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武夫 > 第1654章 倭京就在眼前

大明武夫 第1654章 倭京就在眼前

作者:特别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9 来源:笔趣阁

尽管现在已经身处于那种刚刚从打击当中恢复过来、尚处波澜不惊的状态当中,但是听到了这个要求之后,二条康道还是倍感刺痛。

表面上看,九州岛既然已经给了岛津家,那这些九州岛上投靠了大汉的藩主们自然需要别的领地来酬功,这无可厚非。这是这原本是大汉要面对的问题,却转嫁到了朝廷的头上,实在让人有些难受。

更有甚者,大汉还要借着这个机会,主动干涉到对藩主的封赏当中。所谓酬功,最大莫过于割地许人,这样的恩赏自然也最为人所铭记,作为效忠的依据。如果朝廷给他们以封地,那就是恩自上出,还说得过去,现在大汉插手进来,这些藩主到底是感恩朝廷还是感恩大汉?到底是听从大汉的命令还是谁的命令?

想来他们是不会对朝廷感恩的。

更让人忧虑的是,如果大汉插手到对这些人的封赏当中,那会不会影响到朝廷的领地?日本国内总共也就这么大,现在已经有大片土地被封了出去,再这么封赏下去的话,朝廷的领地还能剩下多少?

眼下大汉已经给了他们这么多惊喜,要是真的再来这一出的话,那岂不是让他们白忙活一场。

“各藩藩主既然为国出力,封赏自然是应该的。”二条康道只觉得口干舌燥,抓紧了缰绳才让自己没有跌落马下,“不过,大人,弊国流传千年,封地恩赏早已经有了定规,若是贸然改动的话,恐怕难以施行。另外,弊国朝廷难处甚多,实在难以大片封赏,还请大人体谅……”

“怎么?右府大人是害怕封赏太多影响到了贵国朝廷?”周璞正色看着对方,“大人这就想差了,我之前就已经说过了,我朝最重信义,既然已经答应了贵国朝廷,那就断不会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情。”

先安抚了二条康道之后,周璞再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这些藩主的封地,是绝不会侵夺贵国朝廷的领地的,只会从其他地方割取,比如幕府的领地、比如那些亲附幕府的藩主领地,这样的话,这些藩主日后也可以作为贵国朝廷的屏藩,拱卫京畿,岂不甚好?”

二条康道这才稍稍定下了心来。只要大汉不打算食言,把原本答应的近畿都收走,那就算大汉干涉到了战后的封赏,也还是可以忍耐。

他明白大汉现在就算想要自行其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干涉,只能默认,而且他更加知道,对大汉争辩现在没有任何好处。

大汉虽然横行霸道,但是他们看上去还是要用朝廷这个招牌,事前的承诺也不打算违背。而只要他们不违背诺言,朝廷就可以拿到实地,还有大义名分在手,终究还有翻身的机会,至少比之前只能在幕府面前苟延残喘要好。

“既然大人是这么想的,那在下也无话可说……在下一定会知会朝廷,让他们尽快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办,决不让大人为难。”他平素脾气直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可是今天在这位大汉使臣面前却说得无比艰难,“只要能够打倒幕府,封赏功臣是应该的。”

违心地做出了步步退让之后,二条康道的心情极度颓丧不安,而周璞也不打算趁胜追击,所以也不再多言。两个人一时无话,只是骑着马朝前赶路,再也没有了刚才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

这种沉默持续了许久之后,二条康道终于排除掉了心中的不快,再度凑到了周璞的旁边。

“大人,在在下离开朝廷之前,弊国国君尚有一件事交代给了在下,这件事十分重大,需要得到大人的襄助……”

“何事?”看二条康道说得这么神秘兮兮,周璞本能地就有一些警惕。

“大人,不瞒您说,弊国之前迫于幕府的压力,不得不将天皇大位传给了皇女兴子,牝鸡司晨,这是大大不祥之事,在战后,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法……嗯,国君将会复位,重掌朝廷。”二条康道很精乖地换了一个称谓,“可是兴子毕竟是国君的女儿,血脉相连,不忍加于斧钺,但是幽禁的话,又难免会给有心人一些侥幸希望,日后恐怕会生出祸端来……”

虽然他说得十分恳切,但是周璞却越听越觉得疑惑,日本朝廷现在和幕府已经是势不两立,这个兴子天皇是德川家的血脉,被废黜是名正言顺的,本就没必要跟他请示。如果害怕后面事情有反复,那将兴子幽禁一生不就行了?

