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433章 暂驻湖县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433章 暂驻湖县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21 来源:笔趣阁

听闻楚云要亲自前往凉州,平息马腾、韩遂之间的纷争,还在赶往许都的曹操,派人快马加鞭寄给楚云书信,表示支持楚云的决定,并且会派马超、庞德二位将军,与一万西凉精骑相助楚云。

曹操的安排非常妥当,这件事属于凉州内部的纷争,马腾、韩遂已表面上臣服归顺朝廷,那么他们关起门来自家兄弟打仗,按说朝廷不该派人加以过问。

所以说,楚云贸然率军过去,只会引得两头反感,很难能完美解决双方的冲突。

可一旦带上马超、庞德,他们二人都是凉州人士,楚云就不是以纯粹的外人插手家务事这一姿态从中干涉,性质上有所不同,虽然只是表面功夫,但至少是客观存在一定帮助。

于是,楚云与马超、庞德商议好在洛阳会合,当楚云抵达洛阳时,他们二人已耐心等待了数日。

自上次分别以后,楚云与马超、庞德已有大半年未见。

本以为马超身为凉州男儿,生性理应彪悍,又习武多年,应该对世间的生离死别之事相对看淡许多。

然而,楚云没想到,马超在带着庞德面对自己时,那张看似沧桑的年轻脸蛋上,竟有泪水划过。

马超啜泣着向楚云表达自己对亡母的思念与哀悼之意,还表示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但他与韩遂也有叔侄情分,所以希望帮助楚云将此事妥善解决。

听马超讲话头头是道,思路逻辑无比清晰,楚云着实是大吃一惊。

过去楚云与马超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初次相识时,只是意识到马超不像史书上记载得那么冷酷无情。

可这一次,楚云才算真正见识到马超身为武将难得的理性和睿智。

因为,马超向楚云说这番话的意思,一是表明自己愿意相助的心意,二是表示自己相信楚云的能力和人品,会公正处理这件事绝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最后则是柔中带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如果传言属实,韩遂真的杀了马腾的妻子,也就是他的母亲,他有义务大义灭亲为生母报仇。

简单的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想法讲得如此清楚明白,还明暗有序,就算是当今有名的士大夫,想要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更别说是一介武夫了。

最后,就连楚云都难得地感叹了一句:“今日一见,我方知将军的才干啊!”

楚云了解过马超的身世,早年,他年幼时与母亲被一同留在武威郡,也就是韩遂的地盘。

而韩遂对于他们母子的待遇虽然算不上多优渥,但至少让他们过上了多年的舒服日子,在汉末这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尤其是凉州这片抵近羌氐,民风彪悍的地界,这种成长条件,对当初的马超而言,尤为难得。

所以韩遂这份不大不小的人情,马超记在心里,就算现在传言称其是自己的杀母仇人,马超也没有哭天抢地嚷嚷着急于报仇,手刃韩遂,而是称“查清楚再说”。

这份冷静睿智,也难怪楚云都会对他另眼相看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是半个月之后。

楚云与马超、庞德二人,与作为“东道主”的司隶校尉钟繇道别后,率领自己带来的五万大军以及一万西凉精骑,率军一路西进,经过舟车劳顿的折腾后,距离目的地潼关越来越近。

潼关算是洛阳与长安之间的西、东分界之地,潼关东侧有一临近郡县——弘农郡。

曾几何时,长安地区还是非常繁荣的,直到王允一个错误的决策,致使李傕郭汜二贼攻入长安城后,二贼在三辅地区是大肆劫掠,无恶不作,直接搞得百姓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最终致使长安沦落得一片萧条,百姓们也大多迁徙各地。

