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明武夫 > 第1093章 冬末初春

大明武夫 第1093章 冬末初春

作者:特别白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36 来源:笔趣阁

赵进的态度让屋中几人都有些惊讶,在他们想来,以赵进的做派,不会在乎什么铜料的价钱,尤其是在火器相关的事情上,却没想到赵进这么重视。

徐厚生毕竟在赵进身边办事的日子短,对赵进的反应不是那么了解,听到这番话以后,下意识的觉得自己被驳斥训斥,一时间不敢再说。

这次议事,本就是关于火器方面,他这一停,其他人也没什么话讲,那边王兆靖心细,却看出来他的情绪波动,对赵进使了个眼色。

赵进笑着摇摇头,却开口说道:“这还没有到上元节,咱们就忙成这个样子了,都回自己那一摊去,安排好休整,也别耽误了正事。”

孟志奇和张虎斌连忙答应退下,大家身份位置不同,他们离开,王兆靖、吉香和徐厚生照旧留下。

张虎斌腰板笔直,步伐有力,就这么走出议事厅,孟志奇临出去的时候回头看了眼,倒是有些悻然,原来自己做亲卫的时候,可以一直在进爷身边伺候,什么机要都能参与的。

等他们一走,王兆靖就笑着对徐厚生说道:“厚生,议事厅这边就是就事论事,该争就要争,说错了就要指出来,就算你姐夫那边也是一样,你没什么可担心害怕的,如果咱们有什么都不敢说,那就不会有今日的壮大。”

这话王兆靖可以说,赵进却不方便讲,他只是对徐厚生笑着点头,这么一说,徐厚生才变得放松许多。

“姐夫,那几个洋和尚很古怪,按说咱们把他们掳来,他们肯定会焦躁害怕,结果很快就定下心了,现在干活居然还很出力,按照老鲁那边的话讲,问什么说什么,都没有藏私的。”徐厚生说起了工场里那几个被抓来的教士。

“尤其是那个汤若望,不光起了个汉名,而且官话学的不错,对火炮上很懂行,当真帮忙不少。”

听到徐厚生的话,赵进笑着说道:“他们可不管什么朝廷不朝廷的,只要能让他们传教,他们什么都愿意。”

“洋人和洋人也是不一样的,那老鲁也是什么洋和尚出身,可从不提传教的事情,偶尔念念经,和咱们没啥不一样的,那天还问什么成家的规矩,真准备扎根咱们徐州了。”徐厚生这番话说得大家都在笑。

路易主仆和其他人都是打成一片了,路易喝酒,对女人感兴趣,徐州口音的官话越来越熟练,大家自然也是喜欢,他的仆人波尔多越来越喜欢去徐州武馆,把自己的武技和经验传授给徐州的年轻人,波尔多很享受这个过程,同样的,他也很喜欢年轻学丁对他的敬重还有“老师”的称呼。

“因为这些洋人发现在徐州传教可能比在别处更容易一点,或者在咱们徐州传教比起其他各处更有价值,不过不管他们怎么想,咱们这边有一点严令,那就是不许他们传教,也不许咱们的人信教,一旦查出来,重罚严惩!”赵进说得斩钉截铁。

这些话赵进都强调过不止一次,大家自然明白,他这么多次强调,大家都不敢怠慢。

可有些话赵进也没有说,在那几位教士的观感中,徐州相比于大明其他地方,或许更“西方化”一点,这种熟悉感或许让他们决定留在这边。

“这几个洋人倒是眼力不差,咱们徐州地方可比大明强出百倍!”对赵进的话,王兆靖这边另有感触。

不光他这么想,吉香和徐厚生也都是这么觉得,站在那边的牛金宝和孙大林脸上也有赞同的神情,各个都有自豪的神色,王兆靖略抬高了些声音说道:“任谁来到咱们徐州,都会觉得咱们这边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那几个洋人一路走来,也是看过不少的。”

*****************

天启二年腊月下旬到天启三年正月初,整个徐州一片节日景象,从富贵人等到黎民百姓,从赵字营的家丁军营到流民田庄,处处都是热闹喜庆。

大家忙碌一年,温饱富足,到了这过年时候,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不过那些顶级富商们直接就奔着清江浦去了,比武大会虽然已经结束,可那热闹还在持续,几乎是陷入了狂欢之中。

