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武夫 > 第1149章 未雨绸缪

大明武夫 第1149章 未雨绸缪

作者:特别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9 来源:笔趣阁

这边商议定下,休整几天后,赵进带着七个连离开,吉香和属于亲卫旅第一团的三个连留下,等待后续力量的到来,他这三个连在沂州并不单薄,四周几个田庄的团练都已经集中过来听命,连田家自己也组织了二百人的丁壮效命。△¢UU小说,uu234

除此之外,吉香还通过田家发下英雄帖,仿照赵字营在徐州和邳州的例子,在兖州府东半部分州县招募义勇骑手,有人担保,自己带着马匹,武技娴熟,附和这几项条件的都可以报名,合格后就会被录用,吃穿用度都由赵字营这边负担,会根据功劳给予奖赏。

消息一传出去,四面八方立刻有许多山东武人过来投奔,甚至已经收拢的辽东逃兵里也有不少人跃跃欲试,这山东官场和军方以及各府的顶级士绅豪强,都知道赵字营是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济宁和鲁西南附近更是在闻香教之乱中见识过赵字营的威风,这些人,这些地方自然敬畏非常。

可对于山东其他地方的州县,徐州赵字营的存在并不强,赵字营的农垦、贸易系统没有伸手过去的,没被大乱波及的,这些地方都觉得赵字营只是个传说,距离自家还很远,不用太过理会,所以沂州田家兄弟才会搞风搞雨,结果被赵进杀过去直接把人抓了,兖州府东部才都变得敬服,而沂水、蒙阴、莒州这三处州县以及附近区域则是重复了这个过程。

徐州在那边安置田庄,收拢辽民、开垦荒地的时候,本地士绅豪强和江湖绿林都觉得外来户抢地盘抢好处,各个心存敌意不说,甚至还在垂涎这看起来“无依无靠”的肥肉,那背后的煽动固然是原因,可也是无风不起浪,双方是一拍即合的意思。

四个田庄被打破血洗,本地豪强们瓜分了田庄的田地,动手的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没动手的都在看徐州的笑话,觉得徐州那边不懂规矩活该有这样的下场,谁也没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大家还没高兴几天,披甲骑马的上千厮杀汉就赶过来了。

各处村庄寨子和响马盗匪冲突,彼此攻防,这个都是有的,厮杀也说得上惨烈,可这些战斗都有规矩在,比如说各村寨相斗,大家都不告官,有官差下乡要停下,官府要追查下来大家要彼此保密,甚至开打都只能在清晨和黄昏,因为那时候人少,看到的人也不多,惊动不会广,响马盗匪对村庄下手,距离城池太近的是不会去的,也不会死命硬攻某处,因为这样会惊动官府,会让各处同仇敌忾,而且有时候做不到突袭,那土围硬寨也的确啃不下来。

谁能想到徐州的厮杀汉根本不将就什么规矩,直接一路血洗过去,什么险峻山寨,什么水泼不进的村庄,直接都被摧枯拉朽的打破,然后相关人等全都砍了脑袋,靠近城池的吕家庄就这么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血洗,然后那些徐州人马居然连官军都不怕,回头又把几千团练冲散,这才大摇大摆的扬长而去。

至于这徐州人都是骑着高头大马,每个人都穿着铁甲,据说还有能打垮大门厚墙的火炮,什么每个人都是青面獠牙吃人喝血这种的,这就都是越传越离谱的传说了,不过由不得不信,如果不是这样的妖魔鬼怪,怎么就能摧城拔寨,横扫这边的黑白两路。

原本徐州趴着没什么动作,大家都以为这是大猫,等起来之后才发现是老虎,发现这样的庞然大物之后,原来那些观望的人和势力自然明白该怎么做,国家有王法,地方有规矩,地方上的规矩就是弱肉强食,既然这赵字营足够的强大,那么大家就知道如何做,徐州邳州那种子弟投军的景象又是出现。

赵进离开葛沟店后的第四天,在距离葛沟店北面二十里的地方,农垦田庄开始重建,不过这次的田庄没有丝毫的简略,防御工事之类的一应俱全,而且调拨了淮安北区的老团练连队负责,在冬天挖土建筑都是苦难,之所以能做到一切完备,是因为这边征用了本地的村庄寨子。

凡是和攻打徐州田庄有关的村寨,被彻底血洗的就不必说了,其余的则是全村百姓迁居别处重新开垦,赵字营的贸易和农垦相关人士,直接光明正大的找上官府,让他们出具文书,直接将那些通匪的村庄田地吃了下来。

