纷纷捐款捐物给民国政府,希望支持他们从中国的土地上赶出日本人。

而这些发起行动的进步人士中,又以美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罗素、杜威、罗曼·罗兰等知名人士发起的援华运动最为引人注目。

在美国许多大的城市甚至发起了多起罢工游行活动,以声援正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军人残害的中国人民。

当远在东京的日本天皇看到如此多的国家一起声讨日本对南京平民的杀害行为时,天皇愤怒了,同时又感到无比的憋屈:

“你们只看到我们的军人杀了五万南京百姓,可是我们日本同样有五万精锐的士兵战死在南京,你们不知道么?

而且做为此次进攻南京的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也被轰炸致死。更有几万士兵受到了不小的伤害,难道我的士兵牺牲了就白死了,他们难道就不是人么?”

天皇真觉得自己很委屈,可是在国际社会一个劲的声讨之下,日本的压力也很大,现在的日本还不敢同时得罪这么多的国家。

不得己,天皇将南京大屠杀的罪责全部推到了松井石根的身上,是松井石根枉顾日本天皇的命令私自扩大了战争范围,私自发起了进攻南京的军事行动。

更是他私自下令对南京附近的无辜百姓进行了屠杀,如今日本天皇已经剥夺了松井石根的指挥权,并且准备将他移交日本国内的军事法庭。

可惜这个攻占南京并且对南京百姓进行大屠杀的刽子手已于三七年十二月末的那场南京的空袭战斗中阵亡。

而日本政府出于保护本国将士的士气才故意隐瞒了松井石根阵亡的消息,所以如今罪魁祸首已经伏诛了,大家就不要再死抓着我们日本不放了。

同时对于已经被焚毁的南京城,日本表示了沉重的哀悼,从现在起日本将增兵南京,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建好南京城。

听到日本人如此无耻的解释,全世界的政要们都笑了,日本人真正想要做的是加强对中国的进攻,直到消灭中国的所有抵抗。

此时的日军已经占领了整个东北,山西以及平津地区,并且又刚刚占领了上海和南京,只要再向北占领徐州和济南就可以与占领平津地区的华北方面军联成片。

如果华中和华北方面军在徐州汇合,则山东和江苏也将全部落入到日军的手中,从此以后中国沿海所有发达的省市以及中国内地最繁华的江南一带将全部落入日军的手中。

到了那个时候,日本可以向西进攻两湖地区,向南进攻两广地区,在战略上处于绝对的优势。

而失去了鱼米之乡和所有沿海发达城市的国民政府将落到苟延残喘的地步,那个时候民国政府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所以尽管现在的日军已经很疲惫了,同时日本的兵力也不够用了,可是天皇一想到,只要再咬咬牙坚持一下,拿下江苏和山东,日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一想到日本有一天在自己的带领下完全吞并中国,实现日本几百年来的梦想,裕仁天皇主意已定。

立即命令国内向中国增兵。同时为了迅速打通津浦线,华中方面军从南京向北,华北方面军从天津向南,两个方面军南北夹击,会师徐州。

就这样一九三八年的一月末,日军经过短暂的一个月的休整,在兵力还不足的情况下,再次南北夹击徐州。

其中华北方面军在海军的帮助下直接从青岛等地登陆,并且在第一时间占领了济南,然后大军南下向徐州扑来。

而刚刚休整了不到一个月的华中方面军再次组织兵力向南进攻,同样要在最短的时间仙占领徐州。

这一次会战,中**队实际参战人数六十万人,日军初期参战人数二十四万人,后来又陆续有国内的援兵增援徐话州战场,最后日军的实际参战人数达到了三十万。

日方急于将华中和华北占领区联成一片,中方则要拼命的阻止日军汇合,一方面争取大量杀伤日军,一方面也为四川和两湖地区的战争做好准备。

现在的民国政府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想要在短时间内击败日军已不可能,只能想办法尽量拖住日军。

