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武夫 > 第1539章 建省

大明武夫 第1539章 建省

作者:特别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36 来源:笔趣阁

李静思有意说得信心满满,讨好元帅,“他麾下的部队多北人,不习舰船水性那是确实,不过哪有人天生会水性呢?只要多练得几次,也就能学会了,日本虽然是岛国但是离大陆也不是特别远,坐一坐船也废不了太多功夫。赵旅正是良将,麾下的兵是精兵,绝对不至于克服不了这点困难,元帅且放宽心,看着麾下儿郎继续立大功,报效国家吧!”

因为中原和江南已经平定,只剩下了边陲的几个方向还在继续打仗,所以大汉的陆军现在实际上分为了几个主要的作战集团,分别由一位元帅来坐镇。

虽然元帅们都是多年的老兄弟,彼此之间亲如手足,但是他们现在都已经是元帅之尊,麾下都有无数的部下,大家都等着依靠他们来升迁,所以还是隐隐然地根据手中掌握的力量分成了几个山头。

之前,因为灭掉了建州女真政权的功绩,东北军和主将陈昇的声势和威望是军中最高的,由东北升迁上去的军内高层自然也是最多,然而到了最近,情况却微微有些不同了。

其他几位元帅姑且不论,但是分别控制了西北和西南两支大军的曹国公吉香和蔡国公石满强两位元帅,现在声势隐隐然已经追上了纪国公陈昇。

这两位元帅所控制的大军,因为连年用兵的关系,现在规模上并不比东北军要小,而且因为辽东战事已经逐渐平息的缘故,现在一直能够刷军功的地方也就在他们的辖区里面,所以他们这两个山头的将领也大量得到了升迁——辽东纵使一直在努力去清剿建奴残余,威风和效果又怎么能够和那两个连年起大兵清剿蒙古和残明的地方比?

于是,原本军内一家独大的山头,现在突然受到了两个新山头的挤压,原本的地位也隐隐然有了一些动摇。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军的高层军官们心里都有些着急,一直都想要找个新的掠取军功的地方,以便巩固和维持自己的地位。

而在得到了皇上打算征伐日本、并且任用赵松作为主将的消息之后,东北军的高层们也松了口气。

皇上将赵松任命为征日的主将,一来是因为赵松作战果敢而且有勇有谋,一来也是确认了辽东和东北军在军中的地位。

征伐日本,可以看得出来,将会是近几年当中大汉最大的军事行动,而如果能够马到功成的话,只要赵松和麾下的直属团得到功赏,那么东北军系统的声势自然又将大涨,重新回到当时的地位。

也就是因为这样,东北军上下才会对赵松和这次远征如此重视,一点也不敢轻忽。

虽然并非军内人士,但是李静思毕竟是多年历练,看人十分精准,所以恭维巴结纪国公的时候效果奇佳。而且,一谈起话头来,他的精神就变得集中了,原本差不多就要虚脱的身体也稍稍恢复了一些。

“李大人……”就在他准备闭目再养养神的时候,却听到了旁边的一声招呼。

他转头一看,发现喊自己的人赫然是参议宁泽光。这位颇为儒雅斯文的军官,站了这么久却没有显得和他一样虚脱。

“宁大人有何指教?”他有些好奇地问。

“在下位卑职微,哪里谈得上指教大人。”宁泽光微微笑了笑,“只是有件事想要问下大人罢了。”

“宁参议但问无妨,我知无不言。”

“不知道关于辽东建省的事情,现在进展到何种程度了?”宁泽光转过视线来,重新看着远方的海涛,就像是在问一件小事一样。

“嗯……”然而,李静思却表情瞬间凝重了起来。

他沉吟了片刻之后,才轻声回答,“内阁……内阁算是有些成算了吧,前阵子内阁还派了专使过来,专门询问了建省之后需要注意的事宜。恐怕……恐怕建省之事已经为期不远了吧。”

新朝建立之后,大事向四方扩张,比之前明时代版图已经大大增加,因此新增了许多新征服的土地。比如他们现在所在的“辽东”,就泛指了一片极大的土地,之前沈阳派出的清剿部队,甚至还打到了库页岛。

这些新征服的土地既然被划入了大汉的版图,那按照大汉本土的模式来建立民政和民治机构自然也就顺理成章,辽东这些年来已经差不多平静了,因此内阁一直就在打算在整个辽东地区建立行省和府县等等地方政府机构。