前些年,曹操还曾尝试过派兵入驻长安,重建此地,然而一来曹操早期的精力都放在修葺许都上,就算偶尔有纤闲余的资源,也都拿去重新建设已经完全落入掌控的洛阳。

这么一来,长安的优先级一降再降,最后干脆就被势力更接近长安的马腾捷足先登,占了这片区域。

好在长安早已不复当年的富庶,是一片食之无味之地,为了它与马腾大打出手已然不值,曹操才暂且默许了马腾占据长安附近诸多郡县的做法。

眼下,楚云还没接近凉州,仅仅是离开洛阳附近,这司州地界的景色就已是荒凉,让楚云的心情终归是很难好得起来。

在弘农郡太守的恭送之下,楚云率军离开弘农县,朝着日渐抵近的潼关一路西行。

下午,已经吃过午饭的大军拔营继续前行,楚云打算赶在今日天黑之前,抵达一座名叫“湖县”的小城。

秋意正浓,官道附近杂草丛生,道路上成堆的残败落叶已形成一座座袖珍的小山包,却无人打扫清理。

早已见惯司州萧条的楚云,看到这幅情形,又是忍不住连连叹气,然后收回身子,躺回到马车的车厢里。

“老师,何故叹气啊?”

骑着马跟随在楚云身后的王平,一听到楚云的叹息声,就赶紧贴心地嘘寒问暖起来。

楚云背靠舒适的皮垫,也懒得从车厢向外探出身子,只是安逸地继续躺在马车里,用能传达到车外让王平也听得清楚的声音,用听不出是喜是悲的平淡之声道:“大好山河,一片破碎。”

“老师悲天悯人,心怀万民,学生佩服。”

王平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溜须拍马的机会,奉承道。

“行了行了,这种我耳朵都听得生茧的话,外人说说也就罢了,你身为我的弟子,也这般庸俗,哪还得了?”

楚云觉得有些头大地说道。

王平羞涩得“嘿嘿一笑”,转移话题问道:“老师,您当真打算直接去潼关么?我听说马腾已经下令,让当地的一些势力派兵严防驻守潼关,不允许任何人进出潼关。”

“有马超将军随行,没什么好担心的,他马腾就是再难说话,总不至于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行吧?”

楚云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倒是不认为马腾一定会放任自己过去。

要知道,此时马超是楚云麾下的将领,而楚云带着六万大军大张旗鼓地接近潼关,这对马腾而言相当于有人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到他家门口凶神恶煞地用力敲门。

况且马腾既想跟韩遂大打出手,将对方一口吞并,又不敢得罪代表曹操来当和事佬的楚云。

所以,王平的怀疑没有问题,马腾兴许真的会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干脆把楚云隔离在凉州之外,免得楚云掺和进去,坏了他的好事。

王平对楚云信任至极,就没再多担心此事,又话锋一转,仿佛有某种预谋和目的似的,试探着问道:“老师,我想求你件事。”

“求我件事?”

楚云被他这份小心翼翼的语气给逗笑了。

“有什么事,先说来听听吧。”

一想到这位得意弟子的资质着实不错,楚云尽管年纪不大,倒是还真生出几分关怀晚辈的心思。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当日我见老师您剑术高超,又想到我自己那点拙劣武艺实在有点儿不堪入目,就想着老师您能不能指点我剑法……?”

一口气说完,王平忐忑地瞄着车驾,不知楚云是否愿意答应。

“你想学剑……?”

楚云没想到王平有这样的意愿,之前打仗的时候,自己杀得兴起,确实没注意王平这小子的武艺究竟如何。

但是听他这么一说,不管是故作谦虚还是如何,至少王平的武艺不是太高。

“是!”

王平郑重其事地肃然应了一声。

“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应该知道,我的剑术恩师可不是一般人,我们师门择徒甚严,训练弟子的手段苛刻至极,你确定自己坚持的下来么?”

回忆起过去练剑初期的那段残酷岁月,楚云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看着王平细胳膊细腿的身子,能在军中勉强苟活到今天已实属不易,要说习剑,若是没有大毅力,怕是不可能有什么成果。

“只要老师您肯指点,再苦再累,学生都一定能坚持下去!”