这一招才是真正的威慑,沂水、蒙阴、莒州这几处连同周围都是噤若寒蝉,尽管那些被迁居百姓以后的日子过得或许会更好,可对于这边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把他们连根挖起,让他们连故乡都不会有,这可是真正的断子绝孙的狠辣,让人怎么不心胆俱寒,唯恐被波及到。

单枪匹马、三五成队的义勇骑兵和赵字营轻骑,开始游荡在青州府南部,城池官府的风吹草动他们不理会,土豪士绅的动向已经不值得关心,他们都在盯着是不是有大队官军出现。

临近腊月的时候,有官军出现了,数目差不多有三千余,看起来疲惫狼狈,遭了很多罪的样子,这支官军里起码有一多半都是辽地口音,甚至连把总千总都是辽地人士担任,按照从沿途村寨打听来的消息,他们应该是走山路过来,怪不得这么辛苦。

不过这支官军在山路行进的时候消息不畅,十几天内甚至更久时日的动向未必知道,等知道了之后,这支官军的动向也很有趣,只是走大道向东行进,看来要走大路返回登州府和莱州府,第一旅和赵字营在山东的各支力量自然严阵以待,不过这支官军尽可能的谨慎小心,务求不和赵字营有什么误会和冲突。

这支官军出现在青州府南部可以说很突然,但脑筋灵便些的,把这段日子发生的事情连起来一想,也就大概可以判断出来,但没什么人主动说破,大家心照不宣含糊过去了。

“应该是沂水、莒州那边的官民急报求援,可咱们这些动作,山东官府官军不敢管,能让他们动的只有魏忠贤,果然是魏忠贤。”这消息急报到徐州之后,赵进下了判断。

同在议事厅的王兆靖和如惠都有些松了口气的感觉,王兆靖笑着说道:“若是朝廷里再有什么人盯着咱们,那动手做大事的时间就要提前了,今年却不是个好时候,那河堤决口的事情不大,传言却不小,周围不少人都在担心观望。”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会离开身边直径百里的区域,甚至直径几十里,不光穷苦百姓如此,连富贵士绅也是这般,不离开本地,那么了解消息的渠道就只能是道听途说,别人说徐州这边堤坝决口,发洪水闹灾,死了多少人,损失如何惨重,总有怀疑也就信了,没几个人因为怀疑去徐州亲眼看看,这越穿越离谱的传闻就成了真相的来源。

谁不知道这洪灾危害巨大,冲毁城池田地,淹死人口牲畜,黄河大灾那就更不必说,所以这从南到北,除了徐州本地和毗邻徐州的州县之外,其余各处都觉得徐州元气大伤,这次赵字营在沂水那边杀鸡儆猴之后,猜疑才变小了些。

“招工迁居的事情不能因为过年停下,咱们金库里的钱财尽管拿出去用,也不会用太多。”赵进叮嘱了一句。

从进入秋天开始,赵字营匠造厅就开始大肆招募人工,有无手艺不限,只要肯做活出力,不过招募人工的范围仅限于徐州州城和萧县县城,城内以及城外村庄的百姓,招募之后全家迁到何家庄西南的区域做活,这边现在已经建起了一个个大织场,织场外就是织工们的住处,到处是整齐连片的新建村寨。

除了织场,铁器工场也在招募人工,在海州那边的港口和木场也有很大的人力需求,而且赵字营在山东区域的田庄也在招募徐州百姓过去充实,去了之后直接免五年钱粮,拨给农具种子,若愿意听从赵字营的安排,那么好处还会更多。

然后在划定的区域内,如果你想要继续居住,赵字营要收“平安常例”,“防洪常例”,“维持常例”等等五花八门的规费,刮地皮的手段比官府强出太多,可你只要不在这片区域居住了,这些费用立刻就不会收取。

任谁都能看明白赵字营的用意,这是要把徐州州城和萧县县城区域的人口尽可能的转移,这两处人口加起来近二十万,这样的迁移可是耗费巨大,牵扯重大的大事,虽说徐州百姓已经意识到做工比种田好,在何家庄那边比在徐州这边苦熬要好,可还是很多人难以理解,很多人故土难离。

平民百姓本就是在城内苦熬,赵字营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生计和出路,为了养家糊口,也谈不上什么故土难离,最好的例子就是酒坊,徐州城内三处大酒坊都是搬到砀山那边,酒坊答应带着一起过去,并且有宅院安置后,没几个愿意留下的,这次织场和工场招工,很多人未必情愿,却知道如何选择。

*********

感谢“暮鸣、步军校、戚三问、段逸尘、呆霸王、风中龙王”几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月初请大家多多支持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