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武夫 > 第1221章 朝廷来人

大明武夫 第1221章 朝廷来人

作者:特别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0 17:22:07 来源:笔趣阁

赵字营各方面,损失和死伤主要出现在贸易方面,在清江浦和扬州一带的云山行店铺倒塌,在里面的伙计被埋被砸,货物也有毁损。…≦UU小说,uu234

而在淮安北区的农垦田庄和家丁团练们,正午地震时候,他们都在外面劳作和操练,在赵字营系统内可没有什么白日里歇息偷懒的规矩,这个规矩反倒让大家逃过一劫。

如果说山东遭遇这样的震灾,肯定又有一场大乱,不过在淮扬江南一带就好了很多,受灾的地域和人口都不少,可地方上却能拿出足够的物资来赈济,有饭吃,有安置,百姓就不会造反作乱。

不说江南那富甲天下之地,在淮安府和扬州府以及滁州等遭灾地方,除却自发救济外,赵字营招募百姓去田庄耕种,吞并田地安置农户的举动从某意义上也在稳定地方,所有可能的流民和乱民被赵字营的体系飞速吸收,这等于根除乱源。

谁能想到突然间有这样的地震,先前官府和地方上的些许硬气和奢望都是荡然无踪,那还敢和徐州赵字营有什么刁难硬抗,徐州的要求都是乖乖配合,生怕对方趁火打劫。

这场地震大灾还起到一个作用,本来魏忠贤被召回京师之后,气焰大减,东林党人正在趁热打铁,把阉党盘踞的官位一个个抢过来,这是他们头等大事,自然顾不上招安这等微末细节,但这次地震之后,招安变成了急务大计,在这样的震灾面前,如果有人借机煽动,那大灾就会变成大乱,何况那边的乱民已经把官军打的很惨,那周围正是空虚时候。

跟随魏忠贤在河间府的兵部尚书赵彦根本就没有回京的机会,直接被安上了凤阳巡抚的官位,打发来南直隶招安招抚,这尚书自然是顶级的大佬,派到凤阳巡抚任上已经算贬斥了,但这凤阳巡抚也是地方大员的位置,老实讲不算吃亏太大。

可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朝野各方甚至包括当事人赵彦,都知道这是一口黑锅,招安不成自然要问罪,招安成了自然是晚几天问罪,和贼人打交道总归是辛苦活计,不管答应什么不答应什么,可能都会有罪责上身,兵部尚书赵彦就是来背锅的,至于另一位负责招抚的大员就是凤阳守备太监崔文升,他也逃不了日后的清算。

事到如今,这新任巡抚赵彦和太监崔文升都已经认命了,崔文升早早的来到徐州这边等待,巡抚赵彦则是沿河南下,按照半路传来的消息,这赵彦一天两顿酒少不了,居然又买了三个小妾伺候,一路醉生梦死,估摸着也不想醒来。

在这个时候的赵字营各处已经忙碌无比,各处田庄就不必说了,酒坊、铁场、织场和船厂等工场都在震区之外,这次受到的波及很小,正在紧锣密鼓的加大产能开工。

大明处处战乱,可同样商机遍地,更不要说外洋外海各处了,铁器和徐州布这两项目前怎么算都是供不应求,而且缺口相当大,除了清江浦和江南商人们的订单,更多的需求则是来自郑家大帮,尽管余家的需求比去年多了足足四成,可和郑家大帮相比,这真算不上什么了。

要说这郑家大帮的风格的确和从前不同,这郑家龙头对生意商机极为敏感,更因为新得龙头这个位置,需要用物资和贸易来交好稳固从前的各种关系,如今海面上只是说前任龙头李旦暴病而死,但这等事大家见多听多,心里猜测总是免不了的,这就是不稳的隐患。

郑家龙头为了巩固这个位置,就需要用这些关乎根本的大宗商货笼络人心,铁件兵器还有布匹的利润虽然很丰厚,却还有比它们更加暴利的商货,但铁件兵器各个大帮甚至倭国和南洋的各股势力都是有很大需求,布匹更是如此,这是各处诸侯酋长们统治领民、收买人心的要紧货物,这样的生意做多了,自然就能巩固彼此的关系。

除了这一重考虑之外,郑家大帮对和徐州交好也有迫切的需求,无论是郑老海还是其他在港口内停留进出的郑家眼线,都确认了一件事,靠着郑家大帮的力量根本没办法打下来,更没办法破坏,会在岸防炮台上撞得头破血流,既然没办法吃下,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做生意了。

