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410章 孙权的妙计!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410章 孙权的妙计!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21 来源:笔趣阁

身为人主,若赏罚不明,只顾着宣泄愤怒,那就是残暴不仁的暴君。

这个道理,张昭明白,孙权也明白。

怒火中烧的孙权听得张昭的谏言,强行将满腔怒火压下,把那位受惊的将士又给喊了回来。

“罢了,只斩首昨日当职者。”

“喏。”

见自家主公这么快恢复了镇定,将士心中一喜,赶紧执行命令而去。

一个简单的眼神交换,孙权就屏退左右,整个空荡荡的大堂只留下他自己与张昭、张纮二人。

“主公,军械库中有我军准备攻打庐江所用的十万余支箭矢!现在被这场大火烧毁得十不存一,您是打算暂时搁置战事,将进攻庐江的计划延后几日?还是?”

先前沉默不语的张纮第一个开口提醒道。

“我们先前加派人手,不知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才赶制出这么多的箭矢,现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哎……”

孙权又是一声长叹,他虽然强行控制住自己外在所表露的情绪,可心底里的难受还是久久不能平复。

这也难怪,换做是谁,突然之间碰上这种损失惨重的天灾**,都很难做得到心中毫无波澜。

“主公,事到如今,还是先商议对策吧!在下以为,进攻庐江的计划必须延后,然后命工匠们日夜赶工,尽快再打造十万箭矢!”

张纮深思熟虑地提议道。

还不待孙权开口,张昭就出言否定道:“子纲,这恐怕不妥啊!

前些日子,我们就收到情报,称周瑜已经命人传信给楚云、曹昂,向他们求援,若是再耽搁几日,楚云、曹昂率大军驰援庐江,咱们就先机尽失了!

再者,十万支箭矢工程浩大,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赶制得出来,就是把江东所有的工匠们都逼死,也是无济于事的。”

张昭说的也是实话,十万支箭矢数量庞大,再说这一战对江东而言同样至关重要,就算要追求高效率的同时,也不可能放低对箭矢本身的质量要求。

可要在“又快又好”得前提下赶制出十万支箭矢,简直是天方夜谭。

面对张昭的质疑,张纮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将目光转移到孙权的身上。

身为臣子,他们纵然有自己的想法,也只需要提出即可,最终如何决定,还是取决于主公的意思。

听着两位最倚重的长辈心腹各执一词,孙权心中一阵翻江倒海。

“为攻克庐江,我计划了足有半年之久,绝不能因为这一场大火就放弃!”

听孙权这么说,张纮松了口气,谏言道:“主公,那不妨尽快将命令传达下去,让工匠们争分夺秒赶制箭矢!”

“子纲先生莫急。”

孙权嘴角上扬,似是想到了一道良策,继续道:“我若是没记错的话,这几日长江大雾弥漫,遮天蔽日,没错吧?”

张昭点头道:“回禀主公,江水上确实大雾弥漫,甚至连两江岸上都看不清江内的具体情况,主公莫非打算借大雾奇袭敌港口?”

“奇袭港口还为时过早,不过我倒是想到一个能尽快凑齐十万支箭的法子!”

孙权神色愈发得意,身旁的张昭、张纮二老却是一头雾水,全然不解。

“凑齐十万支箭?难道除了赶制之外,还有其他办法……?”

张昭与张纮对视一眼,二人都没领悟到孙权想到的办法。

“传令,让工匠们赶制两万草靶,务必在后日黎明前全部赶制出来!明日我有大用!”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两万草靶听起来数量不少,可草靶不像箭矢。

箭矢虽小,却需要精工细作,草靶体积虽大,但只要随便用几捆稻草简单捆绑制作即可。

张纮不知孙权的用意,还是应道:“在下这就传令去!”

目送着张纮离去,张昭还不明孙权之意,还是劝言道:“主公,当真要继续攻打庐江么?这两万草靶又如何能凭空变成十万支箭矢……?曹昂、楚云很可能已经派遣大军赶赴庐江,攻打庐江一事,还请主公三思啊!”

