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大能 > 第三百五十章 国战开始

民国大能 第三百五十章 国战开始

作者:闻人毒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3:41 来源:笔趣阁

其实不能怪进攻卢沟桥的日军大队长埋怨日军的情报人员不认真,因为在几天之前,二十九军确实是装备低劣,士气低迷.

可是当几万条枪,无数的子弹被送到了各个部队之后,部队的装备就不能再说是低劣了。等李铁将大把的军饷再发到二十九军的士兵手中时,二十九军的士气自然也就提升了回来。

而为了达到战前保密作用,李铁在运送这些物资时可是下了大力气的,不但所有的运送车辆提前进行了伪装,就连每个部队卸货的地点也是严格保密的。

李铁在运行军火时就与宋哲元军长商量好,为了避免日军特工探知这些特资的具体规格和数量,东西运抵各个部队之后,都由当地部队严格看管。

就是向士兵们分发武器也是在夜里进行的。而且自从这些军火送到军营之后,整个军营立即进行了严格的出入限制。

虽然也有日本特工发现了很多部队的驻地有大量汽车驶入,可是他们并没有完全的探听出来这些汽车里运的是军火。

再加上每几车军火之中总会有一些罐头,粮食之类的日用品。所以日本的间谍也好特工也罢,也只是认为这些部队收到的是普通的给养而己。

所以由于西北军在战前这几天保密工作做的好,当战争真正发生的时候,已经换装了的二十九军可把进攻平津地区的日本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

二十九军的士兵大多出自苦寒之地的西北,而西北自古以来就以民风骠悍,人民吃苦耐劳而著称。试问这样的民风培养出来的劲旅战斗力又会差多少?

而民国的中**人之所以打不过日军,主要的原因就是重武器与日军相差太大。就好像在卢沟桥,战斗力强悍的西北军借着地利之便,又有抗击外侮的人和之利。

可是确和同样人数的日军斗了个旗鼓相当,原因就是没有重武器。

虽然李铁的到来,送了不少迫击炮和炮弹给西北军。可是不要忘了,西北军可是穷日子过惯了的。

好不容易有了迫击炮的他们又哪里舍得轻易用,就算是使用又哪里舍得冒着自己的宝贝被日军炮兵发现并且击毁的危险。

所以当日军的坦克开始参与到进攻时,没有有效的防坦克武器的中国守军,自然伤亡大大的增加了。

这还不算,日军因为出动了坦克和大炮都没有迅速的攻下卢沟桥,早就急红了眼,十几架飞机竟然飞过卢沟桥直达宛平县城,开始对宛平县城一阵狂轰乱炸。

最后更是将卢沟桥附近的二十九军阵地好一通轰炸。差点将这座历史名桥卢沟桥炸为两断。

好在日军想到占领北平之后,还要使用这条通往南下必经之路的卢沟桥,才没有炸断它。

只是驻守卢沟桥附近的二十九军一个营的士兵倒了大霉。因为二十九军没有良好的防空武器所以他们只能被动挨打,好多战士直接死在了日军飞机的轰炸之下。

不过虽然中国的守军损失惨重,可是对面进攻的日军同样也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不得己,仅仅打了一天的中日双方军队就处在了对峙的局面。

日军的大队长立即向旅团长报告这卢沟桥的守军情况,并且请求增援。而此时作战指挥室的旅团长气得哇哇大叫。

因为前来请求增援的不光是进攻卢沟桥的日军,几乎所有的进攻点都受挫了。而二十九军突然出现的足量的武器弹药自然就成了问题的产键。

当情报部门最终给出的答案是,这几天看到华兴的汽车在频繁的奔走于平津之间时,负责在东面指挥关东军威胁平津的土肥原中将深深的自责了一下:

“唉,这个该死的李铁,果然又掺合进来了。我就说过,帝国这么大的行动一定瞒不住他的耳目。看样子他在帝国隐藏的情报人员一定是打入了帝**部。要不然他不可能每次都提听对帝国的重大行动作出预防。

看样子他早晚会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有了他们华兴公司的军事援助。二十九军的战力力大大提高,以后的进攻也不会一番风顺了。

虽然我们东,西,北三面有近十万大军压制着二十九军的其他防区,可是这些部队即要负责防守各自的占领区,还要为将来进攻山西做准备,并不能轻易动用。

看样子我们只能采取边打边谈的策略了。这样吧,我们立即与二十九军停战,同时提出与中国政府合谈,再秘密向日本国内请求派兵支援。”土肥原的建议得到了在场各位将军的一致认可。

