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武夫 > 第903章 辽西走廊的大火

大明武夫 第903章 辽西走廊的大火

作者:特别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0 17:22:07 来源:笔趣阁

扯皮的消息刚刚送出京师,辽东那边的急报就已经到了,建州女真金军已经渡过封冻的辽河,准备进攻广宁。

广宁卫是辽镇枢纽之地,是连接辽西走廊和辽东的通道咽喉,也是辽东去往蒙古草原的要道,这里被攻击,是十万火急的大事。

马六等人匆匆搜集了消息,然后快马向徐州那边送信,关于辽镇和建州女真战事的消息,徐州那边要得最急。

这沈阳辽阳陷落之后,建州女真大军的攻势好像停了下来,明廷上下都以为对方一时间消化不了这么大的地盘,要休养生息几年之后才会再有图谋,谁能想到他们不是在休养生息,而是在等待方便出兵的时机。

正月里土地硬实,适合大军车马行动,而正月里的明军都在庆祝新年,半年左右的和平让辽镇的明军多少有些懈怠。

谁都知道广宁卫的要紧,建州女真金军兵马大动,明军也是尽发广宁官军,以祖大寿、孙得功为前锋,祁秉忠、刘渠为后队,迎战女真,在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经抚不和了,刘渠就是经略熊廷弼派出的军将。

这个安排也被快马送到了京师,上上下下都在等待战斗的结果,祖大寿、孙得功都是辽东将门出身,其他人也都是经验丰富的宿将,而广宁各路官军数量远胜于建州女真的兵马,再怎么经抚不和,熊廷弼已经在辽西一带积累了许久,这一战明军胜算不小,如果能大胜,朝局或许会有变化。

很快的后续消息就到了,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九,来自辽镇的快马进了京师,明军大败,祁秉忠、刘渠战死、祖大寿不知所踪,孙得功和鲍承先降敌..

战况也很简单,一开始的时候,明军不落下风,但孙得功身为先锋却后退不前,然后临阵先逃,导致全军崩溃,广宁卫陷落。

****************

自广宁中左所到山海关的辽西走廊一带,处处燃起大火,辽西正月正是苦寒干燥的时节,一旦起火而不扑救,那就是燃尽方休。

在山海关处向东望过去,天黑时候都能看到天际的红光,这些地方的大火不知道要燃烧多久,大家只知道燃料是辛苦积蓄的粮食和草料,不知道动用了多少民夫和畜力,将关内的粮食运送到辽西走廊内的一个个屯堡中,可就是这几天工夫,全都被点燃烧起。

偏偏下令放火的人,就是积蓄这些粮草的辽东经略熊廷弼,现在辽西走廊的大部分兵马都已经撤回到山海关,山海关之外的所有明军积储,都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山海关内外的军汉们暗地里都在骂娘,大正月的都没吃几顿饱饭,这当官的倒是心狠,那么多粮食草料直接就烧了,而且这么败家的事情居然还有心思去看,就先不嫌丢脸吗?

辽东经略熊廷弼先率领兵马撤入山海关,辽东巡抚王化贞晚来了三天,在这个时候,倒是没什么经抚不和了。

两人都站在城头向东北方向看去,以往这等事,王化贞一定要和熊廷弼并排,甚至连左右都要争一争,可这个时候王化贞只是站在熊廷弼的身后。

孙得功先退回广宁,然后开始造谣生乱,甚至还要捉拿王化贞去建州女真那边请功,全城大乱的时候,王化贞在官署内还什么都不知道,结果是一位参将冲进来,将王化贞放在马背上带走,只有两个亲信仆役跑步跟随,就这么一路来到大凌河附近。

整个辽镇谁不知道,这游击孙得功是巡抚王化贞的心腹亲信,可就是这位心腹亲信,先是临阵脱逃,导致全军崩溃,然后想要捉拿恩主献宝请功,认真说起来,明军这场大败和广宁陷落,都和这孙得功有莫大关系,王化贞也脱不了责任。

巡抚王化贞上城之后,只觉得寒风刺骨,他也不是浑噩之辈,对这等崩盘的局面也是痛心疾首,可事已至此,看又有何用,若是半个月之前,熊廷弼这般,王化贞少不得冷哼一声拂袖而去,现在却只能忍着了。

即便这般,王化贞心里依旧有些愤懑,他身前熊廷弼上城后一直沉默,王化贞忍不住闷声说道:“这些粮草耗费百万,差不多是天下间一半的税赋,就这么付之一炬,未免太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难道让鞑虏吃着这些粮草,一路打到山海关下吗?”熊廷弼冷冷说道。

辽东巡抚王化贞愕然,自广宁卫至山海关并没有水路,大军一路向西的话,要准备巨量的粮草,而女真那边的粮草始终不足,如果大明积储在辽西走廊一线的粮草不烧掉,建州女真就可以一路破城一路取得补给,轻松的到达山海关下。

王化贞愕然之后就是沉默,他不想承认熊廷弼所说的有道理,可自己却找不出任何反驳的话语。

熊廷弼说完之后,却扭头向着城下走去,王化贞愣了愣,开口问道:“飞白兄,接下来当如何?”

