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武夫 > 第1306章 草原上

大明武夫 第1306章 草原上

作者:特别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0 17:22:07 来源:笔趣阁

能有这样规模的兵马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年,而且也就是这两年不到,这徐州兵马才到了今天的规模,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就能练出这样的强军,练了十年的官军骨干营头卢象升也见过,和面前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UU小说,uu234

“..这那里是人力所为,难道真有鬼神..”卢象升念叨了句,然后猛地自省住口,他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家子弟,又是武技高超的英杰,向来不信鬼神,可就是因为冷静,就是因为卢象升对兵法军事很了解,所以才会感觉到震撼,才会觉得不可思议。

卢象升站在路边心神摇动,满脸都是被震撼的模样,混在人群里的内卫看到这些之后,也就懒得理睬,这样的震撼神情,这段日子已经看到太多了,看来这位大汉也就是身材高壮,并没有其他出奇的地方。

当震撼过后,卢象升才注意到其他细节,赵家军的兵卒都是穿着胸铠,按照传闻,这徐州贼兵浑身是铁,看看那背后的大包袱,盔甲的其他部分应该在包袱内,单是这胸铠已经足够让人咋舌,这么一块铁挂在胸前,只要不是虚张声势的铁片,那么刀砍枪刺都能防御的住,想要破甲,恐怕只能用锤斧之类。

赵家军兵卒抗在肩上的长矛和长戟没什么可说的,但卢象升却死盯着火铳看,若不是不能靠近,他就要走到跟前去看,能看多少细节就看多少细节,在传言中,这赵家军的火铳极为犀利,一排排施放,即便是官军精骑也冲不过那火网,远看着火铳的规制,似乎比鸟铳粗重了些,铳管要短要粗,这样能打得远吗?

据说这徐州贼的火炮也和官军不同,在战场上打得准,威力也是惊人,但在眼前的行军队伍中却没看到有火炮在,这个倒是能想通原因,这样的粗苯家什肯定是走运河水路才方便。

虽说到了这边,徐州北伐队伍已经比去时少了一半,可长长的队伍经过还是需要很长时间,那些看热闹的人开始觉得新鲜有趣,但时间一长,一个个营头过去,就觉得枯燥厌烦起来,纷纷散去离开,卢象升有心从头看到尾,但知道那样未免太显眼另类,只能恋恋不舍的跟着离开。

现在的兖州府西部几县,处处都是徐州的农垦田庄,要冲上驻扎着军兵营,团练武装也已经组织起来,盗匪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安全可以不必担心了,赶路也不像从前那样,要讲究个光天化日行走,天黑投宿。

身为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这次出来算是擅离职守,自然不能在山东兖州府境内耽搁,看完之后就和亲随护卫等人骑马赶路,这等情形也没办法走的太快,一路上卢象升断断续续的说话,却都是自言自语,应该是观看赵家军军容威势之后,感慨良多,忍不住要说几句。

“..这的确是大明的祸患,再不振作奋起,恐怕是灭顶之灾了..”

“..徐州贼是人,我们也是人,他们能练出这样的兵马,我们为什么练不出..”

卢象升回到大名府之后没人想到他离开辖境,一是他的权威已经树立,没有人敢去触这个霉头,二是如今也没什么人关注这个,大名府知府是个倒霉的差事,好不容易有人来做而且做得不错,难道要把他换下来吗?

在沉默了几天之后,卢象升连写了几封信,安排亲信家人送往京师和江南,他的心腹亲信自然知道收信这些人是谁,有家中的亲朋故旧,在京师位置不低,在江南的声望很高,只是自家老爷不愿意去求恳,不然也不会被派到这毗邻敌境的大名府来,其中一封信是送给好友的,那位好友是东林被清洗之后留在京师的种子,在言官清流里是个骨干,能量很大。

安排送信的管家不敢怠慢,连忙安排送出去,可暗地里却在琢磨,老爷去了山东一趟,难道被那徐州贼吓坏了,所以才四处求人把自己调职,要真那么做,还真是能去个好地方,能找些好差事,可以自家老爷那刚烈性子,搞不好又要做有风险的事情了,想到这里,管家愁的几天没合眼。

*************

塞外六月,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绿茵如毯,鸟语花香,走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看着蓝天白云,再看看远处畜群,整个人都是心旷神怡。

在下水海尤其如此,这个巨大的咸水湖周围,是塞外水草最丰美的宝地之一,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有大量的部落赶着牛马来到此处,在这个时节,大家都抓紧繁殖养肥自己的畜群,没工夫去彼此攻杀,这也是最和平的日子。