这个时候,孙权脸色一变,不再是和颜悦色,而是有几分不满地问道:“子布啊?且不说我们能否凑齐十万支箭矢。

曹操会发兵支援庐江,这本就在我们的计划预料之中,若非如此,我也不会等到今天万事俱备才对庐江动手。

听你的意思,莫非是被那曹昂、楚云吓怕了不成?他们发兵支援庐江,我们就必须避其锋芒不敢与之一战么?

你是觉得我们江东将士不如曹军不成?!别忘了就在前些日子,曹昂的十万大军就败在刘备的手上!

难道在你眼里,我江东十万水师,还不如刘备手下的那些乌合之众?!”

孙权身处江东,只听说有关南阳战事的结果,至于具体过程并不了解,当然也就不知道诸葛亮的厉害,只以为是曹昂不敌刘备,因而对曹昂甚至连带楚云的能力都变得轻视起来。

本来孙权是不想对张昭这位长辈用如此严厉的语气训斥,可对方居然倚老卖老地屡次对他的决定提出质疑,这让身为人主的孙权忍无可忍,才出言犀利地教训了张昭一番。

见主公动怒,张昭不敢再多言,立即心慌意乱地作揖低头,替自己辩解起来。

“主公息怒,在下绝无此意!在下只是……只是……”

张昭眼珠急转,想运转脑筋想出一个合适的借口来搪塞过去。

孙权打断他的话,不耐烦道:“够了!子布,我已经说过很多次,庐江我势在必得,别说是曹昂和楚云,就是曹操离开邺城亲临,也阻止不了我的决心!”

这时的孙权正值大好年华,意欲一展抱负,继承父兄遗志,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功名大业。

如果不是孙策临死前的那一纸遗书,加上楚云从中插手,他当初就能稳住周瑜,并将庐江收到自己的掌控下,早日进军中原,大展宏图了。

即便横生这般枝节,孙权仍一心想击败周瑜,收复庐江,进而进取中原。

先前时机未到,他才隐忍至今,积蓄实力,为的就是现在。

“在下明白了……在下愿倾尽全力,助主公完成心愿!”

孙权把话说得如此决绝,张昭震惊之余,立刻表态道。

见这位老臣终于表明立场,孙权脸色稍缓,不再难为他,颔首道:“好,希望日后你我主臣齐心协力,成就一番功名伟业!”

——

两日后。

清晨,滚滚长江之水,时而波涛起伏,时而风平浪静。

唯有潮起潮落之声在江岸不断回荡,十年如一日。

大雾在江水中弥漫,让江面变得一片朦胧。

隐约间,一艘艘战船在满是浓雾的江水上若隐若现。

而此时此刻的孙权,正身处在战船群中央的一条最大战船上。

由红木精工打造的船只,船体稳固,一看就是经得起大风大浪的上等好船。

只是这船只的两侧,不知为何均匀安插着共上千草靶,若是有人从远处穿过浓雾望来,估计还以为船体上满是江东的将士呢。

船舱内,孙权背靠着船体,伸了个懒腰,看着如坐针毡般惶恐的张昭、张纮二人,不禁失笑道:“二位,干嘛这么慌张呢?”

像是早就等不及要开口似的,一经问起,张纮立马急匆匆地问道:“主公啊,咱们这是来干嘛的?您兴师动众出动二十艘战船,却只带了五千将士,这么做太危险了!您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老臣如何对江东群臣交代啊!”

今早出发之前,张纮就再三反对孙权的行动,只是孙权质疑带着二十艘满是草靶的战船,只带五千将士乘船向濡须港附近行驶。

须知眼下濡须港还被周瑜控制着,一旦敌军出动战船攻杀而来,虽然江东的战船体积小速度快,但孙权身为江东之主,万一出了事,江东根本无法承担这个后果。

最关键的还是孙权没有将来意说清楚,这故弄玄虚之举,让张纮和张昭心中更是隐隐不安。

“子纲稍安勿躁。”

船舱空间虽不小,但还不足以让一个成年男子完全站起身,孙权将半站起身的张纮压下,笑道:“要在短期内赶制十万支箭,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向周瑜‘借’十万支箭,二位觉得如何?”