大汉因为是新建的王朝,所以在很多地方沿袭了前明的制度,除了将龙兴之地徐州另外划为一省之外,原本的地方行省和府县的辖区并没有多少改变。不过,因为军队和政府已经分离,不再需要另外再设统领几省的文官的缘故,朝廷并没有设置总督,地方的最高行政官就是巡抚。

按照朝廷创立的体制,地方巡抚只对皇上一人负责,由皇上专门谕旨任免,未经宫中同意内阁无法任用巡抚,而且巡抚品级很高,和内阁大臣平级。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一般情况下出现巡抚缺额的时候,都是由内阁推荐候选人选,如果皇上没有反对意见的话,就直接作为谕旨下发,所以实际上内阁丞相也可以节制各地的巡抚。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内阁权力过于膨胀,也不至于让地方政务紊乱,兼顾了皇权和内阁相权的平衡。

新朝的省一级的衙门仿照内阁例子,设置了多个专门负责不同事务的衙署,另外,因为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地方衙门把书吏和外编衙役也列入了官府的编制当中,并且按照等级发放薪饷。

在前明时代,为了节省政府支出,地方衙门的编制定得很少,而且书吏的薪水被定得极低,而且他们根本无法转入到官员的行列当中,只能一直当小吏,看不到任何上升的通路。

结果,为了全家的生计,这些人想法设法要额外创造收入,同时因为没有上升通道他们形势也毫无顾忌,结果最后这些人欺上瞒下用各种方式欺压百姓,谋求私利,造成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反而对朝廷相当不利。

新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于是一方面大力监察官员的不法行径,一方面则将这群人也拉入到了官员的范围里面,给予他们足以养活全家的薪水,先前在徐州起家时的地方政府经验,被很快地推广到了汉人内地省份当中。

另外,内阁还颁布了官员任用法则,规定衙役和书吏也可以因工作表现而升迁成为地方主官,给了这些熟悉地方政务、善于处理地方事务的人以上升空间,也让朝中多了一些能体察民情的官员——在现在的朝廷看来,这种官员比只能舞文弄墨的进士官要有用多了。

因为这套方案照顾到了原本被忽视的差役和书吏的利益,所以他们十分拥护这个政策,执行起来非常快,所以伴随着朝堂上的改革,这一套地方政府的改革也在稳步进行,现在原本大明疆土内的省份,除了川滇情况比较特殊之外,已经基本完成了。

不过,也只有依靠工商、广开财源的新朝,才有能力和资源去办到这种改革。

内地省份的改革完成了以后,内阁开始将目光放到了边境新征服的土地上,想要用推广内地官府模式、以及移民的办法,来将这些土地融入到大汉当中,成为汉家子民的沃土。

最先被选中的是辽东地区,因为一来这边被被大体平定了,已经没有被外部入侵的风险,二来这里的土地还算是肥沃,可以大量移民关内的农民,并且这里还有大量煤矿铁矿,更加值得开发。

经过了这两年的准备之后,辽东建省的事宜已经正如进入了内阁的日程当中了,而李静思是现在的辽东巡抚,他的意见自然也是内阁的重要参考,内阁多次就建省的细节问题征询他的意见。

内阁和李巡抚的往来,军方自然也看在眼里,不过秉承着军人不得干政的原则,他们也不好直接问李巡抚。但是这个问题实在太过于重大,所以宁泽光就想要借着这个机会,以不太刻意的方式套一套这位巡抚的口风。

“建省果然已经箭在弦上了吗……”宁泽光微微颔首,神情却颇为复杂,“大人处事机敏,在辽东建省之后想必能够牧民一方。”

“谁当巡抚,这是朝廷和皇上才能决定的事,在下哪里能够置喙……”李思静一边谦虚,一边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一些志得意满的情绪。“在下一直只想着效忠陛下,为国尽忠,也没有想过这种事。”

一个前朝进士说出这样的话来颇有些古怪,如果是尖刻的人的话恐怕已经当面讥嘲过去了,不过宁泽光却仍旧十分平静。“看来这事确实已经底定了啊。不过,李大人,虽然说是辽东,但是如今我军占据的地方可是大得很,想来不会建一个省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