这几个月同样是晋商们的好时节,他们带着大量的货物来到,换走蒙古贵人手里的金银和战利品,换走牧民手里的牲畜和积蓄,为自己赚到翻倍甚至几倍的利润,自从进了天启年,这生意就愈发好做,那什么林丹汗打走了俺答的孙子,自己占下了归化城,这什么草原嫡系的察哈尔部太缺东西了,愿意给高价买铁锅,买棉布,买一切草原上没有的,当然,最愿意买的就是烧酒,产自徐州,口味清冽,入喉似火的那种烈酒。

林丹汗什么都要,大明的需求也是旺盛无比,十年前大家眼里还没有的徐州,现在已经成了怪物,需要大量的牛马,需要大量的皮革,需要大量的碱,需要大量的骑手,草原上有的,徐州都需要,他们给的是市价,可这市价已经足够大家发财,更不要说,在徐州卖出,还可以就地买来棉布、铁锅、烧酒等一切草原上需要的东西,这一来一往就是巨利。

山西的商人们如今最恨的一个人就是王自洋,这个当年不起眼的小马贩子,如今已经是富可敌国,运到草原上的汉井名酒,有九成都是被他垄断供应,其余一成则是在北直隶那边出来的。

那什么汉井名酒比起山西的几种名酒来并没有强太多,难得的是这清冽醇厚的口感,再就是这个产量,名酒之所以是名酒,无非是用料考究,工艺繁复,耗工耗料,出来的好东西,成本也是高昂,可徐州这烧酒不然,他的产量太大了,从这产量上就能判断出汉井名酒的成本不高,根本没办法和他打价格战,再说大家都是为了发财,那烧酒背后是个怪物,连朝廷几十万兵马都杀的大败,何苦去找死呢?

不想惹麻烦不代表心里不念叨,这徐州烧酒实在是太适合边市贸易了,简直是为那些蒙古人量身打造的,这“骆驼好柳,蒙古好酒”,古人都已经知道,这些蒙古人冬日苦寒就需要口烧酒暖暖身子,这劲大醇厚的烧酒,正是对他们的路数,如今这草原上,就连不会汉话的牧民都能用汉话说“汉井名酒”。

草原上能喝起原装汉井名酒的都是贵人,怎么也得是在归化城内有自己宅子,能在林丹汗面前说句话的角色,至于其他的,只能喝到掺水的酒,有钱有牲口的就能掺水少点,没钱的就得掺水多点,可这样蒙古人也愿意买,这酒可比他们那酸唧唧又没什么劲的马奶酒好喝多了,夏天还好说,秋冬寒冷时节,一坛子没掺水的酒就能换一个女人,五坛子没掺水的就能换一匹好马!

做生意做出点门道的人物,都是不用算盘算账的,徐州烧酒的暴利,那王自洋赚了多少,大家心里都明白得很,可实在没办法,有人花重金去挖酒坊师傅的墙角,但徐州那边盯得很紧,酒坊都只在徐州附近和赵家军营盘附近设着,不是没有酿酒的师傅动过心,可没出徐州地界就暴毙了,连挖角那人都没回来,大家也就不敢再伸手了。

这徐州每一次和朝廷开战,松江府的布商为首,江南豪商呼应,都是跳得最高的,可山西商人同样虎视眈眈,每逢开战,就有带着人手和银子的商人在开封府那边等着,朝廷一胜,他们就要过去扫人扫货,只是每次都失望而归,也愈发的不敢妄动,连朝廷会剿都打败了,别说山西商人,在他们背后撑腰的边镇武将也都缩了,不停的说谨慎谨慎。

看着钱财在眼前却没办法赚是最难的,大明的武将不愿意帮忙,就有人想歪招,要在草原上动手,只要让你人财两失几次,你就不敢自家独吞,草原上的马贼实在太多,各个大部骑兵假扮的也有不少,只要银子和好处给足了,杀人越货可比大明这边简单。

试了几次都是碰得头破血流,这王自洋每次出塞总是千把人的商队,这千把人的战力当真不低,小股马贼不长眼的话,直接就会被吃掉,大股马贼怎么也得上两千号才有把握,在这草原上能号令两千骑的人物,那起码是金帐那颜的身份了,还真别说,在烧酒和重金的诱惑下,王自洋的商队还真是遇到了一次过两千骑的围攻。

************

感谢“用户基本无害、非然哥、段逸尘、彪臣、风中龙王,天下纵横有我、扩舟求贱”几位新老朋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越多越好啊,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