自从王化贞为辽东巡抚,熊廷弼起复辽东经略之后,王化贞还是第一次这么问,熊廷弼没有回头,甚至脚步都没有停,只是边走边冷笑着说道:“接下来如何可不是熊某能操心的了,接下来熊某要为这大败担责了,身为经略,这等事逃不脱的。”

说到这里,熊廷弼终于回了头,脸上带着莫名的笑容说道:“轮到你了,好做,好做!”

*************

大明和建州女真自从开战以来,每次都是这般出人意料,战前大家从方方面面算计,粮草储备、兵马数量甚至天时地利,怎么都是明军占优,就算腐坏不堪,靠着其他的优势也能打成相持,可每次大战的结果都是干脆利索的大败,往往是一天两天之内就确定胜负,大军被歼灭,有大将投降,城池陷落..

一个个消息去往京师,当真让马六他们应对不及,最后报告结果的信使去往徐州之前,马六特意叮嘱,一定要再配几个信使过来,不然不够用了,但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不需要快马急报了,建州女真的攻势停下来了,似乎满足于打下广宁,不过偌大辽镇,东至抚顺,西到山海关,除了些许孤悬的砖堡之外,其余地方都任由建州兵马纵横了。

“熊廷弼的做法对,女真鞑虏再怎么精强,也没办法背着干粮打过来,难道打下了城池,再饿死在里面,或者饿死在回程吗?”看到京师的文报之后,赵进倒是赞同熊廷弼的做法。

“正月里是年关,冬日里存粮吃完,春日却没有收获,日子最是艰难,关外辽镇地方苦寒,一年一收,比起关内来更甚,女真这时候出兵,一来是此时适合开战,二来也是因为粮食积储不足,需要夺取官军的存货,王化贞在广宁卫积存的巨量粮草,恐怕都要资敌了,倒是熊廷弼果决,知道烧了这些东西。”

听到赵进说完这个,王兆靖却是笑着摇头,感慨说道:“按照大哥的**,这熊廷弼倒是顾全大局,可他身为经略,自然要为这大败担责,这烧了巨量的粮草,这可是大明几分之一的出产,还有这搜天刮地的辽饷汇集成的,他一把火杀了,罪名恐怕都落在身上。”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熊廷弼难道看不明白吗?”赵进也是感慨了句,不过随即摇摇头说道:“看了这么多京师里的文报,这熊廷弼心中应该有大义在,他未必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不归路,但不得不做。”

王兆靖咳嗽了两声说道:“大哥,这大义的说法还是私下里讲,如今咱们徐州可讲不得这个。”

屋中一安静,众人都是禁不住哄笑,连陈昇都忍不住笑了两声,读邸报文报的时候,赵进会要求伙伴们都在场,然后大家谈论议论的内容也要由王兆靖和如惠记录,抄到石满强、董冰峰和雷财手中。

大家正在笑,赵进却抓起了另外一张纸,甩了两下说道:“天底下熊廷弼那种傻瓜太少,做官做熟的了多,套寇打进陕西,屠杀掳掠十几万人,官面上居然还想压下来,真是荒唐可笑。”

因为赵字营开始和王自洋联营,在王自洋的商队安排人手,陕晋之地和草原上的消息也开始灵通起来。

套寇就是河套蒙古各部,这一系和土默特蒙古,也就是俺答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去年腊月末,套寇数千突破了延绥和榆林边镇的防线,直入陕西,在当地烧杀抢掠,官军溃退,现在四处传说套寇即将逼近西安府,还说陕西已经被杀害掳掠近百万,不过确实的消息是十几万人。

往来于徐州和北地的河南、山西和陕西商人们也已经了解了赵字营的习惯,知道他们喜欢收集各地的消息,只要消息确实,会在方方面面给予照顾和便利,这陕西大乱的消息就是他们带来的。

********

感谢“元亨利贞、戚三问”两位老友的打赏,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月初第一天,月票投给大明武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