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武夫 > 第1236章 极端和更极端

大明武夫 第1236章 极端和更极端

作者:特别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9 来源:笔趣阁

在京师也有这样的声音发出,不过这些声音只在暗处,带着愤恨和绝望发出,没有人能听到,也没有人想听到,明面上大家都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东林清流,绝不对逆贼低头,一定要还大明朗朗乾坤。

有人以为江南地方上与徐州打交道不少,定然会有所劝阻,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南京、常州、苏州、松江各处,都是鼎力支持,一封封急信快马送到京师,无不是要求尽快出兵。

“..南直受贼祸久矣..”某信里的一句话在朝议的时候反复拿出来讲,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家都要似真似假的抹抹眼角,以示悲愤。

传说南直隶江南几大豪门已经带着银子来到京师,到处拜访馈赠,全力推动对徐州的会剿,细究这些豪门的背景,都是在棉布上赚了大利的人家,而且在外销南货和海贸上牵扯极深,有这一层关系在,言官清流们的气势更是如火如荼。

清流正人,东林党众,一边倡议会剿徐州,一边紧张的提防着阉党的反击,毕竟魏忠贤一系主导了历次对徐州的围攻,虽说没有胜过,可最起码了解徐州贼众,比自家这边闭门造车要好太多,自家在这边夸夸其谈,如果被阉党抓住什么错漏,那可就有麻烦了,但出乎意料的是,阉党很低调,似乎清流们针对徐州让他们松了口气,不过东林上下都在互相提醒,万不能忽视了阉党,等这次大胜而归,就要为国除害。

只是当初会剿徐州动用了近六万官军,然后只剩下了不到两成,即便这里面有贪墨军饷的空额在,这实打实的损失也是不少,这次要会剿徐州,无论如何也要拿出更多的兵力才有把握,可兵在哪里?魏忠贤当时调动山西和陕西的边军前来,就已经被认为是丧心病狂,那几万边军过境,恐怕就和闹蝗灾一般,蝗虫吃粮食,边军是要吃人的,地方上肯定会残破不堪,这也是召还魏忠贤的朝议中,很多抽身事外的山西、陕西和河南官员与东林党人同进退的原因。

可内陆的军镇兵马已经信不过了,保定镇大败亏输,登莱镇全军覆没,新立的大名镇全盘崩溃,南直江北的狼山镇残余三成,可见内陆兵马实在不堪战,想来想去,能利用只有边军,难道要像阉党一样调动陕西和山西的大军吗?那岂不是重蹈覆辙.。。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兵部、户部的郎官们很快就拿出了法子,以宣府官军为主,抽调一万五千,以蓟镇兵马为辅,抽调八千,京营两万,保定镇、真定镇以及山东参与兵马合计两万,山西镇边军五千,河南新练兵马一万,合计八万官军,号称十万,南下徐州剿贼,到时命湖广、江西兵马入援南直,南军合计三万余,号称五万,南北两路合击徐州。

这个计划一提出来就震动京师,很多人都诧异的询问这是不是疯了,宣府是京师的西北门户,蓟镇则是东北门户,更不要说,蓟镇现在还在担负着对辽西辽东的支援和屏障,这不是陷京师于险地,置天子安危于不顾吗?

而山东出身的官员都是急了,有人叩阙上血书,有人发动亲朋上疏,这些大军南下徐州,必然要经过山东各府,这岂不是要将山东彻底糟践掉,大军出动只带三日到五日粮草,其余都是向地方筹措,山东地方这些年连年遭灾征战,这不是要让地方上元气断绝吗?

不过势单力薄的山东官员很快就被压制了下去,为何敢于调动宣府和蓟镇的大军,也很快给出了理由。

宣府和蓟镇的兵马都是为了防备北边的蒙古察哈尔部,这个部落是草原共主、成吉思汗直系后裔的直属部落,这一代的可汗就是林丹汗,不过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分崩离析,东边的科尔沁部和建州女真走得很近,已经开始结盟,而西边的土默特部早就以归化城为中心自立,在这里的俺答汗威名更胜,漠北蒙古本就只有名义上的联系,而更西边的卫拉特部和察哈尔一直是死仇。

这一代林丹汗开始还有些励精图治的心思,可从密宗****改信红教之后,就和其他虔信****的蒙古各部离心,然后就是建州女真的崛起不断在挤压林丹汗的地盘,建州女真和同盟蒙古部落几次出击,都把林丹汗打的大败,无奈之下,林丹汗只能西迁,打败了更弱的第三代俺答汗,开始盘踞在归化城一带,蓟镇和宣府的防御对象已经不在了。