况且他也不觉得这个女孩子能有什么号召力。

“如何处置兴子,这是贵国皇家的内部事务,我们不会干涉。”他直接表达了看法。

“就是在这件事上,非要询问大人不可……因为,国君的想法是,能不能将废位之后的兴子,嫁予给****的某位皇族?大人你看,这样既可以免除弊国朝廷的忧虑,又可以让两国关系更近一步,成为姻亲之国……这正是万世亲睦的开端。”二条康道说完之后,小心翼翼地看着周璞,“天使意下如何?”

不得不说,周璞真的被这个提议给惊到了,他绝没有想到,日本朝廷居然会想要将被废黜的兴子天皇嫁到大汉来。

这到底是算和亲,还是算输诚呢?抑或是甩掉一个麻烦?

他们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应该怎么应对。

直接拒绝怕是不太好,可是贸然答应更是不行,事关皇室,自己必须谨言慎行,不能轻易表态,这个问题应该由京城拿定主意才好。思酌了片刻之后,他做出了决定。

“右府大人,贵国的这个提议,实在让人有些意外……我是没办法来决定的,不过我会将此事上报给京城,让天子来决定。”

“事关皇室,天使自然不便表态,在下自然可以理解……不过天使可以美言几句,让贵国朝廷能够看到我国的诚意和此事的利弊。”二条康道放低了声音,“只要天使能够帮我们说说话,不管成或者不成,我们都会感念天使之恩,竭诚以报!”

“我会尽快回禀国内的。”周璞也不多承诺什么,只是淡然点头答应。

这件事成或者不成,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只是尽个职责上报上去而已,至于竭诚以报之类的话,这些人跟他说了许多次了,他也没放在心上。只要大汉军队站在自己身后,也不怕他们不竭诚以报。

在来到了长州藩的藩城之后,周璞再次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他跟毛利秀就和毛利家的众位藩臣们相谈甚欢,然后一起研判局势,为接下来的行动达成默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汉海军的运输船继续运输军队和器械物资北上,然后在长州藩内集结,长州藩军由此声势大涨。不过,和岛津家一样,他们没有接受周璞等人的统一指挥,而是独立指挥自己的军队,对此周璞虽然略有些微词但还是接受了。

而在些时日当中,周璞在这里多次发布了文告,一方面痛斥幕府的罪恶,一方面则宣称大汉已经派大军上了本州岛,来到了日本的根本重地,要求的藩主认清楚形势,早日投顺大汉,不然就将被大汉视作敌人,未来将保不住家业领地。

在大汉军队屡屡进军得手、多家大名望风归降的今天,这种威胁变得格外有力,在周璞发布文告没有多久,周边就由藩主私下里派使者前来试探询问大汉是否能够放过自己了。

形势进展十分顺利,周璞也自然是春风得意,不过他也知道只要幕府还没有被完全打倒,他的事业就还没有成功,所以他也不敢懈怠,这些天当中一直和自己的参议官们一起商讨,努力学习带兵打仗的常识。

这段时间里面,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长州藩北部毗邻石见国和安艺国的边境,一直都没有出什么乱子,也没有被大军前来征讨的迹象,并且长州藩派往这些地方的哨探也并没有发现这些地方有大规模的兵力集结,甚至幕府一直都没有对长州藩的反叛做出任何回应,好像毛利家和大汉的登陆部队已经被他们都遗忘了一样。

这种反常的形势让周璞和他的参议官们都颇为疑惑,他们判断幕府已经对当前的形势束手无策,更加已经对大汉军队的兵锋产生了恐惧,所以不再打算征伐长州平定叛乱击垮大汉军队,只打算以守势的战略来和大汉拖延时间,让大汉在消耗当中不得不做出撤军的决定。

幕府的战略清晰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明智,他们没有意气用事,主动兴兵过来和大汉军队决战,而是利用地利和防守来打一场消耗战。

既然这样,原本他们制定的“协助毛利家固守长州藩,击败幕府的征讨大军,然后再趁胜追击进军京都”的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了。

他们想要借着自己这一路吸引幕府的军队,可是幕府现在好像对他们不为所动。

于是黄昌国和周璞商讨之后决定更改计划,从先防守再反击,该为自己这边主动进攻,向本州岛的腹地挺进,想来只要大汉军队逼近京都,那么幕府就算保守退让,也不得不和自己这些军队交战吧。

做出了定议之后,登陆的军队更加加快了集结的速度,然后大量被部署到了长州藩的北方边境,随时准备向北进攻。

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是九州岛上的各藩藩军,经过了大汉一段时间的整编和训练之后,实现了统一的指挥,而不再像是之前的大杂烩,再加上被周璞用重赏所刺激,战意都还算高昂。

而二条康道则在藩军的帮助下潜回到了石见国内,他要回到朝廷当中,将自己得到的消息转告给他们,同时让他们做出准备早日同大汉北上的军队汇合。

在这一片厉兵秣马的气氛当中,毛利家在本藩内也一直都在调集藩军,达到了整个藩内能够动员的极限,他们做梦都想要恢复旧日的领地,所以最为积极。同时,他们还在藩内催征粮食,几乎让乡村为之一空,甚至还出现了小规模的暴乱,遭到了血腥严厉的镇压。