徐州能大量出货的食盐、铁器和布匹以及蛤蜊湾那边所出的清江浦货物,都是郑家大帮急需和必需的,而去往辽东港口,又必须要有海州港这个作为贸易和补给的中转,如果这两条线一被掐断,徐州那边还有生财之道,而郑家大帮目前三分之一的局面会因为这个垮掉,因为大宗食盐输入而巩固下来的福建老家也会有麻烦。

郑家还有共识,徐州虽然收留了李思明和李思闽等李家残余,但和郑家这边没有恩怨冲突,做生意越多,彼此结合的越紧密,那李家残余就越不会借力报仇。

无论是做生意发财,还是大帮的大局稳定,又或者和李家的恩怨情仇,这些原因都让郑家大帮在海州港这边下了大本钱,即便赵字营没有把李家的人交出来,可郑家人加大了贸易量,承诺去辽东的船只加倍,而且还特意安排了自己的船匠过来进入船厂。

在这个贸易中,赵字营贸易厅的人总算知道倭国到底有多少油水,郑家的第三批船队就带来了大量的银锭和铜锭,郑家船主还特意提醒徐州这边,熔炼铜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这倭国的铜锭里面含银不少,精炼是能发大财的,铜锭是为了满足赵字营的需求,而这些银子则是定金。

有这样大的需求,赵字营匠造各处自然要全力开工,这个地震给了他们一个招工的好机会,云山行、孙家商行等等都是走边淮扬和江南,凡是有手艺有经验的工匠,徐州这边都是大力招募,给出种种优惠的条件,就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各个工场。

不过针对灾区的招募优待仅仅局限于有手艺有经验的工匠,对于劳力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去各处田庄内安置,工场劳力的招募被赵进限制的很死,只能在徐州一州四县和邳州境内进行。

如今徐州、邳州地面比从前繁盛富庶了很多,只要你肯出力做事,养家糊口总是不成问题,不过所有的差事营生都距离城池很远,都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待遇相对不错的做工差事,酒坊、铁场和织场以及在海州那边的船厂和盐场,都要大批的人去做工,但去了就只能背井离乡。

养家糊口和故土难离比起来,吃饱活着更重要,徐州邳州的各处城池越来越空,百姓们携家带口聚集到赵字营的各处工场周围,或者去往赵字营在山东新建的各处田庄,那边用人也不少,很多人都对赵字营的这个安排纳闷,心说这难道有什么风水和谶纬的说法吗?看着是要把各处城池抽空的意思。

新任凤阳巡抚赵彦自黄河渡口下船的时候,尽管穿着官袍,陈设仪仗,可赵字营这边并没有派人来迎接,倒是等待多时的太监崔文升过来了,派下人通报,彼此见礼之后,这才一同上了马车向何家庄那边走去。

在上车前,巡抚赵彦颇有难色,开口说道:“崔公公,坐大车肯定很颠簸,本官这个年纪也折腾不起了,还是乘轿的好。”

“这边没有什么轿夫,也不让人坐轿,不过赵大人不必担心,徐州道路平整,坐车不算遭罪。”崔文升笑着说了句。

徐州这边的马车比大明马车有所改进,空间可以让人活动的开,而且通风保暖都做得不错,马车启动,走了一段之后,赵彦这才放心下来,掀开帘子向外看了看,却忍不住感叹说道:“这大好河山却被逆贼盘踞,真是可惜了。”

“赵大人,这边比其他州县可是要整饬不少,不过这大好和整饬都是这些徐州贼做出来的,却和官府没什么关系。”崔文升淡然说了句。

这个态度倒是让赵彦很诧异,不过他也没有细想,虽然今日里没有喝酒,可这些日子醇酒美人已经把身子弄得虚了不少,也懒得去深究细想了,赵彦又是掀开帘子向外看看,徐州这边和大明其他地方相比,粗看差别不大,可稍加留意就会注意到这边的整齐有序,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路上行人也都是面色红润,精神饱满。

等看到一队骑马家丁经过的时候,赵彦冷哼了声放下窗帘,愤愤的对崔文升说道:“亏得朝中还说什么被逼作乱情有可原,这分明就是扯旗造反的逆贼,他们这等明火执仗的架势,不是反贼是什么,崔公公你知道吗?本官下船的时候,边上几艘漕船居然在那里卸下盐包,这不就是私盐吗?怪不得这徐州贼如此大势,敢情牵扯到私盐暴利,真是无法无天!无法无天!”

**********

感谢起点和创世兄弟姐妹们的月票,请在月初继续多多支持。

感谢“花笑云白、风中龙王”两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