再说辽镇的建州女真,自从孙承宗督师辽东之后,在那边重建堡垒,招募兵马,局势也渐渐稳下来,这一年左右建州女真没有发起什么攻势,那造几千辆鸡公车绕路攻打明朝的消息也被证明是谣言,更关键的是,皮岛那边频繁报捷,然后又频繁告急,登莱巡抚袁可立给朝廷的奏疏上说得很明白,皮岛东江镇已经牵制住建州鞑虏的大批兵马,关外冬春易行的时候,建州鞑虏大军正在围攻,也就是说,鞑虏被东江镇牵制住,一时间动弹不得,加上愈发稳固的辽镇防务,建州一侧也不必太担心了。

既然察哈尔西迁,建州女真被牵制,宣府和蓟镇的兵马已经可以被调动。

“..边军精锐勇不可当,天兵一到徐州,贼众土崩瓦解,或不到徐州,听闻军威已然溃散,定可速战速决..”

兵部官员所拟的计划很是周到,集合各路兵马合击徐州,这样的优势,又有边军精锐在,肯定能够速战速决,或者单单是这样的规模威势,就会吓得徐州贼众不战自溃,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各路兵马就可以回归本镇,不耽误这边的防务。

有人说“纸上谈兵”有人说“明之赵括”,可这个计划提出来之后,大家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察哈尔部的消息早就传遍京师,如今“.。。察哈尔人不足四万,马不足五万,人马老弱疲病,不堪一击..”,这些事由晋商探明传播,大家早就知道,也早就松了口气。

更关键的是边军,在大明官吏士绅百姓所有人的心中,这九边之地的边军是天底下一等一的精锐,他们在边塞和鞑虏终年激战,早就见惯铁血,勇悍无匹,大明闹过多少乱子,当年那刘六刘七的白衣神兵,骑马纵横大江南北,内陆官兵不堪一击,可最后怎么样,江彬带着千把辽镇边兵就给平了,万历年倭寇近三十万入寇朝鲜,最后怎么样,被四万多辽镇边军打的跑回倭国,更不要说北边那些威胁大明几百年的鞑虏铁骑,是靠谁挡住的,还不是边军。

当然,也有那么几次挡不住,不过大多时候还是挡住的,这样的边军精锐,而且一下子动用近三万,对付徐州贼众还不得是砍瓜切菜一般,唯一的疑虑就是要快,平贼之后要尽快回归本镇,免得被北边的鞑虏趁虚而入。

这个计划提出来之后,东林党人压制了所有的反对声音,由吏部尚书**星,内阁首辅叶向高推动,将其送到了天子御前,恭请圣裁,这天底下的文官,第一号人物是内阁首辅,第二号人物是吏部尚书,有他们两人牵头,又有下面一干党羽鼓噪,朝臣中断没有通不过的道理,关键还是看内廷的态度。

如今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已经对魏忠贤不是那么言听计从,和东林暗通款曲,他这边倒是好说,关键还是看魏忠贤,虽说他已经低调,但每日里随侍天子的大珰还是能够翻云覆雨,阉党想必也知道一旦动兵会剿成功,马上就是阉党的末日。

可出乎意料的是,内廷没有任何的阻碍,天启皇帝准了这个计划,司礼监、御马监各处都没有任何的阻碍,内廷外朝在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按照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天启皇帝曾经问过魏忠贤的意见,魏忠贤只说可行,但要用一老成持重的的人物督率大军。

阉党居然不拦阻,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本想着准备动员清流言官恶斗一场的东林党人反倒疑神疑鬼起来,随即京师不少阉党一系的官员纷纷对东林党示好,他们已经不求能保住官位,只求可以太平脱身,到这个时候,东林党众臣才意识到阉党的确不会阻挠,而且阉党的确末日到了。

各处的文人士子都是志气高昂,自万历倦政到天启年的阉党专权,终于又到了众正盈朝的时节,以后千难万险无数烦恼都将烟消云散,定当政治清明,国家强盛,重现三代之治。

有消息传来,在漕运沿线的天津、临清各处,各处公仓私仓将全力供应军粮,军资牛马等等也会充足,这让众人的信心又高了许多,连山东官员的反对也消散了,谁也想不到,一文钱税都不想多交的江南富豪们居然会主动沟通漕运粮商,做出这等利国利民的勾当。

“..一斤粮如何及得上一尺布,如何比得了一斤盐,不必说一斤酒,一斤铁..”有京城文士这么写道,可能看懂的人却没有多少,只当是胡言乱语。

*********

感谢“荒骑__王猛、戚三问、光天使的祝福、桦记、随心自我0、小齐文明奇迹、风中龙王”几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