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武夫 > 第1353章 大义动人心

大明武夫 第1353章 大义动人心

作者:特别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36 来源:笔趣阁

当赵家军第一旅的大队人马东进青州府之后,北直隶总算安定了下来,但各个府县的反应颇令人感慨唏嘘,靠近山东的河间府和真定府没怎么动作,士绅百姓安居乐业,凡是有驻扎官军的区域都是鸡飞狗跳乱成一团,甚至有士绅向朝中诉苦,闻其所以,都是怕官军趁乱洗掠..

有人哀叹,到底谁是官,谁是贼,可贼过境秋毫无犯,事事讲究规矩法度,这官军如同盗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间自然有自己的认识。UU小说,uu234

山东和北直隶毗邻,消息传得很快,当赵家军大部进入登州府的时候,众人都很愕然,登莱镇那边已经没有多少官军了,很多人都直接被军将卖给了赵家军做田庄庄户,官兵们也愿意种地吃粮,总比在军中当奴隶强,那边已经没什么抵抗之力,而且登莱的士绅豪强对赵家军欢迎至极,这些年被来自辽镇的客军祸害惨了,无论是谁,只要能换掉他们就好。

这伙徐州人到底在做什么,有些自以为知晓天下大势的人物都在说赵进糊涂,现在北边朝廷的兵马都已经被打的元气大伤,不趁此机会夺取天下,反而在山东止步不前,岂不是坐视朝廷恢复元气,然后还要有一番纠缠吗?至于这调动麾下最精锐的兵马去往没什么价值的登州府,就更让看不懂了。

这徐州赵进是仗着自家的年轻妄为,这样的心性实在让人没办法看好将来,现在顺风顺水,或许将来一个跟头就再无起身的可能。

当陈昇的第一旅到达登州军港之后,东昌府的五个军兵营,远在徐州的骑士第二团,以及运送辎重粮草和装备的船队到达登州军港后,所有人都知道了,赵家军第一旅要北伐辽镇,要收复汉家故土..

从一开始,要渡海在辽东登陆,收复辽镇的消息就没有隐瞒,可没有人相信,去辽东做什么,那边和关内隔着大海,又是关外苦寒之地,那里比得上关内的花花世界,而且那边还有如狼似虎的建州鞑虏,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会去做,何况是一直精明算计的徐州赵家军?

但到了这个时候,即便不信的人也不得不相信了,不然的话,在那边汇集了近万兵马,大小船只近千,如果要诓骗做戏也犯不着用这么大的阵仗,看来真的要北伐辽东了。

当确认了消息属实之后,天下立刻震动了,山东和北直隶的道路上快马信使往来奔跑,很多人向着四面八方,向着大明天下各省送出这个消息,让自己的亲朋好友们都知道这个消息。

这是什么?这是大义!

那辽镇的确是大明的边镇,但也是汉家的土地,大明没办法收回,反而在建州女真身上一次次受挫受辱,那么这徐州出兵来收回,这就和当年朱元璋起兵驱逐蒙元,定鼎天下是一个性质。

明人最喜欢比较的朝代是宋,宋时北边边患不断,辽国、金国一直到蒙元,而明时北边也没有几天安宁,从开始的瓦刺也先,再到后面的察哈尔小王子,然后是土默特的俺答,每一个都对大明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明人自觉不割地不求和,不管多么艰难都会打下去,一直拖到对方的衰落败亡,所以也没有重蹈两宋的覆辙,而现在,同样是女真,同样是自承金国,把明军打的落花流水,夺取了偌大一个边镇,可朝廷却没什么办法,只能在辽西走廊据守相持,从未听过什么胜利,只是一次次败仗,每个人心里都有隐忧,心想会不会重演北宋末的故事。

而在关内数次击败官军,甚至威胁到京师的徐州赵家军也被大多数人厌恶痛恨,认为是国之大贼,建州女真在外,徐州反贼在内,一内一外,彼此牵制朝廷官军,让其头尾不能相顾,让这天下的局势愈发糜烂,都觉得这徐州贼就是趁这个边镇危急的时候出兵捞取实利。

这一切一切的看法都在这个消息面前烟消云散,如果赵家军出兵辽东,与鞑虏激战,收复国土,如果徐州赵进能做到,而京师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做不到,那么天下正统该是谁,天命该是谁,江山社稷该有谁来护持,那还真不是官贼之分,而是值得去想想了。