并且将日军的进攻方向往内陆引去,以空间换时间,增取拉长日军的战线,增加日军补给的难度,然后在内陆给予日军大量的杀伤,最后遏制日军的进攻。

然后凭借中国地大物博,战争潜力巨大的优势,慢慢拖死日军。不得不说这个战法在当时是得到了大多数人认同的。

在没有统一的军事领导,各个军阀各自为战的情况下,也只能采取这种消极的抗战方法。

好在进入到三八年,全国各地的援兵已基本到位,其中就有两广李宗仁的部队和刘湘的川军。

三八年一月初,中国称之为战期最长,战线最广的徐州会战开始了。这一世可能因为刘湘得到了李铁的帮助的原因,刘湘并没有像上世一样,在一月下旬就因为胃出血而病逝。

此时的刘湘身体健康,又正当壮年,当他听说蒋司令委派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并且全权负责徐州会战时。

刘湘还开玩笑的说道,蒋司令是看不起他们穷困的川军团呀。他们广西兵虽然能打,可也不一定比川军团能打,现在四川有兵四十万,其中刘湘的嫡系亲兵就有近十万人。

而这十万精兵几年来在李铁的大力支持下,在刘湘的刻意栽培下,战力相当强悍。

只不过因为几年来四川在刘湘的苦心经营下,百姓生活富足了不少,已经不再是苦寒之地了。所以战事非常少,而全国各地的军阀并不知道此时的川军也有强兵了。

可是害怕刘湘一家独大的蒋司令,强行将人数众多的川军一分为四,一部分调入了徐州战场,一部队调入上海以南,防止日军向南进攻。

还有一部分调往武汉负责防御武汉,最后一部分刘湘的十万亲军,被蒋司令调往山东,以期与南下的华北日军死磕。

而刘湘看到蒋司令如此支解川军团心中大大的不满,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蒋司令还玩排除异已那一套。

而蒋司令在看出来刘湘对自己的安排不满之后,立即安然唐式遵接任刘湘成为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同时委任刘湘为已经不复存在的第七战区总司令。

第七战区早在松沪会战时就已经取消了,将自己所有的兵马剥夺,只给自己安排了一个空头的第七战区总司令,可见蒋司令安的是吞并川军的歪心思。

刘湘看到蒋号令如此抢夺自己的兵权十分失望,这要是别的将领早就抽蒋司令的后腿了,可是深明大义的刘湘并没有那样做。

既然蒋司令不想他领兵,他干脆回重庆做好他的省主席好了。于是深明大义的刘湘将川军团的指挥权移交之后,就只身回到了重庆。

在重庆为了更好的支援前线,刘湘日以继日的敦促生产,筹措粮草,支援前方战事。

三八年一月中旬,日本南北夹击徐州的战役已经打响。由于这一次民国政府得到了李铁两百架轰炸机和一百架战斗机的支援。

徐州会战打得比上一世要好的多,不但台儿庄战役的战果比前一世丰厚,就连其他几个战场的战果也要大得多。

不过历史的车轮惯性一向很大,尽管李铁已经十分注意拥兵八万却不战而逃的韩复渠了。

可是在这一世仍然没有阻止他带兵逃跑,结果刚刚取得消灭日军两万余人的台儿庄大捷的战果付之东流。

由于韩复渠再次趁着与日军对峙时不战而逃,日军得己三面包抄徐州地区的几十万守军。

好在历史同样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几十万徐州守军最终主动进入山区从而逃出了日军的包围,向河南等地撤退。

而经过近半年的战斗,日军最终还是占领了徐州。使得华中和华北日军完成了联成一处的战略意图。

不过中**队也完成了大量歼灭日军有生力量,并且引诱日军向内陆进攻的战略意图。

最终徐州会战,中**人伤亡八万人,日本伤亡四万人,中日双方的战损比越来越接近了。

!!

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