七月八日下午,卢沟桥附近的中日冲突再次传遍中国大地。民国政府上下一片惊慌,中国各地的百姓再一次补日军的侵略行为激怒。

由于蒋司令在几个月前的西安事变时曾向全国保证过要统一战线抗击日本,所以这次爱国民众们直接聚集到南京总统府前向蒋司令请命,要求出兵抗击日本,并且将日本赶出中国,收复东北。

而此时的日本再一次显露了他们阴险狡诈的民族性格,双方的军队在卢沟桥附近展开对峙时,日方不但要求用谈判来商讨双方最终的占领地。

日方更无耻的提出让中方从平津地区撤兵。提议要将北平和天津划为非军事区,以达到事实上对平津地区的占领。

这次蒋司令可不能答应了,北平是中国历朝的首都,更是中国不可或缺的战略要地,如果蒋司令再将平津地区拱手让给日本,那日本就相当于完全占领黄河以北的地区。

中国将完全失平津华北以及山西,蒙古等多个省市,相当于丢失了三分之一的领土。所以蒋司令虽然认为现在与日本人开战还不是日本的对手,可是他也得出兵抗战了。

而且现在国共停战的协议已签,全国现在统一抗战的意识也达到了统一,如果不在此时与日军打上几仗,他也没有脸回乡见江东父老了。

而且蒋司令现在自认终于扫平的中国的匪患,又收编了东北军和西北军,更是将南方的多个省市也归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再加上此时的蒋司令真正达到了拥兵百万,更有各个支持自己的军阀上百万的军队。以如此强大的兵力对付分散在中国各地的三十日军绰绰有余。

于是蒋司令一边派人与日军进行合谈,一边加快组建了德械师的速度,蒋司令有很强的底气,只要利用谈判拖慢日本人的进攻。哪怕再给他一年的时间,他都有信心再次筹备出三十个德械师。

可惜日本人对于蒋司令的心思非常明白,他们才不会谈判谈个一两年,给他的德械师超过日本精锐师团的机会。

其实蒋司令他哪里知道,日本正是看到了中国的战争潜力,同时也看出来中国已经形成了统一抗战的共识,而和平的中国战争潜力太大,所以日本才不想给中国更多的时间积聚力量,这才提前发动了全面占领中国的战争。

因为他们也怕再等上几年,中国实力大大加强了,他们不但不能全面占领中国,就连他们已经占领的地盘也要吐出来了。

可惜中国政府对于日本人已经下定决心全面占领中国的认识不足,他们仍然以为日本人就是想再占点中国人的便宜,只要发现占不了平津地区自然就会维持现状。

所以当中国政府响应日本人的号召,暂停战争进行和谈时,中国的国民政府并没有大量调集军队前往平津地区增援。

而二十九军的宋哲元军长哪怕得到了李铁的提醒,可是二十九军上下刚刚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他们也同样认为日军没有本事全面占领平津地区。因为日本进攻平津地区的兵力严重不足,在兵精粮足的情况下,二十九军抵挡住现在平津地区日军的进攻完全没有问题。

而实际上日本人一方面借着与中国进行谈判,一边悄悄在国内调兵,因为这次调动的兵力比较多,所以日方与中方进行了拉锯式的谈判。

为了麻痹中国政府和二十九军,在谈判期间,日军还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可是均被装备精良的二十九军打退。

这不但让二十九军士气大振,更大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人的信心,可是也同样麻痹了中国政府的谈判人员。

蒋司令还以为可以借此再多拖延一段时间,以达到为他争取战略准备的时间。可是经过半个月的紧急调遣,日本的几万增援部队终于再次到达中国,并且在天津登陆,直扑二十九军的驻地。

这还不算,当日本天皇决定准备在国内再次增兵二十万进攻中国的消息传到蒋司令的耳朵里时,蒋司令傻眼了:“娘西皮,日本人太无耻了,借着谈判的机会,从日本国内调兵,我上当了。”

而同样傻眼的还有二十九军宋哲元军长和全军的将士们,当他们看到面前的敌人突然增加了几倍,并且坦克和大炮也增加了好多之后,二十九军的将士们心中齐齐一寒。

七月二十四日,终于到达平津地区的六万日本援军开始合围平津地区的中**队。

七月二十六日,日军向中**队提出最后通牒,让中**队退队平津地区,遭到了中**队的严正拒绝。

七月二十七日,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向全国发表通电,守土抗战,军之职责,誓与日军抗战到底。

七月二十八日清晨,已经包围了平津地区二十九军防守的各个要地的日本军队掀开了炮衣,土兵进入到了攻击阵地。

随着日军第一发炮弹落在了二十九军的阵地前,中日双方全国范围的大战终于开始了。

...

...

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