天下士林特别是北方士林,大概明白赵进对读书人的态度,恐怕是自儒士入仕以来最为轻视的时候,如今朝廷给他们的优待都会消失,他们自然对赵进刻骨深恨,但听到这个渡海北伐的消息后,他们虽然不会转向用户,可那愤恨却消减几分,越是读书,就越知道大义,就越知道史料典故,虽然建州女真没有打进关内,可大家都知道金国和蒙元做过什么,知道在开始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凄惨遭遇,而且他们比黎民百姓更知道如今的局势,知道官军的糜烂,知道多么危险。

从前没有人指望赵家军做什么,把他看作规矩好些的流贼而已,而到了现在,大家突然觉得没那么慌张了,有赵家军这样的强军护持,大家不用担心会被鞑虏祸害,不会担心这华夏变色..

读书人们这么想,百姓们的看法就更简单,大明横征暴敛,残害地方,然后却在外面一场场吃败仗,现在来了个讲规矩的,而且主动出去打,为国争胜,这样的势力怎么不比你大明好,这样的力量自然要拥护,也值得去拥护。而在登莱两府的辽镇难民,对赵家军的行动更是感激涕零。

山东本地士绅对辽镇逃难而来的军民深恶痛绝,辽镇过来的官兵和难民也的确在山东地方上为非作歹,可他们也想着打回去,想要回归故土,想要给受难的亲眷和乡亲们复仇,在山东这些年受到的歧视和困苦更是加强了这种心思,可朝廷做不到,开始时候或许还有幻想,但这些年下来,已经幻想散尽,很多人甚至已经绝望,知道不可能了,谁能想到,一直是被认作反贼的徐州人能做到。

开始时候错愕,觉得这实在荒诞,可认真想想,却发现这个还真有希望,官军烂到什么地步大家都心里有数,而赵家军强成什么地步大家也都是见识过的,这样的强军渡海,或许会痛击那如狼似虎不可一世的建州女真,或许真的可以将辽东夺回来,那样的话,大家就能回家了。

想通这个,对赵家军的观感一下子就是翻天覆地的改变,登莱两府的辽镇军民立刻迸发出极大的热情,都是涌到登州军港那边,自恃有几分勇力武技的就要从军,没有上阵勇气的则是想要尽可能的帮忙。

箪壶食浆,万民景从,当年戚继光俞大猷在东南抗倭时候的景象,今日里在登州府看到了,而且还是在一支“反贼”的队伍上看到。

士绅百姓都有选择,商人们则是看到了机会,赵家军在别处口碑各异,但在商界却是名声极好,照价付钱,公平买卖,以云山行这样的个头已经不必做了,但云山行做得比其他人更好,更不要说徐州和云山行那层出不穷的发财点子,烧酒、集市、铁器、海贸甚至他设立港口和收税的方式,这些事大家也都在做,却没有人像赵家军这么做,能让人赚这么多。

这次大军去往登州军港,尽管已经在登州府城那边做了些准备,可仓促间的急动,物资还是有些不足,自己调拨已经来不及了,云山行直接把银子撒了出来,甚至按照比市价还高的价钱收购,给现银,还比市价高,有得赚大家为什么不赚,而且云山行上下都在向外放出消息,这次去往辽东,商机无限,是要发大财的。

放出这消息的用意大家都懂,无非是引着大家出钱出力,可这消息不是诓骗,以山东商人们的了解,已经有经营辽货的豪商倾其所有来资助大军,就是要赌这一铺,只要赢了,那日后的金山银海都完全可以想到,有榜样在前,大家自然纷纷跟上,甚至有人把这件事当成招股,抓紧时间参股,免得日后看别人发财后悔。

各阶层对赵家军的北伐辽镇或是善意旁观,或是全力支持,只有大明的官员们心情复杂,已经有出身辽地的官员开始辞官,等山东那些人心惶惶的官员们此时则是不知道如何抉择,天下大势到现在已经可以看明白了,赵家军若是平定辽东,那么今后没什么悬念,但若是这次渡海遇到什么波折风险,那就元气大伤,鹿死谁手还是未定,很多人都想起忽必烈派船队征伐倭国的旧事,那是一场大风导致了全军覆灭,这次会不会有?谁也说不准,毕竟海上风大浪大,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赵家军登船渡海,征伐辽镇的消息已经得到了确认,这个确认也最快的送到魏忠贤手上,看到后,魏忠贤面若死灰。

******

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