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武夫 > 第1520章 小国寡民身不由己

大明武夫 第1520章 小国寡民身不由己

作者:特别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0 17:22:07 来源:笔趣阁

“可是中朝对侍妾的提议有了回应?”金荩国心里一紧张,连忙就问。○

他当然知道李珂是高丽派驻到中朝的使团的团长,最近负有一个秘密的任务,转达国主李珲想要将宗女进奉给大汉太子作为侍妾的愿望——他是国中的议政大臣,国主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是参考了他的意见的。

“中朝对此事不置可否。”李珲微微摇了摇头,不过仍旧看不出喜怒来,“倒是透过李珂跟朕说了另外一件事。”

“中朝还有其他的事要知会大王?”一听到中朝没有答应这个提议,金荩国心里不禁有些失望。

“是啊,刚刚从李珂的信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朕也很惊讶。”李珲木然颔首,“中朝想要攻伐日本,要借我国釜山港作为基地,同时中朝太子要亲临高丽,总镇后方……而且李珂将会作为太子和高丽居间联络的人随从此行。预计过一两个月,海况良好的时候就将成行。”

虽然国主的语气十分平淡和缓,但是他的字字句句,在金荩国听来都不啻惊雷。

中朝居然打算征伐日本了?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啊?而且……居然中朝皇帝将太子也派了过来!

中国的太子亲临高丽,这可是历代闻所未闻之事。

一时间,金荩国的脑子在飞速运转,忙于思考其中的意义和后果,竟然没有来得及应答国主。

“爱卿一定是脑子很乱了吧?此事确实大大出乎人的意料。”沉默了片刻之后,李珲还是一脸的平静,“朕之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一阵慌乱,所以把爱卿给召了过来垂询了,还请爱卿想个应对的办法。”

确实,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么就算一惊一乍也没有意义。毕竟是秉国的议政大臣,金荩国很快也就恢复了镇定。

“中朝皇帝计议已定了吗?”他先问,“可还有挽回的余地?”

“李珂已经明确说明了,此事中朝皇帝已经断然下定了决心。而且就是在元旦朝会之时跟他说明的,不容拒绝。”

“不容拒绝……”金荩国不自觉地握住了拳头,声音也微微有些嘶哑了,“这大汉的皇帝,真是蛮横霸道,事关我高丽国本之事,居然一点都不容许商量,哪有一点中国天子的气象!”

“哎……”国主没有答话,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一切无奈都在不言中。

平心而论,金荩国是一点都不喜欢大汉的,这个新朝军事极强,四处征战,而其朝廷上下也染上了武夫的杀伐气息,行事极为粗鄙。通过驻京城使节的回禀来看,大汉的开国君主赵进粗鄙不堪,未通文理,偏偏又十分不尊重儒士,经常以霸道来行事,可见是个暴君之辈。而大汉的朝廷也是荒唐至极,很多大字不识的农夫或者贩夫走卒都登上了朝堂,成为了朝官。

早已经将义理名教之辩刻入骨髓高丽儒臣们,在颇为鄙薄大汉新朝的这些没文化的表现之余,心里也一点都没有对大汉的亲近感,怀念大明故国的思潮可谓起此彼伏,就连金荩国本人也是心向故明的。

可是现在大明已经完了,再怎么怀恋它只能接受现实。纵使和其他人一样屡次腹诽这大汉如同暴秦一样绝不长久,但是至少现在还是不得不对它低头,更何况高丽现在还驻扎着大汉的使团和军队。

但是这种仰人鼻息的滋味实在太难受了。不光是大汉朝廷横行霸道,就连就连使团的大使也在高丽颐指气使,对高丽朝政也经常横加过问,挟功来逼凌高丽朝廷上下,俨然就像把自己当成了太上皇一样——这种骄横跋扈,不说金荩国这样的朝臣受不了,就连有再造之恩的李珲也觉得很难受。

国主和金荩国之前之所以商量出了一个给太子进献宗女的主意,就是为了拉近和太子的关系,进而博得大汉皇室对高丽王室的好感,从而让大汉驻高丽的使团至少投鼠忌器,不再敢于随意干预高丽国政。