王平笃定地向楚云保证道。

“好,你这么有信心的话,我就不阻止你了,等到了湖县,我就教你。”

楚云也是说干就干,做事从不拖泥带水。

“多谢老师!”

王平还是激动得险些从马背上跌落下去,等稳住身形之后,明指楚云看不到,还是向楚云所乘坐的车驾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以示感激。

——

没有急行军的曹军一路畅通无阻地踏进湖县城池的东城门,县令得知楚云前来,特地出城五里相迎。

这位湖县县令,是个年过五旬的老头子,两鬓斑白,花白的胡须都垂到胸口了,脸色始终笑呵呵的,看着就像是一副人精般的精明样子。

这老仙岭一见了楚云的面,对着楚云就是一番连环炮一般的溜须拍马,什么“南天一柱”、“旷世奇才”等诸如此类让楚云听到生厌的赞誉之词,就像是精心准备过的念稿似的,让楚云不得不在心里默默感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但凡能在官场上混迹多年不倒台的老油条,都是曲意逢迎的老手。

最后,这老县令没说够,倒是有一搭无一搭回话的楚云都感到口干舌燥了,老头才舍得带楚云等人入城。

这湖县属实是一座小城,城内军营内的营帐极少,好在楚云早就让将士们备好能随身携带的便携帐篷,将士们才不必担心今晚会睡大街。

“将军,下官早就在县府为您还有各位将军备好了酒菜,还请移步。”

眼看着楚云把将士们今晚的食宿问题都安排好了,老县令搓了搓手,一脸讨好地向楚云说道。

本来楚云实在懒得理会他,也根本没必要照顾他这种芝麻绿豆大的小官面子,但对方并没有做什么冒犯之举,楚云也不习惯驳人好意,就带着王平、马超、庞德三人参加宴席。

席间,老县令不敢对楚云劝酒,只是顾着自饮自酌,阿谀奉承之言翻来覆去地说,看样子他似乎在之前做足了功课,把楚云曾经的光辉事迹调查并背诵得一清二楚,从宛城之战,到火烧江东战船,一件不落。

“这老爷子也太能掰扯了,以后我要是出自传,一定请他写。”

当然,这只是楚云一句内心深处的调侃话,但也足以证明,这老县令到底有多能拍马屁了。

酒足饭饱过后,楚云再不厌其烦,也不禁以“连续赶了几日的路有些疲惫”为由,带着早就失去耐心的将军们离席。

次日,楚云清晨时分就早早起床,把还在营中熟睡的王平给强行拽醒。

王平迷迷糊糊地在楚云的督促下穿好衣物,正欲问楚云缘由,楚云却只是淡然说了一句:“跟我来就是了。”

旋即,楚云带着王平走出营帐,在湖县这简陋不堪的军营里一路走到西北角落。

接下来的阵仗,让还有些倦意未醒的王平,瞬间就变得精神清醒!

放眼四周,稻草捆成的人形箭靶列成数排,从稻草的干枯程度以及黯淡色泽上可以看出,这些靶子很久没被人使用过,而且年头极其久远。

真正让王平感到畏惧的,是周围站着十位手臂精壮,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持弓将士。

王平虽然不认识他们,但从看着眼熟这一点,王平可以确定,这些将士都是随楚云一路来此的,而非湖县本地的守军。

尽管将士们背上的箭篓之中,都是木制且箭头呈钝型的箭支,王平心中还是隐约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如果这些箭头是为他准备的话,射在他的身上虽然不会让他有性命之虞,但皮肉之苦是免不了了。

“老……老师,您这是……?”

“你昨日不是说要学剑么?我们现在就开始!”

楚云狡黠一笑,对于王平这副颤巍巍的忐忑模样,非常满意。

遥寄当年,他也是王平这副模样,更可怕的是,当初是曹昂亲自射箭操练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