毛利家采用了这种竭泽而渔不顾一切的做法,也正体现了他们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反正如果赌赢了的话,再重新休养生息也不迟;赌输了的话,长州藩未来肯定不会再在毛利家的领下,农民的死活也与他们没有关系了。

这种紧绷的气氛,终于在一天晚上达到了顶点。

在这点晚上,周璞带着他的参议官、以及归附于他的大名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毛利家与安艺国浅野家的边境,预备开始对北方进行总攻。

作为通向京都的必经之路,安艺国被当成了主攻的方向,而且安艺国是毛利家的起家之地,所以毛利家也十分赞同他们的部署,经过了这段时间的部署和准备,他们将在今天对故地发动总攻。

在他们行军的路上,乡野当中到处都有蝉鸣,仿佛是在为他们呐喊助威似的。当他们来到即将出动的阵地时,天色已经渐渐破晓,眼看就要来到黎明了。

周璞抬头一看,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树木和草丛在风中微微摇曳幽影。

大军的前进部队早已经集结了起来,等候他的命令,他们肃然无声,掩藏在黑夜和阴影当中,被淡淡辉光照映了出来,就好像刚刚凭空出现的一样。

当然,在这一片混沌当中,大汉军队的红色军服仍旧十分鲜艳醒目,看上去就像是黑夜当中的火点,能够给人一种十分安心的感觉。

凌晨时分的凉风让人心旷神怡,周璞的疲惫也一扫而空,他带着自己身边的人们,来到了营地中央,而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这些军队也开始紧张地集结了起来,做出了随时听候命令的架势。

此时的天际,已微露出蛋白,云彩都赶集似的聚集在天边,像是浸了血,显出淡淡的红色,好像在预示着他们接下来要面临的一切似的。

周璞压制住了心中的兴奋与不安,抬头看向了天空,犹如是为了将一切杂念都抛开似的,他长吐了一口浊气。

这种千军万马任由自己指挥驱策的感觉,实在是太奇怪又太美妙了,只需要自己一声令下,几万人就将慨然前行,奔向未知的远方。

还在数年之前,他还只是山东一个小举人而已,从不为人所知,也未得人敬重,可是仅仅数年之后,自己就已经博得了大汉皇帝和丞相的青眼,被委以重任派到了这个孤悬海外的岛国,并且开创了偌大的局面,谈笑间就可以让一国重臣和强藩藩主就得俯首帖耳……

人的际遇,又有谁说得清楚呢?

他抬头看着远方的的天空,现在太阳已经出现在了地平线上,露出的一段圆弧,红彤彤的,仿佛是一块光焰夺目的宝珠,接着它缓缓地向上移动,红日周围霞光尽染无余。

山风也变得更大了,迎面吹来,云烟四散,远处的山林和道路,都已经一览无余。这片原野一路铺陈,穿过一座座城市,最后将会达到他最终的目的地。

他之前自己去过京都一趟,沿途的风土人情和地形都粗略地审视和记录了一遍,而现在,就是验证之前努力的成果的时候了。

“大人,时间到了。”协助他统管全军的老将立花宗茂,策马来到了周璞的身边。“现在全军已经准备好了,只待您一声令下。”

所有人都看着周璞,等待着这位大汉使臣下令。

而周璞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他看上去镇定无比,好像一切都成竹在胸。

“全军前进!”他重重地挥了挥手。

“全军前进!”传令官们马上四散,将他的命令传达到了整个军队的各个角落。

仿佛是被人惊醒了似的,整个大军的军阵开始缓缓前行,打头阵的是毛利家的藩军,他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武士,穿着盔甲,行动迅速,而侧翼则是大汉从九州岛上召集过来的各藩藩军,他们的队列严明,而且。

而大汉的军队,则作为本部和周璞一起留在了中央,周璞跟自己的几位参议官骑着马,在这些红衣官兵的簇拥下慨然前行,这是这支大军的核心,也是灵魂,其他人的勇气都将来自于这里。而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个个信心满满,只等自己去摘取新的功勋。

这些军队的阵中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军旗,远远望去,简直就像是旗帜的丛林在往前移动一样。

没有碰到任何抵抗,这支大军就踏入到了安艺国浅野氏广岛藩的境内,沿着周璞上次去京都的道路,一路向广岛藩城挺进。因为大汉军队登陆来袭,而且毛利家早已经树立叛旗的缘故,所以当地的居民们早已经四处逃窜,或北逃或隐匿山林,所以他们也看不到多少人烟。

而他们此行的终点,就是京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