虽然他们都觉得给大汉朝廷主动提出献出宗女做侍妾很屈辱,到了这个关头,也顾不得什么脸面和屈辱了。

然而,即使低声下气到了这个地步,大汉那边却还是浑不在意高丽的观感,自顾自地就给高丽下指令,实在让人难受。

“事已至此……那陛下,我们也只能忍辱答应了,只盼中朝太子过来,不要太劳动我国……”金荩国也长叹了口气。

“他来是自然的,谁也拦不住。不过听李珂说,中朝太子脾气仁厚,不喜威凌他人,总算也是个好消息吧。”李珲微微苦笑,“接下来,爱卿恐怕有劳了,高丽这边得好好做准备,不能怠慢了中朝太子。”

“使团那边知道这个消息了吗?”金荩国突然问。

“自然是知道了。送消息的人一来高丽,就先去了使团那里,然后才把信送到了王宫。”李珲低声回答。

“哎……”金荩国又捏紧了拳头,满心的怨气,最后却又换成了一声长叹。

事已至此,不能忍也得忍。

“爱卿也不用太过恼怒,中朝能攻伐日本,报我国当年壬辰之仇,总归也是好事。”李珲的语气还是十分平静,“当年倭寇肆虐我国,朕恨他们咬牙切齿,只是无力报仇,如今……总算有个报仇的机会了。”

“可是中朝大军齐聚高丽,我国疲敝,怎么供应得起啊,到时候就怕地方不宁,百姓怨声载道……”金荩国却并不这么想,“再说了,大汉虎狼之性,大军来到我国腹心,怕会有社稷之忧啊……”

“他们要借釜山港,那可不是腹心,就让他们用个港口而已,不算得动摇国本。”李珲轻轻摇了摇头,然后又苦笑起来,“再说了,以大汉的军势之威,就算想要做什么,难道高丽又能如何吗?还是不要往此处想的好。”

因为事情太可怕就不去想,这和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身为一国之主,大事临头却只知道无可奈何和闷头回避,那怎么能行!

金荩国禁不住在心里腹诽了,但是嘴上却不敢说出来,只是低垂着视线。

“爱卿,朕虽然看不见,但是朕想得到你在想什么。”正当金荩国在郁愤的时候,国主李珲却突然抬起头来,用浑浊的眼睛直视着金荩国,“不过,还是那话,朕不愿又能如何?朕现在是一个孤家寡人而已,而且还是个残废,大臣们忿恨、轻视朕,万民心里根本不拥戴朕,难道朕还能靠自己一个人去抵抗大汉的天兵?那还不如安居家中,等着死到临头的那一天好。”

金荩国想要回答,但是一口气堵在喉咙上,以至于怎么也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选择了沉默。

他明白,国主既是在叹息,也是在生怨气。

不仅是气大汉,也是气他们这些大臣——当年党争和国争的事情留下的伤痕太深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而且这一生都恐怕无法忘怀。

因为国内统治阶层当中的各个派别之间为了权势的激烈斗争,自从李朝立国伊始,高丽进行了轰轰烈烈、持续接近两百年的党争,这其中士大夫和贵族们一直都在激烈内斗,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有趣的是,这两百年来,每次高丽内部党争分出了胜负,胜利一派很快就会因为分割胜利果实而分裂,又变成两派激烈的内斗。

这漫长的内斗史,哪怕大略说来,恐怕也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了,其中的宫闱阴谋和朝堂算计,又如何能够数的清。又不知道有多少朝臣、贵族甚至王族,死在了这漫长而又残酷无比的内斗当中?

在立国之初,是开国功臣和贵族主导的勋旧派和士林派内斗,勋旧派胜利之后又被支持仁宗的一派消灭,而这一派很快就分裂成了大尹派和小尹派,分别由大臣尹任和尹元衡作为领袖,利用宫廷当中的不同势力进行斗争。在两尹派渐渐式微之后,朝中大臣又分别结成了西人党和东人党继续进行斗争,拥立高丽宣祖不同的王子。

在西人党拥护的信城君暴卒等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之后,拥护光海君和临海君(也就是李珲的哥哥李珒,当时是国主的庶长子)的东人党文臣取得了政治的胜利。

但是在胜利之后,东人党大臣们因为如何处置西人党发生了分歧又分裂了,主张强力对待西人党的一派成为了北人党,主张缓和对待的就成了南人党,两派继续继承了先辈文臣们的风范,继续进行内斗。

在朝中内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倭寇趁隙入侵了,在这种被称为壬辰倭乱的大祸当中,忙于内斗、极为**的高丽朝廷哪里是丰臣秀吉的大军的对手,短短时间内就丢掉了大片的国土,国君和大臣们都逃离了国都,寻求大明的帮助。

********

感谢“风中龙王”和各位新老朋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我在努力着,我还要继续努力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