“向周瑜……?”

“借十万支箭……?!”

张昭、张纮一人一句,傻愣愣地互相干瞪眼,然后恍然一怔。

“在下明白了!”

“在下也明白了!”

二人相继反应过来,张昭更是喜笑颜开道:“主公足智多谋,在下望尘莫及啊!”

“主公此计,今日若是成功,足以载入史册!”

对于臣子而言,没有比辅佐一位明主更值得感到荣幸的事了。

张纮此刻的欣慰之情,正是如此。

对二人的钦佩极其受用的孙权怡然自得地一笑,说道:“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

已经将兵马都分布安排妥当的楚云与周瑜闲来无事,决定对弈一局,打发时间。

然而还没超过十手,一位浑身上下湿漉漉的水军将士,就一路“噼啪”地用他那被江水浸湿的鞋跑到二人的面前,急忙汇报。

“公瑾将军,江岸东面有江东水军的战船出没!”

“什么?!”

周瑜把棋子放回棋篓,两眼惊魂未定地看向那位仿佛被江水浇成落汤鸡的将士,确定着问道:“你们没有看错?!”

“没错!一点儿都没错!将军,正是江东的战船!”

将士不敢怠慢,十分笃定地确认道。

“难道孙权打算今日濡须港动手?!妹夫,怎么办?”

周瑜从慌乱之中迅速恢复镇定,将视线转移到楚云身上,指望对方能给出合适的建议。

“姐夫别急,这位将士我且问你,你们有没有看清敌军战船的数量?”

被问话的庐江水军将士知道楚云的身份,赶紧回答道:“回禀车骑将军,近日大雾弥漫,江面一片浑噩,弟兄们也只能看个大概,但数量绝对远不止十艘!”

“不止十艘,那就是十到二十艘最少……”

楚云托腮思索少顷,又问道:“可曾看到每艘船上大致有多少兵士?”

“回禀车骑将军,每艘船上有至少上千敌军,敌军军容严整,一丝不苟,任凭风浪有多大,都不曾挪动一下,看来是来势汹汹啊!”

回忆起江东战船上的“将士”每个人的身形都不曾摇晃一下,这位庐江将士就愈发感到后怕。

“你是说,江东的将士在船上一动不动?”

“是的……”

“呵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楚云先是低声轻笑,而后又变成放声大笑。

被他这莫名其妙的笑声给搞糊涂的周瑜,连忙追问道:“妹夫,你这又是为何发笑啊?”

“这孙权啊,并不是真的来攻打我们的,他是要耍花样!”

“耍花样?”

周瑜眉头微皱,还是不明白。

“姐夫,你先说说,若是我不在此,你打算如何应对这一情况?”

“江岸上大雾弥漫,敌情难料,当然是先在江岸边严阵以待,待敌船靠近江岸,进入弓弩射程,以弓弩射击船只,压制敌船的行进!”

周瑜像被提问的学生一般,老实地回答问题。

“很合理的选择,但姐夫你若是当真这么做了,就正中孙权下怀了!”

“为何?”

周瑜既惊讶,又有些不服气地问道。

“走,咱们现在就赶到江岸边上,我再告诉你!”

明知楚云又开始故弄玄虚,周瑜还是被楚云拉着离开帅帐,率军策马赶往港口附近大营外的江岸处。

江岸此刻一片风平浪静,顺着大雾的缝隙,东面接连成片的一支船队浮现在楚云、周瑜等人的视线之内。

“还真是不少艘战船!时间紧迫,妹夫,该如何应对还是快说吧!”

楚云安抚着周瑜的情绪,淡然笑道:“就像姐夫你方才所说,以弓弩应对之即可,只不过嘛,要稍微做一点小小的改进。”

“什么改进……?”

“还请姐夫下令,让弟兄们准备好浸满火油的箭矢,咱们以火箭击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