相比于各处喜庆热闹,赵进和伙伴们就没那么闲了,他们几个人最多也就是陪着家人吃了顿年夜饭,甚至连年夜饭都没吃。

赵进就是去丰沛团那边吃的年夜饭,然后初一在亲卫旅团,初二又是赶往宿州团那边,等从邳州团回来,这边已经是正月初六,这才在家里陪着家人吃了年饭,父母那边还好,徐珍珍只去逗孩子,而大着肚子的木淑兰直接发了脾气。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第二天赵进就来到议事堂办公了,整个赵字营的各级头目,都在这一天开始忙碌起来。

华夏几千年传承,这过年是大事,很多人这过年要整个正月过完,大明各处地方更是如此,很多富豪人家甚至要玩到二月,可在徐州这边,很多习俗却悄然改变,比如说正月十五之前,许多处已经开始忙碌。

在别处,正月里根本找不到谈生意干活的人,而在徐州,这徐州盐市和集市在正月初七就要开业,年初的很多生意就要在这时候谈定,特别是分销周围几省的私盐,然后清江大市那边也是如此,运河通航之前,很多价钱就要先定下来,很多出产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看出苗头来。

忙碌一年,休息的确很重要,可赚钱发财更重要,喜欢享受的清江浦豪商们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也不会有现在的身家。

从前是过不好年却想着过年,现在是能过好年却不想过年,有敏锐的人想到这一点,不由得感叹赵进的点石成金之能,赵进和赵字营的存在,不光是威震四方,保境安民,连带着潜移默化,大家都被改变了很多。

也有人是没资格过年的,比如说山东参加闻香教之乱的流民,还有刚刚从登州府那边来到辽东难民们,他们连温饱都是刚刚得到,自然不要想什么庆祝新春。

将这些可能死在乱军之中,或者饥寒交迫而死的流民辽民收拢起来,活人千万,这是了不得的大善事。

但赵进和赵字营也不是开善堂的善人,收容过来的流民和难民们没有白白吃饭的道理,他们得到的安置,吃到的每一粒粮食,都要拿繁重的劳务去换。

除早饭外,所有人每日都要完成自己的定量才能吃饱,建造自己的住处,平整道路,挖掘沟渠,去运河边缘挖掘河泥肥田,喂养牲畜,等等等等。

到了冬天,除了土地被冻得铁硬那最冷的二十几天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兴修水利中渡过,田庄附近的各条河道要进行拓宽,挖出来的泥土要用来肥田,同时在这个相对闲暇的时节对百姓进行挑选。

有手艺在身,以及愿意去学各项手艺的,都会被挑选出来,同时懂得纺线织布的人也会被登记在名册上,这些人在来年都会得到优待,不仅是手艺,懂得种田的老庄户把式,和懂得种棉的农户,也会被分门别类。

而靠近黄河两岸的各个农庄,在冬日里都没有一日得闲,他们比起农忙时候没有丝毫的轻松,加固河坝,挖掘河槽,一切水利相关都要去做,很多事情看起来像是无用的活计,可以就要忙碌不停。

“让他们忙,只有忙起来,才没有闲暇去胡思乱想。”

赵字营对吸收消化流民上,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经验,而且所谓无用的活计也是有用的,在大量的劳动中让这些流民们习惯集体动作,熟悉了号令和队列的流民和难民,就是团练家丁的最好来源。

每一个庄子都有人被抽调去往境山徐家,这边的铁矿煤矿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在这里同样会有训练,也同样是劳动换取自己的温饱。

但规模最大的劳作,还是围绕着黄河展开的,自从赵字营在徐州有了自己的田庄,有了足够的人力之后,就开始针对黄河做文章,尽管几千人的劳作对于滚滚黄河,即便是黄河徐州段来说没什么作用,但这个劳作一直在持续,规模从几千人扩张到几万,现在已经是近十万。

对于赵进和赵字营所做的很多事,即便是徐州亲近他们的人,也会评价为浪费,只有在黄河水利这一项上,没有人说什么不对,最多也就是讲区区土豪居然也做这样的事,果然心怀不轨。

即便是最敌视赵字营的士绅土豪,即便是和赵字营在明面上势不两立的官府,在兴修黄河水利上也都给予各种协助和方便。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王兆靖等人要去兴修水利,赵进对这个很不理解,在从前的记忆中,黄河不过是宽阔的河道,里面浅浅的河面,现在所见到的黄河倒是水势滔滔,可一到干旱的季节,河滩就露出许多,水势很小,怎么也不像有什么危险。

*************

感谢“黑水老妖、用户寒夜、戚三问、随心自我0”四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